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用7.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40228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课稿用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说课稿用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说课稿用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说课稿用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说课稿用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课稿用7.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用乘法口诀求商是数学计算中的一块重要基石,它在整个计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教材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将用乘法口诀求商分为两阶段学习。第一阶段,安排在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四册的第二单元:“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掌握求商的一般方法;第二阶段,安排在本册书的第四单元:“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即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

2、行教学的。2、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2)会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除法算式,从而沟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3)巧设练习,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学重点:能较熟练地用7、8、9的乘法口诀正确求商。难点: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自主探究“用、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二、说教法、学法由于学生刚学除法不久,对除法含义理解还不透彻,我为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在授课中我放弃了例题的主题图,只选择了单元的主题图,因为单元主题图正好分三个活动呈现,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问题,使学生建

3、立了除法应用题的结构,并通过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解决了问题。本节课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是一致的,教学中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中归纳出求商的方法,利用所学的知识更进一步了解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并在游戏中巩固新知。三、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齐背7、8、9的乘法口诀.2、出示口算题(乘法和除法式题)随意指出一题如20÷5=4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学生回答,总结记忆解除法的方法:“做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几商是几。”。3、揭示课题: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复习导入这一教学环节是以旧引新,通过知识的迁移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下面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二)引导发现,探索新

4、知1、课件展示情境,探究提出问题。通过谈话引出“六一”儿童节的情境,指导学生看课本主题图。第一步问:请同学们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有序地观察:三个小组的小朋友分别在干什么呢? 学生回答:他们有的在做彩旗,有的在做五角星,还有的在准备爱心气球。第二步问:这些小朋友正忙着为举行“六一”庆祝会而布置教室呢,你们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 学生回答:他们做了56面小旗,要挂成8行。他们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他们带来27个爱心,每9个摆一行。第三步问: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把问题补充完整。(提出问题分三步走的意义在于:一是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够强,需要创设情境,激活

5、思维,逐步推进,培养学生从图文中寻求信息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自主提问探究的能力。这里三个除法问题不是由教师直接提出、罗列出来,而是由学生自己根据故事情境的信息提出来的,问题来自于学生,这样就变接受式学习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式学习。)2、先引后练,学习求商。先来解决第一组的问题,:“第一组做了56面彩旗,要挂成8行,每行挂多少面?” 问学生怎样列式? 又是怎么算出来的?交流总结方法:“做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几商是几。”变换一个条件:“如果要是挂成7行呢?”组织学生独立计算。 然后老师问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道除法算式,你发现了他们都有什么相同点? 得出结论:它们的被除数相同,并

6、且它们使用了同一句乘法口诀求商。其余两题由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三)实践应用:1、基础练习:(完成书上第49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让仔细观察每组题,通过练习你们发现了什么? 得出结论:每组中有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它们使用的都是同一句乘法口诀。2、巩固练习将课后练习十一的四道题联系起来,用故事、课件创设情境,设计成一个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有麻烦闯关游戏:猴子摘桃子;小兔搭桥过河;小鸟找家。还有小猪吹泡泡抢答题。(通过游戏来巩固学生对新课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四)交流、总结根据口诀改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在变式训练中掌握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以及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解题的能力。总之,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调动主动性,体现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观察,组织讨论,突出教学重点,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