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doc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126706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wd.纺织行业较大不安全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二一六年二月前言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根基能力建设, 提高纺织行业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 特组织编写了纺织行业较大不安全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本手册结合了纺织行业特点, 针对易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和多发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 依据有关法规、标准和技术标准, 通过运用经历法、类比法、事故分析法等方法, 提出了纺织行业企业较大不安全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及其防范措施, 供有关企业在开展较大不安全因素辨识及制订防范措施中参考, 供监管部门作为重点执法检查内容参考。纺织行业中的棉、毛、麻、丝绢、化纤和针织等纺织作

2、业的工艺相似, 本手册将这些作业的不安全因素合并辨识。纺织行业中的染整加工工艺流程均是类似的, 因此单独辨识染整加工的不安全因素。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是纺织作业和染整作业合并加工, 其不安全因素的相关内容及防范措施, 在纺织加工和染整加工及服装行业中的相关局部查找。由于纺织行业门类对比多, 生产特点相差较大, 加之编写时间和水平所限,本手册中难免存在缺乏之处, 欢送大家在参考使用的同时, 多提珍贵意见, 以便于及时改良完善。目录一、 棉麻、 毛、 丝绢和针织纺织加工 4二、 染整加工.10三、 服装行业 .(14)四、 非家用纺织制成品行业 .(15)五、 公共局部.(6)纺织行业较大不安全因素

3、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一、棉麻、毛、丝绢和针织纺织加工序号场所/环节/部位较大不安全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据一前纺工序1清梳棉()开松过程打击金属块、丝等杂物产生金属火花, 设备、管道摩擦、撞击产生金属火花;()电气火花、违章动火和吸烟等点火源;()原料缠绕转动轴发热等引发火灾。火灾中毒和窒息()排除金属杂物: 在第一道抓棉应安装强力磁辊, 在输棉管道等部位安装金属探吸除装置, 将金属杂物从原料中别离,在输棉管中设置屏障, 将翻开、扯松的原料中的金属杂物排除;()控制与消除火源: 严禁违章吸烟或外来火种进入, 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维护和检测其性能, 安装火灾自动报警和喷淋等系统;

4、进入车间机动车采用防护完好的电瓶车或排气管加装火星熄灭防护装置, 设置防火分区, 采用A1、A2级不燃性建筑材料、装修材料, 安装防火门进展分隔;()检查和清洁: 及时去除机械设备的转动部位或照明灯具上的纤维、花絮缠绕、积聚, 及时现场巡查去除可燃杂物。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标准AQ7002棉纺织企业安全生产程AQ70032从抓棉至成卷的机械打手观察窗、检修门、轧点、传动、旋转, 以及平台等部位() 机械打手观察窗、检修门损坏或联锁装置缺失、无效, 无警示标识;()机械轧点部位防护装置缺失或生头板缺失,无警示标识;机械伤害高处坠落() 在抓棉机吸斗观察窗, 混开棉机滚筒部位、滚筒顶盖、打手部位,

5、 开棉机打手部位和成卷机综合打手处等机械打手观察窗、检修门应安装电气联锁与机械联锁的保险装置, 做到完整、可靠、有效;()当设备运转时, 观察窗、检修门应确保无缺失, 不可翻开;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标准AQ7002棉纺织企业安全生产规程AQ7003纺织机械安全要求GB/T 7780.1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GB44053.3序号场所/环节/部位较大不安全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据()机械传动、旋转部位防护装置缺失, 无警示标识;()操作平台无防护栏或防护栏高度设置不符合要求;() 处理故障违规操作;() 擅自撤除联锁装置、防护装置;()不采取生头板操作()机械打手观察窗、检修门使用

6、有机玻璃, 厚度不小于3毫米, 且无破损缺口;()机械打手采用网孔构造补风门时, 其开口宽度、直径及圆孔的短轴尺寸必须小于12.5 毫米, 与不安全区域的安全距离必须大于92 毫米;()成卷压辊棉层轧点部位配备生头防护装置, 做到完整、有效, 未采取自动成卷的设备应配备生头板;()按标准设置操作和检修平台。3锡林抄针门、刺辊后车肚门,以及传动、旋转等部位(1)锡林道夫三角区无防护装置或联锁装置缺失、无效;(2)刺辊后车肚门无防护门,联锁装置缺失、无效,无警示标识,违规清洁刺辊后车肚机械伤害()锡林道夫三角区应安装安全档板, 采取联锁装置, 当设备运转时, 抄针门打不开, 做到完整、可靠、有效;

7、)刺辊后车肚门安装防护装置, 做到完整、有效;()剥棉部位应安装安全防护罩。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标准(AQ 70002)棉纺织企业安全生产规程(AQ 7003)纺织机械安全要求4滤尘室(1)滤尘室位置设置不当;(2)滤尘室通风系统不良或滤尘除尘失效;(3)粉尘爆炸不安全区域电气设备的选用和安装不符合要求,在粉尘云状态时发生电气短路及燃烧,导致粉尘爆炸;(4)有违章动火和烟头、打火机等外来火种;(5)粉尘、纤维、花絮积聚,发生自燃其他爆炸火灾中毒和窒息()合理设置滤尘室, 与其他部门应按规定设置防火间距,制止将滤尘室设置在车间的地下室、厂房的中心位置、多层建筑内、车间与车间之间, 以及人员较多

8、的地方, 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护域(2)与车间连在一起的滤尘室应设置建筑防火防爆分隔, 有必要的泄压泄爆措施;()淘汰、更新落后的滤尘设备设施;()按标准标准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通风除尘系统, 满足车间、生产除尘系统的吸风量和粉尘捕集要求;()控制与消除火源:严禁违章动火或外来火种进入滤尘室,及时去除粉尘积聚。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视管理总局令第68 号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5577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标准AQ 7002序号场所/环节/部位较大不安全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据5纱线烧毛()燃气管道腐蚀、超压等原因造成燃气泄漏; ()避雷、接地设施缺失、无效,遭受雷

9、电或静电聚积;()机械运转发生故障等原因发生纱或布燃烧造成火灾;(4)通风不良导致局部燃气积聚,易产生爆炸。火灾爆炸()严格按照标准标准设计、安装燃气管道、贮罐、设置汽化室, 建筑耐火等级应为一、二级,与其他部门保持符合规定的防火间距,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护区域,制止将汽化室、贮罐设置在厂房的中心位置、多层建筑内、车间与车间之间,以及人员较多的地方;()与车间连在一起的汽化室、贮罐应设置建筑防火防爆分隔,有泄压泄爆、遮挡强光、通风降温等设施;()管道、贮罐和设备的焊缝、阀门、法兰和与贮罐壁连接等处完好无泄漏, 管道外敷防腐绝缘层,并加设阴极保护装置;()严禁违章吸烟、非工艺性火源或外来火种进入

10、汽化室不安全区域;()安装气体泄漏、火灾感温等装置和自动灭火喷淋设施; 发生泄漏时,紧急关闭系统、停顿设备运转,并及时扑灭烟火;()按规定落实通风排气、喷淋降温、遮挡强光等措施, 防止燃气泄漏;并制止使用容易产生静电、火星的工具;()改善烧毛作业环境, 保持车间良好通风;()按规定发放、正确穿戴符合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制止穿着产生静电、火星的服装进入不安全工作区域;现场设置警示标识和不安全化学品MSDS.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83号)城镇燃气设计标准(GB 50028)城镇燃气技术标准GB 50494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标准(AQ 7002)棉纺织企业安全生产规程AQ 7003二织造工

11、序 1浆纱1隔热防烫措施不落实;2潮湿环境导致绝缘失效灼烫触电(1)蒸汽管道、箱体、排气装置应当采取隔热防烫措施;(2)浆纱和浆纱烘箱设备内及潮湿处的电气装置、工作照明、电气线路应符合国家规定,采用安全电压及防水、防潮灯具。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标准AQ7002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T 25295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标准GB 19517序号场所/环节/部位较大不安全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据2丝绢行业的缫丝场所电气设备高湿度环境导致电气腐蚀触电和火灾(1)适当缩短更换周期;(2)加强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T 25295)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标准GB 195173毛纺

12、行业的洗毛作业酸洗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或使用不当。化学灼伤重点对面部、手部、上肢等重点部位的防护。按标准配备和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标准安监总厅安健2015124号4麻纺行业的脱胶作业使用含氯物质作业不当造成氯气伤害急性中毒按标准配备和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标准安监总厅安健201512号5化纤纺丝工序中筛料、枯燥、纺丝、卷绕、成型和触及可燃、易燃原料()联苯醚泄漏,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 引起燃烧;(2 有违章动火和烟头、打火机等外来火种;() 纤维、花絮积聚,发生自燃;()电气火灾;() 联苯醚泄漏燃烧分解产生有害气体;()法兰漏浆、联

13、苯醚泄漏、喷丝板堵塞造成高温烫伤。火种中毒和窒息烫伤()严格维保检查, 及时发现消除泄漏点;()及时巡查, 去除机械设备的转动部位或照明灯具上的纤维缠绕和积聚;()严禁违章动火和外来火种进入;()安装火灾报警联动监控和自动灭火等装置;()联苯箱体和直(弯)管应完整无泄漏, 联苯装置防爆膜应可靠、有效;()现场宜安装气体泄漏自动报警装置, 在处理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或有烟雾的事故时应佩戴好防烟毒面具。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标准AQ 7002不安全化学品重大不安全源辨识GB 18218不安全场所电气防爆安全标准AQ 3009序号场所/环节/部位较大不安全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据6化纤纺丝、集

14、束、牵伸、卷曲、烘干、切断等生产环节()违章动火、吸烟等外来火种;()通风管道不畅积淀物起火;()电气火灾;()浸胶箱燃气泄漏。火灾() 严禁违章动火和外来火种进入,动火作业须按特级动火审批;()严禁热媒泄漏和热媒敞放,及时消除设备泄漏点, 确保设备安全防护完好、有效, 热媒泄漏应及时处理干净;()及时去除积聚设备、管道或照明灯具上的飞花、纤维以及可燃杂物;()定期保养通风管道,清洁积淀物。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标准AQ 7002不安全化学品重大不安全源辨识GB 18218不安全场所电气防爆安全标准AQ 3009()纺丝生头时产生硫化氢废气造成人员中毒;()调料间化工料毒物泄漏;()通风不良、废

15、气排放受堵;()纤维燃烧产生有毒烟雾。中毒()处理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或有烟雾的事故时应佩戴好防烟(毒)面具;()粘胶纺丝车门窗要随手关闭,防止硫化氢废气外泄;()浸胶调料间闲人莫进,执行操作规程;()浸胶机每周进展停产测修, 每年一次停产大检修;()日常巡检通风电气控制装置, 保证通风排气处于良好状态。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标准(AQ 7002)()蒸汽泄漏;()牵伸热板灼伤;()辊筒烫伤;()粘胶液体喷出伤人;()纺丝酸浴溅入眼睛;()纺丝箱体和喷丝组件高温介质意外逸出或泄漏;灼烫()作业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作业现场划定安全区域;()进展专门培训;()配备和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纺织工业企业安

16、全管理标准(AQ 7002)纺织机械安全要求(GB/T 7780.1)序号场所/环节/部位较大不安全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据()纺丝浆液管路阀门误操作;()生头出浆液操作人员站立位置不正确;()未穿戴或不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平台或操作地面有废液造成滑倒摔伤其他伤害()作业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及时冲洗地面废液。二、染整加工序号场所/环节/部位较大不安全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据一烧毛工序1燃气使用()使用燃气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化汽油气、发生炉煤气烧毛时,燃气管道及汽化室含有丙烷、丁烷等易燃易爆气体因腐蚀、超压等原因造成破裂、泄漏;()避雷、接地设施缺失或无效,遭受

17、雷电或静电聚积;()通风不良,烧毛废气对人体伤害。火灾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灼伤()按照标准标准设计、安装燃气管道、贮罐、设置汽化室,建筑耐火等级应为一、二级,与其他部门保持符合规定的防火间距, 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护区域,制止将汽化室、贮罐设置在厂房的中心位置、多层建筑内、车间与车间之间,以及人员较多的地方;()与车间连在一起的汽化室、贮罐应设置建筑防火防爆分隔,有泄压泄爆、遮挡强光、通风降温等设施;()管道、贮罐和设备的焊缝、阀门、法兰和与贮罐壁连接等处完好无泄漏。管道外敷防腐绝缘层,并加设阴极保护装置;()严禁违章动火、非工艺性火源或外来火种进入汽化室不安全区域;()安装气体泄漏、火灾探测等

18、装置和自动灭火喷淋设施,对现场燃气浓度含量进展检测,发生系统泄漏时,紧急关闭系统、停顿设备运转,并及时扑灭烟火;()按规定落实通风排气、喷淋降温、遮挡强光等措施;()进入不安全工作区域应穿着防静电服装, 制止使用容易产生静电、火星的工具;()现场设置警示标识和不安全化学品MSDS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83 号)城镇燃气设计标准(GB50028)城镇燃气技术标准(GB50494)不安全化学品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591号)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标准(AQ 7002)棉纺织企业安全生产规程(AQ7003)印染工厂设计标准(GB50426)序号场所/环节/部位较大不安全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

19、防范措施依据(二)印染和漂染工序1印染和漂染工序中双氧水、酸、碱、雕白粉等不安全化学品()双氧水储存时靠近热源或温度过高,未与易可 燃物等分开存放, 缺少泄漏应急处理措施;()烧碱、硫酸、盐酸在丝光、蜡染过程中蒸发雾化后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严重时烧伤皮肤;()雕白粉吊白块在漂白过程中分解产生有毒气体, 能使作业人员头痛、乏力。其他爆炸火灾中毒和窒息化学灼伤等()漂白剂储存仓库、设施应到达国家安全技术标准规定,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护区域;()设置建筑防火防爆分隔和遮挡强光、机械通风等设施,相抵触的或发生化学反响的物质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 防止包装及容器坏;()安装易燃易爆

20、有毒有害气体报警装置;()建设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应急预案、不安全化学品MSDS等文件,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按规定发放、正确佩戴符合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应急眼罩、空气呼吸器、乳胶手套等,现场安装洗眼器、冲洗淋浴装置。不安全化学品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591号)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标准(AQ 7002)印染工厂设计标准(GB 50426)2印染和漂染工序中织物漂白的保险粉保险粉储存不当, 遇潮、遇热、遇水等情况会引起自燃、燃烧和爆炸, 释放有毒气体。火灾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保险粉储存仓库、设施应到达国家安全技术标准规定,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识和安全防护区域,实行双人双锁;()

21、设置防火防爆、密闭分隔的建筑和吸湿枯燥、遮挡强光、机械通风等设施,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与氧化剂、酸类、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安装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报警装置,配备相应消防器材如砂土、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器,发生事故时用干石灰、沙或苏打灰覆盖泄漏物, 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回收处置;()建设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应急预案、不安全化学品MSDS等文件;()按规定发放、正确佩戴符合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安全防护眼镜、化学防护服、乳胶手套等。不安全化学品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591号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

22、标准AQ 7002印染工厂设计标准(GB 50426)序号场所/环节/部位较大不安全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据3定型工序中热定型、开幅、烘干等燃气使用环节()燃气管道或储气罐发生泄漏;() 机械联锁发生故障, 排气不良,在关车后燃气未排尽,或燃气末排清点火;()毛絮滤网堵塞或风管未定期清理等;()采用燃油导热,高温导热油外喷、泄漏或过热爆管。火灾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灼伤()燃气管道、贮罐、汽化室设置要严格按照标准标准设计、安装,建筑耐火等级应为一、二级,防火间距符合规定,制止将汽化室、贮罐设置在厂房的中心位置、多层建筑内、车间与车间之间,以及人员较多的地方;()与车间连在一起的汽化室、

23、贮罐应设置建筑防火防爆分隔,有泄压泄爆、遮挡强光、通风降温等设施;()管道、贮罐和设备的焊缝、阀门、法兰和与贮罐壁连接等处完好无泄漏,管道外敷防腐绝缘层,并加设阴极保护装置;()严禁违章动火、非工艺性火源或外来火种进入不安全区域;()安装可燃气体泄漏、火灾报警等装置和自动灭火喷淋设施()按规定采取通风排气、喷淋降温、遮挡强光等措施, 并制止使用容易产生静电、火星的工具:()机械设备和管道安装有效、可靠的联锁装置,确保设备从点火、送气、排风及运转等程序全过程联锁,箱体设置防爆层和泄压泄爆装置,并定期检查、检测, 烟道、箱体内接入蒸汽喷淋装置, 如遇意外泄漏和火灾能迅速翻开阀门进展喷灭;()定期做

24、好清洁工作,保持滤网、风管清洁。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83号城镇燃气设计标准GB 50028城镇燃气技术标准GB 50494不安全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591号)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标准(AQ 7002)印染工厂设计标准(GB 50426)4印染及整理中预缩机和重型轧车、辊筒印花机等(1)轧点部位防护隔离装置和电气联锁装置缺失、失效;(2)处理故障违规操作机械伤害()轧点部位防护隔离装置和电气联锁装置相配套, 做到完整、可靠、有效;()各不安全部位应设置安全警示标识。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标准(AQ 7002)棉纺织企业安全生产规程(AQ 7003)印染工厂设计标准(GB 50426)纺

25、织机械安全要求(GB/T 7780.1)序号场所/环节/部位较大不安全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据5磅料配料磅料配料室酸、碱、各种助剂等化学品因操作不当或缺少个体防护而与人体直接接触造成伤害。化学灼伤()建设健全不安全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并抓好落实;()制定不安全化学品使用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岗前进展安全教育与培训;()按规定配备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磅料配料室应保持通风、枯燥, 易产生化学反响的危化品要分开存放。不安全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印染工厂设计标准(GB 50426)6染色高温染罐染罐安全附件失效、操作不当导致超压。容器爆炸()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26、制定并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检测;()定期组织对设备进展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制定相关应急救援预案。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4染罐未完全泄压情况下开启灼烫物体打击()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现场检查。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标准(AQ 7002)印染工厂设计标准(GB 50426)(三) 后整理 1烘干烘干机(1)缺少联锁装置;(2)操作失误。机械伤害()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设备定期检验检测;()定期组织对设备进展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标准(AQ 7002)纺织机械安全要求第6局部:织

27、造机械(GB/T 17780)三、服装行业序号场所/环节/部位较大不安全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据一服装制作1裁剪推刀操作不佩戴防护手套机械伤害配备和正确佩戴防护手套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标准(AQ 7002)2缝纫砸扣机操作不当砸手机械伤害()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操作人员加强培训;()操作中要集中注意力。3整烫烫斗用完不放置在指定位置或装置上灼烫火灾()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操作人员加强培训;()加强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4压胶机压胶机操作不当压手机械伤害()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操作人员加强培训;()操作中要集中注意力。四、非家用纺织制成

28、品行业序号场所/环节/部位较大不安全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据一动力供给工序1加热器(循环泵)管路管路漏油火灾其他爆炸()加强通风换气;()加强设备维护、检查;()定期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标准(AQ 7002)二织造工序 1 织造机台操作时衣物、手臂卷入机械伤害()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技能培训;()增加机械防护措施和安全警示标识。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标准AQ7002胸锡林带工作时挂花把手带入机械伤害()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技能培训;()增加机械防护措施和安全警示标识。(三)成型工序1油模温机加热油模温机加温一般为250失控或受损,造成加工的内饰

29、材料燃烧,引燃周围可燃品火灾()实施监控,确保设备运转程序可靠、稳定;()安装联锁装置, 在作业间隙完毕后继续循环降温 小时待油温降至100以下在进展第二轮运转;()定期做好清洁工作,保持油模温机清洁;()经常检查设定温度,发现问题后,及时修复;()严禁油模温机周围 米内堆放易燃物品。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标准(AQ 7002)五、公共局部序号场所/环节/部位较大不安全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据一电气线路及设备1低压电气线路(1)电气线路违规安装(2)用电负荷过载触电火灾()严格执行电气安装及操作规程;()加强电气安全检查, 发现隐患及时由电工整改;()减少线路负荷。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

30、压电器施工及验收标准(GB 50254)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T 25295)电气设备安全技术标准(GB 19517)2电气设备操作接线部位损坏触电()加强安全检查,确保接线部位完好;()安装和定期检查检测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 13955)3移动式电气设备()未按规定进展绝缘电阻安全检测;()电源线中间有接头或破损;()跨越通道使用未采取防碾压措施.触电()建设健全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至少每3个月进展一次绝缘电阻检测,且记录完整有效;()加强监视管理,及时整改。纺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4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1)电气线路发生短路、过载、接触不良、散热不良;(2)

31、电气接地、防静电装置缺失或损坏;(3)电气设备、装置或照明器具配置或使用不当火灾触电()电气线路选择符合国家规定,敷设要穿管、进盒, 保险装置应符合规定要求;()电气设备和线路应防止超负荷、短路、接触不良, 保险装置应符合规定要求,电气装置安装防护箱、罩;()安装电气接地、静电跨接以及建筑接地、避雷等装置;()定期进展安全检查、绝缘检测, 发现可能引起打火、短路、发热和绝缘不良等情况时,及时检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25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不安全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标准(GB 50257)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T 25295)序号场所/环节/部位较大不安全

32、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据() 可能发生粉尘爆炸不安全区域的电气设备、装置、线路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电气线路应穿金属管防护,电气开关装置应设置在室外,安装防护箱。 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标准(GB 1951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二)特种设备 1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检测未按规定定期检验检测。机械伤害等()建设健全特种设备技术档案,规定检验、检测事项;()按规定定期检验、检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标准TSG 2特种设备维护保养未按规定进展维护保养机械伤害等()建设健全维护、保养台帐;()完善维护、保养制度和规定;()按规定进展维护、保养。3特种设备操作作

33、业人员未持证上岗火灾爆炸机械伤害等相关人员按规定持证上岗 4锅炉房(1)燃气泄漏(2)锅炉超压火灾锅炉爆炸()经常检查各机械部位是否灵敏、有效,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标准运作;()定期检查观火孔、防爆门、人孔门的密封性, 防止锅炉本身运行时震动造成的泄漏;()定期检查法兰、密封垫片, 防止其老化造成的泄漏;()装设可燃气体监测报警装置。锅炉房的防火设计规范(GB 50041)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83号5起重作业未按规定使用专用吊具起重伤害()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操作人员加强培训;()加强现场检查,及时整改问题;()按规定及时维护、保养。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 6067)序号

34、场所/环节/部位较大不安全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据(三)仓储1仓库原料、成品、辅料、半制品等丙类仓库()随便吸烟等外来火种;()违章动火;()电气火花;()机动车排气管产生火星;()雷电袭击;()棉花等自燃。火灾()进库人员进展登记, 交出火种;()制止违章吸烟和动火作业。因生产需要的动火作业须按动火审批手续进展, 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制止运输用机动车辆进入库房; 进入库区装卸的叉车、铲车等其他机动车辆必须套装尾气防火罩。制止在库房内停放或者修理机动车辆;()货物堆放应按照“五距规定存放;()道路照明应与库区、库房的照明线路分开独立设置。电源开关或者电闸箱必须设置在库房之外,

35、 并有防雨、防潮等措施;()按规定安装防雷装置, 并定期检测合格。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公安部令第6号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 50016)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标准(Q 7002)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装卸作业叉车的安全带、后视镜、声光报警装置、灭火器等缺失或违章操作。车辆伤害()完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强化岗位培训。工业车辆叉车货叉在使用中的检查和修复(GB/T 17910)堆垛或车辆上部进展高处作业未采取防护措施。高处坠落()建设并严格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配备、正确使用适宜的防护装备, 例如安全带及其挂点或地面防护软垫等

36、)对操作人员加强培训。高处作业分级标准(GB 3608)人员站位不当被碰、砸物体打击()建设并严格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操作人员加强培训。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总局令3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废止和修改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培训等领域十部规章的决定序号场所/环节/部位较大不安全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据四厂房1厂区布局厂房布局不符合消防规定,安全距离缺乏。火灾爆炸()厂区改造,满足安全要求;()增设防火墙。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50016)棉纺织工厂设计规范(50481)毛纺织工厂设计规范(GB 51052)麻纺织工厂设计规范(GB 50499)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标

37、准(GB 50187)2厂房使用(1)生产经营、储存场所与住宿场所“三合一混合使用;(2)车间布局过紧、过密。火灾爆炸()厂区改造;()加强检查;()实施物理空间隔离。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GA703)3试验室实验应用不安全化学品储存不符合规定火灾按规定分类储存。常用不安全化学品贮存通则GB 156034安全通道(1)安全通道被占用或不通畅(2)安全出口被锁闭火灾()合理安排作业区域;()加强检查,及时清理;()紧急情况确保向外可以推开。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50016)(五)不安全作业1不安全作业管理(1)未制定不安全区域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高出作业、大型吊装作业、

38、断路作业、动土作业等不安全作业管理制度。(2)未执行不安全作业管理制度火灾 高处坠落爆炸 触电中毒和窒息物体打击()建设并严格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现场监护、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对操作人员加强培训。纺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序号场所/环节/部位较大不安全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据2有限空间作业(1)未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辨识,并在作业场所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识(2)未落实作业审批制度,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3)未按照“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程序作业中毒和窒息(1)辨识有限空间,建设清单,设置安全警示标识(2)严格执行不安全作业审批程序(3)加强监护,作业前落实规定的措施。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视管理总局令第59号)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视管理总局令第69号)六机械设备和操作1机械运动局部缺少机械安全防护装置机械伤害()建设健全、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立项改造,增加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装置完善前采取临时防护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