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家庭练习部编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12615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家庭练习部编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家庭练习部编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家庭练习部编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家庭练习部编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家庭练习部编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家庭练习部编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家庭练习部编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欲:履:度:遂:2下列对“至之市,而忘操之”这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到了集市,忘记了操练B.到了集市,忘记了带量好的尺码C.到了集市,把尺码丢在集市了D.到了集市,才发现尺码3下列对“何不试之以足”这句话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这是郑人自言自语,说为何不试试鞋呢?B.这

2、是郑人自言自语,说为何不拿脚试试呢?C.这是别人对郑人说为何不拿脚试试呢?4从“宁信度,无自信也”中可以看出郑人_。2. 文言文阅读。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1虎求百鲁而食之()A.设法得到 B.恳求,乞助C.需要 D.寻找2天帝使我长百兽()A.替,让 B.出使 C.派,差遣 D.用3天帝使我长百兽()A.管理,治理 B.生长,发育

3、0;C.增加 D.排行第一4兽见之皆走()A.失去原样 B.跑,奔跑 C.通过 D.走路,步行5“狐假虎威”的意思是_。6百鲁看见老虎和狐狸皆走的原因是_。7这篇寓言故事讽刺的是_的人。3. 阅读理解。融七岁时,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长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1解释加点词语。A置于寿台之上 _B融遂按长幼次序而分  _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他人得梨巨,

4、唯己独小,何故?_3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上面的故事。_4通过阅读选文,你发现主人公有哪些优点值得你学习?(最少写出两点)_5“小明说:家里就我一个孩子,我不需要向主人公学习。”你赞成这种说法吗?为什么?_4. 小古文阅读。高山流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选自列子·汤问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伯牙善鼓琴(_)善良;慈善。 擅长;长于。赞许。善哉(_)善良;慈善。 擅长;长于。赞许。志在高山(_)意向,心里想着。记号。记载的文字。伯牙所念(_)惦记。说,读,诵读。

5、心里想到的。2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部分的意思。_3由“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可以看出()。A.伯牙弹的曲子,钟子期都听得清清楚楚B.伯牙弹什么,钟子期都听不懂C.伯牙心里想什么,都能通过琴声传达出来D.钟子期也很懂音乐,伯牙的琴声中听不出伯牙所想4“高山流水”常用来比喻。A.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B.有山有水的绝美风景C.纤尘不染的美好境界D.文笔流畅优美5.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望梅止渴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失汲道(_)失去找不到(2)三军皆渴(_) 都 一起2翻译

6、下面的句子。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_3你觉得曹操想出的办法好吗?好在哪里?_4与“望梅止渴”意思相近的成语是()。A.画蛇添足 B.画饼充饥 C.望眼欲穿 D.叶公好龙6.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选自孟子·告子1对第一句中“通”与“善”的解释正确的是( )A.整个 善良 B.通过 善于 C.整个 善于 D.整个 熟悉2弈秋教两个人下棋,这两个人的表

7、现是( )A.两个人都很专心B.两个人都不专心C.一个人很专心,另一个人不专心3画线句子采用的主要写法是( )A.比喻 B.对比 C.联想 D.照应4“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读出_的语气。“非然也”应读出_的语气。A疑问 B反问 C否定   D肯定5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的是( )A.做任何事都可以一心二用。B.做事要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C.做事时要想着天上的鸿鹄。7. 阅读短文。不能与不为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

8、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挟太山以超北海 超:越过,跳过。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老:尊敬,敬重。C.为不用明焉 明:明亮。 D.天下可运于掌 运:转动。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B.为长者折枝/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C.而功不至于百姓者/舍瑟而作D

9、.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3下列对文段的理解或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孟子用“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剖析了不能”和“不为”的区别。B.孟子认为,对齐王而言,通过“推行王道”而实现天下大治是一件可以做到的事情。C.孟子借类比表明,要像古贤人一样善于“推恩”,并把它作为治理天下的重要方法。D.孟子借此揭露了齐国政治的黑暗,也希望能够引起齐王警觉。8. 课内阅读。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写出加点字的读音并填空。孔君平

10、诣(_)其父,为(_)设果。是_为_设果。2“惠”同“_ ”,“甚聪惠”是说杨氏之子_ ,从文中“_ ”这一句话可以看出。3杨氏之子的回答非常巧妙,妙在:_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诣:_ 乃:_(2)孔指以示儿曰。示:_ 曰:_(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未:_   闻:_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_9. 阅读与理解。围魏救赵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军,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

11、孙子曰:“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刑余之人:受过肉刑,身体不完整的人,孙膑曾受膑刑。孙子:这里指孙膑。罢:同“疲”,疲劳,疲乏。收弊:坐收挫败的结果。梁:魏定都大梁,故亦称“梁”。1田忌想要直接带兵去援救赵国,孙膑给了他什么样的建议?_2解释一下“围魏救赵”这个成语的意思。_10.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

12、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吾盾之坚。(_) (2)吾矛之利。(_)(3)或曰(_)   (4)弗能应也。(_)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_3那个人采用了什么办法让楚人哑口无言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_4这个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_1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3、。(选自刘向新序·杂事)(注释):牖(yòu):窗户。施(yí):延伸。还(xuán):掉转。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施尾于堂(_) (2)叶公子高好龙(_)2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凿以写龙(凭借) B.叶公见之(代“龙”)C.施尾于堂(对于) D.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而且)3古代“走”即“跑”的意思。请你举出三个带“走”字其含义也是“跑”的意思的成语。(_)(_)(_)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_5叶公“弃而还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叶公好龙”

14、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讽刺什么?_12. 阅读,完成练习。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1)使弈秋诲二人弈(_)   (2)通国之善弈者也(_)(3)虽与之俱学(_)   (4)惟弈秋之为听(_)2分别用“   ”和“”画出两个学下棋的人的不同表现。3课文通过记叙_的事,告诉我们_的道理。13. 课内阅读。浙江潮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

15、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进,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在全文中起_的作用。解释_ 。2用“   ”标出文中具体描写浙江潮的句子,这是按由   到 的顺序,从   、   、   、   四个方面来写的。14. 阅读与理解。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

16、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1请你用一个成语为本文拟个标题,填在文前的横线上。2翻译下面文言句子。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_3选出与本则寓言的寓意相反的一个成 ()A.画饼充饥 B.画虎类犬 C.画龙点睛4你能说出这个寓言的寓意吗?请写在下面。_15. 阅读理解。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选自韩非子)(注释)齐宣王:齐国的国君。竽(yú):古代的一种乐器。南郭处士:南郭先生。说:“悦”,喜欢、高兴。廪(ln)食(sì)以数百人:官府供给的粮食和那几百人一样。湣(mn)王:齐宣王后的继任国君。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必三百人(_)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_)2用自己的话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_3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生活中那些(   )A.弄虚作假,没有真才实学的人B.溜须拍马,喜欢阿谀奉承的人C.夸夸其谈,经常言过其实的人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