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导学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78509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时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课时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1课时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1课时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1课时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课时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时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导学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本单元是对本册所学的有关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数学广角等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全面复习。共分为四部分: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小数的加减法,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数学广角。主要是通过练习来回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练习中把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总复习时,即要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通过总复习的学习,使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更牢固的掌握。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初步学会从知识领域的角度回顾梳理知识,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进一步养成回顾与整理知识

2、的良好习惯。3.通过总复习的学习,使学生提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感受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数学素养。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2.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各部分间的关系。3.初步认识三角形,能根据内角及三边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深入理解图形运动的两种形式:平移和轴对称。5.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1.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2.能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及三边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能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开放性地提出问题。 (1)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1课

3、时)(2)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小数的加减法(1课时)(3)图形与几何(1课时)(4)统计与数学广角(1课时)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重视知识的融会贯通,引导学生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梳理回顾的环节,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复习的能力。第1课时 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课题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四则运算是小学数学计算部分的重要内容,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及运算性质是进行简便运算的依据。灵活地运用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以及运算性质,不但能提高计算的速度,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脉络。1.重视知识间的相互结合

4、。在复习中,注重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以及运算性质的理解、记忆,再加以灵活运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2.关注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从学生掌握知识到实际出发,通过设计一些对比性较强的练习题,来强化学生对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及运算性质的理解和掌握,让教学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学习目标.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能正确计算混合运算试题。2.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3.能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4.进一步提高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引导学生通过整理所学相关知识的过程,并通过一定的综

5、合练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6.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重点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学习难点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学前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引入课题。(4分钟)1.教师以卡片形式出示下列口算题。47+23=100-63=65÷5=25×4=4.2+5.8=10-6.3=5×7×2=17×15+17×5=2.我们已经学过了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及运算性质,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1.口答。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口算,

6、并说一说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5×4×25=5×48+5×52=8×6×125=答案:5005006000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乘法交换律2.判断。(1)4.76-1.19+2.81=4.76-4=0.76( )(2)3.4×25÷3.4×25=1( )(3)99×25+25=25×(99+1)=2500。这是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答案:(1)(2)(3)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315×6+4×315(736÷16+27)

7、5;187.48+5.32-6.756.83-1.55-0.45答案:315×6+4×315=315×(6+4)=315×10=3150(736÷16+27)×18=(46+27)×18=73×18=13147.48+5.32-6.75=12.8-6.75=6.056.83-1.55-0.45=6.83-(1.55+0.45)=6.83-2=4.834.妈妈买水果花了5.8元,买蔬菜花了2.6元,买鱼花的钱比水果和蔬菜的总和还多5.2元,买鱼花了多少钱?答案:5.8+2.6+5.2=5.8+5.2+2.6=11+2

8、.6=13.6(元)二、指导复习,归纳整理。(20分钟)1.在四则运算中,我们学习了哪些运算顺序?2.我们学习过哪些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组织学生在练习本上整理。3.反馈练习:(1)下面各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50÷30+20×376-(18.5+16.05)63.8+78-34(400÷25+5)÷5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再让学生独立算一算,然后指名板演,集体订正。(2)课件出示练习题,用简便方法计算。25×12514-389-1112100÷25÷4125×88669×928

9、×3+28×5+22×825×4×74098×272.3×3.7+2.7×3.74.87+3.65+5.13+6.351.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汇报。+、-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先算括号里面的。2.在练习本上整理,然后汇报。加法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

10、)分配律:a×(b+c)=a×b+a×c或a×(b-c)=a×b-a×c减法的运算性质:a-b-c=a-(b+c)除法的运算性质:a÷b÷c=a÷(b×c)3.反馈练习。(1)先在小组中交流,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最后集体订正。(2)独立练习,然后在小组里相互交流计算过程。三、指导练习。(11分钟)1.教材第111页练习二十五第1题。2.教材第111页练习二十五第2题。3.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五第6题。4.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五第7题。1.先独立计算,再集体订正。2.先独立填写,再

11、全班核对。3.选择恰当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说说计算的依据。4.先独立计算,再集体订正。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四、课堂总结。(5分钟)1.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布置作业:教材第111页练习二十五第3题。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五、教学板书六、教学反思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是学生进行简便计算的依据。灵活地运用四则运算的定律和性质,不但能提高计算的速度,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所以在本次复习中,我注重学生对四则运算定律的性质的理解、记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因此,在复习中我首先让学生弄清所学过的运算定律和性质有哪些,分别用字母怎么表示,用语言怎么叙述,达到了全面巩固理解的目的。教师点评和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