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海经》中异兽异人的分析.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12710993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山海经》中异兽异人的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山海经》中异兽异人的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山海经》中异兽异人的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山海经》中异兽异人的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山海经》中异兽异人的分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对山海经中异兽异人的分析翻开山海经,最为吸引眼球的大概就是奇奇怪怪的各种动物和奇奇怪怪的人了,有三头的、九尾的、人面的、一目的、贯胸的,不一而足。后人把山海经视为志怪类,这或许是重要原因之一吧。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过以下几点,首先是在古代由于书写工具的不方便和字形的复杂难写,造成了古代书面语和口语的差距较大,书面语能省则省,可以说是惜字如金,对动植物的描写不会和现在这样详细。其次是,古代对动物的分类和现在不同,对动物的关注点不同,对动植物的描述角度不同,这些不同导致同一种生物,古今描述看起来好像两种生物。第三是,古人往往根据已知的生物描写新认识的生物,古人的已知生物在今人看来也是陌生的,导

2、致了描述不知所云。山海经在描述动物时,往往以极省的笔墨描述动物的最突出特点,就像甲骨文中动物的形象一样,并不追求完全像,而是把最突出的区别性特点描述出来。比如,在甲骨文中,豹子要突出牙齿和花纹,马要突出鬃毛和尾毛,狗的尾巴要上翘,猪的尾巴要下垂,等等。描述动植物的区别性特征应该是最简洁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当时属于明显的区别性特征到今天或许就变得模糊了。就像木牛流马本来应该是一种能在山地行走的车子,人们感觉像用牛马一样方便而称为木牛流马,现在人给弄成了牛马的样子。也许多年后,自行车会被认为能自动行走的车而被复制成机动车的模样,电驴子被复制成电动驴也未可知。这是因为认知条件的变化导致的认识的差异。对

3、山海经我们也有这样的错误认识。要正确认识山海经中的各种动植物,首先要确立这些动植物是确实存在的,不是怪物,第二要确认这些生物生存的环境,在此基础上去寻找,可能性就更大,除此之外,对以下几点也要重新认识。1、 山海经中常常出现的“人面”,并不是长着和人一样的脸,而是动物脸上的五官居于一个平面,眼睛鼻子嘴巴在同一个平面上,和人接近,即为人面。比如猫头鹰,猩猩等。2、山海经中的九尾不是真的长了九条尾巴,而是尾巴上有九个环,就像现在的九节狼一样。3、山海经中的一首三身同样不是有三个身体,而是有三种不同的毛色。4、山海经中的三首也不是有三个头,而是头上有三种毛色。5、所谓的一目,并不是只有一只眼睛,而是对学习能力的一种形象表达,古希腊人是一目,因为他们受华夏文明影响最早,中国人有双目,其他的人都是瞎子,其实是说,他们没有文化。就像中国人把不认字的人称为“睁眼瞎”一样,并不是这个人是盲人,而是这个人没有文化。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