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无限宇宙》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95503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无限宇宙》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无限宇宙》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无限宇宙》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无限宇宙》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无限宇宙》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无限宇宙》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无限宇宙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太阳、月球、太阳系行星及其他天体的构成形成整体认知,初步建立宇宙空间概念。2、通过讲述宇宙的构成,再现星体的特点、运动和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通过讲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激发学生探究的精神。一、导入新课课件首先出现神秘的宇宙空间,出现 Flash 制作的太阳系九大行星、天体、航天器及宇航员从遥远的宇宙深处飘然而来,并配以神秘的背景音乐。师: “浩瀚的宇宙,伟大而神秘,她创造了所有的奇迹,她赐予人类生存的空间,也在这个美丽的空间里,留下了无数的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神秘的世界。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人对宇宙的

2、探索(1)师: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想知道地有多宽,天有多大,宇宙是怎样构成的,为此一直在努力地进行探索。下面,我们来看看人是怎样探索宇宙秘密的。学生在课件导航指引下,在多种感官感知的多媒体情境中带着问题,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文字、图片、动画演示自主学习建构知识体系,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谈话 :最初,人们怎样观察 ?(凭肉眼进行观察 )经过观察,人们认为宇宙是怎样构成的 ?现在,人们利用什么方法探索宇宙的秘密呢 ?什么是人造卫星 ?什么是宇宙飞船 ?什么是航天飞机 ?它们有什么用 ?现在人们已经登上过地球以外的哪个天体 ?讲述 :现代的天文望远镜口径可达几米,可以看到很

3、远很远的星光,因此能看到很多很多的星星。射电望远镜是通过向宇宙空间发射电波,靠电波反射来探测宇宙中天体的存在、 距离、大小等情况的天文观测仪器。(3)讨论 :O 根据以上情况,请你总结一下,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由错误到正确,由少到多,由近到远,由现象到规律。 )O 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为什么能不断发展叭一是人们前仆后继、一代一代的苦苦探索, 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为人们的探索提供了新工具。 )2、指导学生认识宇宙的构成(1)谈话 :O 要了解宇宙的情况, 我们还是从近到远来说吧。 首先明确我们的位置,我们在宇宙的什么星球上?(地球 )地球在什么地方 ?(在太阳系,金星与火星之间。

4、 )太阳是不是宇宙的中心 ?太阳是不是宇宙中唯一能发光发热的恒星 ?还有哪些天体是恒星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银河系是一个巨大的、 众多的恒星集团, 太阳是这个恒星集团中的一员,因此我们也在银河系。从银河系的游涡状结构可以知道,银河系中的所有恒星(包括我们的太阳 ),都在围绕银河系的中心高速地运动着。(2)讨论 :O 现在,请你从大到小、从远到近地说一说, 宇宙是怎样构成的 ?学生自主完成一定量的填空题、简答题、主观讨论题进行自我考查,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社区讨论发言、 网络交流并将考查结果反馈给老师,教师分析总结学生反馈的问题、集中讲解,师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另外,学生如有疑问可以通过举手或者留言板

5、求助同学或老师。三、课后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 宇宙是由广阔的空间和无数的天体构成的。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探测到的宇宙空间会越来越大,发现的天体会越来越多,同时了解的宇宙的秘密也会越来越多。根据自己已知的知识,创作一件有关“宇宙主题”的课题报告或电子作品,展开想象翅膀, 畅想美好未来,可以是探讨宇宙主题的小论文或说明手册,也可以是幻想未来的小小说、童话故事,要求内容包含自己所知的科学知识或有关宇宙的天文知识。制作工具: Word、Powerpoint、Frontpage,提交方式可以直接发布在“学习论坛”上或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到老师的邮箱。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课后反思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充

6、当着策划、设计、组织、指导和评价者的角色,教师的职责是全面设计、全面组织、全面指导、全过程参与、全方位帮助与支持,启发点拨,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思维、实践;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动求知和自主建构的认知主体地位,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样的师生关系,增强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 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对每个学生做有针对性地点拨,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并不断发扬, 提高自我效能感,特别是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消除学习的无助感, 使其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

7、并加以借鉴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原本拘谨的学习环境变得宽松了,民主了,师生间有着融洽的沟通、启发、交流、互动,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已有知识的掌握和自身特点,选择不同的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自我组织、控制整个过程,从而将新的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之中,建立一个新的知识体系。 既重视了研究的成果,也考查了探究学习的过程,得到了智力、心灵、情感上的收获,体验了学习的艰辛与快乐。通过教学实践证明, 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达到知识的内化与创新, 可以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培养创新精神,切身感受到团队的力量、 个人的价值以及成功的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