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灾难后的思考》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06521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灾难后的思考》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灾难后的思考》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灾难后的思考》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灾难后的思考》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灾难后的思考》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灾难后的思考》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灾难后的思考》教学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灾难后的思考教学设计望京新城南湖中园小学 骆秋节教学基本信息课题灾难后的思考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品德与社会学段: 四年级年级四年级相关领域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教材书名: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6月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设计者骆秋节望京新城南湖中园小学实施者骆秋节望京新城南湖中园小学指导者王颖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课件制作者骆秋节望京新城南湖中园小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综合性体现在“通过传授给学生整体性的知识而使学生形成关于世界

2、的整体性认知,并使其养成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良好习惯,提高综合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本课程注重倡导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因此推荐了包括问题解决学习在内的四种学习方式。问题解决学习方式是指学生面对新情境、新课题以积极探究的态度、创造性的运动所学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解决新问题的探究活动,是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去构建品德和促进社会性发展的过程。问题解决学习集中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和教学理念。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知识的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则应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教

3、学环节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让他们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角,使他们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获取知识、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科学实践应用中发现,“鱼骨图工具”有助于帮助学生着手解决问题。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本课属于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灾害无情人有情”之中。 该单元在适应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4、呈现了“生活中也有灾难”“当灾难来临时”“人间自有真情在”“灾难后的思考”四个主题,体现了适用于中年级的“了解本地区生态环境,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的课程内容,同时为高年级 “初步了解全球环境恶化等状况,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采取的相关对策,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的课程内容奠定基础。灾难无情人有情1.生活中也有灾难2.当灾难来临时3.人间自有真情在自然灾害早预防防灾减灾有办法人与自然要和谐4.灾难后的思考灾难后的思考作为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在本单元中起到提纲挈领、总结提升的作用。本课设计了“自然灾害早预防、防灾减灾有办法、人与自然要和谐”三个活动(如图所示)。一方面在前三

5、个主题的学习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人类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轻了自然灾害带给人们的伤害和损失,另一方面通过认识人类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通过对比的方法,启发学生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总之,“灾难后的思考”一课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聚焦了课标中阐述的“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内容;其采用的“运用鱼骨图工具分析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在“能力与方法”方面聚焦了课表中阐述的“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动信息的能力,能够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问题”内容。另外,四年级下册交通发展带来的思

6、考与本课内容设计相类,科学课程高段有关于灾难的形成等方面知识的呈现,本课的学习为学生以后相关知识的学习奠定了知识、方法和情感的基础。二、学生情况:“为学生设计教学,为学生进行教学”。学情分析是一节课的起点,为了本课的教学设计真正的服务于学生,教师通过问卷与访谈法进行了调研。调研中发现学生在本单元前三个主题的学习中了解了“生活中也有灾难”,学习了“当灾难来临时”怎样自护自救,知道我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优良传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对灾难后的进一步思考还没有形成,对“人类的活动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人们防灾减灾的能力不断增强”“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这一认识还没有形成。尤

7、其如何辩证的看待自然灾难还有所欠缺。在调查问卷中有62.6%的学生认为“人类防灾减灾的能力增强了”,但并不能举例说明哪些方面增强了,还有22.6%的学生认为“人类防灾减灾的能力减弱了”,14.8%的学生表示对“人类防灾减灾的能力是否增强或减弱”不太清楚,从对115名四年级学生的调研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人类防灾减灾能力的认识上存在差异,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方面缺少认识。基于以上的分析,总结如下:课程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情况情感态度价值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认识较片面,存在差异技能与方法探究问题的方法能获取相关信息,但在选用恰当的工具分析说明问题方面有待提高知识关于灾难的相关知识了解灾难的危害、灾害后

8、的自救自护方法等,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三、教学方式:采用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一法为主,多法融合。问题解决学习强调把学习设置到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四、教学手段: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学生原有认知自然生成问题,并进行分析学习,易于理解、感受;引导学生针对探究核心问题,使用“鱼骨图工具”分析理解,认识问题。五、技术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相关内容、形成“助学资料袋”;制作教学课件。(2)学生准备:以组为单位收集相关内容;复习旧知。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一、教学目标:1. 能从科技发展、知识增长等

9、方面列举出人类防灾减灾的措施,判断出人类防灾减灾能力在不断增强。2. 通过事例分析形成防灾减灾的意识,从而影响和指导以后的生活。3. 知道人类的行为可以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也可以加剧自然灾然的发生。初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科技发展、知识增长、意识增强来研究人类防灾减灾能力和意识的增强。突出教学重点的方法: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核心问题,并围绕核心问题,使用“因果图工具”,通过时事新闻、典型事例、数据等资料在不同角度的分析对比,得出结论解决问题。教学难点:知道人类的行为可以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也可以加剧自然灾然的发生。初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10、重要意义。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法:围绕核心问题不断总结提炼,层层深入,阶梯式循环上升,形成认识。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发现问题时事分析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介绍研究问题的工具解决问题视频冲击,启发深入思考情感激发方法汇集提供资料小组合作探究梳理观点,得出结论得出结论,强化认识教学过程(文字描述)一、聚焦生活 时事分析 发现问题设计意图,时事事件一般是发生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件。通过时事事件导入与分析,激发学生的讨论欲望,引导学生认识到灾难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并不遥远,同时激发学生的真实感受,自然生发本课的研究问题、自主提出问题。1. 谈话导入:播放视频资料,盘点2013年环境大事件,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并说

11、说自己的感受:预设:环境恶劣、灾难频繁、灾难就在身边2. 出示雾霾天气的相关数据统计图,提问:身处雾霾灾害天气之中有何感受?预设:难受、担心、生活受到影响3. 追问:2014年伊始,你对新一年的环境有何期望?预设:灾害少发生、不发生、灾害等级低一些4. 小结过渡:灾难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今天让我们从雾霾说起,一起来进行一次灾难后的思考(出示课题)二、提供资料,对比分析,研究问题(一)提供资料,分组研究,组内每名学生自主选择不同角度的研究任务设计意图:以任务驱动的方法,调动小组内每位同学参与研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取信息并进行分析探究,以“先分散后综合”的方法围

12、绕核心问题得出结论。1. 课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助学资料袋”,资料袋中首先为同学们呈现了一个大家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图鱼骨图工具介绍鱼骨图工具使用方法:第一步:首先在“鱼头”部分写上你想研究的问题第二步:在“鱼刺”旁选择或标注资料类别(如:知识与技能、科学技术、态度、意识等)第三步:根据资料内容,由红线处自由生发新的线段(鱼刺),并注明内容的重点词第四步:总览图中标明的资料或数据,进行判断,得出结论。2.明确学习任务A组:(知识技能类):读一读面对灾难有方法,保护生命的黄金法则比一比史密斯与姜华事例的对比B组:(科术设施设备类):画一画了解地震仪的发展历史,在年代尺中进行标注?看一看了

13、解北京的避难场所有哪些?有何作用?C组:(应对态度类):算一算2013年11月菲律宾台风过后,各国参与到灾后救援的情况3.分组进行研究,出示学习提示第一步,按类别组员领取任务,互相帮助第二步,分别汇报完成学习任务的感受第三步,组员一起讨论,初步得出结论(二)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汇报交流体会,共同完成“鱼骨图”,初步得出本组研究的结论。(三)集体汇报交流,归纳提升。1. A组:(知识技能类)预设:掌握自救自护的知识可以减少灾害带来的伤害小结提升:当灾难来临时,了解自我保护和自我救助的知识和方法,能提高自我生存的能力,雾霾来临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措施自护。2. B组:(科学技术类)预设:科技不断的

14、发展,防灾的设施设备更加完善补充资料:(1)除了地震仪之外,还有很多防灾减灾的高科技设备,如气象卫星、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等。(2)介绍学生学校生活中经历的“校园教学楼抗震加固工程”(3)雾霾天气预警机制小结提升: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防灾减灾的设施建设中更加的完善,提高了人们防灾减灾的能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灾难造成的损失。3.C组:(防灾设施类):预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补充:国际上成立了相关的组织小结提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应对灾难已成为全球共同的责任。4.展示各组完成的“鱼骨图”,结合教师与同学展开头脑风暴时板书的因果图,确认结论。5.教师小结过度:从因果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面对很多不可

15、抗拒的灾难,由于知识经验、技能、科学技术的提高,设施设备的完善、共同应对灾难意识的提高,人们的在灾难中提高了生存的能力。因果图工具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梳理问题、解决问题,它又叫做“鱼骨图”工具,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广泛的使用。三、得出结论,形成共识,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并形成追问,进行深入思考:如果人们不停止破坏环境的行为,防灾减灾能力再提升,也难以逃脱自然的惩罚。最终形成“人与自然要和谐”的共识,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1.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愈发发现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与人类的不当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大自然已经在用发生灾难的方式警告我们、惩罚着人类(播放视频)2.据联合国环境组织

16、的预测,如果人们不采取措施,2100年,地球的平均温度将升高6摄氏度。这意味着什么?(播放短片)3.如果真的升高到6摄氏度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样的灾难呢?也许这就是我们的后天。(播放影片)4.如果这到了这一天,人们的防灾减灾能力再增强,是否就能避免伤害?说说你此刻的感受?5.我们能为保护地球做些什么?(1)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三(2)保护地球的做法:退耕还田、关闭煤窑、中水灌溉、雨水收集(3)我们的做法:环保出行、节约用水(4)播放视频:当我们齐心努力,我们的地球家园一定会露出笑脸,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四、课堂总结:1.当我们肆意的利用开发大自然令她不堪重负的时候,它就会

17、发生灾难来惩罚我们人类,只有我们与自然和谐发展,才会拥有美好的明天,这是“灾难后我们的思考”。(板书)就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吧,从小事做起,共建美好家园。与大自然共唱一首和谐发展的歌。2.播放歌曲:地球宝贝,激发爱护地球、保护自然的积极情感,结束本课学习。板书设计:因果图工具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面向全体学生,从每个学生原有基础出发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多元评价,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与方法、学习结果等方面的表现采用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达成水平评价、作品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等评价方法进行综合性评价。其根本目的在于积极促进学生发展,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道德

18、和社会认知、判断、行为,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本课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贯穿“因果图工具”的使用,鼓励学生多角度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因此主要采用教师即时性评价以及作品评价的方式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估。评价量规学生作品评价因果图评价表图 形归 类下属信息团队合作页 面优完整、丰满准确归纳4类或以上有1-2层下属信息分支,准确标注出信息关键词组员全部参与研究,有效率整洁、美观良完整、较丰满能较准确归纳3类有1层下属信息分支,较准确标注出信息关键词组员能参与研究,较有效率较整洁、美观合格完整能归纳出1-2类有1层下属信息分支,能标注出信息关

19、键词组员能参与研究,能有一定效率能注意整洁、美观示例优 良 合格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一、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活动方式。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活动方式多样,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本课探索运用了“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该模式是朝阳区品德与社会学科教研组的研究课题,是以问题为中心,把问题解决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学生更多展示才能的机会,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教学采用了该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核心问题,并围绕核心问题,通过时事新闻、典型事例、数据等资料在不同角度的分析对比,围绕核心问题不断总结提炼,层层深入,阶梯式循环上升,形成认识,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在

20、资料分析方面要注意从学生生活中来,进行有效整合,就一个具体的核心问题深入研究,避免面面俱到、留于形式而使问题解决不深入、不彻底。二、为学生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学习工具鱼骨图工具(也叫因果图工具)。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三方面阐述了课程目标,其中“能力与方法”目标中提出要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问题。本课教学中采取“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分析问题的工具鱼骨图工具,该工具有利于帮助学生围绕核心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思路外显并直观、清晰,重组思维方法、提升思维品质。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该工具分析资料、梳理问题、得出结论。关注学生研究问题的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进一步提升学科能力。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