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汇编.doc

上传人:水手 文档编号:1264731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汇编.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生物入侵者哈尔滨市116中学 张翠凌一、教材分析:生物入侵者介绍的是关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可能对人类造成的危害的知识,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通过展示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使学生在了解生态环境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关注身边生活的科学意识。由于本单元以“科学”为主题,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所以让学生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要讲究科学精神,要有科学态度。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引导他们学习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二、学情分析:说明文这种文体对初三的学生来说已经不陌生了,对于说明文的各种文体知识也基本上融会贯通了。生物入侵者这篇说明文虽然篇幅较长,但内容通俗

2、易懂,只要能够认真通读几遍全文,就能把握全篇内容。因此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必须结合课外的知识,将课内外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三、设计思路:课文比较浅显易懂,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走进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思路:首先运用情境式导语,通过多媒体展示云南滇池遭受“水葫芦”入侵前后的不同画面,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使学生初步认识“生物入侵者”以及它们所带来的危害。然后通过阅读全文,初步感知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并且理清全文作者的说明脉络。第三步骤是全文的重点突破阶段,针对3、4、5三个自然段我设计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和“生物

3、入侵者的入侵途径”两个研讨专题,让学生立足于文本并联系课外查找的相关资料展开讨论交流,并就这三个自然段解决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就“如何防止生物入侵者的入侵”这一问题献计献策,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充分认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它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并通过理清文章基本脉络和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学会分析说明文。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种朗读方法反复研读课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树立保护生态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内容,了解生物入侵者的危害和入侵途径。指出说明方法并品析作用。难点:让学生树立保

4、护生态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3、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文教学中,我运用情境式导语,通过多媒体展示云南滇池遭受“水葫芦”入侵前后的不同画面,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使学生初步认识“生物入侵者”以及它们所带来的危害。然后运用散读、精读、扫读等各种朗读方式、让学生走进文本,并以讨论的形式交流文本、走出文本,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4、学法指导:课文比较浅显易懂,为了调

5、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走进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我让学生们回家以各种途径去查找有关生物入侵者的资料,并在第二天的语文课上展示,比一比看谁找得多还准确,这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大大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四、教学过程:(一)导语: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图片。(幻灯片显示出几幅优美的画面。)这是我国云南省著名的风景胜地滇池,大家说美不美呀?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吗?(学生用一些优美的词语来形容画面,例如:山清水秀、旖旎多姿等。)现在的滇池变成什么样子了呢?(幻灯片显示滇池遭到破坏的图片。)你能再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吗?(学生答

6、:破败不堪、惨不忍睹。)曾经清澈的湖水早已浑浊不堪,曾经宽阔的水面已经裸露出石头,水中68种鱼38种已不复存在,这一切不能不令人怵目惊心。是什么改变了滇池的面貌?原因是方方面面的,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一种叫“水葫芦”的水生植物的入侵,它是一种生物入侵者。那么,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生物入侵者又会带来哪些危害呢?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说明文生物入侵者,去认识它、了解它。(二)检查预习:读准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河蚌 扼制 附着 尽管 藩篱 归咎 蒲公英 疾病 混杂(先指定一名同学读,然后一名同学领读,全班齐读。)(三)初读课文 感知文本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思考两个问题:1、什么是生物入侵者?2、围

7、绕生物入侵者作者依次从哪些方面进行了介绍?提示:抓住语段中的关键句,筛选信息。明确第一个问题: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成为“生物入侵者”。教师追问:作者在第2自然段中明确指出蒲公英和山间溪水中的鱼虾不属于生物入侵者,它们也是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外一个地区,它们为什么不属于生物入侵者?学生答:它们是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进行的。教师进一步明确:由此可见,“非自然途径”是概念中最关键的词语。明确第二个问题:第1、2自然段介绍生物入侵者的概念,3、4自然段介绍生物入侵者的危害,第5自然段介绍生物入侵者的入侵途径,6、7自然段介绍学者对生物入侵者的态度

8、,第8自然段介绍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采取的态度。教师追问:文章从生物入侵者的概念介绍到对生物入侵者的措施属于哪种说明顺序?学生答:逻辑顺序。(四)专题研讨 充实文本 同学们真聪明,这么短的时间就初步把握了文章的内容。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希望同学们继续开动脑筋,争当科普小博士。 老师根据文章内容给大家准备了两个以供研讨的专题,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依据文本和自己搜集的资料任选一个专题,自由组合小组进行研讨。 1、“生物入侵者”的危害。2、“生物入侵者”的入侵途径。 (请两名同学,一名同学读3、4自然段,一名同学读第5自然段。教师明确讨论的要求:立足于文本,先研讨课内再交流课外。学生开始自由讨论。)讨论后

9、明确回答要求:回答时先说明选择的专题,先解决课内,在交流课外,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明确:“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斑贝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天牛破坏树木,红蚂蚁传播疾病,棕树蛇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 学生交流课外查找的资料。“生物入侵者”的入侵途径: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使许多“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 学生交流课外查找的资料。老师也查找了一些有关“生物入侵者”的资料,与同学们一起交流。(放映幻灯片:图片并文字说明。)植物杀手:薇甘菊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内伶仃岛,往日浓阴蔽日、绿树摇曳,一派旖旎的风光,游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90年代,薇甘菊从东南亚传到我

10、国,岛上长满了薇甘菊,它们如一张张巨网黑压压地笼罩在美丽的荔枝树、芭蕉树、相思树上,树木因为沐浴不到阳光而无声无息地死去,鲜花和绿草因为呼吸不到新鲜空气而枯萎,岛上的土地正蜕变成荒原。南美水生植物:水葫芦20世纪30年代,我国从南美引进水葫芦。人们把水葫芦用作猪饲料,并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的植物推广种植。但水葫芦过多会覆盖水面,降低光线对水体的穿透能力,影响水底生物的生长,并增加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水产品的产量,因此有学者将之列为“世界十大害草”之一。金合欢在南非,金合欢的引进本来是用于植树造林,但却消耗了用于供应开普敦的地下水。尼罗河鲈鱼在非洲维多利亚湖,尼罗河鲈鱼的引进导致200多种地方

11、鱼种的灭绝,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脊椎动物的灭绝。 克氏原螯虾:克氏原螯虾常常混养在农作物(如水稻)田中。不需要人工孵化,一旦池塘投放了原种,可实现自我维持,收获后,不需要再投放原种。逃逸个体在堤坝上挖洞生存下来。它们能在临时性水体中生存,且食性广泛,建立种群的速度极快,易于扩散。对当地鱼类、甲壳类、水生植物极具威胁,破坏当地食物链;因其取食根系而直接对作物(尤其是水稻等水生、半水生作物)和天然植被有灾害性破坏;筑穴引起灌溉用水的流失及田地破坏;由于螯虾食性很杂,对鱼苗发花和1龄鱼种培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并危害人工繁育的幼蚌。飞机草原产中美洲1934年在云南发现,现分布于我国台湾、广东、香港、

12、澳门等地,危害多种植物和牧场。 蔗扁蛾(香蕉蛾)原产非洲,1987年随巴西木进入广州,现传入我国10余个省、直辖市、威胁农作物、果树、名贵花卉等。 紫茎泽兰(解放草、破坏草)原产中美州,现分布于我国云南、广西、贵州、四川、台湾,排挤本地植物;侵入经济林和农田;全株有毒,危害畜牧业等 。空心莲子草(水花生、喜旱莲子草) 原产南美洲,现几乎遍及我国黄河流域以南地区 豚草 为一种恶性杂草,原产北美洲,1935年发现于杭州,在我国见于东北、华北、华东和湖北 老师还搜集到了许多“生物入侵者”,例如:紫茎泽兰、毒麦 、互花米草 、凤眼莲、假高梁、湿地松粉蚧、强大小蠹 、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

13、等。因为时间有限,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家上网继续查找。A凝血因子大量消耗 D微循环障碍(五)研读方法 深入文本 课文的3、4、5自然段为我们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及入侵途径,层次清晰、生动准确,这和恰当的使用说明方法是分不开的。A凝血因子和凝血因子 D凝血因子和凝血因子这三个自然段主要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各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明确: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借:应付账款 500(六)发表见解 献计献策“生物入侵者”真是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面对日益增多的生物入侵者,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一些学者持怎样的态度?请同学们快速扫读第7自然段,用笔勾画出表明学者态度的语句。明确:一种是遵循物竞天择的法

14、则,自然界的平衡最终会实现。另一种是人类要干预生物入侵者的入侵,决不能听之任之。你同意哪种态度,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1)详细调查和分析用户需求。在总体规划初步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和了解、分析用户需求,调查用户的有关详细情况;面对来势汹汹的生物入侵者,难道人们真的就束手无策、坐以待毙吗?同学们有哪些好的办法?(学生自由发言:引进天敌、谨慎引种、严防严守、改造利用)A.主生产计划B.生产作业计划C.能力需求计划D.物料需求计划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办法真是非常好,但其中也存在不足,“引进天敌”在消灭了一种生物入侵者的同时会不会引来破坏力更大的新的生物入侵者,“谨慎引种”树种对当地生态的破坏不是

15、一朝一夕可以看出来的,严防严守难免会有疏漏,改造利用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更行之有效的方法等着我们在座的每一名同学去探索。(七)教师寄语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能唤起我们每一名同学保护环境、维持生态的意识。让我们努力学习,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用我们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将这一人类尚未解决的专题进行到底。教学反思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探究性阅读,即开放性、自主性、综合性阅读,它的阅读渠道不仅在课堂,也在课外,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由学生进行自主加工整理,要求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方法进行综合运用才能完成阅读,对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都是一种挑战。根据课标这一要求,我在备生物入侵者这一课中设计了专题

16、研讨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立足文本,联系查阅资料,明确生物入侵者的危害和入侵途径。通过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说明这一方法的确存在可行性,学生喜欢、感兴趣,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将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这一方法。(一)甲公司库存A产成品的月初数量为1 000台,月初账面余额为8 000万元;A在产品的月初数量为400台,月初账面余额为600万元。当月为生产A产品耗用原材料、发生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共计l5 400万元,其中包括因台风灾害而发生的停:损失300万元。当月,甲公司完成生产并入库A产成品2 000台,销售A产成品2 400台。当月末甲公司库存A产成品数

17、量为600台,无在产品。甲公司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按月计算发出A产成品的成本。虽然授课后收获不少,但其中也存在不足,例如,在整体感知环节中,我让学生利用文中关键句筛选信息,从而理清文章的内容,但后来才发现,直到学生疏通全文内容之后,我也没有提到这些内容是通过哪些句子概括出来的,说明我在教学过程中知识落实得不够,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教学生,不仅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更要教给他们如何运用这一方法。题解 外源性凝血系统是由于损伤组织细胞释放出组织因子并与凝血因子结合而开始的。一节课的设计容易,要想做到每一节都像这样去设计就难了。因此,我要做一名探究型的教师,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18、点评22关于DIC的治疗,下列哪一项治疗原则是正确的?这是一堂生动、活泼、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的语文课。大家都知道说明文的教学由于说明性太强,教起来往往呆板、枯燥。而在张老师的这节课上,学生却表现出了积极参与的热情,真正做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有对科学产生了探索精神。下面我从三方面对这节课进行点评:首先,这节课有着丰厚的知识含量。张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查阅了丰厚的资料,自己查,也让学生在课前查,这样在授课的过程中,老师的思想与学生的思想产生了碰撞,使学生在分析文本时有着丰厚的知识底蕴,老师在渗透文本时会更加清晰、透彻。3试述休克与DIC的关系其次,在教学方式的设计上体现了教师的灵性。新教改强调学生的发散思维,要求老师在课堂之上要对知识进行拓展迁移。这堂课在专题研讨这一环节中,老师让学生立足于文本,先研讨课内知识,再交流课外查阅的资料,最后展示交流的成果,做到了既不脱离文本又向课外迁移延伸,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B凝血酶原时间检查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消耗情况第三,教学设计主次分明。张老师在设计的过程中,把教学重点确立在生物入侵者的危害以及入侵途径上,学生对此发表了大量的见解,对于其它方面的内容蜻蜓点水,在处理教材上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是值得每一位老师借鉴的。 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 王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