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突破训练西师大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09525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突破训练西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突破训练西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突破训练西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突破训练西师大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突破训练西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突破训练西师大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突破训练西师大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古诗,完成习题。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_。_,时鸣春涧中。1把诗句补充完整。2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描写了_(填季节)时的_、_、_、_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_。2. 古诗阅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_,_。1解释下列词语。将晓:_   河:_摩天:_   泪尽:_2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B.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C.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

2、/天。D.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3如果把本诗第三句的“尽”字换成“滴”字或“流”字好不好?为什么?_3. 古诗阅读。题临安邸(   ),(   )?(   ),(   )。1将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是_代诗人_在一家旅店的墙壁上题写的一首七绝。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几时休: 。熏: 。 醉: 。暖风:原指   。在诗中是指   。游人: 。在诗中是指&#

3、160;  。4诗的前两句抓住了临安城的特点:_的青山,_的楼台和无休止的_,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各填一个四字词语)5题临安邸中诗人对统治者提出质问的诗句是“_”。诗人用“_”三个字,责问统治者:_。表达了诗人_的讽刺之情。6对划线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这句诗描写了杭州的美景和繁华,体现了诗人对杭州的喜爱及赞美之情。B. 景物描写,体现出杭州的美丽。C. 这两句诗是对统治者糜烂生活的直接描绘,表达作者对他们醉生梦死生舌的讽刺。7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临安城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的景象,描写的目的

4、是(  )A. 体现现在临安城的荒凉。B. 强烈谴责那些醉生梦死的当朝统治者。4. 阅读理解。纸船寄母亲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在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来。1这首诗的作者是_。2“妄弃”的意思是_。3画“”的句子中“它到的地方”是指_。4你对“无端”的理解是:_。5最后一句中“她”是指_,“悲哀”是指_

5、。5. 古诗阅读。游子吟慈母手中线,_。临行密密缝,_。谁言寸草心,_。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_。这是一首歌颂_的古诗,从诗中名句“_,_”可以体会到这一点。3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情景?_6. 阅读并完成练习。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诗的前两句抓住了临安城的特点:_的青山,_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生动刻画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各填一个四字词语)2“暖风”“游人”在诗中有怎样的含义?_3诗人用“_”三个字,责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7. 课内阅读。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

6、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注)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族正黄旗人。本词写于康熙二十(1682)年,时作者随康照帝出山海关。榆关,即今山海关。1分析山一程,水一程中叠用两个一程的作用。_2这首词风格婉约,请从思想感情与语言特点两个方面对此作简要分析。_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_4词中的一程一更用得很妙,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_8. 阅读长相思,完成练习。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本词的作者是_。“长相思”是_名。“榆关”指的是_。2“山一程,水一程”表示征途_

7、;“风一更,雪一更”表示征途_。3“故园无此声”中的“此声”在这里指_,这句诗表达了词人_的感情。9.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稚子弄冰南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注释:稚子:小孩子。铮: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磬: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1古诗的后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2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诗的意思。_3这首诗描写了小孩子“脱冰作戏”的场景,表现了孩童的_和诗人对孩童的_之情。10. 阅读稚子弄冰,完成练习。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

8、。敲成玉磬(  )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注释)稚子:小孩子。铮:古代行军时用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钟。1查字典,给画线的字注音。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璨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夸张 B.比喻 C.拟人3根据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_(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_11. 课内阅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三万里河”指的是_,“五千仞岳”指的是_。这里的“三万里”和“五千仞”都是虚指,分别形容很_和

9、很_。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运用了()的修辞方法。A.比喻 B.夸张 C.拟人 D.对比3对前两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这两句诗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十分工整。B.山本来是不动的,由于用了“摩”字,不但使人感到了山的雄伟,而且富有生气。C.诗中极力描写河山的奇伟壮丽,是为了突出祖国的可爱,表明朝廷收复失地的决心。D.这样的大好河山,却陷于敌手,更加使人感到无比愤慨。4如果把本诗第三句的“尽”字换成“滴”字或“流”字好不好?为什么?_5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12. 阅读理解。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

10、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1本文中描写清新优美的田园风光的诗句是_,描写一家人活动的具体诗句是_。 (   )A.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小儿)溪头卧剥莲蓬B. 醉里吴音相媚好;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C.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小儿)溪头卧剥莲蓬2清平乐村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   )A. 表达了作者喜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B. 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渴望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感。C.&

11、#160;抒发了作者安宁平静的心情。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B. 词牌名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这些格式称为词谱,同时也是曲调名。C. 词牌通常有固定的词的平仄。D. 词牌名只有“清平乐”一种。4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辛弃疾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_)(2)清平乐村居是一首描写战争题材的著名词作。(_)5“无赖“一般情况下“无赖”是指_,在清平乐村居中是_。 (   )A. 蛮不讲理,游手好闲;老夫妇是对小儿的爱称,化贬为褒,表达了对小儿特别喜欢的情感。B

12、. 蛮不讲理,游手好闲;老夫妇对小儿的称呼,表达了对小儿的一种厌恶之情。C. 蛮不讲理,游手好闲;小儿的名字,也说明了小儿的性格特点。13. 课外阅读。别董大   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哪些?2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 抒情的诗句是:_ 3用自己的话说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意思。_14. 阅读下面的边塞诗完成练习。陇西行唐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_。_,犹是春闺梦里人。(注释)匈奴:指西北边境部族。貂锦:这里指装备精良的将士。无定河:在陕西北部。春闺: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1补全古诗。2从第一、二句诗中,我感受到了一种_的精神。15. 理解诗句,体会情感。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暖风”一语双关,既指_,又指_。2“游人”指的是_。3“_”一句是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辛辣讽刺南宋王朝贪图安逸、屈膝求和、不思收复失地的史实。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