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 我们越来越短的距离工作感悟.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73959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扶贫路上 我们越来越短的距离工作感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扶贫路上 我们越来越短的距离工作感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扶贫路上 我们越来越短的距离工作感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扶贫路上 我们越来越短的距离工作感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扶贫路上 我们越来越短的距离工作感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扶贫路上 我们越来越短的距离工作感悟.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扶贫路上 我们越来越短的距离工作感悟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我与帮扶对象张大爷相识的第五周年。这五年,我踩过乡间的晨露、晒过正午的烈阳、赏过西沉的落日。这五年,我走过春秋、走过冬夏,走过迷茫懵懂、走出手足无措、走向游刃有余。 帮扶前,我是埋头填表的“眼镜妹”:一张桌子,隔开的是帮扶干部与贫困户之间厚重的“距离感”尤记得五年前我与张大爷的初次见面,村上正在召开贫困户与帮扶干部见面会,那时的我刚从大学校园步入工作岗位,基层工作经验基本为零。第一次与张大爷见面,张大爷就一直坐在我对面,我抱着一大堆表,我们之间的谈话始于一问一答。“您叫什么名字?家里有几口人?有多少亩地?家庭收入来源是

2、什么?主要致贫原因是什么?”张大爷一边耐心回答,我一边不停地忙着填表。那时,张大爷对我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戴着厚厚框架眼镜埋头填表的女孩子吧,我很清楚我们之间的距离隔得不止一点点!帮扶中,我是闲话家常的“倾听者”:一个板凳,拉进的是帮扶干部与贫困户之间熟悉的“亲切感”填完表回到镇上后,望着厚厚的表格,我一筹莫展,看到数据也不知从何下手。有经验丰富的同事赶紧帮忙指点迷津,告诉我只有真正深入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到张大爷家的时候是由村上干部带着去的,作为一个方向感为零的人,在经历了三次迷路以后,终于能骑着电瓶车准确找到张大爷的家。第一次到张大爷家,他显得很生疏、很客气。如

3、何才能与老年人找到共同的话题?唠唠嗑、话话家常,坐在他家的独凳上,我跟他聊起了我的爷爷奶奶,谈起了我的童年经历。慢慢地,张大爷打开了话匣子,讲起了他家的辛酸事:儿子残疾离异,孙子尚且年幼,二老年老多病,力不从心,无能无力,只能寄希望于国家的援助和帮忙。这时,我很坚信我和张大爷的距离拉近了不止一点点!帮扶后,我是助力脱贫的“引路人”:一节甘蔗,连起的是帮扶干部与贫困户之间深植的“亲情感”只有了解情况,才能因贫施策。回到镇上后,我多方咨询了解相关政策,耐心细致寻找办法。当时,张大爷的孙子在读小学,我就主动联系在读学校为他申请了“两免一补”;后来,我又为他家申请了危房改造,四合院面貌焕然一新。张大爷

4、虽年事已高,但从不“等靠要”,自己种了三亩多甘蔗,但不善经营,销路一直是个问题。每到收获的季节去他家,他必定热情招待我。他家的甘蔗十分脆甜,价格公道实惠,我主动成为了他家甘蔗的消费者、宣传者和销售者,成功帮他在朋友圈和微信群卖出了两千多元。在党和政府的精准施策下,在我的帮助帮扶下,张大爷一家2017年收入稳步超标,实现脱贫奔小康。此时,我觉得我和张大爷之间没有距离了,我们更像互帮互助的亲人!这五年,张大爷的孙儿个头窜了一大截,成绩十分优异,即将进入初中。这五年,虽然张大爷脸上的皱纹越发深邃,但是笑容却越发真挚,生活越来越有奔头。这五年,张大爷一家脱去了生活之贫、医疗之贫、教育之贫,我也脱去了思想之贫、经验之贫和阅历之贫,不仅收获了成长,更收获了和张大爷一家涓涓不息的亲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