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小衔接主题家长会发言稿.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18275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幼小衔接主题家长会发言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幼儿园幼小衔接主题家长会发言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幼儿园幼小衔接主题家长会发言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幼小衔接主题家长会发言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幼小衔接主题家长会发言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幼小衔接主题家长会发言稿幼儿园幼小衔接主题家长会发言稿 幼儿园幼小衔接主题家长会发言稿 :2011-4-26 7:09:16 幼儿园幼小衔接主题家长会发言稿各位家长朋友们:你们好!首先, 我代表大( 1)班的两位老师对你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感谢你 们能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个家长会, 在此,我真诚地对你们 说一声:谢谢! 我们的孩子即将进入小学,孩子能否顺利适应小学生 活,是我们热切关注的问题。 经调查发现,新生入学后会产生各种 不适应的情况,最常见的问题是: 1、坐不住。 2、自我管理能力差, 经常丢失学习用品。 3、交往能力差,不敢主动亲近老师和同伴,产 生孤独感。 4、课程

2、紧,作业多,产生怕学、厌学情绪。因此我们的 当务之急是把这些问题解决好, 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孩子才能顺 利适应小学生活, 才能更好的学习文化知识。 那么我们应帮助孩子做 好哪些方面的准备呢?一、 心理的准备新生入学时,很多孩子对小 学学习生活产生各种不适应的情况。 他们感到小学环境陌生, 教师关 注自己太少,上课的时间长,作业多,部分孩子出现了身体疲劳、睡 眠不足、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现象, 这些现象都是因为心理压力大, 精神负担重导致的。 1、消除幼儿的紧张情绪。孩子来到一个陌生的 环境,总会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情绪,兴奋、或新奇、或紧张、或害 怕。因此家长和我们首先要帮助幼儿消除不良情绪

3、, 培养孩子对小学 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向往。 平时可以利用谈话形式跟孩子说说小学 生的一些趣事或让孩子多和邻居小学生交流,了解小学生生活的趣 事,消除入小学前的紧张心理。同样我有养成专注听讲的习惯。幼儿 园大班一节课的时间是 30 分钟而小学一节课的时间是 40 分钟,课堂 的时间长了,孩子的注意力就会分散,就会坐不住,为了让孩子顺利 的适应小学课堂, 我们在最后的两个月里已经将上课时间延长, 由以 前的 30 分钟改为 40 分钟,逐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让孩子提前适应 小学生的课堂时间。 同时,家长也可以在假期有意识地让孩子学会安 静地坐一段时间,这个时间让孩子自己安排,比如阅读、画画等

4、活动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解决“坐不住”问题的另一方面是要让孩子学会 认真倾听。会听的孩子才会学,许多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从小就养 成了良好的听的习惯。 倾听是一种很自然的接受方式, 也是学习最好 的方法,孩子对听故事、听儿歌总有着极大的兴趣,经常听听录音、 听听广播,听得多,势必积累得多,在表达时就有了丰富的素材,同 时也扩大了孩子的知识面。 因此,家长在家要创设幼儿听的机会, 如: 听一些动听的故事、优美的音乐等,培养孩子听的兴趣。家长也可给 孩子阅读报纸上的新闻, 提高幼儿听的能力, 因为在小学课堂上专心 听讲可以说是孩子获取知识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 2 、培养认真阅 读的习惯。阅读能

5、帮助孩子学习,尤其能促进孩子的自主性学习。因 为在阅读过程中, 孩子的各种感官都会参与其中, 如:看、想、讲等。 这学期,我们两位教师也很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区域游 戏中,陪孩子一起看图书,利用空余时间,教孩子看图讲故事等等。 在家里,家长也要为孩子多提供阅读的时间,增强孩子阅读的机会。 开始时可以先让孩子看一些讲述过的图书, 这样孩子容易理解图书的 内容,激起孩子阅读的兴趣,慢慢地再让孩子看一些没讲过的图书, 让孩子自己看、自己讲,逐步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特别是要坚持, 家长可在每天晚饭后让孩子随意地挑选并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 养成 每天阅读的习惯。 阅读不但能增进孩子的学习兴趣

6、, 而且能促进知识 的吸收。 3、养成勤思考的习惯。孩子的思考是与生俱来的,让孩子 独立地思考,养成思索、探究的习惯,是孩子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 源泉。我们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一日活动中, 都注重创设机会让孩 子勤思考。例如: 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是急于回答,而是先让孩子 自己去想,自己交流讨论, 孩子自己动脑得到的答案远比老师提供的 来得有效、记得牢。尤其是孩子在不断思索、不断探索中,思维品质 得到了一定的训练, 逐步养成凡事思考的习惯, 这对孩子今后的学习 是极为有利的。 家长在平时也要注意启发孩子多思考, 例如当看到新 鲜事物时,孩子如果提出了问题, 家长可以让孩子先思考问题的答案, 孩

7、子不知道答案时,可以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千万不能敷衍了事, 打消了孩子思考的积极性。 当孩子没有发现问题时, 我们可以对孩子 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孩子学会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再解决问题, 养成 勤思考的习惯。 4、培养正确书写的习惯。在幼儿园里由于孩子的手 腕肌肉还不发达, 因此我们没有过于对孩子提出写字的要求。 但到了 大班下学期,为了做好幼小衔接,我们也适当进行了一些书写训练, 如:写数字、做算术、学写自己的名字等,但量比较少。我们的目的 并不在于孩子会认多少字、 会写多少字, 而是为了让孩子学会正确地 握笔姿势, 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 孩子在写字时家长不仅仅要看孩子 写对了没有,更应着重进

8、行书写习惯的培养,如胸离桌子一拳、眼离 本子一尺、手离笔尖一寸等,让幼儿知道正确的书写姿势,在写汉字 时一定要注意笔顺, 养成正确书写的习惯, 为孩子今后入小学学习打 下坚实的基础。三、能力的准备 1、自理能力 进入小学后,孩子不 仅要尽快适应新的学习要求, 还要能独立解决原来由幼儿园老师帮助 解决的许多日常生活问题。因此在入小学前关注孩子自理能力的发 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是孩子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前提。 这学期, 我们老师已经很注重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例如:让幼儿自己整理书 包及其他学习用品等,如厕、喝水等由原来的教师统一安排,变成自 己主动要求。 但是,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父母, 总是帮

9、着孩子整理书包, 帮孩子穿衣穿鞋等, 对孩子总放心不下。 现在家长应该让孩子学会自 我管理。除了会自己吃饭、穿衣、睡觉外,还要学会根据天气的变化 增减衣服,管理好自己的物品,有事大胆地说,懂得讲卫生和注意保 护自己,等等。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如,留给孩子一片自己的小天地, 指导他学会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物 品,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2、社会交往能力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 面临着新的伙伴群, 要使孩子顺利过渡, 处理好与新伙伴的关系很重 要。这学期,我们针对孩子的交往,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应该 怎么办”就是教孩子在与同伴交往时发生矛盾该如何解决,“好朋 友”活动让孩子知道如何与同伴相处等,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也很注 重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例如:当两名幼儿发生矛盾时,我们一般不直 接介入,而是先让孩子自己说说事情的经过,说说谁是谁非,再让孩 子自己解决矛盾。例如:( )作为家长我们也要重视培养孩子的社会 交往能力,先从身边做起,让孩子乐于将自己的玩具、图书、食品与 人分享,对人热情有礼成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