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与蛋白质导学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11488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脂与蛋白质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油脂与蛋白质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油脂与蛋白质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油脂与蛋白质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脂与蛋白质导学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油脂与蛋白质教学目标:1.掌握油脂的组成、结构和主要性质,了解其用途。2. 掌握几种重要a -氨基酸的结构、性质。掌握蛋白质性质及检验方法。教学重点:油脂和蛋白质组成的特点油脂和蛋白质的主要性质。教学难点:油脂的水解反应。课时安排:一课时知识点链接:一、油脂1 油脂的组成与结构油脂属于类。是和生成的。包括:。脂肪:由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组成;油:由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组成,油脂的结构可表示为: 。 Ri、R?、R3代表烃基,Ri、艮、Rb相同的油脂为 甘酯,不相同的为 甘油酯。2.油脂的性质(1)物理性质:密度比水 , 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2) 化学性质:油脂的氢化(硬化、),反应方程式为:

2、,O7HJ3 COOCHN j C 175 COqCHG7H3 COOCH +3 H 2 17H5 COpCHC7H33 COOCH心C17H35 COOCH 油脂的水解: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不完全,在碱性条件下可完全水解。如:G7H35 COOCHH+G7H35 COOCH + 3H 20 " 一 G7H35 COOCHC17H35 COOCH©了出一COOCH + 3NaOH G7H35 COOCH(皂化反应)注意:工业上利用皂化反应制肥皂。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黢钠。 油脂水解后,为使肥皂和甘油充分分离,采用盐析的方法,即加入食盐细粒,使肥皂析出。二、蛋白质1.氨基

3、酸(1)结构:氨基酸是一种含氮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羧基(一 COOH,也含有氨基(NH),天然氨基酸都是 。(2)性质两性R pHCOOH+H R CHCOOHNH 2NH2C1R CHCOOH+Na *R CHCOONa +HONH 2NH2缩合反应QNH2CH3C00H+ H-NHCHiOOOH NHsCHj-NH-CHzCOOH + HE02 .蛋白质(1) 定义:蛋白质是由不同的氨基酸经缩聚后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2) 结构特点:分子中存在着氨基(NH2)和羧基(-COOH),是两性物质,蛋白质溶液是胶体。(3) 化学性质 两性:与氨基酸相似。 水解:最后得到多种氨基酸RPR 水解HeN

4、CHe -CNH -CHe -CNH-CHa-C llHeN-CHe-COOH 盐析:提纯蛋白质少量NqSQ、(NH4)SO4可促进蛋白质的溶解,浓的上述无机盐溶液可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盐析是可逆的.。 蛋白质的变性 :蛋白质在 、等的作用下发生变性,蛋白质的变性是不可逆的。 颜色反应:某些具有苯环结构的蛋白质遇浓HNO变性,产生黄色不溶物。 灼烧气味:灼烧蛋白质产生 气味。(4) 蛋白质的鉴别颜色反应。灼烧,闻气味。如鉴别毛料和棉料、毛纤等。 疑难点拨、比较蛋白质的盐析、变性与胶体的凝聚盐 析变 性胶体凝聚概 念对 象变化条件变化实质变化变化变化变化过程可逆不可逆不可逆用途分离,提纯杀菌,消

5、毒等鉴别,分离等、蛋白质盐析和变性的比较盐析变性变化条件浓的(钾、钠、铵)盐受热、紫外线、酸、碱、重金属盐、甲醛反应类别变化变化变化过程可逆不可逆用途分离、提纯蛋白质杀菌、消毒典例剖析【例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脂属于酯类B、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解析:从油脂的定义、结构特点来分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所以A、C正确。油脂为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所以B也正确。油酸甘油酯与溴加成为使溴水褪色,所以D不正确答案:Do【例2】某同学为了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方案:方案甲:淀粉溶液NaOH静中和液If-HsO

6、溶液变蓝,结论:淀粉未水解;方案乙:淀粉溶液水解液,无银镜生成;结论:淀粉未水解;新制 CuC0H)eit soHaOH k>方案丙:淀粉溶液水解液中和液红色沉淀结论:淀粉已完全水解。根据以上操作、现象判断结论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说明原因。解析: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 应注意检验产物中是否生成葡萄糖,同时还要确定淀粉是否还存在,另外应特别注意,检验葡萄糖前要中和水解液的酸性。答案:(1)甲不正确。原因是未检测葡萄糖。(2)乙不正确。原因是未中和水解液的酸性,不能检测出葡萄糖是否存在。(3)丙不正确。原因是证明淀粉发生了水解,是否完全水解还需加I 2检验淀粉是否存在,如不变蓝,则水解完全。糖

7、类 油脂 蛋白质测试题、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頁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混合物的是()A. 纤维素B.C. 蛋白质完全水解的最终产物2.下列物质中没有醇羟基的是A.甲酸B.苯甲醇蔗糖完全水解的产物D.淀粉完全水解的产物()C葡萄糖D,纤维素A.麦芽糖B.蔗糖C .纤维素D ,淀粉3. 下列物质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是4. 葡萄糖在人体内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是A,加成反应B.聚合反应C水解反应D氧化反应5.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发生酯化反应的酸,不一定是羧酸B .淀粉、纤维素、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一氨基酸D,油脂水解后得到的醇是丙

8、三醇6 乙酸、丙酮、丁醛、葡萄糖的混合物,含碳66%则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23%B. 30%C. 27%D. 33%7生命起源的研究是世界性科技领域的一大课题,科学家模拟几十亿年前地球的还原性大气环境进行紫外线辐射实验当时无臭氧层,认为生命起源的第一层次是产生了与硝基化合物可能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这物质是A.醇类C,糖类&下列变化肯定属于不可逆的是A.电离B,水解C.盐析D,蛋白质变性9油脂水解后的一种共同产物是B. 甘油10.下列物质可以使蛋白质变性的是福尔马林酒精 高锰酸钾溶液 硫酸铵硫酸铜 双氧水 硝酸CD除外11 下列各糖能发生水解,且属于还原性糖的是A.葡萄糖C麦

9、芽糖D,纤维素完全燃烧后生成水的质12 下列各组物质中,总质量一定时,不论按何种比例混合,量为一常量,且与 CO的比值一定的一组物质是()A.甲烷和乙烯 B.乙炔和苯乙烯 C.乙醛和葡萄糖D.甲醛和乙二醇13 在一定条件下,同一物质不能自身相互发生反应的是A.乙醇C乙烯D硬脂酸甘油酯A,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取淀粉和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加入新制银氨溶液共热,没有银镜产生,证明淀粉尚未水解成葡萄糖B,结构式为的化下发生水解反应,有机物,可以在稀硫酸催但水解产物只有一种C油脂的水解反应又叫皂化反应D在苯环上有一个一0H 个式量为43的烃基,属于酚类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15. 葡萄糖、乙酸、甲酸和乙

10、醇可用一种试剂加以鉴别,这种试剂是A银氨溶液B .NazCO溶液C “水 D ,新制CyOHj悬浊液16. 取2 06 g氨基乙酸乙酯与 60 mL 0 5 mol / L NaOH 溶液共热,再慢慢蒸干,则固体残渣是A.纯净物,3 26 g B .纯净物,1 64 g C .混合物,1 95 g D .混合物,2 34 g17. 硬水使肥皂去污力减弱甚至失效,这是由于发生了A.水解反应B沉淀反应C皂化反应D,酯化反应18. 糖元(GH0Q n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比淀粉更大的多糖,主要存在于肝脏的肌肉中,所以又叫动物淀粉和肝糖。下列关于糖元的叙述正确的是A. 糖元与淀粉、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B.

11、 糖元、淀粉、纤维素属于同系物C. 糖元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D糖元只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19. 已知一COOH能电离出一COO和H, NH2能和H结合生成一NH 3。当把晶体丙氨酸溶于水,处于电离平衡状态时,并使溶液呈强碱性,则存在最多的粒子是CH3CHCOOHA,ICHsCHCOOHC,CH?CHC00-nh2CHjCHCOQ-丨+NH:20. 某期刊封面上有如下一个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图中“棍”代表单键或双键或三健。 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该模型图可代 表一种A.卤代羧酸B 醋 C 氨基酸D.醇钠二、填空题21 . (12分)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1) 软脂酸是分子里含有 16

12、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以软脂酸甘油酯为原料制取软脂酸的化学方程式为.(2) 硬脂酸甘油酯的皂化反应方程式为 .(3) 油酸甘油酯氢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22. 4分简要说明下列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做蔗糖水解实验:在试管内加少量蔗糖溶液,再加3 5 mL稀fSQ,小心煮沸几分钟后,冷却。取少量冷却液加入装有新制Cu(QH)2悬浊液的试管中,加热到沸腾,无砖红色沉淀产生。原因是。三、计算题7分23. (12分)某高级脂肪酸(饱和)25.6g,恰好与50mL2mol/ L的NaQH溶液完全中和,这种脂肪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分子式为.它跟甘油充分反应后,生成物的结构简式为.24. 12分 生物学家预言

13、21世纪也是木材化工生产的世纪。现有1620 t植物纯纤维素,理论上可制得质量分数 95%质量分数的酒精多少t ?题号12345678910答案DACDBADDB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BDBDDBCBC6 ,解析:以上四种物质的通式为 (Cf)nQ,含氢应为:66%< = 11%氧为:1 66%1211%= 23% 故应选 A。12. B 解析:B中,C2H2、C8H最简式相同。16 .解析:氨基乙酸乙酯 0 02 mol, NaOH为0 03 mol为1 2 g,后者过量,反应后 0 02 mol 为0 92 g乙醇跑了,得混合物为氨基乙酸钠和 NaOH按

14、照质量守恒定律可得: 2 06 g + 1 2 g 0 92 g = 2 34 g。学生的问题是把反应理解成强热,从而得到甲烷;或不知NaOH过量,得纯净物;或以为氨基要与 NaOH反应。21. (1)CHjOHCHCXXXH + 3H2O3C!5H31 COOH + CHOHjHjiOOOCHj血 OH(2)QvHCOOCHCH菇 OOOCHICi7H35COOCH2ch2oh+ 3NaOH3Ci7H3SOOONa + CHOHCH;OH(3)CpHCOOCHq7H33(XiOCH +3H2G 巫 coocf催化刑尸 加热、加压”QyHssCOOCK q7H3SroocH G代 COOCHj22 (1)冷却后的溶液在加入新制 Cu(OH)2之前应用NaOH中和剩余的HSQ,并让NaOH稍过量23- 256,5H31COOH , (SHyCOObCsHs24由GHiQ n纤维素 + nfO催化剂一.nC6H12Q葡萄糖C6H12Q 催化剂一.2C2H5O卅 2CQ16246X 2可知1620 t植物纯纤维素可制得纯酒精 920 t,酒精溶液为:920t = 968 t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