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点及答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40636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知识点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心理学知识点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心理学知识点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学知识点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知识点及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只解释内涵。 简答题:是什么答什么不分析 分析题:说明心理学原理、原理的阐述简明、结合案例分析、给我们的启示。1、观察法:观察法(自然观察法) ,就是在自然条件下,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 计划的观察记录,以了解其心理的一种方法。2、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心理状态) 。3、1879 年冯特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4、条件反射:个体为适应环境变化,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起来 的反射。5、心理发展:广义:指从受精卵开始到衰老的心理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狭义: 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是个体对客观现实反映活动的扩大、改善、提高的过程。6

2、、谈梅生津、望梅止渴、杯弓蛇影、一早被蛇咬三年怕井绳、画饼充饥、谈虎色变都属于 条件反射。7、心里的实质是什么?答: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的产物,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客 观现实是人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8、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答(1)连续性与阶段性( 2)、方向性和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个别差异性9、狼孩的事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答: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的发展具有关键期。10、知觉: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11、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12、五星红旗眼前一晃而过是(感觉) 、

3、坐在教室里听见汽车声是(知觉) 。1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度日如年,一日三秋是时间(错觉)14、联觉: 一种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 同时还引起另一感觉。 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15、错觉:不正确的弯曲的知觉,如: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看电视属于:视听知觉。16、知觉存在哪些规律?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17、记忆表象: 记忆表象是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出现该事物的形象,是由其他事物或语词而唤起的。18、学习某种材料,达到一次完全背诵后仍继续学习,叫(过度学习或者是超额学习)19、记忆品质的四个特征: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20、记忆按内容分为

4、:形象、逻辑、运动、情绪。21、有意识记的效果优于无意识记。潜移默化属于无意识记。有意重现:追忆的特殊形式。 每逢佳节倍思亲属于无意重现。22、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回忆)。23、按存留时间的长短把记忆分为:瞬时、短时、长时。短时记忆的特点:容量有限,为7加减 2 组块。24、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数量是:先多后少。25、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听觉表象) 。三峡学院的雕像是(个体表象)画毛笔是(一般 表象) 表象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26、影响识记的因素是什么?答: ( 1)活动任务、活动性质( 2、)识记材料数量和性质 (3、)不同分析器( 4、)主观心理条件27

5、、联系实际, 试诉在学习活动中如何防止和避免遗忘的发生?答:( 1)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 2)、运用正确的识记方法 (3、)正确的复习和练习 ( 4、)培养自我检查的能力和习惯,注意正确地再认与回忆( 5、)注意自身的心理卫生和身心健康28、有意后注意: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29、侧耳倾听:注意的外部表现。 (注意不是独立存在的)30、窗外的歌声属于(不随意注意) 。31、注意的品质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32、什么是无意注意?引起和保持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教学中该怎样利用无意注意? 答: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任何意志努力,自然而然

6、地发生的注意。 条件: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 利用: 在教学环境方面, 应有利于学生的注意集中,尽量防止分散注意的刺激出现。在教学 中要尽量防止单调呆板,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以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本身的兴趣。33、什么是有意注意?怎样保持有意注意?答:是自觉而有预定目的, 必要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 保持:明确目的任务。意志的努力,抗拒诱因干扰与克服分心。社会性 需要和间接兴趣结合。进行实际操作和智力活动。34、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规律性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创造想象:在开创性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人脑中独立

7、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发散思维:朝着多个方向形成多种正确解答的思维。35、再造和创造想象是有意想象。 想象。风吹草地现牛羊是再造想象。 法是错误的。36、思维的特征:概括性、间接性。 特性。做梦是不随意想象的极端情况。 天空变换的云是不随意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不同在于有无创造性。这种说创造思维在行为的特征主要有:变通性、流畅性、独37、如何培养创造性想象?答: 具有创造动机。 具有一定的创造原型。 拥有积极的思维活动。 具有灵感和艰苦劳动。38、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答: 动机是推动和维持人们去解决问题的内部原因。 动机过 强或过弱都不利于

8、问题解决, 只有中等强度的动机是问题解决的最佳水平。 情绪对问题的解 决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 高度紧张和焦虑会抑制思维活动, 从而阻碍问题解决; 而愉 悦和兴奋状态则能为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提供良好的情绪背景。39、忧者见忧, 喜者见之则喜是受一个人的(心境)的影响所致。爱之深责之切说明认识是情感的基础。40、人类的四种基本情绪:快乐、悲哀、愤怒、恐怖。41、人逢喜事精神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余悸皆是(心境)的写照。42、从情绪活动发生的强弱程度和持续时间来看可以分为:心境、激情、 应激。 按社会内容分:道德感、美感、理智感。书到用时方恨少是理智感。43、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惊慌

9、失措是(应激)的表现。磨拳搽掌、手舞足蹈是(激情)的 表现44、心境具有:弥散性和感染性。4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说明心境受自然环境的影响。46、意志: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个人的行为以克服困难, 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47、填学校,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是(双趋冲突。不喜欢读书又怕家长指责、犯错找老师又怕挨骂是(双避冲突)48、意志品质主要有: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49、青少年的坚强意志怎样培养?答: (一)加强目的性教育,培养正确的观念(二)严格 管理教育,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三)在行动中锻炼,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四)针对 个别差异,培养优良的

10、意志品质(五)启发自身觉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50、简述意志、认知、情感三者之间的关系?答认识是意志的前提,意志影响认识的过程, 意志对情感有调节作用。51:需要: 是个体感到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欠缺而产生的不平衡,并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个体内部或外部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52、个性的特征:整体性(整合性) 、独特性、稳定性(可变性) 、社会性。53、动机的产生:内部因素:需要。外部因素:诱导因素的存在,外部刺激物。兴趣按目的 分为:直接兴趣、间接兴趣。54、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 我实现的需要。外加认知和审美的需要。55、学习动机

11、的培养与激发的措施是什么?答:学习动机的培养是使学生把社会要求变为自己内在需要的过程。学习动机的激发则是在把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 提高学习积极性的过程。学习动机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a、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b、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c、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d、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促使学生产生新的学习需要56、智力的最高表现力: 创造力。思维力为智力的核心。 第 241 页熟悉智力的三维结构学说。57、气质: 人生来就具有的典型的、 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 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 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反映了人

12、格的自然属性。58、希波克拉底按四种体液的多少不同把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59、兴奋型对应胆汁质,表现为强、不平衡。活泼型对应多血质,表现为强、平衡、灵活。 安静型对应粘液质表现为强、平衡、不灵活。抑制型对应抑郁质,表现为弱型。60、气质无好坏之分,能决定人的价值。61、气质和性格的区别和联系?答:区别: ( 1)气质主要是先天获得的,较难改变,也无好 坏之分;性格则主要是后天养成的,有可塑性,有好坏之分。( 2)气质与性格彼此具有相对独立性, 同种气质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性格特点, 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也可以有类似的性格特 点。联系:(1)不同气质可以使各人的性格特征显示出各自独

13、特的色彩;( 2)某一气质会比另一气质更容易促使个体形成某种性格特征; ( 3)性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62、性格: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稳定的具有核心意 义的个性心理特征。63:、个性中最具有核心意义的成分是:性格。64、性格的结构特征:完整性、复杂性、稳定性、可塑性。65、怎样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答: (一)重视早期性格习惯培养(二)充分发挥榜样作用 (三)及时进行个别指导(四)鼓励学生自我教育66、用实例说明人的性格是怎样形成的?答:人在他生活的社会环境影响下, 由不稳定到定性的过程, 自然环境对人的性格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

14、环境, 在性格形成 中家庭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另一方面取决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学校老师的教育。 (299页)67、学习:有先前经验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68、什么是学习迁移?如何有效的促进学习迁移?答:学习迁移是已有的知识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技能的影响,A 、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B、培养发展学生概括能力。 C、在教学中应用比较法。 D、对学习的联系要加强指导。 E、加强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69、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70、学生不良品德如何纠正?答: ( 1)了解他们不良道德行为的动机。 ( 2)消除他们的疑惧 心理与对抗情绪。 (3)培养

15、并利用他们的自尊心。 ( 4)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 5)帮助他 们去掉自卑心理恢复自信心。 ( 6)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71、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学生生理和心里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学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 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提高的教育活动。72、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答: 1.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2.正确评价和悦纳自己 3.接受他人, 善与人处 4.乐观进取,反应适度 5.智力正常,人格完整 6.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73、案例分析: 孟母三迁。 答:告诉我们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心理学告诉我们遗传、 环境。 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影响心理发展。 良好的环境决定心理发展的方向

16、, 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对心 理发展具有一定能动性。 孟子之所以成为大思想家是因为拥有良好的遗传素质, 在此基础上 学校环境决定了他成为大思想家, 起最主要还在于他自身对于客观事实的反映的能力。 影响 心理发展是多方面的, 有良好的环境是心理发展的上限。 作为未来的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 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朝心理健康方面发展。74、学生做选择题的正确率大于填空和简答题,说明了什么?答: 能再认不一定能重现, 能重现的一定能再认。75、一次完全背诵后还继续朗诵?答: 告诉了我们过度学习。 心理学告诉我们指达到一次完 全正确再现后仍继续识记的记忆。 过度学习有利于识记材料的保持, 但是也明白 “过犹不及

17、” 的道理, 不能一味的重复再重复。 该学生在一次能完全背诵的基础上继续朗读了 10 遍, 反 复的朗诵并不定取得好的效果。 适当限度的过度学习比刚能背诵的效果好, 但如果超过这个 限度, 其保持效果不再增加。如学习四遍后恰能背诵,则再学习两遍效果最好,但再学习效 果则适得其反, 对人的身心造成危害。 作为未来的教师要教导学生合理运用过度学习, 使其 达到最好的效果。76、在教学中老师重视兴趣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主张在笑声中掌握知识,但笑后头脑空 空。对其进行分析?答:告诉了我们在教学中有无意(不随意)注意的参加,无意注意 不能长久的停留。 心理学告诉我们要正确的运用不随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如果只考虑不 随意注意可能导致错误的方向, 就像该老师利用无意注意而只注重在笑声中让学生学习知识 最后导致学生什么也没学到。所以在教学中要把几种注意相互结合,从而保持学生的注意。 作为未来的教师要学会正确的运用无意注意,充分的把几种注意相互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