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土整治与开发拓展知识1.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02546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国土整治与开发拓展知识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国土整治与开发拓展知识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国土整治与开发拓展知识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国土整治与开发拓展知识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国土整治与开发拓展知识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国土整治与开发拓展知识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国土整治与开发拓展知识1.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国土整治与开发 拓展知识 1长江三峡的综合治理1、长江三峡和长江三峡地区:长江三峡:长江干流自重庆奉节白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之间200千米左右的河段。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长江三峡地区:从宜昌到重庆的三峡淹没区及周围地区,包括20多个县(市、区)。实际就是三峡库区。2、长江三峡工程的意义和作用:防洪: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频繁,尤以中下游洪水灾害最为严重自然原因: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汛期长、支流多、水量大;泄洪能力不足降水的年际变化大;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和蓄洪场所;人为原因:上游滥伐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中游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发电:是目前世界上在

2、建的规模最大的水电站社会经济效益:主要供应华中、华东地区,少量供应重庆和川东。对缓解华中、华东、重庆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减轻煤炭供应和运输的压力有重要意义。环境效益:以水电代替火电,大幅度减少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排放航运:从根本上改善川江航运条件,对宜昌以下航道也有改善作用。3、百万移民的安置:移民安置任务的艰巨性:范围广、人数多、补偿资金巨大;库区的移民环境容量不足(最大困难);受人文因素的影响巨大移民安置条件:就地后靠、就近安置是三峡移民的一大特色;因三峡工程周期长,因此安置的时间较充裕;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国的支援开发性移民:(优势)保证移民的生产生活不低于原有水平,同时为库区经济持续

3、发展和移民致富创造条件;把移民安置和库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两者相互促进,有利于移民安置的长治久安。4、生态效益:正面:主要发生在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有效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人民的生存环境;有利于中下游地区血吸虫病的防治;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的危害)负面:主要发生在库区(水库蓄水淹没土地、耕地和部分文物古迹;移民、城市迁建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水库蓄水可能诱发地震,使库区滑坡的可能性增强;库区、库尾泥沙淤积加重;三峡地区的自然景观受到一定的影响;对水中生物中的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产生一定影

4、响;水库蓄水可能加剧蚊虫孽生,影响人群健康)第四节 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中低产田涝洼地、盐碱地、风沙干旱地、水土流失地、红壤贫瘠地1、背景:辽阔的冲积平原宏观平坦,微观起伏不平山麓 缓斜平原 高 山前冲积扇 土地质量高冲积低平原 主体海滨 滨海平原 低 地势极低 中低产田集中区严重的旱涝、盐碱、危害干旱:春旱46月,春泛回升快,蒸发上升,夏季风未到洪涝:78月,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盐碱:水盐运动 春秋反盐,夏积盐 冬稳定原因气候(春旱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地形(地势低平,洼地排水不畅)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不合理开垦干旱缺水地、低洼易涝地、盐碱地所占的比重较大

5、,对这些土地的整治,是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的关键所在。2、问题和措施: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A低湿地的治理与开发地势低平,洪涝严重,成土母质质地较好,水资源丰富指导思想:因洼制宜;效果:鱼塘台田模式 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B盐碱地的冶理与开发:水盐运动:春秋返盐(积盐),夏(淋盐),冬稳定 冶理:调控水盐运动(引淡淋盐灌溉,降低作物根区土壤含盐量;井排井灌抽取盐水,补充淡水;农田覆盖用地膜、作物桔杆覆盖,抑制蒸发;农业生物措施营造防护林带,果与椿棉间作、培肥、改良品种)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华北河流径流量小水资源时间变化大,冬春缺少严重,年际变化大浪费、污染要求量大风沙危害

6、-沙尘天气沙尘来源:干旱内陆,施工工地 动力:盛行风 影响地区:下风向地区形成原因 自然 气候干旱 植被稀少 地表疏松人为 滥垦滥伐 过度放牧 违章施工 过度开采治理措施:退耕还草、林 合理放牧 文明施工 植树种草第五节 南方低山丘陵的整治与开发1、背景:回归带上的绿洲:位置范围:在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的广大低山丘陵地区。区位优势:与世界同纬度亚热带地区相比具有温暖湿润的自然环境;开发潜力巨大。人地关系:人多地少、经济发展缓慢资源优势与问题:气候资源:优丰富的光热水资源,且配合好 缺春季低温阴雨,盛夏干热少雨生物资源:优品种多,更新快 缺资源优势没有发挥:品种单一,经营粗放土地

7、资源:优多种经营,分层布局缺生态脆弱,易产生生态问题,地表切割,地形复杂土壤是红壤其特点是:瘦有机质少、肥力低;酸;粘(土质粘重)。我国南方主要的低产土壤之一。水资源:优丰富,利于水电、农业 缺地形多样,开发难度大2、农业面临的问题: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恶化 a人多地少,毁林开荒 b能源短缺,砍林取薪对经济发展影响:措施 推广生活用煤、炉灶技术革新、推广使用沼气、营造薪炭林3、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调整山区农业结构走立体农业之路: 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山区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第六节 东北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1、土地资源优势:耕地面积大(总面积大,占全国

8、1/5;人均面积大,是全国2倍;每个劳力负担面积是全国5倍;地势平坦,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肥沃;黑土、黑钙土土地生产力水平高)问题:黑土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原因:过度开垦黑土,破坏自然环境;降水集中,多暴雨措施: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草肥;种植绿肥化物、牧草;秸秆还田(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培肥的最有效措施)水土保持坡面治理、沟壑整治、植树造林湿地破坏沼泽地 禁止开垦,保护湿地沼泽土:富含有机质,生产潜力大,此处地势平坦沼泽:是东北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开发沼泽,要注意有计划地保护沼泽,协调好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沼

9、泽作用(蓄水池,水源地;调节气候,保护环境;丹顶鹤,天鹅栖息地;沼泽植物资源)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负面效应(盐渍化土地面积扩大;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动植物资源减少)气候变迁商品粮基地的建设:在继续发展种植业,提高种植业本身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升值2、森林资源优势:全国最大林区(36%,是全国3倍,人均林地是全国8倍,林地占全区42%)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林木畜积量1/3)宜林地区广问题:森林资源破坏严重。表现为:采育失调;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森林采伐以皆伐(不分树龄全部砍伐)为主,资源浪费严重。措施:坚持合理采伐;积

10、极营造人工林;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综合开发措施:挖掘森林工业发展潜力;提高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深度;发展果园林业和柞蚕生产,加强林业基地建设第七节 西南交通运输建设1、背景:资源优势:丰富的矿产资源、丰富的能源资源有色金属矿、四川天然气储量全国首位、水能70%、贵州南方第一煤炭大省、广西北部湾油气;丰富的旅游资源喀斯特地貌、少数民族风情;漫长国境线,发展边境贸易;丰富的农林资源四川盆地“天府之国”、云南“动植物王国”等大西南交通建设障碍:地势起伏大(三级),跨山跃河;喀斯特地区,地表崎岖不平;地壳活动强烈,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交

11、通建设的重要性:西南地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地处内陆边疆,少数民族分布集中,发展交通意义重大。2、解决措施交通建设:出海公路:成都贵阳南宁北海(过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两广丘陵)泛亚铁路:昆明新加坡使云南和东盟各国拥有一条贸易通道,缩短我国内陆省分南下印度洋的距离。南昆铁路:南宁昆明a、  连接西南内陆与南部沿海,实现优势互补,带动经济发展。b、  利于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c、  加快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d、  促进当地第三产业(商业、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对人、财、物、信息、资金的吸引和集聚作用。3、农

12、业发展:条件:利 光热充足,降水丰沛 不利 地表崎岖,地势起伏大 发展:立体农业 特色农业彩色农业:花卉、蔬菜、水果、优质烤烟等。第八节 海岛和海域的开发1、背景地理区位优势:海陆位置:位于华南和西南陆地国土与海洋国土的结合部 大西南走向世界的前沿;开发利用南海资源的基地相互位置:近港、澳、台;内靠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外临亚太经济圈中最活跃的东南亚既有广大的内陆腹地,又能受到华南经济圈、亚太经济圈的辐射作用。交通位置:位于西太平洋环形带上,处在日本到新加坡航线的中段,直接面向东南亚,靠近国际深水航道。连接两洲(亚洲、大洋洲)和两洋(太平洋、印度洋),南海是我国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的海上通道 有

13、利于依托港口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热带资源优势:气候资源:光照充足、热量、降水丰沛 一年三熟,适宜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生物资源:药用植物、用材植物、珍禽异兽 我国最大的热带物种基因库,有利于发展成为热带作物的基地和旅游业基地。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是环带产业布局的自然基础。海洋资源优势:我国最大的海洋省,(拥有岛屿)600多个,管辖海域200万平方千米),是其最突出的资源优势。生物资源:生物种类多 适宜发展海洋捕捞和养殖业海洋生态系统 提供食品资源,又可作为旅游观赏区渔业资源:渔场面积大,浅海、滩涂面广大,港湾众多 适宜远洋捕捞业和发展人工养殖业,是我国热带海洋渔业基地。油气资源:沉

14、积盆地广(北部湾、珠江口、莺歌海、琼东南、西沙海槽盆地等)是我国未来油气基地。旅游资源:海岸热带景观、红树林、热带雨林、热带作物园、自然保护区空间资源:可开发成海上渔业补给、贸易、旅游、热带海洋科研基地2、自然环境特点:地形地势:全岛近似椭圆形,中高四周低受地势高低和离海远近的影响,自然环境具有环带状分布的特点环带名称地貌类型海拔高度资源特色产业布局海陆海岸带平原低于100米经济基础和运输条件好港口建设,发展外向型加工工业丘陵、台地环带台地、丘陵100200米面积大,地形平坦,土壤较好热带农业生产基地山地、丘陵带丘陵、山地-5001100米物种丰富,水源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林业、旅游业3、开发与

15、保护:合理布局产业:环带开发布局是海南岛资源开发和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基本特征,即适应了海南岛自然环境的环带状分布特征,又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客观要求。特色经济:特色工业:支柱工业培育和发展支柱工业,建设现代大工业体系;建设西部工业走廊,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生态型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热带高效农业:瓜菜生产基地、热带水果生产基地、热带作物生产基地、育种基地、水产业。特色旅游:度假休闲旅游胜地第九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1、背景:天然气的利用:优点:干净、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地位:我国将天然气开发和利用作为21世纪初能源结构优化和石油工业产业升级的重点天然气的分布(陆上):特点:西多东少

16、,北多南少;分布地区:四川、陕甘宁、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开发利用格局:东部油气田(东北、华北)产量递减;西部地区是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西部地区油气开发的限制条件(a勘探开发资金短缺日益严重b西部地区对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有限c现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外运需要);东部地区对天然气需求市场巨大(a人口稠密、经济增长快,但能源短缺现状长期未改变;b以煤炭为主要能源,使得大气环境恶化、酸雨大面积发生;c煤炭发电和运输占用大量土地、港口和水资源)我国天然气产品的最大短缺地区2、西气东输:能源输送大动脉 资源保证:塔里木气区、鄂尔多斯气区 技术保证:石油化工基地、现

17、代工业体系 市场前景广阔:长江三角洲深远影响: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经济格局(轻重工业的调整) 西部地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推动综合利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带注意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第十节 城市新区的发展以上海浦东为例1、背景:上海市的发展: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广阔的腹地;高素质的劳动力;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城市规模的扩大上海市面临的城市问题:道路狭窄、交通拥堵;居住拥挤;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差;用地紧张2、浦东新区的规划和开发:开发条件:解决上海市发展所面临的城市问题;以浦东开发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城市规划:浦东新区分为城市化区和非城市化区两部分;浦东新区采取轴向发展与综合组团相结合的布局形态;通过多种交通工程,把浦西和浦东联系起来;把浦东建成花园式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