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导学案七下第21课导学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04961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莒县导学案七下第21课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莒县导学案七下第21课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莒县导学案七下第21课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莒县导学案七下第21课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莒县导学案七下第21课导学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莒县导学案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班级 小组 姓名 【目标导学】知道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知道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学会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培养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优秀品质。【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 清朝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产生怎样的影响?2. 明清时期我国处在怎样的历史阶段?【学习导航】一、自主学习且学且思(一)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1北京城: 时候,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北京城从里到外分为 、 、 三个部分,它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城中心的 是皇帝居住的地方,也就

2、是宫城(故宫),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2明长城:东起 ,西至 ,蜿蜒六千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二)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1李时珍 ,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后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2宋应星 ,总结了明代 和 生产技术,反映了明代我国 的生产面貌,强调 。此书被译成多国文字,外国学者称“ ”。3徐光启 ,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1.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北京先后有过哪些名称?做过哪些王朝的都城呢?2.秦长城和明长城东西两至有什么不同?3.明代著名的科学家有哪几位?他们的著作是什么? 4.你最欣赏哪位科学家?

3、他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读明长城图,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 明长城两端各是什么地方?(2)万里长城修建始于何时?东西起止点是什么地方?修建的目的是什么?明长城与其有何不同?(3)如何评价明长城?2.“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1)为什么宋应星强调人类与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相配合?(2)为什么外国学者称天工开物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学习拓展】1.宋应星是明末著名的科学家,一生贫困,在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天工开物一书;和宋应星同时的科学家徐光启,境遇优裕,仕途腾达,然而他并未耽于安逸,著成了农政全书,这是我国农学史

4、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你从他们二人的经历中分别得到什么启示?2.李约瑟是英国著名的科学技术史专家,曾花费数十年时间,精心编写了享誉世界的多卷本中国科技史。在该著作中,李约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自公元前2世纪至15世纪,中国在自然科学及运用方面远胜于欧洲,但是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为什么不是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文明中演绎出来,而是诞生在刚刚摆脱中世纪黑暗的欧洲?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它至今还一直困扰着众多研究科技史的专家学者。你能试着解答这一难题吗?【整合反思】(构建知识网,写写自己不容易掌握的知识)【达标训练】1.要了解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以及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应推荐

5、阅读 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C.资治通鉴D.天工开物2.众所周知,中医学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朝李时珍所著的一部医书,被称为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书中收集了药物 1892 种,药方 11096 个。这部医书是指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千金方3.清朝时,有一位外国使节来到中国,他先声明自己不会向中国的皇帝下跪。但当他走到太和殿前时,这位使节再也支撑不住了,“扑通”跪在了地上。他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我跪的是中国伟大的建筑。”此处“伟大的建筑”指的是A.紫禁城 B.圆明园 C.颐和园 D.天安门4.明代科技发展的原因不包括厂卫特务机构的设八股取士的实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繁荣科学家的努力A. B. C. D.3第三单元第17课 初备:战青松 修改:赵中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