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生物第五章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件.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96458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5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必修一生物第五章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一必修一生物第五章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一必修一生物第五章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一必修一生物第五章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必修一生物第五章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必修一生物第五章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件.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 3节 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说明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二)能力目标: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实验,养成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2、教学难点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三、教学实施的程序教学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过 程创设导入新课:情 境现场喝葡萄酒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和已有经验思考回答引入新课引导1:葡萄酒怎么酿制?课题:第 3 节 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酵母菌引导 2:酵

2、母菌由多少个细胞组成?阅读 P91“探究” 中引导学生掌握引导 3:酵母菌生活的环境需要什么条件?相关的内容酵母菌的基础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掌握酵母菌的基础知识(一)提出问题知识引导4: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哪种呼吸?产物是什么?引导 5: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又是哪种呼吸作用?产物又是什么呢?(二)作出假设引导 6: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你们的观点?(三)设计实验【小组活动1】(备注:实验方案应包含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1、分组:8 到 10 人一组,分为六组,每组指定一名小组长全面负责。引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2、材料用具:二氧化碳传感器、活酵母菌,质量分数为5%葡萄糖

3、溶液、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 打氧机,试管,烧杯,花生油(隔绝空气),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废液缸等3、任务:利用所提供的材料用具,结合课本P92“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怎样鉴定有无酒精产生?怎样鉴定有无二氧化碳产生?如何比较二氧化碳产生的多少?怎样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正常生活?”等问题讨论、设计“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方案。根据所提供的材料用具完成实验设计引导学生设计实验4、展示实验方案并交流归纳出最合理方案。(四)进行实验【小组活动2】1、分组:6 人一组,共六组,每组指定一名小组长全面负责。2、材料用具:二氧化碳传感器、活酵母菌,质量分数为5%葡萄糖

4、溶液、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 锥形瓶, 打氧机,花生油(隔绝空气) ,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3、任务:进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4、注意事项:浓硫酸有腐蚀性,往试管中滴加时要缓慢、小心。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巡视、指导学生用具进行实验、观实验,引导学生5、展示实验结果交流分析察实验现象并分分析实验现象、(五)实验结论析,得出实验结论得出实验结论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二氧化碳,在无氧条件下产生根据实验结论初步二氧化碳和酒精。写出酵母菌细胞呼引导学生初步推出酵母菌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细胞呼吸的反应式探 究吸反应式新 知展示酵母菌发酵产热实验,完成呼吸作用反应方程式。根据补充材料进一

5、步完成酵母菌细胞三、对比实验的概念呼吸反应式。引导 5:什么是对比实验?结合实验总结“对引导学生掌握课 堂引导学生总结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比实验”的概念“对比实验”的小 结概念板书设 计第 3 节 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细胞呼吸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总结细胞呼吸的方式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三、对比实验【课堂检测】1. 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方式的实验装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检测学生课堂知识掌握情况A. 装置甲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A 处的 CO2B. 装置乙在C 处可检测到有酒精生成C.装置乙应让B 先静置一会再与C 连接D.两个装置均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2、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 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a d)所示:分组讨论完成课堂检测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_ ;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_装置中c 瓶的作用是b 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代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