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分析.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66329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言文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言文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二二模文言文主旨概括对文章主旨的概括 写人文章主旨概括:性格特点、品质、品德性格包括优点和缺点,品德、品质只包括优点【2012虹口】(四)阅读下文,完成 12 15题(12分)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 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 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娇纵,不复 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馔(zhu cn):准备食物。脔(lu岔):切成小块的肉。15、从这件小事可以看

2、出王安石是一个 、的人。(3分)15 .崇尚节俭、反对浪费,对待自家亲友也是如此.(意到即可)【2012黄埔】(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2-15题(12分)王文正在相府日,未归第。上遣使赐御酒十器,其兄丞令人首取二壶, 其妇曰:“上 赐也,俟相公归视。”即欲持去。兄怒,擎梃击壶皆碎,酝流盈地。夫人恶之,不令扫却。公归见之,问其故,左右具道所以然。公徐语曰:“人生光景几许时?其间何用较计。”余无他言。【注释】王文正:北宋名相王旦,谥号文正。归第:回家。酝;酒。却:去掉。15、本文表现了王文正 的品质。(3 分)15. ( 3分)为人豁达(宽宏大量)【2012闸北】(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2-1

3、5题(12分)郗超和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是朝议遣玄 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尝和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 _ 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注】问晋鼎:图谋夺取晋朝天下。狼:像狼一样。履屐之间:原指距离很小,此处指小事。元功:首功,大功。15本文主人公郗超具有 的品质。(3分)【2012松江】(四)阅读下文,完成12 15题(12 分)赵襄王学御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俄而和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 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

4、安于车, 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2)安:安稳,不作道路解释。 的缺注释(1)王子期:战国时期善于驾车的人,即王良(3)调:协调(4)诱导:弓I诱。此处“道”同“导” 15.读了文章后,我们应该努力戒除赵襄王身上所暴露的点。(3分)15. ( 3分)急于求成(或:急功近利、不以平常心对待比赛)写事文章主旨概括:概括文章主旨(启示、道理) 启示大于道理,道理主要从作者角度来概括,启示一方面从作者角度 概括,另一个方面从自己的角度总结。【2012金山】(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 题。

5、(12 分)三人越谷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和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 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 者和怯者则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和千金,不然则否。”彼勇怯半者奔 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贝U怯者不待告, 跳而越之如康庄矣。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在以势驱之耳。选自苏洵谏论15、作者用三人越谷的故事阐明的观点是(用自己的语言回答)15 人没有勇怯之分,只是需要用某种形势去驱使他们。(3分,语言表达不够简练但意思对,酌情扣1分)【2012杨浦、崇明】(四)阅读下文,完成 1215题(12分)人有负盐负薪

6、者,二人同释 重担,息树阴下。少时,且行,二人争一羊皮,各言为己藉 背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时雍州刺史李惠,顾 .州纲纪曰:“拷此羊皮可知主乎? ”群 下咸无对者。惠遣争者出,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惠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服而就罪。注藉:垫衬;背是披背之用。州纲纪,州府的主簿。纲纪:随从人员。群下:部 下,属员。15读了这则故事后,你从中明白了怎样的道理?(3分)15.天下事都有一定的规律,只要多思考,多观察,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人和人交往之中?定要友善对待,不能贪图小利,让利益蒙蔽了双眼, 做出不良的行为。(写出一点即可,3分)【2012普陀】(四)阅读下文

7、,完成第 12 15题。(12分)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 贻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注释】修衣:添置衣服。15.从曾参拒绝赏赐的行为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3分)15. (3分)曾参拒绝赏赐的行为启示我们无功不受禄。【2012奉贤】(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2-15题(12 分)锡饧不辨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见其迎求溢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去,追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叩其故。曰:“此古方尔。”殊不知古方乃饧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嗟乎!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大抵不 辨锡饧类耳!【注释】饧:同 糖”。戴原礼:人名迎:迎接他出诊的人。溢:满15、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的启示是 。( 3分)15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不能自以为是、一知半解、不懂装懂,否则就会造成工作和学习的失误。我们不能不辨是非、听信传言、盲目从众,否则会给自己带来重大损失。(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