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68561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述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述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述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述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述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述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创伤是人类机体受到物理、化学或者生物因素作用后所造成的体表及内部组织结构紊乱和破坏,以及同时或相继出现的组织器官功能障碍。对创伤的急救目标是建立通畅的气道,保持心血管系统的稳定,控制出血,患者保温1,通过采取积极准确的急救措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伤残率,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对创伤的急救,充分体现出“急”与“救”的特点。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在对创伤患者的急救中,应做到: 1要具有很强的急救责任意识 目前,对严重创伤病员的救治重点越来越多的关注到其救治的初期阶段,通过正确及时的早期处理,尽可能的遏制和逆转严重创伤对机体造成的病理生理反应

2、。从“黄金一小时”到“白金十分钟”概念的推出2,足以证明早期正确、积极救治的重要性。对于院前急救人员,要树立“争分夺秒”“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2掌握熟练的病情评估及急救技术 院前急救人员要通过培训掌握简明扼要的规范化的诊疗和救治程序,以及各种急救操作技术。如现场的检伤分类、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各种穿刺技术等。 3做好创伤病员的基本生命支持及气道管理 经过现场的伤情评估后,应立即就地对危重伤员进行紧急处理。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行心肺复苏术、人工辅助呼吸、氧气吸入等。 对伤员的气道处理是创伤早期“优先救治措施”之一。通过病情评估,及时发现气道梗阻的情况,迅速清除口

3、鼻腔异物、开放气道,必要时给予呼吸囊辅助呼吸或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气道管理的基本目标有: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病人有足够的氧合、确保及时的辅助呼吸支持。同时在院前急救中要注意预防呕吐误吸的发生。 4维持循环系统的功能 在创伤病员的院前救治中,早期要尽快明确诊断出血原因与部位,病情诊断应重点集中于最常见的隐蔽部位出血,如胸腹腔、腹膜后腔、长骨。对明显可见的出血要立即进行止血处理。 应迅速开放静脉通路,尽量选用大口径的静脉留置针进行较大静脉穿刺,妥善、牢固固定,对大出血、休克等危重患者要开放两条以上的静脉留置通道。当周围静脉置管不成功时,救护人员应当果断采取中心导管的置入。 5颈椎的保护 院前急救

4、人员、医护人员在创伤救治过程中常常忽略对颈椎继发损伤的预防,相应的救治器材也缺乏。在救治中,对不能确切排除颈椎损伤的病员,都应当视为存在不稳定性颈椎,常规的给予确实的保护措施,如常规的使用颈托、搬运病员时实施正确的方法对颈椎加以保护,转运途中妥善固定好头部。 6保温 对创伤病员的体温监测,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病员受伤后,在外界环境的暴露以及创伤本身对体温调节功能的影响,失血导致组织摄氧能力下降、代谢降低、热量散失、产热不足、大量输入未经加热的液体等、都可导致低体温的发生,所以应尽早采用积极有效的保温措施。 7心理护理 由于对突然造成的意外伤害缺乏思想准备,加之创伤病员的伤情常表现复杂,症状严重,因此伤员及其家属常表现为惊慌、焦虑。对救护人员有很高的期望。因此,救护人员应有良好的应急能力,敏锐的观察力,要沉着冷静、迅速敏捷、忙而不乱,进行准确熟练的操作,运用非语言交流的手段给予患者及家属安全感和信任感。 总之,对创伤病员的院前救治,要做到“分秒必争”,给予积极、规范、准确的现场处理,从而达到尽可能的挽救患者生命、降低伤残、提高远期疗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一宁吴欣娟主编,实用急诊科护理及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何忠杰白金十分钟论现代抢救时间新观念J.中国急救医学。2004.24(10):7457463 / 3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