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充墙砌体与主体结构连接规定.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13634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5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知识】充墙砌体与主体结构连接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专业知识】充墙砌体与主体结构连接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专业知识】充墙砌体与主体结构连接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业知识】充墙砌体与主体结构连接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知识】充墙砌体与主体结构连接规定.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专业知识】充墙砌体与主体结构连接规疋【学员问题】充墙砌体与主体结构连接规定?【解答】填充墙砌体应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其连接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未经设 计同意,不得随意改变连接构造方法。每一填充墙与柱的拉结筋的位置超过一皮块 体高度的数量不得多于一处。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 5处。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条文解读】: 地震灾害表明,填充墙尽管作为非结构构件,但仍参与承担地震作用,而且往往在 中等地震作用下,主体结构尚未破坏,填充墙就遭到严重破坏。填充墙的破坏,影 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增加了修复费用,严重的填充墙破坏甚至可能危及结构的安全,

2、 造成人员伤害。根据受力分析,一般认为填充墙在水平地震作用下仍然参与了结构体系的剪力分配, 并与框架结构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这便是填充墙的刚度效应。这种刚度效应 可导致填充墙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软弱层破坏或扭转破坏,从而引起结构严 重受损甚至倒塌。除了填充墙的刚度效应之外,填充墙还会对主体结构的梁、柱和墙产生约束效应, 改变主体结构的受力状态,可能使结构的实际状态与设计假定发生较大的偏离,这 无疑增加了结构在地震中的危险性。例如,当填充墙开洞口时,与填充墙相接的框 架柱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会形成短柱而剪坏。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脱开或不脱开方法。有抗震设防要求时 宜采用填

3、充墙与框架脱开的方法。1/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脱开的方法时,宜符合下列要求:1) 填充墙两端与框架柱,填充墙顶面与框架梁之间留出不小于20mm勺间隙;2)填充墙两端与框架柱、梁之间宜用柔性连接,墙体宜卡入设在梁、板底及柱侧的 卡口铁件内;3)填充墙长度超过5m或墙长大于2倍层高时,中间应加设构造柱;柱的宽度不小 于100mm柱的竖向钢筋不宜小于 10,拉筋或箍筋宜为 R5,竖向间距不宜大于 400mm竖向钢筋与框架梁或其挑出部分的预埋件或预留钢筋连接,绑扎接头时不小于30d,焊接时(单面焊)不小于10d (d为钢筋直径);4)墙体高度超过4m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通的水平系梁。水平系梁的截面高

4、 度不小于60mm填充墙高不宜大于6m5)填充墙与框架柱、梁的缝隙可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条或聚氨脂发泡充填,并用硅酮胶或其它弹性密封材料封缝;6)所有连接用钢筋、金属配件、铁件、预埋件等均应作防腐防锈处理,并应符合本 规范(注:系指GB50003 4.3的规定。嵌缝材料应能满足变形和防护要求。2、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不脱开的方法时,宜符合下列要求:1)沿柱高每隔500mm配置2根直径6mm勺拉接钢筋(墙厚大于240mnfl寸配置3根直 径6mm,钢筋伸入填充墙长度不宜小于 700mm且拉结钢筋应错开截断,相距不宜 小于200mm填充墙墙顶应与框架梁紧密结合。顶面与上部结构接触处宜用一皮砖或 配

5、砖斜砌楔紧;2)当填充墙有洞口时,宜在窗洞口的上端或下端、门洞口的上端设置钢筋混凝土带, 钢筋混凝土带应与过梁的混凝土同时浇筑,其过梁的断面及配筋由设计确定。钢筋 混凝土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 C20.当有洞口的填充墙尽端至门窗洞口边距离小 于240mn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门窗框;3)填充墙长度超过5m或墙长大于2倍层高时,墙顶与梁宜有拉接措施,中间应加 设构造柱;墙高度超过4m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墙高超过 6m 时,宜沿墙高每2m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梁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综上所述,填充墙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构造将影响主体结构的受力及填充墙的受 力状态,连接构造如不合理,将产生不良后果,甚至引起结构破坏。因此,在施工 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改变连接构造。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 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 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现在需要沉淀下来,相信 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前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