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考点练习冀教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08765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考点练习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考点练习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考点练习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考点练习冀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考点练习冀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考点练习冀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考点练习冀教版班级:_ 姓名:_1. 课内阅读。楚人有鬻盾(xúndùn)与矛者,誉之曰:“吾(wúw)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yùrù)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ffú)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_”。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誉之曰(称赞)B.于物无不陷也(刺破)C.吾矛之利(好处)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3“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_4假如你

2、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推销你的矛和盾?_5学了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_2. 课内阅读。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yù  yì)也。二者不可得兼 (jin  qin),_。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2把画横线的地方按原文填空。3解释所填句子的意思。_3. 课文回放。孔子这才知道颜回并没有偷吃,心中不由感慨万分,便对弟子们说:“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你们一定要记

3、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1)读一读,说说你怎么理解画线句子。 _(2孔子知道错怪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觉他是一位怎样的人? _4. 文言文阅读。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1虎求百鲁而食之()A.设法得到 B.恳求,乞助C.需要 D.寻找2天帝使我长百兽()A.替,让 B.出使 C.派,差遣 D.用3天帝使我长百兽(

4、)A.管理,治理 B.生长,发育 C.增加 D.排行第一4兽见之皆走()A.失去原样 B.跑,奔跑 C.通过 D.走路,步行5“狐假虎威”的意思是_。6百鲁看见老虎和狐狸皆走的原因是_。7这篇寓言故事讽刺的是_的人。5. 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古人谈古书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二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5、#160;  宋朱熹三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清曾国藩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耻:可耻 B.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急:重要C.学而不厌   厌:满足 D.却只漫浪诵读   漫浪:随意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是( &#

6、160; )A.默而识之   如井蛙之窥天 B.心不在此   此三者缺一不可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实事求是3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_6. 课内阅读。郑人买履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尺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给下面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履(   )遂(   ) 宁( &#

7、160; ) 度(   )2解释下列文中加点字的意思。置:_ 度:_   操:_ 坐: 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何不试之以足?_(2)宁信度,无自信也。_4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_7. 课外文言文阅读。性缓一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伤君。然而言是耶?不言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其人遽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曰:“我道君性急,果然。”(注释)恐:担心遽:(jù)立即,匆忙。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见人裳

8、尾为火所烧(_) 为了因为被(2)欲言恐君性急 (_) 欲望 想要贪欲2下列句子中的“之”与“见之已久” 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圣人之道 B.吾欲之南海 C.皮之不存 D.人非生而知之者3翻译下面的句子。我道君性急,果然。_4这则故事讽刺了生活中的哪类人?_8. 阅读理解。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给下面加点的“度”字选择合适的解释。标准,限度   衡量   计

9、量长短的标准或工具先自度其足 _ 吾忘持度 _   宁信度 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及反,市罢,遂不得履。_3文中加点字“之”共出现五次,任意选择其中的两处,说说“之”的词性和意思。_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_9.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誉之曰(称赞) B.于物无不陷也(刺破

10、)C.吾矛之利(好处)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这句话的意思是:_。围观者质问卖者这句话之前,心里的想法是_。3“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_。4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与盾?_5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10. 快乐阅读。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_。”儿应声答曰:“_。”1在文中“_”上填入原文内容。2本文选自_这本书。3写出下列字的意思。诣:_   乃:_  示:_4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为设果,果有

11、杨梅。_(2)父不在,乃呼儿出。_5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_11.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注释)涉:渡。遽:急忙,立刻。契:刻。是:这儿。求:寻找。1参考注释,翻译下面的句子。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_2下列加点的字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A.楚人有涉江者/郑人有欲买履者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杨氏之子3这篇古文的内容可用成语“_”概括。从修辞手法上看,最后一句是_句。4对这篇古文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上的

12、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B.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考虑到事物是在不断变化中的,不能墨守成规。C.楚人找不到剑是因为水流太急,把剑冲走了。12. 课内阅读。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这段话中,孟子提出了_的主张。2在文中“”里加上标点。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话中,“二者”指的是_和_。“得兼”的意思是_。“舍”的意思是_。4舍弃鱼而要熊掌,是因为熊掌更贵重、更稀有,而孟子为什么要宁可牺牲生命也不违背道义呢?_13. 文言文阅读。截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

13、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注释)执:握,持,拿。初:开始时。计:计谋,办法。俄:一会儿,不久。老父:古时对年长男子的尊称。吾:我。圣人:最完善、最有学识的人。何:怎么,为什么。遂:于是,就。1找出文中的反义词:(_)(_)2“何不以锯中截而入”是()。A.反问句 B.设问句 C.疑问句 D.感叹句3“遂依而截之”的意思是_。4对文言文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截竿是一种入城的方法。 B.鲁人虚心接受建议。C.老父是个聪明人。 D.两个人都是错误的。5故事讽刺了

14、哪些人?_(填序号)自作聪明的人。    随意盲从的人。遇事不思考的人。   没有知识的人。14. 阅读与理解。徐孺子赏月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注释)尝:曾经。瞳子:瞳仁。1联系句子,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1)尝月下戏(_)  A戏弄 B演戏 C玩耍,游戏(2)不然(_)   A不错 B不对 C不像2面对别人的提问,徐孺子是怎么回答的呢?请你用现代的话写一写。有人对他说:“若是让月亮中什么都没有,它是不是会更明亮

15、呢?”徐孺子答道:“_。”3和杨氏子一样,徐孺子也显示出了超人的智慧,那么他的回答智慧在哪里呢?请写出你的理解。_15. 课外阅读。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释:逆:违抗。不信:不诚实,不可靠。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天帝使我长百兽(_)(2) 兽见之皆走(_)(3)子以我为不信(_)2翻译下列句子。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_3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_,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四字词语是_,它们都是用来比喻_的一类人。4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的?_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