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04570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级:号:名:指导教师: 开课时间:2011至2012学年第一学期成 绩:开课学院:电气信息学院实验室:实验楼415室姓名: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号:实验三单级低频放大器实验时间:2011年11月1日一、实验目的:1. 进一步熟悉几种常用低频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2. 掌握单级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测方法。3. 观察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对输出波形的影响。4. 学习电压放大倍数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度的测试方法。二、实验原理:放大器的的基本任务是不失真大的放大信号,即实现输入变化量的控制作用。要使 放大器正常工作,除了必须有保证晶体管正常工作的偏置电压外,还须有合理的电路结 构形式和配置恰当的元器件参

2、数,使得放大器工作在放大区内,即必须设置合适的静态 工作点Q静态工作点设置过高,会引起饱和失真。对于小信号单级放大器而言,由于输出交流信号幅度很小,非线性失真不是主要问题,可根据具体要求设置静态工作点。例如希望交流信号幅度很小,噪声低工作点Q可适当选得低一些:如希望放大器增益高,工作点可适当选得高些。如果输入信号幅度较 大,则要保证输出波形不失真,此时的工作点应先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以获得最大不失 真的输出电压幅度。图2.3.5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它的偏置电路采用FB1和FL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 R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 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

3、信号Ui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 Ui相位相反,幅值被 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图2.3.5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在图2.3.5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 吊1和吊2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的 基极电流Ib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U ce= UCc I c ( Rd+ Re)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R = Rb1 / R B2 / r be输出电阻R o Rc由于电子器件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离不开 测量和调试技术。在设计前应测量所用元器件的参数,为电路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在 完成设计和装配以后,还必须测量和调试放大器的

4、静态工作点和各项性能指标。一个优 质放大器,必定是理论设计与实验调整相结合的产物。因此,除了学习放大器的理论知 识和设计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测量和调试技术。放大器的测量和调试一般包括: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消除干扰与自激 振荡及放大器各项动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等。1、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1)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 ui二0的情况下进行,即将放大器输入端 与地端短接,然后选用量程合适的直流毫安表和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 电流lc以及各电极对地的电位 UB、UC和UE。一般实验中,为了避免断开集电极,所以采 用测量电压UE或UC,然后算出

5、lc的方法,例如,只要测出UE,即可用土Re算出lclc(也可根据UCcUcRc,由uc确定I c),同时也能算出 UBe UB UE, U:e Uc UE。为了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应选用内阻较高的直流电压表。2)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是指对管子集电极电流lc (或Uce)的调整与测试。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对放大器的性能和输出波形都有很大影响。如工作点偏高,放大 器在加入交流信号以后易产生饱和失真,此时UO的负半周将被削底,如图2-2(a)所示;如工作点偏低则易产生截止失真,即uo的正半周被缩顶(一般截止失真不如饱和失真明显),如图2-2(b)所示。这些情况都不符合不失真放

6、大的要求。所以在选定工作点以后 还必须进行动态调试,即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一定的输入电压Ui,检查输出电压Uo的大小和波形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则应调节静态工作点的位置。(a)(b)图2-2静态工作点对uo波形失真的影响改变电路参数Ucc艮、Rb ( Rbi、民2)都会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如图2- 3所示。但通常多采用调节偏置电阻Fh的方法来改变静态工作点,如减小Fh,则可使静态工作点图2-3电路参数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最后还要说明的是,上面所说的工作点“偏高”或“偏低”不是绝对的,应该是相 对信号的幅度而言,如输入信号幅度很小,即使工作点较高或较低也不一定会出现失真。 所以确切地说,产生波

7、形失真是信号幅度与静态工作点设置配合不当所致。如需满足较 大信号幅度的要求,静态工作点最好尽量靠近交流负载线的中点。2、放大器动态指标测试放大器动态指标包括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动 态范围)和通频带等。1)电压放大倍数AV的测量调整放大器到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然后加入输入电压 ui,在输出电压uo不失真的情 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出 u和uo的有效值U和UO,贝U2)输入电阻R的测量为了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电阻,按图2-4电路在被测放大器的输入端与信号源之间串 入一已知电阻R,在放大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出US和U,则根据输入电阻的定义可得图2 4输入、输

8、出电阻测量电路测量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由于电阻R两端没有电路公共接地点,所以测量 R两端电压Ur时必须分别测出 US和u,然后按us u求出宀值。 电阻R的值不宜取得过大或过小,以免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通常取R与R为同 一数量级为好,本实验可取 R= 12KQ。3)输出电阻R的测量按图2-4电路,在放大器正常工作条件下,测出输出端不接负载Rl的输出电压UO和接入负载后的输出电压UL,根据即可求出:Ro (U 1)R lUl在测试中应注意,必须保持 R.接入前后输入信号的大小不变。4)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Udpp的测量(最大动态范围)如上所述,为了得到最大动态范围,应将静态工作点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

9、点。为此在放大器正常工作情况下,逐步增大输入信号的幅度,并同时调节RW (改变静态工作点),用示波器观察u。,当输出波形同时出现削底和缩顶现象(如图 2 5)时,说明静态工作点已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然后反复调整输入信号,使波形输出幅度最大,且无明显失真时,用交流毫伏表测出UO (有效值),则动态范围等于。或用示波器直接读出 UOpp来。图2 5静态工作点正常,输入信号太大引起的失真三、实验仪器及材料:1.数字合成函数信号发生器/计数器(F05A型) 南京盛普仪器科技有限公司1台2.毫伏表(DF2175A型)宁波中策电子有限公司1台3.电子技术实验箱(SAC-DMS型)重庆大学1台4.双踪示波

10、器(ADS7022S型)1台5.数字万用表1台6.导线若干四、实验步骤及内容:1. 参照课本的实验原理图,将电路连接好。2. 在电路中接入5个万能表分别测量工作点 Veq,Vcq,VCeq和V,V。的电压值3. 在电路中连入一示波器测量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波形。4. 调节R.的阻值,使Ri5. 调节禺的阻值,使输出的波形基本上不失真,在用交流电压表分别测出 只=与R=5.1k Q 时的VO,算出电压增益A6. 在R=5.1输出为V=10mVf=1kHz的正弦信号时,调节FPi,使输出波形不产生失真且 幅值最大,此时的电压放大倍数最大,测量出此时的静态工作点及输出电压 Vom,再计 算出Avm7.

11、输入Vi=10Mv,f=1kHz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观察不到失真输出波形后,逐渐 增大V,继续观察输出波形有无失真,则调节FPi,使其正,负峰同时出现削顶失真,此时,则需减小输入信号 Vi并反复调节FPi,直至输出电压的波形的正 负峰刚好同时推出削顶失真为止,此时的工作点已位于交流负载线中点,测 出的Vi即为放大器的最大允许输入电压幅值,同时Vo即为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值。表 2.3.1X.测试项R L阻值'、V EQ( V)VcQ( V)VcEQ( V)I CQ( V)记录输出波形判别工作状态阻值较小模拟值1.5355.9394.4041.35见后图工作在饱和区实验值33.690.69

12、2.727阻值适中模拟值0.2111.03810.8280.1909见后图工作在放大区实验值0.7721.079.120.707阻值较大模拟值0.03811.77610.6380.345见后图工作在截至区实验值0.340120.309阻值较大阻值适中R阻值VVO电压增益Av输出波形R L=X模拟值10mv290.739mv29.27见后图实验值19.9 mv80.003 mv4.00R_=5.1 k? Q模拟值10mv145.371mv23.25见后图实验值19 .9mv23.439 mv1.17阻值较小表232R l=x时的输出波形Rl=5.1 k? Q时的输出波形五 实验得出结果及分析:结

13、论:调节上偏置电阻i,从而可以改变静态工作点的状态当i较大时,三极管工作在截止区;当3 1较小时,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当i适当时,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对于硅晶体而言:放大区:0.6 V VBeV 0.7 1V VeV Vx单位V截至区:VbeV 0.4VcE=Vx单位V饱和区:仏e三0.7VceV 0.1单位V实验五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实验实验时间: 2011 年 11 月 8 日一、实验目的:1. 了解阻容耦合放大器级间的互相影响;2. 学会两级放大器的调整方法及其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3. 了解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对输出动态范围的影响。二、实验原理:多级放大电路,其放大倍数一般只有几十倍。然而,

14、实际工作中,常常需要 对微弱的信号放大几百、 几千倍,甚至几万倍, 这就需要将若干单级放大电路串 连起来,将前级的输出端加到后级的输入端, 组成多级放大器, 使信号经过多次 放大,达到所需的值。多级放大器的连接称为耦合,它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 各三极管静态工作点互不影响。 (2)各级输出的信号传送到下一级时, 尽可能减 小衰减和失真。多级放大器有三种耦合方式,即阻容耦合、直接耦合、变压器耦合。本实验 采用阻容耦合两级放大器来研究多级放大器的有关性能指标。 图中电路每一级都 是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两级之间通过电容 C2和R)2耦合起来。由于电容具有“隔 直流、通交流”利用级间插件改变放大器为

15、单级或级连状态,以满足实验任务的要求。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逐级对信号放大, 前级的输出作为后级的输入电压, 因 而两级放大器的总电压放大倍数为 Av=Av2Av1即两级放大器总电压放大倍数等 于各级放大倍数的成绩。这里所指的各级放大器倍数已经考虑了级间的相互影 响。在处理级间影响时, 可将前级的输出电阻作为后级的信号源电阻; 而后级的 输入电阻则作为前级的负载电阻。 应此,在具体实验的调试中, 第一级的放大倍 数在单级与级连两种不同工作状态时必然存在着差异。另外,在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中,由于存在耦合电容、旁路电容、晶体管级 间等效电容、 导线在分布电容, 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将随着信号源频率的变化

16、而变 化,当信号源升高或降低时, 放大倍数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当信号源频率升高, 使放大倍数下降为中频时放大倍数A 沖的0.7倍时,这个频率成为上限截止频 率?h ;同样,当信号源频率降低使放大倍数下降为A vm的0.7倍的频率成为 下限截止频率?L。放大器的同频带记作?bw,且?bw= ? H ?L它表明放大电路对不同信号的适应能力。 放大器的通频带越宽, 表明对信号频率 的适应能力越强。一个放大电路, 当晶体管和电路参数选定以后, 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与通频 带的乘积一般就确定了,称为“增益宽带积” 。也就是说,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增 大多少倍,带宽也就几乎变窄同样的倍数。在多级耦合放大器中,

17、 放大器也会随信号源频率变化而变化, 放大器的级数 越多,放大倍数越大,放大器的同频带越窄。高放大倍数的多级放大器易受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也容易产生自激振荡。 这些干扰主要是外界杂散电磁场、 布线不合理和电源的交流皱纹所造成的, 严重 时会影响放大器的正常工作。三、实验仪器及材料:1.数字合成函数信号发生器/计数器 (F05A型) 南京盛普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1台2.毫伏表(DF2175A型)宁波中策电子有限公司1台3.电子技术实验箱(SAC-DMS型)重庆大学1台4.双踪示波器(ADS7022S型)1台5.数字万用表1台6.导线若干四、实验内容及步骤:对照实验电路图,熟悉各个元件位置,然后按实

18、验电路原理要求进行连接,经使其输出幅度有效值 Vi=25mV频率f=1kHz.调整各级静态工作点。分别调节论Rp2用数字万能表测出VEQ1, V CQ1 V EQ2检查无误,接入Vcc=12v,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信号电压,VCQ2并填入表2.5.2 .静态工作点的参考值为IcqQ0.51mA ,1 cqq 1mA.表2.5.2(第一级)Q(第二级)Q2VeQ1VcQ1VcEQ1VeQ2VcQ2VcEQ2模拟值910.118mV9.542V8.632V1.018V9.985V8.967V实验值0.20V11.80V11.59V3.65V4.82 V1.25V测量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 将放大

19、器分为两个单级放大器。分别从各输入端加入正弦信号V=25mVf=1kHz,分别测出Vo1,Vo2算出 A,A 将放大器级连为两级放大器,从输出端加入正弦信号 V=2mV f=1kHz,使输出 波形不产生失真,测量 血,V算出Av1',£',A v1 (单级)与Az1'(级连)的 差别。单级状态级连状态表 2.5.3级连状态VVOi'VO2'Avi'A/A'模拟值2mV2.369mV326.459mV1.1845137.805163.230实验值1.99mV4mV0.46mV2.010.1150.2311表 2.5.3单级状态Vi

20、V2Vo1VO2AAv2A模拟值2mV2mV9.595mV287.158mV4.797529.928143.579实验值1.98mV1.98mV38.1mV21mV19.240.551110.606测量两级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在放大器输入端输入 V=25mV f=1kHz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 压波形,同时调整电路,当输出波形不失真时,测出Vo,然后升高信号源的频率,当输出电压降至0.7V。时,此时的信号源即对应放大器的上限截止频率fH;同理,降低信号源频率,当输出电压降至0.7?H时,此时的信号源即对应放大器 的下限截止频率?H (在改变信号源频率时,应保持 V表2.5.4ViVoVOH

21、Vol?h /kHz?l /kHz模拟值2mV327.196mV228.735mV0.050实验值2mV626mV614mV621mV10.50.049测量末级放大器最大动态范围表 2.5.5VeQ2V:Q2Vo2p-p模拟值2.678mV2.4V6.551V实验值2.399V7.186V171.507mV在放大器输入端输入V =2mV f=1kHz的正弦信号,观察输出电压V02的波形, 在逐渐增大V,直至Vo2的波形在正、负峰值附近同时开始产生削波失真,若削波不对称,可调节尺2,直至对称为止。然后,逐渐减小 V,使其Vo2的波形在正、 负峰处同时且刚好退出削波失真,这表明末级放大器的静态工作

22、点正好位于交流 负载中点,此时的动态范围为最大。请测出此时相对应的工作点VeQ,VCQ2及乂2P-PVo2开始出现削波失真V02刚好退出削波失真测量V)2p.p的图形五、实验结果及分析:1. 两级放大器的总电压放大倍数等于各级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器的级数越多,放大倍数就越大。2. 在级连状态下电压放大倍数比单级状态时的放大倍数大。3. 输入信号的频率上升或下降至截止频率时, 输出电压的幅值都会降低即放 大倍数都会下降。4. 在阻容耦合多级放大器中,输出级的静态工作一般都设在交流负载线的中 点,这样才能获得最大动态范围或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幅值。实验九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运算电路时间2011年1

23、1月14日一、实验目的:1. 进一步理解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熟悉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加法减 法,积分等基本运算。2. 掌握几种基本运算的调试和测试方法。二、实验原理:集成运放是高增益的直流放大器。若在它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加入反馈网 络,则可以实现不同的电路功能。例如,加入线性负反馈,可以实现放大功能以 及加、减、微分、积分等模拟运算功能;加入非线性负反馈,可以实现对数、反 对数、乘、除等模拟运算功能。为了分析方便,通常把运算放大器视为理想器件,满足理想化条件的运放应具有无限大的开环电压增益、无限大的差模输入电阻、无限大的共模抑制比、无限大的开环带宽、零输出电阻以及零失调和漂移三、实验

24、仪器及材料:1.数字合成函数信号发生器/计数器(F05A型)南京盛普仪器科技有限公司1台2.毫伏表(DF2175A型)宁波中策电子有限公司1台3.电子技术实验箱(SAC-DMS型)重庆大学1台4.双踪示波器(ADS7022S型)1台5.数字万用表1台6.导线若干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反相比例运算:对照实验电路图2.9.1,参照要求连接线路,经检查无误后,打开电源进 行实验。图 2.9.1图 2.9.2 用数字式万用表分别测量输入和输出电压值,以上数值对应填入表2.9.1。 注意:实验中必须使丨V |v 1V ,则该电路运算关系为V o/Vi= -Rf/R1= -10即 V0= -10V iV

25、/V-0.8-0.4-0.20+0.2+0.4+0.8Vo/V5.405.505.555.306.005.805.75仿真值7.6313.9891.98922.706nV-1.989-3.988-7.623测量值8.014.052.00-0.02-2.04-3.96-7.99理论值8420-2-4-8表 2.9.16.积分运算:图 2.9.5 对照实验电路图2.9.5 ,按参数要求连接线路,经检查无误后,打开电源进 行实验。用数字式万用表分别测量输入和输出电压值,填入表 2.9.4 。 实验中必须使I Vi |v 1V,则该电路运算关系为Vo= -(t/RC)Vi(当V为直流电压时) 合上K,

26、其余连线不变,此时的Vc(o)=0,以消除积分起始时刻积分漂移所造成 的影响。 调节Ri,使V=0.1V,准备好电路,然后断开 K,用数字式万用表测出相应的 Vo,填入表2.9.4。表 2.9.4t/s05101520253035-Vo理论值使图2.9.4中积分电容改变为0.1uF,断开K, V分别输入频率为200Hz幅值 为2V的方波和正弦波信号,观察 V和Vo的大小及相位关系,并记录波形,填入 表 2.9.5 。表 2.9.5输入输出波形Vo正弦波V=0.5V(有效值)F=200Hz方波V=0.5V(幅值)F=200Hz三、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结论与心得实验十 负反馈放大器实验时间:2011年

27、11月21日一预习目的:1. 加深理解负反馈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以及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2. 掌握负反馈放大器性能指标的调测方法。二实验原理:负反馈放大电路通常由多级放大电路加上负反馈网络组成。虽然负反馈放大器的4种组态都会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下降,但却能使放大器的性能得到改善。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改善主要体现在改变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扩展频带、提高电路稳定性、减小非线性失真。输入电阻的变化与反馈网络在输入端的连接方式(串联或并联)密切相关。 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比无负反馈时提高(1+A/m)倍,儿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 阻比无负反馈的减少(1+Avm)倍;电流负反馈输出输入电阻比无负

28、反馈时增加(1+Avm)倍,而电压负反馈则使输出电阻比无反馈是减小(1+Avm)倍。当放大器中的管子选定以后,该放大器的增益与宽带的乘积基本上为一常数,也就是说,弓I入负反馈后,虽然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降低了(1+A/M)倍,但同频带却会宽展(1+A/M)倍。在引入负反馈放大器中,若只包含两级 RC相移网 络,A的最大附加相移为+1800, 般不容易产生自激,但在调试过程中仍要注意 寄生反馈的影响,如耦合电容、旁路电容、三极管级间等效电容等得影响。负反 馈系数F应适当,不能过大。调试中若出现自激振荡,消除的方法是找出寄生耦 合点,重新合理布线;接地点要相对集中;选择R较小的直流稳压电源,或在电源与

29、放大器的连接处加去耦滤波电路等。实验:图 2.10.1三实验使用仪器及材料:1. 数字合成函数信号发生器/计数器 (F05A型) 南京盛普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1台2. 毫伏表(DF2175A型)宁波中策电子有限公司1台3. 电子技术实验箱(SAC-DMS型)重庆大学1台4. 双踪示波器(ADS7022S型)1台5. 数字万用表1台6. 导线若 干四实验步骤及内容:各级静态工作点Q得测量对照实验原理图2.10.1,熟悉各元件位置,检查无误后,使用函数信号 发生器产生一个正弦信号电压,使其输出幅度有效值为U=3mV,频率为f=kHz并使 Ec =12V0测量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在电路输入端加上已调节好的

30、交流输入信号, 用示波器监视输出端的输出电 压Uo,反复调节FU,Rp4,使每一级的输出电压波形都不失真, 再用数字万用表分 别测出静态工作点: UeQ1U CQ1,U EQ2U CQ2表 2.10.1测试项目UBq1UBq2UCq1UEq1UCq2U EQ2测试数据模拟值5.92mV628.527uA866.122mV751.942uA实验值0.96 V2.73 V13.21 V0.26 V9.98 V1.97 VT丨窃万用>MM5A | pF _oj jb077.05 mVSpace.HML-L5.测量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Am输出电阻Ro和输入电阻Ra.S i置“1”位,S2置“

31、2”位,输入正弦信号,在输出端分别测出 Uo (不接 R )和 UOl (接入 R =5.1K Q ),算出 A用 Uo值)和 Ro值'号,RL :'5.1kflRL:5.1 kQ:好£用褰-乂MM5莖i置“2”位,将Rs=680Q串入输入回路,逐渐加大信号电压,使输出电 然后,用交流电压表测量此时的b.S压与项中所测值相等,即保持 U =3mV不变, 输入信号电压Us的值从而计算出R的值。 测量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S2置“1”位,则电路成为负反馈放大器。保持 骤再测一遍,计算出 Af,R°f。 测量基本放大电路与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32、39;士 口Am输出电阻弘置“1”位,U=3mV按1中“”的测试步基本放大电路与负反馈放大电路性能参数的测试a.首先将电路接成基本放大器:S置“2”,S置“1”,信号电压U=3mVf=1kHz,并使负载开路。当输出波形不失真时测出U0 (不接负载时的输出电压),然后,升高信号源频率,直到当输出电压降至 0.7Uo时,此时的信号源频率即对应于放 大器的上限截止频率fH;同理,降低信号源频率,直到使输出电压降至0.7U。时, 此时的信号源频率即对应于放大器的下限截止频率f l (改变信号源频率时,应保持不变)。将测得数据填入表2.10.2 。波形不失真时测出的U0下限截止频率fLb.S1置“1”,

33、S置“1”,电路成为负反馈放大器,加上信号电压 U=3mVf=1kHz, 使负载Rhh;同理,降低信号源频率,直到使输出电压降至 0.7Uo时,此时的 信号源频率即对应于放大器的下限截止频率 fL (改变信号源频率时,应保持 U 不变)。下限截止频率fL表 2.10.2基本放大电路UUOU oLAfLfHUSR模拟值3mV877.05mV644.234mV292.351.843 K Q34Hz2.997 mV13.6 KQ实验值3mV2.24V1.81V746.671.189K Q4.7mV电压串联 负反馈放 大电路UUOfUUfAfRffLffHfUSfRf模拟值3mV410.934mV35

34、4.853mV136.9780.806 K Q24Hz实验值3mV1.45V1.3V483.330.577K Q3.7mV五实验结果及分析:1. 引入负反馈后放大器的放大性能减小。2. 引入负反馈后放大器的输出电阻变大,输入电阻变小3. 引入负反馈后放大器的通频带变宽。实验十R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时间2011年11月28日一预习目的:1. 学习RC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及其振荡条件。2. 学习如何设计,调试上述电路和测量电路输出波形的频率,幅度。 二实验原理:电路中的二极管起限幅作用;RC选频网络的输入信号由放大器输出提供, RC选频网络的输出又反馈到放大器的输入端,使电路在振荡频率处满足振荡的 相

35、位条件,若调节Rwf使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增益大于 3满足起振的条件,电路产 生振荡,但输出波形可能为非正弦波,即产生了失真。若失真较小,电路可利用 二极管的限幅作用使输出波形为正弦波。若不能人为调节负反馈支路电阻Rwf,使负反馈电路增益减小,使之略大于 3,即可消除失真。从结构上看,正弦波振荡器是没有输入信号的,带选频网络的正反馈放大器。 若用R、C元件组成选频网络,就称为 RC振荡器,一般用来产生1Hz1MHZ勺 低频信旦1、RC移相振荡器电路型式如图12- 1所示,选择R>> R。图12- 1 RC移相振荡器原理图振荡频率1O2 n 6RC起振条件电路特点率固定且稳定性要求不高的

36、场合。 频率范围几赫数十千赫。2、RC串并联网络(文氏桥)振荡器电路型式如图12-2所示。放大器A的电压放大倍数| A | > 29简便,但选频作用差,振幅不稳,频率调节不便,一般用于频振荡频率1O 2RC起振条件| A | >3电路特点可方便地连续改变振荡频率,便于加负反馈稳幅,容易得到良好的振荡波形。图12-2 RC串并联网络振荡器原理图三实验仪器及材料:1.数字合成函数信号发生器/计数器(F05A型)南京盛普仪器科技有限公司1台2.毫伏表(DF2175A型)宁波中策电子有限公司1台3.电子技术实验箱(SAC-DMS型)重庆大学1台4.双踪示波器(ADS7022S型)1台5.数

37、字万用表1台6.导线若干四实验步骤及内容:图 2.11.2有稳幅环节的文氏电桥振荡器。接通电源,用示波器观测有无正弦波电压 Vo输出。若无输出,可调节R),使Vo 为无明显失真的正弦波,并观察 Vo值是否稳定。用毫安表测量 Vo和W表 2.11.1Vo/ VV / V模拟值7.3792.456实验值61.56b.观察在 R=F4=10KQ, G=C2=O.O1uF 和 R=F4=10KQ, G=C2测试条件R=1OkQ ,C=0.01uFR=10kQ ,C=0.02uF测试项目Vo/ Vf o / kHzVo/Vf o / Hz最小最大最咼最低最小最大最咼最低测量值模拟值7.0257.191.

38、541.547.0237.205400400实验值261.591.628157158表2.11.2有稳幅环节的文氏电桥振荡器无稳幅环节的文氏电桥振荡器测试条件R=10kQ ,C=0.01uFR=10kQ ,C=0.02uF测试项目Vo/ Vfo/ kHzVo/ Vf o / Hz最小最大最咼最低最小最大最咼最低测量值模拟值7.0257.2251.551.557.0247.215793793实验值68721.621.636672160.9160.1表2.11.3无稳幅环节的文氏电桥振荡器五实验结果及分析:1. 有稳幅环节的文氏电桥振荡器与无稳幅环节的文氏电桥振荡器比较,有稳幅环节的文氏电桥振荡器 Vo输出取值范围较大。2. 测量的Vo的频率和计算有误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