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无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14681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无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教版无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教版无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教版无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无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阳铭学堂个性化辅导教案提纲教师: 锁老师 学生:时间: 2015 年 12 月 13 日 第 课时一、教学课题,教学目标: 本节课主要讲无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历来是中考的 重点。将它们的知识网络化、熟练掌握尤为重要。二、授课内容与重点难点:熟悉并灵活应用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三、教学流程与授课详案:1物质转化的规律图中每一条线都表示各种物质间的相互关系。从一种物质出发就是这种物质的主要性质,箭头的指向就是 这种物质的制备。图中横向表明了不同类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这些反应都生成盐这类共同产物,由此可得出十种生成盐 的方法:金属 非金属 无氧

2、酸盐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含氧酸盐金属 酸盐 氢气金属 盐新盐 新金属酸性氧化物 碱盐 水碱性氧化物 酸盐 水酸碱盐 水酸盐新酸新盐碱盐新碱新盐盐盐新盐新盐图中纵向表明了由单质到盐的转化关系,如:NaNa2ONaOH NaClCOCO2H2CO3Na2 CO32 无机非金属材料( 1) 水泥 生产原料:石灰石、黏土和其他材料。 生产过程:将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磨细成生料,在炉中烧至部分熔化,冷却成块状熟料,再加入适 量石膏磨成细粉,即得普通水泥。 重要性质:水泥具有水硬性,而且在水中也可硬化,贮存时应注意防水。 主要用途:制成水泥砂浆、混凝土等建筑材料。 人们已发明了许多新式水泥:如矾土水泥

3、、矿渣水泥、膨化水泥等。( 2) 玻璃 生产原料:石英砂、纯碱和石灰石。 生产过程:把原料粉碎,按适当比例混合放入玻璃窑中加强热熔化,冷却后即得普通玻璃(即配料、 熔化、成型、退火) 。 主要成分:普通玻璃是 Na2SiO 3、 CaSiO3和 SiO2熔化在一起所得到的混合物。 重要性质:玻璃在常温下虽呈固态,但不是晶体,没有固定的熔沸点,受热时只能慢慢软化。 普通玻璃种加入一些金属化合物,可得到有色玻璃。( 3) 陶瓷 生产原料:粘土等(含硅酸盐) 。 陶瓷种类:土器、陶器、瓷器。 生成过程:混合成型干燥烧结冷却。 优良性能:耐水、耐酸碱、抗氧化、耐高温、绝缘性好、易加工成型等。 常见有特

4、殊颜色的物质Fe2O3: 色Fe3O4: 色Fe 2: 色 Fe 3: 色Fe(OH) 3: 色 Cu: 色CuO :色 无水 CuSO 4: 色CuSO 4·5H2O: _色 Cu2: _ 色Cu(OH) 2: _色 S: _ 色 (注:离子代表含有这种离子的溶液 ) 3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1)O 2:用 检验,现象是 。(2)CO 2 :用 检验,现象是 。例 1 (湖州)下列表中各物质不能按照图中关系( “表”示反应一步完成 ) 转化的是 ( )变式训练 1 如下图所示, A、B 、C、D、E、F 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C 发生的是中和反应, F 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

5、一种盐。结合图中信息,回答有关问题。(1) E 的化学式为 。(2) A 与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C 与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与 B 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 B与例 2 (潍坊)鉴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试剂( 括号内 ) 不合理的是 ( )ACO2和 N2(澄清石灰水 )B Ca(OH) 2溶液和 NaOH 溶液(稀盐酸)C NaOH 溶液和稀 H2SO 4(pH 试纸) D固体 CaCO 3和固体 NaCO 3(水) 变式训练 2 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一瓶是饱和氯化钠溶液,一瓶是蒸馏水,为了把它们区分开,同学们提出了以下方法:蒸发测密度 测导电性 测 pH 加入氯化钠

6、加入食醋,你认为可行的ABC D例3 (南京) 下图中的物质都是初中所学的,其中A 、 B 为单质, B 是可供动植物呼吸的气体;甲、乙与过量的丙两两反应的所有产物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1) 写出 B的化学式 ;写出一种丙的名称 。(2) 写出 A和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写出乙 甲的化学方程式 。例 4(兰州 )实验室有一包粉末状物质。 可能是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 氯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原粉末的成分,某校化学兴 趣小组的同学,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1)若 A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2)

7、 该粉末中一定不含 ,操作 1(3) 为了不干扰对第步实验现象的判断,试剂A 是 _ 的名称是;无色气体是B 最好选择,请写出步骤的化学方程式:1在加热情况下能和浓 H2SO4 反应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并将气体通入水中呈酸性,通入溴水或酸性KMnO 4溶液中,颜色都消失的物质是A 氧化亚铁B 二氧化锰 C氧化铜 D木炭粉2下图所示为含有同一元素的a、b、c、 d、e 五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a 是单质, b 是气态氢化物, c、d是氧化物, e 是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则 a可以是下 Cl2N2CS SiA B CD3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 既能和某些非金属单质、 金属单质反应,

8、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是ANaOH 溶液B稀 H2SO4C NaCl 溶液列中的b又能和某些金属DCO24将 0.4mol 铁粉逐渐加入到含 HNO 30.8mol 的稀溶液中,反应生成气体 物质的量 n mol 的关系,下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NO 的物质的量 m mol 和消耗铁粉的 )5某离子化合物 X 的化学式为 NH 5,加热该物质可生成两种气体。在X 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A+1 价B-1 价C-2 价D +3 价3+ -6下列各实验操作过程中,能发生Al 3+3AlO 2-+6H 2O=4Al(OH) 3离子反应的是() 向铝盐溶液中滴入烧碱溶液直至过量向偏铝酸盐溶液中滴入盐酸直

9、至过量向烧碱溶液中滴入铝盐溶液直至过量向盐酸中滴入偏铝酸盐溶液直至过量A 只有、B 只有 C只有、 D都未发生上述离子反应7铜和镁的合金 4.60g 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 4480mL 的 NO2 气体和 336mL 的 N2O4 气体(均为标准状况)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 )A 12.0gB 8.51gC15.6gD 7.04g12345678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甲可由两种单 质直接化合得到,乙为金属单质, F 的溶液中只含一种溶 质,G 为酸,乙在 G 的浓溶液中发生钝化。 有的反应可能 在水溶液中进行, 有的反应中

10、生成物未全部给出, 反应条 件也未注明。若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 A、G 的浓溶液并使它们接近,有大量白烟生成;甲为一种淡黄色固体,D、 F的溶液均呈碱性。则 1.7 g A 与 O2 反应生成气态的B 和 C 时放出 22.67 kJ 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B 与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D 的水溶液和 F的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OH ) (填字母序号) 。(a)前者大(b)后者大(c)一样大( d)不知浓度,无法比较若 B为红棕色固体, C能使品红试液褪色, D 的水溶液中加入 HNO 3酸化的 Ag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则工业上反应在 中进行,反应在 (均填设备名称

11、)中进行。 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甲的反应条件是 或 。 D 和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9下图中 AL 分别表示反应中的一种常见物质, E、F、I 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单质,其中 E 为有剌激性气味 的气体, X 、Y 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参加反应的水以及生成的水在图中已略去。填写下列空白:(1) E 是 ; J 是 。(写化学式)(2) 写出 D+X F+G 的离子方程式: 。(3) 写出 A+B C+E 的化学方程式: 10甲、乙、丙为常见单质,乙、丙两元素在周期 表中位于同一主族。 X 、A 、B、 C、 D、E、F G 均为常见的化合物, 其中 A 和 X 的摩尔质量 相同, A 、G 的

12、焰色反应为黄色。在一定条件 下,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请回答:(1) 写化学式:丙 ,E 。(2) X 的电子式为 。(3) 写出 A 与 CO2 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 写出 B 与 G 溶液反应生成 F 的离子方程式: _(5) 在上图的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序号)六、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特别满意 满意 一般学生签字:七、教师评定:1、 学生上次作业评价: 好 较好2、 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 好 较好教师签字:参考答案1AD2C3AD4D5AB6 C 7B8 4NH3(g)5O2(g)4NO(g)6H2O(g);H906.8 kJ · mol 1 2Na2O22H2O4Na4OH O2( b)沸腾炉 吸收塔 点燃 光照 Fe2Fe3 3Fe2 9(1)E是 Cl2;J是Fe(OH) 3。2) 2OH -+2Al+2H 2O=2AlO 2-+3H 2 。3)2HCl+NaClO=Cl 2 +NaCl+H 2O。10 (1) O2SO3(2)(4) HCO 3 + OHCO32 + H2O(3) 2Na 2O2 + 2CO22Na2CO3 + O2(5) 阳铭学堂教务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