【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件.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595075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件.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2 声音的特性学习目标:1、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2、了解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关系;(难点)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距离声源的远近关系;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重点)3、培养自己的观察、实验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目标问题化:1、 什么是声音的音调?2、 音调由什么决定?理解探究实验。 音调3、 什么叫频率?频率的单位是什么?4、 人所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5、 什么是响度?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响度6、 什么是音色?-音色7、 声音的三要素是什么?-目标1教学思路:1、 引入:用播放一曲交响曲。同学们刚才欣赏到的震撼人心的乐曲,表达了人们与命运抗争,在逆

2、境中奋进的精神。有的地方音调低沉,有的地方音调高昂;有时声音大,有时声音小;有钢琴和其它乐器组合演奏出了伟大的乐章。如何能奏出如此变化多端的曲子来呢?学了这节课后,同学们将知道其中的奥妙设置悬念,激发学习兴趣。2、通过探究实验(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音调。(2)、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3)、提出频率的概念。(4)、知道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5)、知道超声和次声。(注、在这里第一次提出控制变量法。即在做书本上演示实验时,注意保证使用力一样。)3、通过探究实验(1)、知道什么是响度。(2)、知道什么是振幅。(3)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4、知道什么是音色。知道乐音的三要素。5、通过阅读36页科学世界

3、,了解乐音和乐器。一、引入:设置悬念,激发学习兴趣。时间2分钟。用播放一曲交响曲。同学们刚才欣赏到的震撼人心的乐曲,表达了人们与命运抗争,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有的地方音调低沉,有的地方音调高昂;有时声音大,有时声音小;有钢琴和其它乐器组合演奏出了伟大的乐章。如何能奏出如此变化多端的曲子来呢?二、演示实验、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2,时间25分钟。活动1:教师写出音乐中的调子1、2、3、4、5、6、7、I,请学生唱,并说出哪个音调最高,哪个音调最低。学生唱而且指出音的高低。(I的音调最高,1的音调最低。)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板书音调的定义。活动2:探究实验,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时间10分钟)学生

4、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到它振动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注意使钢尺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结论:引导学生对探究情况进行分析,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得出: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越高;钢尺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三、合作探究学习学习目标2,1、认识到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它决定着音调的高低。(这是学生物理后遇到的第一个物理量,引入物理量总是为了表达一定的意义,认识频率这个物理量的意义和定义、单位及单位的符号)。2、在学生形成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出: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它决定着音调的高低。物理学中用每

5、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板书结论)3、通过阅读33页内容,在阅读的基础上,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是有一定的范围的。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在20Hz到20000Hz之间。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阅读课本34页小资料,了解一些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发声频率范围与人的差异。并扩展介绍超声、次声现象及其广泛的应用,有些情况下也存在危害。四、演示实验、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2活动3、同学们听到了轻敲和重敲桌子时,发出的声

6、音的强弱不同。物理学中怎样描述声音的这种特性?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活动4、阅读教材P34所示方案(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分析和论证:引导学生比较、归纳。认识到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结论:1、音叉的响度越大,乒乓球弹开的幅度越大;音叉的响度越小,乒乓球弹开的幅度越小。2、 振幅定义和与响度的关系。在实验基础上,老师引导下归纳出结论: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响度跟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合作探究学习:演示:拿出音叉让同学注意听,让一位同学靠近听,再走远听。得出距离越

7、远,响度越小。结论:响度还跟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活动5:演示:让四个同学在后面分别念一首诗,能指出是哪一位同学吗?讲述:除音调、响度外,音色也是声音的一个特征。板书出“音色”这个概念。不同人说话的音色不同,所以就有了“闻其声而知其人”。不同的乐器的音色不同,演奏同一曲子,我们也可以听出差别。2、学生看第35页观察波形。音调相同、音色不同的声音波形有什么区别呢?让学生举出一些与音色有关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以积极评价。五、自主阅读课本38页科学世界乐音和乐器小结: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六、检测七、拓展提升:【例题1】一位女高音正在轻声为一名放声歌唱的男低音伴唱,他们谁的音调高?谁的

8、响度大?解析:此题的目的是使同学们能正确区分乐音的三要素. "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指音调,因此女高音音调高,男低音音调低."轻声"与"放声歌唱"则表明了声音响度的大小,女高音响度小,男低音响度大.【例题2】马戏团的训狗员,在舞台上用一种特殊的信号训狗,观众完全没有察觉,狗却准确的听从信号做各种动作.试说一说这其中的奥妙?解析:人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次每秒到20000次每秒.狗能听到的声音范围远比人耳听到的范围大,使从15次每秒到50000次每秒.它能听到人听不到的高频率的声音,驯狗员用的是超出人的听觉范围但在狗听觉范围内的信号.【例题3】在列车进站暂停时,列车的保养工常用榔头敲打机车的各有关部件,这是为什么?解析:保养工在长期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凭借听敲打机车发出声音的音调和音色是否有异常变化,就可以较快的发现列车是否存在故障. 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