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材料钛酸锶的制备及改善.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15549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催化材料钛酸锶的制备及改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催化材料钛酸锶的制备及改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催化材料钛酸锶的制备及改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催化材料钛酸锶的制备及改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催化材料钛酸锶的制备及改善.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催化材料钛酸锶的制备及改善 兰州大学物理学院材料化学专业 姓名:张伟 学号: 320090931031 邮箱 :zhangw09 摘要:近年来, 宽带隙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MOS) 材料在很多研究领域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包 括光催化,压敏电阻以及气体传感器等。钛酸锶 (SrTiO) 是一类性能优异、应用广泛的新型 半导体材料, 具有稳定的晶体结构和特殊的物化性能。 人们对其化学反应的催化性能做了较 为全面深入的研究。然而,SrTiO3的带隙约为3.2 eV,因此只能在波长小于387nm的紫外光下具有较强活性。 但是, 紫外光的能量只占地表太阳光能量的一小部分, 而可见光部分占 到的比例更大,

2、较宽的带隙制约了 SrTi03 对太阳光能量的利用率。为了更加合理的利用太 阳光的能量, 提高光能转化率, 使太阳光的可见部分的能量也得到充分的利用。 在光催化材 料中掺入其它元素改变能带结构是提高光能利用率为重要的方法之一,也是本篇综述的主要内容。关键词: 钛酸锶、纳米结构、光催化 引言:钛酸锶材料是一种非常吸引人的材料具有反应条件温和、 环境友好、 化学稳定性优异等 优点。SrTiO3的禁带宽度与TiO2相同均为3.2 eV,但与传统的TiO2相比SrTiO3的费米能级 相对较高, 有更高的光电势, 在光催化裂解水、 制备清洁氢能源、 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方 面具有更大的优势。但是由于Sr

3、TiO 3的禁带宽度为3.2 eV,只能吸收紫外光,因此应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时,太阳光的利用率很低。 不过SrTiO3结构在Sr位和Ti位具有广泛的离子取代性,使得可以利用过渡金属Cr、La、Ni、Ba、Au、Ag等离子掺杂取代 Sr,形成适当的施主能级或受主能级, 将半导体的光敏感性扩展到可见光范围内。 此外,关于 SrTiO3 缺陷的研究也发现,在SrTiO3结构中形成锶空位电子中心、钛离子-氧空位电子中心,将分别在禁带中产生一个靠近价带顶的受主能级和靠近导带底的施主能级,可显著提高其在可见光范围的光吸收。制备:钛酸锶作为一种典型的钙钛矿氧化物,其纳米结构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尺寸和形貌

4、是 影响材料性能的重要方面。零维SrTiO 3纳米颗粒的制备早期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C. Berbecaru等人用高温固相法制备出了 5微米的SrTiO 3颗粒,表面粗糙。之后的采用微波加热法得到了380纳米的颗粒。S. Fuentes课题组用TiCl4和Sr(OH)2 8H2O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水热法制备出了无 规则SrTiO3纳米颗粒。一维纳米结构的制备较为困难。 Hongkun Park 等人首次通过将金属锶加入到装有无水 苯、 2-异丙醇和异丙醇钛的烧杯中,搅拌,沉淀得到前驱体沉淀,将制备出的前驱体异丙醇 钛锶加热到280 C保温6小时,得到SrTiO 3的纳米棒。Joshi和Y.

5、jing等人用水热法制备出 了 SrTiO3纳米线。1. SrTiO 3介孔结构的制备:Qiu 等人通过将四丙醇钛在含有 KCl 的酒精中水解, 搅拌得到白色沉淀, 通过在大气环 境的密闭容器中时效处理 24h,干燥容器的底部的粉体得到非晶 Ti0 2。将非晶与水合氢氧化 锶作为反应前躯体,经过 180C水热处理12h,干燥得到SrTiO3介孔球。Wei等人用NH3 H2O为沉淀剂制备钛的氢氧化物,以钛的氢氧化物和硝酸锶水溶液 作为前驱体,其中Sr/Ti原子比为3。以KOH为矿化剂,采用PVA为表面活性剂,在200 C条件下水热反应一段时间合成了类单晶的介孔球,该介孔球是由细小的初始纳米颗粒在

6、系统能量的驱动下自组装而成的。且在PVA的作用下,一次颗粒以完美取向聚集成类单晶的SrTiO3介孔球。2. SrTiO 3中空球结构的制备:Zheng等人采用四丙醇钛在酒精中的缓慢水解,通过水热法制备出了球型二氧化钛前驱体,其前驱物 TiO2与六水合氯化锶的混合液消除氮气后,以NaOH为矿化剂,在180C条件下水热反应6小时,干燥后得到分散均匀的中空球。3. SrTiO3颗粒纤维结构的制备:Wang 等人,通过 H2Ti4O9和 Sr(OH) 2 -8H2O 混合,混合物的 H2Ti4O9/Sr(OH) 2 8H2O 的摩尔比为15,在225C水热处理24h,反应产物用盐酸清洗多余的Sr (O

7、H) 2,之后用去离子水清晰三次,60C干燥一天得到颗粒纤维结构的SrTiO3o钛酸锶作为两种粒子的存在,纳米颗粒吸附在100nm纤维状微粒表面。这两种粒子的形成可以被解释通过局部原位规整反应和溶解-沉淀机制。这种SrTiO3颗粒在近紫外光范围分解一氧化氮表现出更好的性能。结果与讨论:众所周知,SrTiO3的禁带宽度与TiO2相同均为3.2eV,能吸 收紫外光,因此应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时,太阳光的利 用率很低。SrTiO3为典型的钙钛矿结构,如图所示,Sr位和Ti位具有广泛的离子取代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在Sr位和Ti位进行掺杂取代,形成电荷缺陷或晶格畸变,有目的地改变其物理 化学性能。1

8、. Zn掺杂的SrTiO3催化性能的改进:将硝酸锶、硝酸锌与柠檬酸溶解于纯水中加入钛酸四丁酯,乙二醇作为溶剂,80 C形成溶胶,100C下干燥,在900C下煅烧5h得到产物。经过测试得到纯的 Zn- SrTiO3,禁带宽 度降低到了 1.90eV, Zn掺杂的SrTiO3催化剂可以显著提高对太阳光的利用效率。2. N掺杂的SrTiO 3催化性能的改进:将SrTiO3与20wt%的六次甲基四胺通过机械球磨的方法混合均匀,在400C下煅烧1h,得到N掺杂的SrTiO3粉体,该粉体在近紫外区域和入> 400nm区域的吸收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可见光区的催化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N掺杂的SrTiO3

9、催化剂比纯的SrTiO3催化剂催化活性提高了 3.5倍。总结:不同的制备方法将影响催化剂的尺寸,形状和整体结构,而这些又决定了催化剂的活性。通过热处理,如加热可以该变晶体的表面缺陷的变化,从而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异质结型 NiO/ZnO复合纳米纤维光催化剂与稀土掺杂SrTi03催化剂可以显著提高对太阳光的利用效率,又引起了对 SrTiO 3材料的兴趣。愿景:1. 太阳光光能的利用率的进一步提高。2. 催化剂的部分原理尚不明确。致谢:感谢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王育华老师与刘斌老师的关心照顾。 参考文献:【1 】 Wang J, Yin S, Komatsu M, et al. Preparat

10、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itrogen doped SrTiO< sub> 3</sub> photocatalystJ.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A: Chemistry, 2004, 165(1): 149-156.【21 Casbeer E, Sharma V K, Li X Z. Synthesis an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ferrites under visible light: a reviewJ. Separation and

11、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11.1.【3】 Casbeer E, Sharma V K, Li X Z. Synthesis an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ferrites under visible light: a reviewJ.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11.【 4 】Wang J, Yin S, Sato T.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ibrous SriTO< sub> 3</sub> part

12、iclesJ.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 2006, 131(1): 248-251.【 5 】Wang J, Yin S, Sato T.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ibrous SriTO< sub> 3</sub> particlesJ.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 2006, 131(1): 248-251.【 6 】Dong W, Li X, Yu J, et al. Porous SrTiO< sub> 3

13、</sub> spheres with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J. Materials Letters, 2012, 67(1): 131-134.【 7 】Zheng Z, Huang B, Qin X, et al. Facile synthesis of SrTiO< sub> 3</sub> hollow microspheres built as assembly of nanocubes and their associat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J. Journal o

14、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11, 358(1): 68-72.【8】 张严芳 . 钛酸锶纳米结构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浙江大学 .【9】 Professor Robert J. Cava. Perovskite Structure and Derivatives. Cava Lab Solid State Chemistry Research Group.【10】李慧泉 , 崔玉民, 吴兴才, 等. 镧含量对 La-SrTi03 催化剂的结构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J. 无机化学学报 , 2013, 28(12): 2597-2604.【11】曹铁

15、平 , 李跃军, 王长华. 异质结型 NiO/ZnO 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J. 无机材料学报 , 2013, 28(3): 295-300. 【 12】 Jiang W, Zhu W, Li H, et al. Deep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of fuels catalyzed by magnetic Fenton-like hybrid catalysts in ionic liquidsJ. RSC Advances, 2013, 3(7): 2355-2361.【 13】 Takaguchi Y. Photosensitized Hydroge

16、n Evolution from Water Using Coaxial Nanohybrid Based on SWCNTsC/223rd ECS Meeting (May 12-17, 2013). Ecs, 2013.【14】Suetake J, Nosaka AY, Hodouchi K, Matsubara H Nosaka Y J Phys Chem C2008;112:18474- 82.【15】 Casbeer E, Sharma V K, Li X Z. Synthesis an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ferrites under visible light: a reviewJ.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