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学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79063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地质学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煤矿地质学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煤矿地质学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煤矿地质学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煤矿地质学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地质学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地质学实习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煤矿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地质认识实习报告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实习地点: 实习时间: 2014年 月 日目录前言2第一章 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状况3第二章 地层 6第三章 煤层主要特征7第四章 水文地质 8第五章 矿井灾害情况8第六章 煤层顶底板9第七章 矿山环境地质条件9结束语16前言一、实习的性质和任务1、性质:煤矿地质学课程的认识实习是有关地质科学的野外实习,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也是加深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次实习时该课程课堂教学的继续,也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2、这次地质认识实习的任务是:1)让学生了解有关煤矿地质工作基本工作方法和特点。2)观察和认识常见的一

2、些岩石。3)建立一套完整的底层层序。4)认识常见的地质构造现象。二、时间安排实习2周(1月15至一月25),共10天,其中井下工作2-3天,编写实习报告1-2天。三、组织状况由地当煤矿技术部门技术员殷明光老师指导,12届煤矿工程高本班聂涛对孙家湾煤矿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了实地勘察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分类的讲解,没有缺勤人员。四、工作量在两天的井下工作中,分别对1#、2#井,运输巷,回风巷进行了实地勘察,通过实地体验、感悟加深了对煤矿地质学习兴趣,将课本与实际结合,更好、更真切的获得知识。第一章 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状况实习区位于攀枝花市境内,攀枝花位于四川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在横断山区,地处攀西裂

3、谷中南段,属浸蚀、剥蚀中山丘陵、山原峡谷地貌,山高谷深、盆地交错分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脉走向近于南北,是大雪山的南延部分,地貌类型复杂多样。1、地理位置攀枝花市是中国四川省直辖市。位于中国西南川滇交界部,金沙江与雅砻江汇合处,东经108°08102°15,北纬26°0527°21。东北面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会理、德昌、盐源3县接壤,西南面与云南省的宁蒗、华坪、永仁3县为界。成昆铁路和108国道公路纵贯全境,北距成都749千米,南接昆明351千米,是四川通往华南、东南亚沿边、沿海口岸的最近点,为“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

4、2、矿产资源全市已探明铁矿(主要是钒钛磁铁矿)73.8亿吨,占四川省铁矿探明资源储量的72.3%,是全国四大铁矿之一。2007年末,全市钒钛磁铁矿保有储量66.94亿吨,其中:伴生钛保有储量4.25亿吨,占全国的93%,居世界第一;伴生钒保有储量1038万吨,占全国的63%,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三。钴保有储量7.46亿吨,此外还有铬、镓、钪、镍、铜、铅、锌、锰、铂等多种稀贵金属,多个项目被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世界之最。非金属矿产中,煤炭保有储量7.08亿吨,晶质石墨保有储量1540万吨,苴却砚保有储量2098万吨,溶剂石灰岩保有储量2.95亿吨,冶金白云岩保有储量3.63亿吨,水泥砂岩保有储量11

5、94万吨,耐火粘土保有储量1032万吨,硅藻土保有储量1650万吨,花岗石保有储量8375万立方米,大理石保有储量5399万立方米。3、行政区划全市辖3区2县(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16个街道办事处,号称是有米(易)有盐(边)有东(区)西(区),天时地利占人(仁)和,因此被人称为最和谐的城市。4、人口攀枝花是中国四川省人口最少的一个地级市,在全省21个市州中排名倒数第三位,仅高于阿坝州、甘孜州;虽然全市总人口少,但城市人口却较多,“十二五”期间,四川将优化成都空间布局,提升国际化水平,将建成中西部地区最具有竞争力的特大中心城市之一。绵阳、南充、自贡、泸州、攀枝花等城市将培育为1

6、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 2012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123.09万人,其中:东区人口37.50万人,西区人口16.35万人,仁和区人口26.35万人,米易县人口21.62万人,盐边县人口21.27万人。攀枝花是四川地级市中唯一的劳动力输入城市,全市流动人口达近25万人,是全国流动人口流入率较高的城市之一;也是四川地级市中唯一的城镇人口多于农村人口的城市,城镇人口72.97万人,农村人口48.44万人,城镇化率60.1%,居全省第二,仅次于成都(65.51%)。移民攀枝花是中国西部最大的移民城市,80%以上的居民为外来人口,来自于外省的主要有辽宁、吉林、黑龙江的东北籍以及重庆、山东、云南、湖北

7、、河北、河南、江苏、湖南、上海、浙江等地,来自于省内的主要有绵阳、南充、资阳、遂宁、内江、成都、广安等地。攀枝花本地人主要集中在仁和区、盐边县和米易县。民族攀枝花共有42个民族,其中汉族占全市人口的87%,41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彝族占9%,其次是僳僳族、苗族、纳西族、满族、藏族、羌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侗族、瑶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锡伯族、哈尼族、独龙族、布依族、白族、壮族、仡佬族、傣族等。 6、气候攀枝花属南方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类型,旱、雨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气侯干燥,降雨量集中(全年815毫米),日照长(全年2443小时),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小气候复杂多样。年平均气温20

8、.3,是四川年热量值最高的地区,日照时数是四川盆地的23倍,最热月为5月,最冷月为12月或1月,610月为雨季,11月至翌年5月为旱季,无霜期达300天以上;海拔低于1500米的河谷地带,全年无冬,无霜期长(全年达300天以上),被誉为天然的“大温室”;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高于13,接近热带气温与热量水平;夏季气温不高,最热月平均气温约26左右。总体而言,攀枝花气候具有春季干热、夏季湿热,秋季凉爽、冬季温暖、四季不分明的特点。第二章 地层地层,是地壳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层状岩石的总称,包括沉积岩,火山岩和变质岩。地层可以显示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以此他和一定的时间含义相联系。即在地层形成以后,老地层

9、在下,新地层在上。地层的接触关系分为三类: 1、整合接触关系:新老两套地层彼此平行接触,它们之间是连续沉积,没有沉积间断。2、整合(平行不整合):新老两套地层彼此平行,但它们之间并不是连续沉积,曾有过或长或短的沉积间断,因此地层有缺失。3、不整合(角度不整合或斜交不整合):新老套地层有一定交角,其间地层有缺失,有明显的侵蚀面。在仁义村,地层是石炭系中统与奥陶系中统之间的平行不整合面。在这里观察了岩层产状倾向120度倾角20度。 该矿区属剥蚀中低山地貌,地势西高东低,地面坡度25°-45°,一般30°,最陡约60°,沟谷发育。最高标高1530m,最低标高1

10、160m,相对高差370m。区内构造简单,为一较规则的单斜构造,倾向西南,倾角23°-30°。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三迭系上统大荞地组、宝顶组、侏罗系冯家河组及第四系全新统。赋存煤层的大荞地组,系一套含砾砂岩、砂岩、泥岩和煤层组成的碎屑岩沉积建造,沉积韵律发育,为际相煤地层,属山间沟谷盆地成煤环境。区内属季风高原型亚热带气候,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四季不分明,日照多,年平均气温24.4,最高41,最低-0.2。每年雨、旱季分明,雨季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10月,年平均降雨量约760mm。区内植被少,仅有稀疏的林木覆盖。全年日照时数27002800小时,太阳总幅射138150千卡/

11、厘米3。第三章 煤层主要特征矿区范围内有4-1#、5-1#、6-1#、7-1#共四层煤,准采煤层为4-1#、6-1#、7-1#煤层。其中4-1#煤层赋存于J煤段中;5-1#、6-1#、7-1#煤层赋存于I煤段中。各煤层特征如下:4-1#煤层:为已被大矿开采后残留煤柱,厚度0.5m,倾角23°-30°。其顶底板岩性为灰色中厚层状细砂岩。6-1#煤层:为单一煤层,厚度0.350.84m,倾角33°7-1#煤层:平均厚度0.40m,平均倾角26°。其顶底板岩性为灰色中厚层状细砂岩。4-1、6-1、7-1煤层为光亮型-半光亮型、低灰、低硫、低磷的主焦煤。矿井主采

12、4-1和6-1煤层。目前矿井开采的煤层稳定,结构简单,在回采过程中尚未涉及到过断层等变化带,不需编制过断层等变化带的安全措施,若发现的过断层等变化带的现象时及时补齐相关措施。第四章 水文地质 矿井周围没有湖泊、沼泽、水库等地表水体,地下没有岩溶水、塌落柱及含水大断层,矿山开采范围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有利于地表及地下水的自然排汇。地表径流条件较好,矿区地层为含水量弱-中等的碎屑岩裂隙含水层,煤层顶底板岩石稳定性好,富水性弱,故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第五章 矿井灾害情况 该矿属低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6.88m3/t、绝对瓦斯涌出量1.30m3/min。无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性

13、,无冲击地压,无地温异常状况。根据煤炭质量监督检查站煤样检测报告,该矿开采煤层均不易自燃,煤尘均有爆炸危险性。第六章 煤层顶底板1、顶板(1)伪顶:以炭质泥岩、质泥岩及泥岩为主,厚度一般小于1m,变化大,部分地段无伪顶。(2)直接顶:多由泥质粉砂岩及粉砂岩组成,一般厚3m-5m,最厚近30m,多数可采煤层的直接顶板比较稳定。(3)老顶:均为中、粗粒砂岩及砾岩。2、底板底板:主要为炭质泥岩、粉砂泥岩及泥岩,厚度一般小于1m,变化大。(三)、岩石物理性质伪顶:属中强岩石,普氏系数2-3。直接顶:属相当强的岩石,普氏系数4-6。老顶:属强的岩石,普氏系数大于7。综上所述,矿区工程地质条件中等。第七章

14、 矿山环境地质条件(一)、矿坑稳定性矿坑涌水较弱,雨季有所增大,岩层的富水性弱-中等,水力联系较差,煤层顶、底板岩性一般稳定性较好。要注意排水,软弱段要加强支护,以保持矿坑稳定。(二)、地质灾害矿区目前尚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矿山开采未引发地裂缝等地质灾害。(三)、固体废弃物该矿主要固体废弃物是石门掘进和夹矸。石门掘进一般坑口外侧的沟中,应筑坝拦砂,防止堵塞冲沟,于雨季引发泥石流。夹矸一般堆于矿井底凹处或采空区,很少外排。(四)、水污染矿井仅在雨季有少量涌水外排,最大排放量约20m3/d,一般符合“三废排放标准”。(五)、大气污染主要在矿井内含有浓度0.1%左右的瓦斯,要坚持

15、测量,防止积累,加强空气流通措施;采矿产生一定的粉尘,要坚持湿式作业,避免粉尘爆炸。矿井生产对地面大气无污染,所以矿山生产对大气环境无影响。(六)、噪音该矿有四台风机安装在井下,噪声基本传不到地面,井口周围是荒山,无居民,因此,对周围环境基本无影响。(七)、植被该矿山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地表植被稀疏,居民较少,但应加强矿井范围内植树固土,改善环境,绿化矿山。 结束语 通过本次煤矿地质学的矿井地质实习,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加深了课堂所学的重要内容。野外实习是理论教学的有力补充和继续,通过自己的实地观察与课本的联系,加深了对某些岩石的认识,在实际生活中也可以学有所用。而对地质构造的

16、观察,不仅更好的了解地层的形成,也将当时课堂上的立体想象给实际化,不再对某些地层感到模糊,大脑里已经有了地层的画面,这样也更好的去和课本枯燥的知识和图片相联系。为期两天的矿井地质实习结束了,自己从中学习到的知识却是很多的。单从这两天野外实习就发现,地质工作者是多么的不容易。而作为采矿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将来在煤矿工作可能遇到的困难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现在我们必须做好吃苦受累的准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在这里,我要感谢殷明光老师,感谢他在实习过程中的耐心讲解与辛勤付出。希望今后的还能有这种形式的实习,这对我们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是非常有利和必须的。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在快乐中学习,既参观浏览了美丽的山河风景元又增长了专业知识。所以我希望学校能多组织几次这样的具有实际意义的实习活动。今后,我将充分利用这次实习所得,更好的去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争取做到学有所成! ;第11页 共1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