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使动意动为动.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63984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中的使动意动为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言文中的使动意动为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言文中的使动意动为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中的使动意动为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中的使动意动为动.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中的 “使动·意动 ·为动 ”在阅读 文言文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词类活用的情 况,即有些词类由于使用的需要,会临时改变它的词性,起 另一类词的作用。如果不能正确掌握它们的用法,理解它们 的意思,就不能正确地理解、翻译句子。尤其是使动用法和 意动用法,一、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 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示的 动作不是由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而是在主语的影响下使 宾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 谓语动词具有 “使宾语干什么 (怎么 样) ”的意思。使动用法主要有四种: 名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 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数词的使动用法。(一)名词的使动用法: 表示

2、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或使宾语产生 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例如: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 定居) 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 相之。(让做丞相 )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使 做王)(二)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发生在不能带宾语的动词上。例如: 焉用亡郑以陪邻 ?(使 灭亡)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使 发怒)“亡”“忿恚 ”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 “郑”“尉”,成为 使动用法。某些可带宾语的动词也有使动用法。例如:谨食之,时而献焉。( “食 ”,吃,这里是捕蛇者 “使蛇吃 即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 “食 ”用作使动意义后读 si。)(三)形容词的

3、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 它的特点 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 或状态。例如: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使 尊贵)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使 势力削弱 ) 春风又绿江南岸。 (使 变绿 )空乏其身。(使 受贫困之苦)(四)数词的使动用法 数词活用为动词后也有使动用法。例如: 籍令秦始皇长世, 虽四三皇, 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 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 变成四皇, 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 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 ) 数词的使动用法,在于使事物发生数量的(如例句的 “四 ”可解释为 “使 变成四个 ”, “六”可解释为

4、“使 变成六 个”或)以数量为比喻的变化。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 凡能译为 “使 怎么样 的词语,就是这个词语具有了使动 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 凡能译为 “使 怎么 样”的词语,就是这个词语具有了使动的功能, 视为使动用法。二、意动用法。意动用法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是指谓语动词具有 “认为(或以为) 宾语怎么样 ”或者 “把宾语当作什么 ”的意思。 意动用法有两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 )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滕公 奇其言, 壮 其貌,释而不斩。 (认为其言奇,

5、认为 其貌壮,可译为:认为其言出众不凡,其貌壮美 )孔子登山而 小鲁,登泰山而 小天下。 (认为 小,可 译为: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 小了)(二 )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 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 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今我在也,而人皆藉(欺侮)吾弟,令我百岁后,皆 鱼 肉之(他)。(把 当作鱼肉任意宰割)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把 当成伴侣,把 当作朋友 ) 孟尝君 客我。 (把当作客人 )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在结构形式上没有区别, 只是所表示 的意义不同。使动用法是 “使宾语怎么样 ”,意动用法是主观 上“认为宾语怎

6、么样 ”。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意来体会二者的 区别。三、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是一种少见的动宾关系,指谓语动词 “为了宾语 怎么样 ”的意思。例如: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为 哭泣) 等死,死国可乎?(为 而死) 使动、意动、为动这三种活用方式在判断、理解、翻译时 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 凡谓语有使宾语如何, 以“使 为” 的形式对译的,属于使动用法;谓语有认为宾语如何,以 “以 为”形式对译的叫作意动用法;谓语有为了宾语怎么 样,以“为”形式对译的叫作为动用法。 如 “闻寡人之耳者 ” 要译为 “让我的耳朵听到的 ”,这是使动用法; “固以怪之矣 ” 要译为 “本来就认为这件事是很奇怪的 ”,这是意动用法; “死 国可乎”要译为 “为国而死可以吗,这是为动用法。总之,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积累,注意比较,可以试着翻译 成以上三种格式,再根据语境看哪一种翻译最合理,进而明 确属于哪一种活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