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运动和力、力和机械复习.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87595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考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运动和力、力和机械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中考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运动和力、力和机械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中考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运动和力、力和机械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年中考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运动和力、力和机械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年中考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运动和力、力和机械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中考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运动和力、力和机械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中考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运动和力、力和机械复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0年中考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运动和力、力和机械复习一、学习目标:1. 知道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力的概念、单位及力的三要素。2. 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概念,并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 会选择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4.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惯性现象,并会用其解释有关现象。5. 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平衡状态的判定,并会利用二力平衡分析问题。6. 知道弹力,会使用弹簧测力计,会画重力的示意图。7. 理解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8. 能从现实生活中感受杠杆的作用,理解力臂,会画有关杠杆受力的力臂;会探究杠杆 平衡条件,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9.

2、 知道定、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及作用,会组装滑轮组。二、重点、难点:重难点:理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判断摩擦力的方向;正确画好力臂,确定滑轮组省力情况,设计滑轮组.三、考点分析:内容和要求考点细目出题方式运动和力参照物、力、速度的基本概念选择、填空、 计算题时间和长度的测量速度的求解与计算来源学科网 ZXX.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现象二力平衡问题重力、弹力问题摩擦力问题力和机械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的区别选择、填空、 计算题画力臂滑轮组省力情况的确定和设计 来源学科网知识梳理参照物的定义和选择 机械运动册宦交力的概念、性质、单位 力的三要盍和示意图厂运动和力力和机械力 力的测量IF重力I大小、方向三种力

3、Js.力:大小、方向IIs摩療力:大-卜方向*产生条件、条咆因素牛顿第一宦律和愦性力和运动的关系I力的平衝条件和劃断定义杠杆杠杆五夢素"杠杆平衡的条件L杠杆力臂的画法/定滑轮的定义和特点动滑轮的定义和特点 滑轮滑轮组的1用方法滑轮ffi I知识点一:运动和力例1.乙、丙三辆车行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大道上,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向西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向东运动,看到丙车向西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路边的树向西运动,则甲、 乙、丙三辆车的运动状态分别是怎样的?解析:题目问甲、乙、丙三辆车的运动状态是怎样的,它们均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我们应先分析题目中的条件“丙车上的人看到路边的树向西运动”,以地

4、面为参照物树是静止的,“丙车上的人看到路边的树向西运动”,说明以树为参照物丙车是向东运动的。“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向西运动” 则说明甲车是向东运动, 且比丙车运动得快些, 即V甲v丙。“乙车上的 人看到甲车向东运动,看到丙车向西运动。”说明乙车也向东运动,且速度小于甲车的速度, 大于丙车的速度。答案:甲、乙、丙三辆车都向东运动,且V甲v乙v丙。例2小明的家与学校之间有一座山, 他每天上学的过程中,有五分之二的路程是上坡路, 其余是下坡路。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 36分钟,如果小明上坡行走速度不变,下坡行走速度 也不变,而且上坡行走速度是下坡行走速度的三分之二。 那么小明放学回家要走多长时间?解法一:

5、设小明家与学校之间路程为s,下坡行走速度为 V,则上坡行走速度为依据题意有:32-s -SVE5T-V上=36分钟代入解得t放=39分钟2 ,从坡顶到学校的路程为3,联立式,将t设上坡解法二:采用特殊值法。设从家到坡顶的路程为 的速度为2 ,下坡的速度为3,则(3÷占;(=t. : t.232 3上m将t上=36分钟代入上式得t放=39分钟例3.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A. 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C.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D.以上三种可能都有解析:原来小球受绳子拉力作用在做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

6、,小球在光滑水平方向上就不再受到力了,因此小球将保持绳断时刻的速度大小和方向而运动。答案:B 例4.物体在水平拉力 F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运动,当力F逐渐减小时,物体的速度将()A. 大小不变B.越来越慢C.越来越快D.无法判定解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重力、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水平拉力。显然,物体受到非平 衡力的作用,则它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而做加速直线运动。若水平拉力F减小,但因 F的方向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因此物体仍做加速直线运动,只是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没有原来大而已,但并不因为拉力F减小,物体的运动速度就减慢。故正确答案选C例5. 一根电线下吊着一盏灯,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7、()A. 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对电线的拉力B.灯的重力和灯对电线的拉力C.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的重力D.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对地球的吸引力解析:二力必须满足同体、等值、反向、共线四个条件才能平衡,缺一不可。选项A中二力不共体,是一对相互作用力;选项 B中二力不共体而且是同方向;选项 D中二力也 不共体,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CO例6.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静止的物体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B. 物体运动状态不变时有惯性,运动状态改变时没有惯性C. 物体不受力时有 惯性,物体受力时没有惯性D.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解析:惯性是物体所具有的基本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都有惯性,故

8、D对。答案:DO例7.向前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站立在车上的乘客会向前倾倒,这是因为()A. 乘客受到惯性作用B. 乘客受到惯力作用C. 乘客具有惯性D. 乘客受到向前的冲力解析: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力是外界对物体施加的影响,因为惯性不是力,所以既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作用,也不能说物体受到惯力或冲力作用,因为在这里找不到惯力或冲力的施力物体,故正确选项为Co答案:C方法点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遇到与惯性相关的问题。例如:人在跑步时,若脚突 然被石头绊了一下, 人会向前摔倒。这是因为人在向前跑动时,身体随脚一起向前运动,当 脚绊到石头时,脚因受到石头阻挡的作用

9、而突然改变了运动状态,由运动变为静止;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要向前倾倒。分析惯性问题的一般思路是:确定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 受力情况运动状态改变情况惯性表现。例8.如图所示,铁块 A重10N ,画出它所受重力 G的示意图。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我们在作图时不管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我们重力的 方向都不能画错。正确答案如图所示。G=ION例9.如图所示,质量为 2kg的石块用细绳悬挂后静止在半空中,分析石块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各力的大小、方向如何?解析:取石块为研究对象,因石块与地球和细绳之间有相互作用,所以石块受重力 和拉力F两个力的作

10、用,如下图所示。因石块静止,故其所受的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合力为零。根据 G=mg可求得石块所受的重力为G=2kg× 9.8Nkg=19.6N,方向竖直向下;拉力F=G=19.6N,方向竖直向上。匚Zl方法点拨:在分析物体受力时,应将受力物体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物体受力的一般顺序 是先分析重力,再分析其他的力。然后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对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 因其所受的合力为零,可依据二力平衡条件及已知力的大小和方向,判断未知力的大小和方向。在分析物体受力时应注意:1、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如下图);2、有力的作用的物体之间不一定相互接触。例如:两个磁铁相互吸引或

11、排斥的实验,通过观察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可发现,尽管它们之间并不接触,但两者之间仍会有力的作用;再如,都受重力作用,但物体并不都贴在地面上。例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B. 没有物体就一定不会有力的作用C. 必须有力的作用物体才能运动D. 静止的物体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解析: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因而离开了物体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正确选项为B。地球对物体,磁铁对铁质物体的吸引力都可在不接触的情况下产生,A选项错。判断物体间是否有力的作用, 不是看它们是否接触, 而是判断它们之间是否有相互作用, 依据牛顿 第一定律,我们知道,物体在没受力的情况下也可处于匀速

12、直线运动状态,而我们周围静止的物体都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因此,C D选项错。例11.如图所示,用力 F将重为10N的物体A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物体 A处于静止状 态。当压力F由10N增大到30N时,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 。(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解析:物体A在压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物体A与墙壁间的摩擦是静摩擦。在竖直方向上,物体 A受到重力G与摩擦力的作用,且当压力 F增大时,只是墙壁对物体 A 的支持力增大,因为物体所受重力G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解答:不变例12.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小华沿直线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木块运动过程中。A. 木块对桌面的

13、压力大于木块受到的重力B. 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C. 绳对木块的拉力大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D. 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解析: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受力平衡,拉力等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水平桌面 粗糙程度相同,压力没变,所以摩擦力不变;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相互作用 力。解答:B小结: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比较相同123上 育- 同 拄上 >-衽一不同点23例13.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物块A和B叠放在一起,受10N的水平推力FI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a),那么物块 B受到的摩擦力为 N ,若将物块B取下与物块 A并

14、列放置,再使它们一起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b),Ib)答案:0,10例14. 一质量为2吨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摩擦力为车重的0.15倍,求:汽车的牵引力的大小是多少?解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处于平衡状态,说明汽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对汽车进行受力分析可知,汽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G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N;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f和牵引力F。题中已经告诉我们汽车的质量m及摩擦力f为车重的0.15倍。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要求汽车的牵引力F,就要知道摩擦力f的大小,要求摩擦力f,只要求出重力 G的大小即可。已知:m = 2T = 2 × 30g

15、, g = 9.8N/ kg,求:F解:汽车的重力 G = mg = 2 ×1kg × 9.8Ngg = 1.96 × 14N由题意可得:f = 0.15G = 0.15× 1961N<=I0.94 ×3N0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汽车的牵引力F与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所以 F = 2.94 ×03N答:汽车的牵引力为2.94 × 10No知识点二:力和机械例15.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画出图中使杠杆平衡作用在 A点最小的力。解析:关于杠杆这部分内容中的画图题是比较简单的内容, 能会掉以轻心,本题中的最小的力就是

16、值得注意的地方。答案:如图所示。但部分同学在做题的时候可F例16.如图所示,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L起子C.淒子解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我们把杠杆分为三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如 果动力臂比阻力臂长,就是省力杠杆;如果动力臂比阻力臂短,就是费力杠杆;如果动力臂 和阻力臂相等,就是等臂杠杆。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选C例17.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上绕线,从使匀速提升重物G时最省力。解析:在绕制滑轮组时,由于绳子受力后会绷紧, 所以绕线时必须将表示绳子的线画成 切线。该题目要求画出最省力的绕法,根据奇动偶定”(当绳子的段数为奇数时,绳子的固定端系在动滑轮的挂钩上,当绳子的段数为偶数时,绳子的固定端系在定滑轮的挂钩上)的原则,绕法如下图所示。2.3.4.5.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收态不交提分技巧1.分析问题的一般思路是:确定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 受力情况运 动状态改变情况惯性表现。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应将受力物体作为研究对象。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有力的作用的物体之间不一定相互接触 杠杆这部分内容中的画图题是比较简单的内容,但在画图时不能轻视。在绕制滑轮组时,由于绳子受力后会绷紧,所以绕线时必须将表示绳子的线画成切线。6. 力和运动的关系图:AuTr平厠力H非平衡力一話止I运动狀 匀遼直运动态不变愛力黑爲=运动状态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