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醛》说课稿.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03222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乙醛》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乙醛》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乙醛》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乙醛》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乙醛》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醛》说课稿.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优秀教案欢迎下载乙醛说课稿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为乙醛,属于高二化学有机部分,本节内容计划安排为两个课时。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策略、教学程序五个方面对第一课时的内容作如下阐述:一、教材分析醛是有机化合物中一类重要的衍生物,由于醛基很活泼,醛可以发生多种化学反应,在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各种含氧衍生物相互转化的中心环节(醇醛羧酸),也是后面学习糖类知识的基础。乙醛是醛类的代表物。教材在简单介绍了乙醛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之后,从结构引出乙醛的两个重要化学反应:乙醛的加成反应和乙醛的氧化反应,把乙醛与乙醇联系起来,并结合乙醛的加氢还原,从有机化学的反应特点出发,定义还

2、原反应;通过乙醛的氧化反应,又把乙醛和乙酸联系起来,同时结合乙醛的氧化,给出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定义。让学生明确有机与无机中关于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区别。学好乙醛的性质,明确乙醛和乙醇、乙酸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能更好地掌握醛类及其与醇类、羧酸的关系,建立有机知识网络。因此本节课在这一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 并结合本课的特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和乙醛的氧化反应。通过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培养

3、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 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训练学生重视善于运用化学实验手段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对具体化学事物的感性知觉到理性思维的科学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关注与社会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结合本节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形成科学的认识论, 认识物质由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科学规律。(二) 教学重点: 乙醛的分子结构,乙醛的加成反应和乙醛的氧化反应。教学难点: 银镜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机化学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概念与无机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区别。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

4、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如下教学方法:(一) 实验探究优秀教案欢迎下载采用实验探究法, 以实验为主线,以结构理论为指导,通过假设实验观察思考讨论归纳总结,得出探讨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如:对醛基结构的分析,猜想乙醛有还原性,做银镜反应实验,通过观察银镜,分析形成银镜的原因,讨论归纳得出乙醛具有还原性。(二) 情景教学运用启发式的语言,不断创设新的问题情景,可将教师讲授转化为启发诱导,把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索。如:在上课初始提问书写乙醇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通过分析产物乙醛和反应物乙醇结构的不同及相互关系,在温习乙醇性质的同时,启发学生思维导入新课乙醛

5、。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三)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教学中要时时指导学生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教给学生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形成化学学科素养。三、学法指导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以下几点: 研究物质的基本规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归纳总结。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观察、勤思考、多动手、巧记忆。四、教学策略课堂上分析乙醛分子的结构,探究其化学性质,指导学生自学,启发学生思考,掌握乙醛的加成反应及氧化反应的原理。强调有机化学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概

6、念与无机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区别。五、教学程序本节课教学设计、意图如下:(一)情景引入创设问题情景回顾前面已学有关乙醇的反应:乙醇催化氧化。(二)新课1、乙醛的分子结构:( 1)展示乙醛分子的球棍模型,由学生写出乙醛分子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和官能团。乙醛可以看成是甲基跟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醛基中含有碳氧双键。( 2)提醒学生注意醛基的写法: -CHO或在 -CHO中, H和 O的位置不能够颠倒。2、乙醛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过观察实物了解乙醛物理性质(色、味、态),通过乙醛的水溶性实验了解乙醛能与水互溶。( 2)化学性质 :( a)加成反应将乙醛的官能团醛基中的碳氧双键与烯烃

7、中的碳碳双键类比, 得出乙醛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同时由乙醛分子中加入氢原子,引出有机化学中还原反应的定义,即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反应叫还原反应,说明乙醛具有氧化性。优秀教案欢迎下载CHCHO+H2CH CH OH332( b)氧化反应322CH32CH CHO + OCOOH乙醛催化氧化成乙酸,引出有机中氧化反应的定义。乙醛得氧叫氧化反应,具有还原性。乙醛不仅能被氧气氧化,还能被弱氧化剂( 如银氨溶液、新制的 Cu(OH) 2 悬浊液 ) 所氧化。分析银镜反应时注意难点突破: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的实质是什么?乙醛分子得到氧被氧化生成乙酸,同时+3Ag 被还原成Ag,银氨络离子释放

8、出 NH,碱性环境中乙醛最终转化为乙酸铵,而NH 极易溶于水难放出气体。3该反应方程式如何书写?乙醛得到 1 个氧原子被氧化升2 价,Ag+Ag 被还原降1 价,根据电子转移守恒故 Ag(NH 3)2OH计量数配 2, 4 个 NH 3 分子有 1 个成盐,剩3个NH3分子, 2 个 OH 提供一个氧原子给醛成酸,剩 2个氢原子, 1 个氧原子成1 分子水。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利用氧化还原原理分析的过程中科学地掌握一个有机化学中很难的化学方程式,避免了死记硬背。工业上可采用该原理制水瓶胆,不过是用葡萄糖(含醛基)代替乙醛,这为以后葡萄糖的学习奠定基础。分析乙醛与新制的Cu(OH)2 反应应注意以

9、下几点:如何配制新制的Cu(OH) 2 悬浊液?反应发生的条件:碱性环境、加热至沸腾。 与银镜反应方程式类比分析得出乙醛与Cu(OH) 2 反应的方程式。(三)课堂思考乙醛能被 Ag(NH ) OH 溶液氧化,乙醛能否被酸性 KMnO4溶液、溴水氧化?会出现什么现象?3 2乙烯与乙醛都能使溴水褪色,原理是否相同?(四)小结醛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烃的含氧衍生物衍变关系:醇醛羧酸(五)课后思考: 依据有关反应原理设计实验证明乙醇氧化的氧化产物为乙醛。(六)板书设计第五节乙醛 醛类一、乙醛(一)乙醛的分子结构分子式: C24O 结构简式:3或HCH CHO(二)乙醛的性质1、物理性质色、味、态、水溶性2、化学性质(1)乙醛的加成反应CH 3CHO+H 2CH 32CH OH( 2)乙醛的氧化反应2CH3CHO + O 22CH 3COOHCH 3CHO+2Ag(NH 3)2OH CH 3COONH 4+2Ag +3NH 3+H 2OCH 3COOH+Cu 2O+2H 2OCH 3CHO+2Cu(OH) 2(三)乙醛的用途优秀教案欢迎下载说课小结: 教与学有机结合而对立统一。良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体现,教师必须善于驾驭教法,指导学法,使学生愉快地、顺利地、认真地学习课本知识从而提高能力,完成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