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76678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科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科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科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教科版)一、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在课堂上他们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 想出办法了再玩。 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 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

2、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二、教材分析本教材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编制了“夸夸我自己” 、“温暖的家”、“我爱我们的学校、”“家乡的山山水水、”“有趣的家乡风情”五个单元,共 19 课。每课依内容和容量不同,建议安排的课时不等。一般每课建议安排 2-3 课时,一册书安排 40 课时左右,留出一定课时给学校和教师安排相应的地方课程及相关活动使用。三、教学目标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期, 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

3、基础的教育, 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本册教材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 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用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会环境三条主线,贯穿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等四个不同范畴,并使四个范畴形成彼此互动的关系。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1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本册内容主要让儿童从自己熟悉的学校生活、 社区生活、家庭生活入手,来感受自己生活的环境和环境中的人,知道家庭、学校、社区各种生活环境之间的联系, 以及这些环境与人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本册的教育内容让学生树立角色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等。在探

4、究一切的热情中, 在享受童年的过程中初步具有公德意识。2注意了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三年级的儿童很容易受到好奇心的驱使,产生盲目模仿、尝试、探究的心理,常常不顾后果盲目模仿, 帮助儿童形成初步的是非判断能力,是三年级教育中应当强调的重点。 教材注意了引导教师学会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使教师能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教师能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四、教学措施1、全面准确地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不同于以往的思品课和社会课, 也不是两者的简单叠加。该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5、 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在创造性使用教材过程中的依据是什么?课程标准。2、大胆选择、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教学中应依据课程标准, 重视学生的社会参与, 重视学生生活圈的逐渐扩大,注重社会性意义的发掘,如:民族文化、社会风俗伦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的整合。随着活动形式逐渐复杂,涉猎的范围慢慢扩大,文本资源、社会信息、考察采访资料等要综合运用。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凡能促进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并且能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

6、情操、养成好习惯的一切可用教育资源, 都应成为品德与社会的有效课程资源。教师本身的学识、 态度和价值观, 也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的一部分。3、综合组织多种活动。情感在活动中萌发,课堂在活动中生成。养成好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性情的陶冶是离不开课堂内外丰富多彩的活动的。 活动使一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仿佛嫩芽无声无息破土而出。教材本身提供了很多活动的范例,如编剧本,角色扮演、小记者采访等,然而教学总是处在一种流动的状态, 时刻挑战教师的智慧。 使活动更适合自己班级的学生, 使活动更具操作性, 及时调控活动进程等都是值得教者深思的。4、引导学生去进行角色转换。当前学校的大多数学生

7、是独生子女, 家长包办过多, 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对较弱,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更不知道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而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 需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奠定初步基础。通过角色转换, 让学生多进行一些生活体验,并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人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在根据不同的场合很好地进行着角色转换,履行自己的职责。 教师要注意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提高学生的认识。 5、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 发展性教学评价关注人的发展过程, 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发展、 教师的发展与课程的发展融为一体。 强调评价过程化, 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 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强调评价多样化,如:主体多样化,角度多样化,尺度多样化;强调质性评价,强调日常观察过程, 强化专题性探究过程,建立成长记录袋,实施阶段性评价。五、教学专题1、研究主题: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2、研究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习惯。3、研究目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研究方法:平时观察、小组合作、家校结合等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