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实验.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08688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体力学实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流体力学实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流体力学实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流体力学实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体力学实验.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一伯努利方程实验一、目的和要求1. 验证不可压缩流体的定常流动的总流Bernoulli方程(能量方程),加深对流动过程中能量损失的了解;2掌握流速、流量、压强等流动参量的实验测量技能3 .用实例流量计算流速水头去核对测压板上两线的正确性;。二、实验原理在实验管路中沿管内水流方向取n个过水断面。运用不可压缩流体的定常流动的总流Bernoulli方程,可以列出进口附近断面(1)至另-缓变流断面(i)的 Bernoulli 方程2P11WPi2 iViZ1Zihw 1 i2g2g其中i=2, 3, 4,n;取12n1。选好基准面,从断面处已设置的静压测管中读出测管水头z卫的值;通过测量管路的2

2、2 流量,计算出各断面的平均流速 v和丄的值,最后即可得到各断面的总水头z卫 2g2g的值。验装置装置图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三、实验步骤1. 熟悉实验设备,了解测压管的布置情况;2. 打开泵供水,待水箱溢流后,关闭伯努利管阀门,检查所有测压管的液面是否平齐。如不平,则查明故障原因(如连通管阻塞、漏气或夹气泡等),并加以排除,直至调平;3. 打开伯努利管阀门,待测压管的液面完全静止后,观察测量测压管的液面高度,并 记录在表2 ;4. 调节伯努利管阀的开度,待流量稳定后,测量并记录各测压管和液面的高度,同时 测记此时的管道流量;5 .改变流量2次,重复上述测量。四、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1. 有关常数

3、记入表1。表1常数记录表格测点编号1223344556管径(cm)两点间距(cm)2. 测量流量和(Z E)并记入表2。表2实验记录表格(基准面选在标尺的零点上)水头z+p/ 丫(cm)z+p/ y +u2/2g(cm)Q编号12341234cm3/s实 验 次 数1233.计算速度水头和总水头,填入表 3和表4。表3速度水头计算表格管径d(mm)Q=(cm 3/s)Q=(cm 3/s)Q=(cm3/s)A(cm3)v(cm/s)v2/2g(cm)A(cm3)v(cm/s)v2/2g(cm)A(cm3)v(cm/s)v2/2g(cm)表4总水头计算表格z+ p/ +v2/2g(cm)Q测点 编

4、号1234(cm3 实 验 次 数1234将上述结果中最大流量下的总水头线(动压水头线和计算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 绘在图上。六、结果分析及讨论1. 沿管长方向,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如何?静水头线的变化趋势与总水头线的有何不 同?简要说明原因。2. 水箱水位恒定,流量增加,静水头线发生哪些变化?简要说明原因。实验二 雷诺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液体流动时的层流和紊流现象。区分两种不同流态的特征,搞清两种流态产生 的条件。2、测定颜色水在管中的不同状态下的雷诺数及沿程水头损失。绘制沿程水头损失和断 面平均流速的关系曲线,验证不同流态下沿程水头损失的规律是不同的。二、实验原理液体在运动时,存在着两种

5、根本不同的流动状态。当液体流速较小时, 惯性力较小,粘滞力对质点起控制作用,使各流层的液体质点互不混杂,液流呈层流运动。当液体流速逐渐增大,质点惯性力也逐渐增大, 粘滞力对质点的控制逐渐减弱,当流速达到一定程度时,各 流层的液体形成涡体并能脱离原流层,液流质点即互相混杂, 液流呈紊流运动。 通过雷诺数来判定两种流态:Re=Vd/ v流量由小到大变化时,由层流转变为紊流的雷诺数称为上临界雷诺数;流量由大到小变化时,由紊流转变为层流的雷诺数称为下临界雷诺数。三、实验步骤1、开启水泵开关向水箱充水,使水箱保持溢流。2、微微开启泄水阀及有色液体盒出水阀,使有色液体流入管中。调节泄水阀,使管中 的有色液

6、体呈一条直线,此时水流即为层流。此时用体积法测定管中过流量。3、慢慢加大泄水阀开度,观察有色液体的变化,在某一开度时,有色液体由直线变成 波状形。再用体积法测定管中过流量。4、继续逐渐开大泄水阀开度,使有色液体由波状形变成微小涡体扩散到整个管内,此 时管中即为紊流。并用体积法测定管中过流量。5、以相反程序,即泄水阀开度从大逐渐关小,再观察管中流态的变化现象。并用体积 法测定管中过流量。6、重复平行实验,上临界和下临界雷诺数经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四、实验数据计算和处理1、实验记录表次数VtVs临界流速临界雷诺数附注X10-3m3)(s)(m3/s)Uk(m/s)Rek实验管内径:1d=mm2水温:

7、C34562、实验数据计算Uk d Rek=vVsVsuk=2m/sAd2 /4V3Vs=m 3/st五、结果分析及讨论1、液体流态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外界干扰会影响液体流态的变化式中:水的运动粘度(根据实验的水温,从水的粘温曲线上查得)A实验管内横截面积,Uk临界流速,m/sVs体积流量,m3/s2 m2、雷诺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为什么雷诺数可以用来判别流态?3临界雷诺数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上临界雷诺数和下临雷诺数不一样?实验三阻力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直管摩擦阻力 A pf ( hf),直管摩擦系数入的测定方法。2、掌握直管摩擦系数入与雷诺数 Re和相对粗糙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

8、3、掌握局部阻力的测量方法。二、实验原理1、直管摩擦系数入与雷诺数 Re的测定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由于流体的粘性作用和涡流的影响会产生阻力,流体在直管内流动阻力的大小与管长、管径、流体流速和管道摩擦系数有关,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hfPfd 2gRe2dlvdPf式中:d管径,m;Pf 直管阻力引起的压强降,Pa;l管长,m;v流速,m/s;流体的密度,kg/m3;流体的重度,N/m3;流体的运动粘度系数,m2/s。直管摩擦系数入与雷诺数Re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这个关系一般用曲线来表示。在实验装置中,直管段管长I和管径d都已固定。若水温一定,则水的密度和粘度 也是定值。所以本实验实质上是测定直管

9、段流体阻力引起的压强降Pf与流速v(流量V)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和可计算出不同流速下的直管摩擦系数入,以及对应的Re,从而整理出直管摩擦系数和雷诺数的关系,绘出入与Re的关系曲线。. Pf v2hf2g2 Pf2v式中:一一局部阻力系数,无因次;Pf 局部阻力引起的压强降,Pa;hf 局部阻力,m。三、实验步骤(1) 熟悉实验装置及流程。关闭泵的出口阀,启动离心泵。(2) 打开管道上的出口阀门;再慢慢打开进口阀门,让水流经管道,以排出管道中的 气体。(3) 在进口阀全开的条件下, 调节出口阀,流量由小到大或反之, 记录810组不同流 量下的数据,并记录各流量下的测压管水头。注意流量的变更,应使实验点在入Re图上分 布比较均匀。(4) 数据取完后,关闭进、出口阀,停止沿程阻力实验。(5) 按以上步骤测定局部阻力系数。(五)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Re及入,在双对数座标纸上标绘二者的关系,并与教材上的图线 比较之。数据记录及整理表管内径mm ;管长 EF=m水温C水粘度m2/s序号Vxio-3m3t sVs m3/svm/sR eVd测压管水头(m) PN/m2入备注56差1234五、结果分析和讨论影响流体阻力大小因素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