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综合练习西师大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09162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综合练习西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综合练习西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综合练习西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综合练习西师大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综合练习西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综合练习西师大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综合练习西师大版班级:_ 姓名:_1. 文言文阅读。手不释卷(材料一)成语解释: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材料二)人物: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顾炎武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他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材料三)典故原文: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注释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外

2、出游历。先生:对比自己年长的人的尊称。指顾炎武。自随:跟随自己。厄塞:险要关口。曲折:详细情况。即:靠近,引申为走向。坊肆;街市中的客店。发:打开。对勘:核对校正。径行:任意而行。无足:不值得。诸经注疏: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熟:认真仔细。(材料四)对联:手不释卷识三昧,汗牛充栋满书斋。典故: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听了孙权的话,手不释卷,最后做了吴国的主将,屡建奇功。1阅读材料一、二、三,思考:顾炎武成就斐然的原因是_。2阅读材料三,思考:顾炎武好学不倦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用自己的话简单回答。_3简单写一写你读了这四则材料后的启发或收获。_4根据材料一、四

3、,写一句话用上“手不释卷”。_2. 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钟氏之子钟毓(yù)、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yáo)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chì)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qn),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注释)令誉:美好的声誉。语:对说。敕见:奉皇帝的命令进见。昼寝:午睡。托寐:假装睡着。酒以

4、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1联系上下文,选择句中加点字的正确意思。(1)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值:(_)A值班。   B正当。因:(_)A于是。   B因为。(2)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时:(_)A当时。   B顿时。觉:(_)A睡觉。   B觉察。2面对魏文帝的提问,两兄弟是如何回答的?(用原文回答)_3面对魏文帝的提问,两兄弟中谁的回答更妙?为什么?( )A.钟会的回答更妙,因为他的回答表现出了他本人的镇静。B.钟毓的回答更妙,因为他把害怕的感觉说出来了。C.钟毓的回答更妙,因为他实事求是。3. 阅读与理解。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 

5、。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1把文中缺的词句补充完整。2给下列带点字注音。为设果(_)答曰(_)3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甚:_  诣:_  乃:_  曰:_4上面文段中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答:_。4. 课文理解。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不专一,却只漫

6、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_2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什么的重要性,为什么?(用原文短句正面回答)_3作者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_4结合你自己读书的情况,谈谈你对“读书三到”的认识。_5. 课内阅读。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薰以桂椒,()以珠玉,饰以玫瑰,()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1这则寓言的题目是“_”,作者是_。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薰以桂椒薰:_饰以玫瑰   玫瑰:_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椟:_4这则寓言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_6. 读寓言故事,完成填空。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7、,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1这则寓言故事是:_。2这则寓言故事的比喻意思是:_。7. 阅读课文,按要求完成后面各题。古人谈读书(三)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_,如井蛙之_,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1请在上面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词语。2“此三者缺一不可”中“此三者”指:_、_、_。三者缺一不可的原因是_、_、_。(引用原文回答)3由“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你想到了哪句名言或警句?_8. 阅读选文,完成练习。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

8、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节选自少年中国说)1选文的第一段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找出这些事物后填空。河流2选文中“_”这个词语表示将来会大有可为或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写一个和“前途似海”一样带有“似”字的四字词语:_3朗读选文第二段时的语调应该_(轻柔  低沉  高昂)些,理由是_4选文第一段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请结合你的理解用线连一连。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9、; 象征着少年中国顶天立地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象征着少年中国的美好未来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象征着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象征着少年中国突然崛起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象征着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9. 课外阅读。别董大 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哪些?_(2)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抒情的诗句是:_(3)用自己的话说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意思。_10. 阅

10、读加油站。十一月四曰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 解释词语。(1)不自哀:_(2)尚:_(3)戍:_(4)夜阑:_2.诗歌前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说明了什么?_3.“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一语双关,应怎样理解?_4.“铁马冰河”进入了诗人的梦境,这说明了什么?_11. 重点段落品析。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sòng   yng)读,(决  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用

11、横线画出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读音。2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反问句,说明心到了,眼睛也会看到。B.反问句,点明,只要用心了,眼和口自然会到。点明心到的重要性。3读了这篇短文, 你有什么收获?_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yì)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wi)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

12、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有删改)(注释) 孔文举:孔融,字文举,是汉代末年的文学家。洛:洛阳。通:通报,传达。我是李府君亲:我是李府君的亲戚。李府君指李元礼。仆:我,古代谦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过去我的祖先仲尼(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老子)为师,这样看来,我家和您家世世代代友好往来。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李元礼和宾客们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了未必出众。踧踖(cù jí):局促不安的样子。1孔文举说自己是李元礼的亲戚

13、的理由是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来。2“想君小时必当了了”的字面意思是“我猜想您小的时_”,言外之意是说陈韪_。3读了这篇文言文,你认为孔文举是一个怎样的人?_13.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高山流水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选自列子·汤问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伯牙善鼓琴(_) 善良;慈善。 擅长;长于。赞许。(2)善哉(_) 善良;慈善。 擅长;长于。赞许。(3)志在高山  (_)&

14、#160;意向,心里想着。记号。记载的文字。(4)伯牙所念(_) 惦记。说,读,诵读。  心里想到的。2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部分的意思。_3由“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可以看出()。A.伯牙弹的曲子,锺子期都听得清清楚楚B.伯牙弹什么,锺子期都听不懂C.伯牙心里想什么,都能通过琴声传达出来D.锺子期也很懂音乐,伯牙的琴声中听不出伯牙所想4“高山流水”常用来比喻。A.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B.有山有水的绝美风景C.纤尘不染的美好境界D.文笔流畅优美14. 古文阅读。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

15、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1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是()A.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译文:荔枝的特点大致如上所说,它实际上比我介绍的还要好。B.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译文:如果离开了树的枝干,一天就会变颜色。C.树形团团如帷盖。译文:它的树形呈圆的形状,很像古代用来遮蔽东西的“帷盖”。D.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译文:叶子像桂树,冬天青翠;华丽像橘树,春天一片繁荣。2下列对本段层次的分析正确的是()A.CB.D3填空题(1)文章写树从_、_、_再写到_。写果实是由_写到_、_、_。(2)文章大量运用_,连用

16、十个“如”字从_、_、_、_各个方面加以描述。4文段中作者采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十种物体作比,依次进行具体生动地说明,请你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15.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注释涉-渡,由后文的“舟”得出。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其-他的,代词。坠-掉,落。于-在,到。遽-立刻,急忙,马上。契-用刀刻。是-指示代词,这儿。吾-我的。之-结构助词,不译。所从坠-从剑落的地方。其-他,代词。者-的地方。求-找。之-剑,代词。矣-了。而-但是。若-像。此-这样。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1解释加点字。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自(_)是吾剑之所从坠 是(_)2翻译句子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_3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修辞,请变成陈述句_4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什么特点?_5这寓言叫什么?它说明了什么道理?_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