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参考文本).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00313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参考文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三年级语文:《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参考文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三年级语文:《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参考文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三年级语文:《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参考文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三年级语文:《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参考文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参考文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参考文本).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参考文本)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语文教案)学校:年级:教师:教案设讣/精品文档/文字可改教学文本 I DOCUMENT TEMPLATE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参考文本)I教材简介:语文素有“百科之母”的称号,我想这是对它基础性最好的诠释,II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语文科目,学习本教

2、材的学生可以提高自身Ii技能,本文档是按照教材进行修订编写,可以放心的进行教材使用。|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认识6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悟到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层次。教学准备:查找有关卫国战争的情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介绍背景:1、导入新课。教学文本 I DOCUMENT TEMPLATE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在人们的生活屮,往往有很多的事能给人以启发。今天我们一 起学习科利亚的木匣。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介绍背景。本

3、课是苏联作家左琴科写的。课文屮的“战争”指的是前苏联 卫国战争。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 导下英勇抗击,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于1944年取得了卫国战争的 胜利,差不多用四年的时间,本文就是写在那几年屮发生的一件事。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初读课文,划出生字词。2、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三、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情况。1、指名读生字词,正音:2、读准多音字的字音。3、分析字形结构记住字形,理解字义。4、出示生字卡片,理解部分词语。第4页教学文本 I DOCUMENT TEMPLATE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4、5、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注意学生生字词 的读音四、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带着问题读课文。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1)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 题。(2)小组讨论,这课写了什么事?(3)指名汇报:本课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事。2、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4、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埋木匣:13自然段挖木匣:412自然段受到启示:13自然段第5页教学文本 I DOCUMENT TEMPLATE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本文是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示”的顺序写的。五、作业。1. 抄写生字、新词。2. 熟读课文。第

5、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3、通过学习,感悟到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一、导入新课:二、品读课文。1、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1) 出示思考题:科利亚是怎么埋木匣的?教学文本 I DOCUMENT TEMPLATE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科利亚为什么埋木匣?(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让学生边带着问题默读思考,边 填空。出示填空题:科利亚埋木匣的时间是(战争开始的时候),科利亚刚学(数数), 埋本匣的地点是(从他家门口十步远)。妈妈埋箱子的时间是(战争开始的时候),埋箱子的地点是

6、(从 她家门口三十步远)。(3)指名读第2自然段:找出科利亚埋木匣的动词:放、盖、 踩、撒,从埋木匣的这一连串的动作屮,你体会到科利亚是个怎样 的孩子?(做事心细,想得周到)(4)指名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科利亚为什么把木匣埋起来?一是因为全家人要躲避战争,东西多不能带走。另一方面更重 要的原因是科利亚善于动脑筋,善于观察思考,他见妈妈把家里的 箱子埋起来,受到启发,所以自己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把木匣埋起来。出示句子让学生体会理解:教学文本 I DOCUMENT TEMPLATE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科利亚数到十,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让学生读

7、这两个句子,体会“只就”的用处。在这里“只”强调了科利亚的年龄小,只会数到十,因此就量 十步。(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很大,就是因为他只会数十步,年龄 小,才造成后边挖木匣时,挖不着,为后边的内容埋下了伏笔。) 练习用“只就”的句式说话。(5) 13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写科利亚埋木匣。2、学习课文第412段:(1) 出示思考题:妈妈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间,挖埋在地下的箱子的?妈妈是怎么挖的?你怎样理解妈妈说的话?(2) 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的47自然段。教学文本 I DOCUMENT TEMPLATE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3)个人读之后,小组学习讨论。(4)边读课文,边填空:妈妈挖箱子的时间是

8、(四年之后,法西斯被赶走了,妈妈、奶 奶带着科利亚回到家乡的时候),妈妈从家门口朝菜园走了(三十 步),挖出了她埋的箱子。(5)出示妈妈说的话,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妈妈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强调了算术真有用,第二层意思 是假设当初不是数三十步埋箱子,而是随便挖坑埋箱子,那现在肯 定就不好找到了。同时,这里也渗透着,科利亚也是照妈妈的样子 埋的木箱,挖的木匣,那为什么挖不着呢?怎么算术又不管用了呢? 原因在哪里呢?这里又为下文埋下了伏笔。)比较句子,体会“如果就”的用法,练习用其说一句 完整的话。比较两个句子:一个是妈妈的原话,一个是去掉“如果 就”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表达

9、意思有什么不同。“如果就”是假设句,先假设那么去做,就会出现后教学文本 I DOCUMENT TEMPLATE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来的结果。用“如果就”练习说话。(6)学习课文812自然段:读第8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科利亚是怎么挖木匣的?填空:科利亚从家门口(量了十步)动手挖起来,没有找到匣子。岀示句子: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有找到。读句子,说说自己的发现。(7)学习9和10自然段:让学生小声读课文,想:当小伙伴们笑科利亚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理解“也许”,是可能的意思。学生读第十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理解。(科利亚心想:自己的方法没有错呀

10、,既然家里的大箱子都没有被法西斯挖走,那么自己的小木匣也不会被法西斯挖走。从科利教学文本 I DOCUMENT TEMPLATE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亚的话屮,暗示了他当时思维的过程,所以想来想去,认为“这里 面一定有原因。”)(8)读课文第11自然段: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从“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想。”看出科 利亚遇事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从科利亚的话屮体会三层意思:一 是经过思考,他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当时很激动,会很大声地告诉 大家,用了叹号。二是找到了为什么挖不着木匣的原因。三是料定 自己会马上找到木匣的。体会当时科利亚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 一自然

11、段。(9)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齐读这段,理解果然的意思。3.学习课文最后一自然段(1)默读课文,划出科利亚受到了什么启发?再读一读,你是 怎么理解的?第12页教学文本 I DOCUMENT TEMPLATE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2)出示科利亚说的话,一方面进一步理解他的话的意思,另 一方面体会“不光还”的用法。科利亚善于动脑筋,勤于思考,他从自己埋木匣,挖木匣的过 程中,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他懂得了周围的一切都在发 展变化,面对着发展变化的事物,不能采用固定不变的态度,应当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关联词“不光还”,表示递进关系。科利亚找到了木匣, 比找到木匣还更进一步的意义是,他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三、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前后之间的联系。四、总结全文。可在这填写你的名称YOU CAN FILL IN THE NAME Here第口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