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诫子书又诫子书.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01525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诸葛亮诫子书又诫子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诸葛亮诫子书又诫子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诸葛亮诫子书又诫子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诸葛亮诫子书又诫子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诸葛亮诫子书又诫子书.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诸葛亮诫子书又诫子书诫子书诸葛亮,字孔明,琅琊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 事家。官至丞相。这篇诫子书是写给儿子诸葛乔(一说诸葛瞻)的。【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 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 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清世俗 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 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 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

2、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 就。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 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 像枯枝败叶那样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守在破房子里,悲伤 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是这样进行修炼的:他们以静心反思警醒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德除了清心寡欲、淡泊名利,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的 志向明确清晰、坚定不移。除了平和清静,安定安宁,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为 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想学得真知,必须生活安定,使身心在宁静中专心研 究探讨。人们的才能必须从不断的学习之中积累。除了下苦功学习,没有其它办法能够使

3、自己的才干得到增长、广博与发 扬。除了意志坚定不移,没有其它办法能够使自己的学业有 所进、有所成。贪图享乐、怠惰散漫就不能够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发奋 向上。轻险冒进、妄为急躁就不能够陶冶生性使品德节操高 尚。如果年华虚度,任随岁月而流逝,意志一天天任随时间 而消磨,就会像衰老的树叶般一片片凋落成灰,变成无用之人。这样的人对社会没有一点用处,大多不能够融入于社 会,只能够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穷家破舍之中,空虚叹息, 等到将来那时知道要悔过、改过,去卩怎么也来不及了。【注释】夫:句首发语词,无实在的意义。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行:操守、品德。 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名利。 明志:表达自己崇高的志向。宁静:这

4、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实现远大目标。广才:增长才干。淫慢:过度的享乐,淫,过度。慢,懈怠,懒惰。 励精:奋勉,振奋。(11)险躁:冒险急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12)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13)驰:消失、逝去。(14)日:时间。 (15)遂:于是,就。(16)枯落: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17)接世:接 触社会,承担事物;有“用世”的意思。(18)穷庐:破房子。(19) 将复何及:怎么还来得及。(20) 才:才干。又诫子书【原文】夫酒之设,合理致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主意未殚,宾有余倦,可以至醉,无致迷乱。【译文】宴席上的酒的设臵,在于合符礼节、表达情意,适应身 体和性格的需要,礼节尽到了就该退席,这就达到和谐的顶可以饮到酒醉,点了。主人的情意还未尽, 客人也还有余量, 但也不能醉到丧失理智而胡行乱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