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14683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1、专业名称:应用电子技术2、专业代码:610102。二、入学要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修业年限3年。四、职业面向本专业主要面向电子产品生产制造企业,从事电子产品生产、产品研发,质量检验,生产现场管理等工作;也可扩展到物业管理、社区服务、大型娱乐场所等社会各部门的电子设备及系统的操作、管理和维修服务;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领域的检验、维护及维修;电子电器产品的销售、售后技术服务等工作。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

2、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电子产品开发、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产品维修、生产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工作态度、行为规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二)培养规格表1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知识大学专科层次的人文科学知识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1.模拟电子线路和数字电子线路的基础知识;2.电子线路板设计与制作技术知识;3.单片机应用技术知识;4.电子产品检测与维修技术知识;5.表面组装生产技术知识;6.嵌入式技术应用知识。一定的生产管理知识能力通用能力1.计

3、算机操作与办公软件应用能力;2.借助工具阅读英语技术资料的能力;3.较好的语言表达与文字写作能力;4.较好的人际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5.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专门能力1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选用的能力;2.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及工具的使用能力;3.电子装配、焊接、调试、制作的能力;4.设计、调试单一功能电路的能力;5. 安装、调试、检测和维护电子设备能力;6.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能力;7. 表面组装生产能力;8. 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合适的单片机芯片,并能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9. 贴片机编程与操作能力;10.电子产品维护与维修能力。拓展能力1.电子产品生产设备维护与维修能力;2.电子产品生产工艺

4、与管理能力;3.电子产品销售与管理能力;4.产品品质检测能力。能力方法能力1.按照科学的方法不断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2.制定工作中相关技术和方案,并用科学的方法组织和实施的能力;3.能自主确定和调整学习,工作计划,不断总结、提升质量以满足岗位需求的能力;4.借助参考资料、网络、手册等途径进行信息的获取、分析与使用的能力;5.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工作、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6.决定和计划能力、时间管理与评价的能力。素质政治素质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3.遵纪守法的意识。职业素质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树立诚实守信意识和责任意识,有

5、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严格遵守职业规范及操作规程,具有较强的安全和环保意识。人文素质正确对待自然,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自己的行为与作为。身心素质1.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和生理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的习惯,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健康标准;2.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积极乐观的态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品质和心理素质。六、课程设置及要求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一)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分为三大模块:(1)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6、育、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与创业指导等。(2)自然科学公共基础课 大学英语、高等数学。(3)实践环节公共基础课 军事训练、计算机应用技能实训等。公共课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论的不可缺少的课程。(二)专业(技能)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有电子线路分析与应用、电子线路板设计与制作、单片机小型应用系统的设计、典型电子产品整机检测与维修、嵌入式技术应用、表面组装生产工艺与过程控制。表2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能力培养序号课程名称课时安排课程内容职业能力培养电子线路分析与应用讲授:97实验:80实训:60项目一: 直流稳压电源的分析与制作项目二: 调光电路的分析与制作项目三:低频功率放大器的

7、制作与分析项目四: 音频信号发生器的分析与制作项目五: 产品质量检测仪的设计与制作项目六: 数码显示电路制作与调试项目七: 由触发器构成的抢答器的制作项目八: 数字电子钟的分析与制作项目九:数字电压表的制作与调试1.熟练使用焊接工具和常用仪器仪表;2.能对典型电子电路进行分析,并进行简单电子产品功能分析、设计;3.能进行电子电路原理图的绘制;4.了解产品的成本核算方法,会进行电子产品成本估算;5.熟练掌握基本的、规范的操作技能,能进行小型电子电路的制作;6.能进行电子电路调试并熟练检查、排除故障。电子线路板设计与制作讲授:32实验:32实训:30项目一:电路原理图的绘制项目二:原理图元件的设计

8、项目三:PCB元件封装设计项目四:PCB板图设计1.能运用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分析典型、常见的单元电路;;2.能在明确电路功能的基础上,熟练应用AD10软件绘制各类电路原理图,并根据要求设计出电气正确、符合工艺要求的PCB板;3.能对一般难度的电子产品进行分析,形成相关技术文档:电路原理图和PCB板图;4.熟悉热转印方法和原理,并能熟练使用简单的制板工具和设备,制作PCB板。单片机小型应用系统的设计讲授:36实验:36实训:30项目一:熟悉单片机开发环境与单片机硬件系统项目二:LED控制系统项目三:显示与键盘接口技术应用项目四:定时与中断系统设计项目五:串行通信技术应用项目六:数字电压表设计1

9、.单片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可编程器件的软硬件开发工具的应用;3.常用器件或芯片造型及相关资料搜集;4.编写单片机程序;5.单片机系统扩展;6.数据采集及信息处理。典型电子产品整机检测与维修讲授:32实验:32实训:30项目一:液晶电视的结构与拆装项目二:接口电路的检修项目三:开关电源电路分析与检修项目四:背光板电路分析与检修项目五:液晶电视信号处理电路分析与检修1.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并能对其进行维护的技能;2.电视机电路的故障分析、判断与排除;3.具有对电子产品进行调试、电路参数测试、分析、判断与排除电路故障的能力;4.熟悉常见电子产品各种测试及相关数字电子产品维护和保养,技术状态的鉴定。5

10、嵌入式技术应用讲授:26实验:38实训:30第一部分 C语言与数据结构第二部分 库开发项目实战项目一 ARM嵌入式开发环境使用MDK环境搭建项目二 家用灯光照明系统的设计GPIO项目三 家用门禁报警系统的设计NVIC中断系统项目四 家用通风系统的设计通用定时器与PWM项目五 家用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串行通信项目六 家用厨房燃气监控系统的设计ADC模数转换项目七 家用密码存储系统的设计I2C总线项目八 家用植物种植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综合应用 1.能对ARM 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装配、调试,能初步设计ARM控制系统;2.掌握Cortex-M3内核的架构;3.能进行一般的应用型编程;4.熟练用嵌入式系统的

11、软件调试工具,软件编译工具对应用程序在操作系统中的编译调试跟踪。6表面组装生产工艺与过程控制讲授:32实验:32实训:30项目一:认识表面组装技术(SMT)项目二:SMT来料质量控制项目三:SMT点胶及印刷工艺控制项目四:SMT贴片工艺控制项目五:SMT自动焊接工艺控制项目六:SMT检测与返修工艺控制1.掌握SMT元器件的型号、规格及识别方法;2.掌握SMT印刷工艺方法,熟悉印刷机的操作规范和操作要领;3.掌握SMT贴片工艺方法,熟悉贴片机的操作;4.掌握SMT再流焊接工艺方法,熟悉再流焊炉的操作;5.掌握SMT的检测与返修方法,熟悉返修设备的操作规范和操作要领。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3应用电

12、子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八、实施保障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习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一)师资队伍本专业课程的类型分为四大类: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实践必修课程及专业限选课程。在不同类型的课程中,专、兼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1.专业专任教师的要求(1)具备电子类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通过培训获得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具备教学能力;(2)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具备专业领域的独立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3)具备电子类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企业技术工作经历,具有双师素质;(4)能独立承担1-2门专业课程,独立指导一门实训课程;(5)具有指导学生参加专业领域的创新和技能大赛

13、的能力。2.专业实训指导教师的要求(1)具备电子类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通过培训获得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具备教学能力;(2)具有丰富的技术工作实践经验和较高的操作技能;(3)具备电子类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企业技术工作经历,具有双师素质;(4)能独立承担1-2门实训课程,独立指导学生完成课程设计;(5)具有指导学生参加专业领域的创新和技能大赛的能力。3.校外企业兼职教师的要求(1)在行业内有一定威望和知名度,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过较大的贡献;(2)具有较长时间的企业专职技术工作经历,有较强的实践能力;(3)专业基础扎实,能胜任专业课程的教学或实训指导工作;(4)热心教育事业,责任心强,善于沟通。(二)教

14、学设施1.校内实训基地配置为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按照“校企共建、资源共享”原则,以“生产车间”、“培训、实训一体化车间”等多种形式,建成了多个集教学、培训、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共享型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并以“真设备、真项目、真要求”的真实性集成,营造与生产工作现场相一致的职业教育环境,使校内实训基地成为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训练中心。(1)SMT实训中心功能:适用课程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表面组装生产工艺与过程控制等。表4 主要设备装备标准(以一个标准班50人配置)序号设备名称用途基本配置(数量)适用范围(职业鉴定项目)1半自动印刷机锡膏印刷1台电子设备装接工2自动高速贴片机贴装

15、贴片元件2台3自动接驳台连接贴片机2台4锡膏搅拌机搅拌锡膏1台5PCB周转架放置产品60套6PCB上下板架放置产品40套7防静电周转车产品运输3台8精密返修系统BGA返修1套9空压机动力支持1台10防静电衣帽鞋防静电手环防静电50套11手浸锡炉元件焊接1台(2)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训中心 基础实训中心包含了电工、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等电子类专业的基础实验实训设备,建设参照企业实际安全操作、真实工作环境,满足电路分析、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等课程的学习情景实施需要,使学生了解企业职业岗位的工作规范和程序,并能通过考核拿到相关电工、电子类职业技能证书。表5 主要设备配备标准(以一个标准班50人配置)序号

16、设备名称用途基本配置(数量)适用范围(职业鉴定项目)1电工实验实训装置(局域网型)学生进行电工、电路类实验实训40台电子设备装接工无线电调试工2模拟电子实验装置(双组台式、局域网型)学生进行模拟电子电路实验实训25台3电子生产线(10米.25工位/条)学生进行电子产品生产实验实训2条4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装置(双组台式、局域网型)学生进行数字电子电路实验实训25台(3)创新实训室 满足单片机小型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小型智能电子产品研制、嵌入式技术应用、电子创新设计等课程的学习情景实施需求。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真实电子产品的开发、设计过程要求,配置了种多功能开发模块、测试仪器、仪表和工具,使学生熟悉

17、、掌握真实电子产品的开发手段、方法、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职业感知和职业意志,是学生逐步获得、积累和拓展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完善自身职业素养的重要场所。表6 主要设备配备标准(以一个标准班50人配置)序号设备名称用途基本配置(数量)适用范围(职业鉴定项目)1ARM9开发套件Arm嵌入式开发实验实训20套助理电子设计工程师2ARM10开发套件Arm嵌入式开发实验实训20套3ARM10智能家居开发套件Arm嵌入式开发实验实训5套4ARM10无线网络套件Arm嵌入式开发实验实训5套5ARM10仿真器Arm嵌入式开发实验实训2套6直流稳压电源提供工作电源50台7数字示波器测量工具35台86伺服电

18、机多自由度铝合金机械手实验实训装置5套9高智能坦克车实验实训装置20套10六脚爬虫机器人实验实训装置10套11金刚人形机器人实验实训装置2套12可重组机器人实验实训装置10套13人形双足科研机器人实验实训装置2套14DSP开发板数字信号处理开发系统10套15STM32开发板套件应用控制开发系统30套(4)电路CAD实训室 满足电子线路板的设计与制作、FPGA/CPLD应用等课程的学习情景实施需求,配置有电子设计自动化相关的硬件系统以及多种较流行的大、中型开发设计应用软件,如FPGA设计软件、PCB设计软件、电子仿真软件等。表7 主要设备配备标准(以一个标准班50人配置)序号设备名称用途基本配置

19、(数量)适用范围(职业鉴定项目)1CycloneII FPGA开发板EDA实验实训开发平台30套助理电子设计工程师一线生产工艺员PCB绘制设计员2编程器USB-Blaster程序录入30套3液晶显示模块开发板显示模块30套4普通ADC/DAC模块普通数模转换模块3套5高速ADC/DAC模块高速数模转换模块1套6彩色液晶显示器开发板显示模块1套7A3P030 FPGA开发板EDA实验实训开发平台30套8USB下载器程序下载5套9Fusion开发板+USB下载器EDA实验实训开发平台3套10计算机(PC)实训基本计算机平台60台(5)嵌入式实训室承担嵌入式技术应用等课程及大学生电子竞赛嵌入式项目的

20、相关训练,能为本专业学生学习、训练嵌入式技术的应用和调试提供良好的设备和技术支撑,也为本专业教师教进行相关科研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表8 主要设备配备标准(以一个标准班50人配置)序号设备名称用途基本配置(数量)适用范围(职业鉴定项目)1电脑实训基本计算机平台51台助理电子设计工程师2多媒体投影设备(含投影仪)实训基本1套3教学科研平台嵌入式实验实训平台30套4嵌入式系统综合应用创新实训开发装置嵌入式实验实训平台5套5开源硬件-嵌入式人工智能基础实训开发平台嵌入式实验实训平台5套6智能交通与嵌入式技术应用开发综合训练沙盘嵌入式实验实训平台4套7嵌入式系统综合应用创新实训开发装置嵌入式实验实训

21、平台4套(6)家电维修实验室主要承担典型电子产品整机检测与维修家电维修、电源技术等课程的实验实训项目,同时能进行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职业技能鉴定及对外承接家电维修等任务。表9 主要设备配置标准(以一个标准班50人配置)序号设备名称用途基本配置(数量)适用范围(职业鉴定项目)1家电音视频维修技能实训考核装置电视机原理及维修实验实训平台8套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中级)2直流稳压电源提供工作电源70台3电视信号发生器提供实验实训电视信号10台4制冷维修工具箱维修工具15套5组合工具箱维修工具50套6液晶电视液晶电视原理及维修实验实训50台7等离子电视等离子电视原理及维修实验实训2台9电冰箱电冰箱原理及维

22、修实验实训5台10洗衣机洗衣机原理及维修实验实训5台11电热水器电热水器原理及维修实验实训5台12电磁炉电磁炉原理及维修实验实训20台13微波炉微波炉原理及维修实验实训10台2.校内实训安排表10校内实训项目安排表序号实训项目所属课程学期安排学时主要内容与要求1收音机放大电路制作与分析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130针对所选择的项目分析性能指标,通过沟通、交流、资料查找的方式确定模拟电路的设计方案,进行元器件的选型和成本估算,完成原理图绘制和线路板制作,并结合装置平台进行电路制作与调试,并编制设计说明书,并完成成果演示。2音量显示电路制作与调试230针对所选择的项目分析性能指标,通过沟通、交流、资料查

23、找的方式确定数字电路设计方案,进行元器件的选型和成本估算,完成原理图绘制和线路板制作,并结合装置平台进行电路制作与调试,并编制设计说明书,并完成成果演示。3测试板的设计与制作电子线路板设计与制作330提供学生实际产品、PCB、PCBA或电路原理图;要求能够测绘、改板、设计印制板达到相应的设计要求;完成相关的技术文档和说明文档;进行测试成果的说明和展示。4洗衣机控制系统综合调试单片机小型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制作430引导学生了解单片机串行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可灵活的综合运用已掌握的单片机各功能模块,通过多种程序设计算法,能运用PROTEUS仿真软件,利用相关指令编程完成系统要求的各种功能。5液晶电视

24、机的电路测试与维修典型电子产品整机检测与维修430根据液晶电视机的电路工作原理,进行电路模块分析与维修。培养学生的电路分析能力与维修技能。6SMT设备的操作、调试与维护表面组装生产工艺与过程控制430要求学生熟练掌握SMT设备的操作步骤、操作方法以及维护。7基于HX1230液晶屏的智能时钟系统的设计嵌入式技术应用530掌握嵌入式STM32内部GPIO、中断、定时器、USART串口、I2C总线等片上外设的综合应用。能够根据传感器接口和驱动资料编写外部传感器模块等驱动程序。能够根据系统要求对系统程序进行分层封装,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系统程序的开发。8电子产品综合设计与制作毕业综合实践5240通过对中

25、等复杂程度电子产品和电子设备的设计、生产、安装、调试,使学生具备电子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指定的设计任务,收集资料、研究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地完成一项电子电路的设计制作工作,得到电子技术工程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功训练,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较好地适应生产实际。3.校外实习安排针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小型电子企业较多,迫切需求大批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特点,积极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个课堂和两种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并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坚持“工学交替,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26、同时强化实习的系统化设计,在三年的学习计划中,将实习体系分为三个阶段,针对每一学年的人才培养目标都有明确的要求。第一学年的企业体验实习,主要是在校办工厂、欧姆龙学院等让学生了解企业状况,体验企业文化,学习5S活动。第二学年的专业顶岗实习,作为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个教育内容,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着眼于专业技能、专业素养和社会能力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增强就业竞争力。第三学年的就业顶岗实习,学生以“员工”的身份实现预就业。其中,顶岗实习是“三年三阶段”实习模式的核心,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居重要地位。顶岗实习在实施上采取三结合,即岗位区域集中与企业分散相结合、学校推荐与学生自找相结合、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相结

27、合。为保障对顶岗实习的科学有效管理,创新顶岗实习形式与管理制度,探索与建立工学结合教育的长效机制,设立由系部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专业顶岗实习指导小组和顶岗实习学生自律小组组成的三级管理机构,实行“分级负责,岗位管理”的管理机制。通过系统化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做,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结合,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创新意识等全面教育,突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道德的养成,将学生培养融入到企业现场和社会实践之中,让学生能“带着工作经验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以充分体现人才培养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与职业性,实现“扎实的首岗胜任能力、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良好的职业可持续发

28、展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表11 校外实习安排表序号项目名称学期学时主要内容及要求1体验实习130在校办工厂让学生了解企业状况,体验企业文化,学习5S活动。2专业实习4420在校内实习基地岗位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提高工作的责任心,让学生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3就业顶岗实习6510了解企业的组织形式,人员及分工情况;了解电子产品的加工制造工艺、组装、总装、浸漆、检验、试验、开发等过程,以及所用的设备、工艺装备、检验方法;了解企业电子产品生产中常用的技术文件种类、内容和编制方法,在专业知识、职业意识、工作能力

29、、思想素质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训练,以提高毕业后的岗位适应性及就业能力。(三)教学资源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毕业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与企业技术人员、专家共同开发教材和实验实训指导书,使教学内容更好地与实践结合以满足未来实际工作的需要。建立企业项目累积资源库,把每年优秀的企业项目的开发过程、研发成果、研究资料等加入到累积资源库,作为完整的案例供老师和学生学习参考。(四)教学方法学习领域课程在教

30、学方法上应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通过教师对案例的分析和讲解,对任务的分解和提示,由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实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职业能力,逐步使学生在案例分析或任务实施活动中了解工作过程。教学方法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拓展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应发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团队中引导学生与人沟通、交流和相互协作的能力同时,同时应提倡坚持个体的合理主见,激发其创新的勇气和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使用任务教学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工作过程当中去,以了解并及时解决最新的问题。(五)学习评价评价按任

31、务进行,采取中间过程、最终结果评价以及5S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视对中间过程的评价;同时也应重视对实践操作能力的检验,以及对工作态度、团队协作及沟通能力的检验。评价的方式可以采取同学监督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以团队方式完成工作过程的评价,对队员的评价由队长负责,对团队总的评价由教师负责,两者结合形成队员的评价结果。(六)质量管理1.专业教学运行管理(1)课程教学运行与管理 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不断健全课程教学运行管理的组织领导机制,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强化教学过程监控,重视教学评价,健全制度建设,如院系(部)二级教学管理暂行办法、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及学分管理办法、教学信息

32、反馈制度实施办法、课堂教学质量等级评定实施办法等,确保教学质量提高。 (2)实训基地运行与管理 改革实训基地管理模式,校内实训室采取由专职实训管理员与教研室专业教师共同管理的模式,专业教师主要负责实训项目的开发和实训室的发展规划,实训管理员主要负责实训室的日常管理、协助主讲教师指导学生实训,这种模式既可以促进教师职业技能提高,又可以根据技术发展进行实训室的系统规划建设。对于校内实训基地(生产车间)和校外实训基地,采取由企业、学校和专业共同管理的模式,以企业管理为主,引进企业 5S 管理理念,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制定实训基地设备管理制度、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校内实训管理制度、兼职教师实训指导管

33、理制度、实训教学组织管理制度、教师校内实训与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保证了实训基地的良好运行,使实训基地利用率得到大幅提高。(3)教学资源建设及管理 利用学院已经建立的专业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建设了共享性专业资源库、网络课程、教学管理平台;充分利用图书馆、数字图书、电子阅览室、专业实训室、实习教学工厂、电教器材、多媒体教室、教学一体化教室等为专业教学服务,为学生第二课堂服务。 为提高教学技术资源的使用效率,学院出台了相关的管理规章,用于管理各种教学资源,管理者和使用者有高度的责任感,爱护教育资源,认真做到防尘、防磁、防霉、防潮、防火、防盗和防破。 (4)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学院、系部、教

34、学团队构成的三级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制。构建由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与监控、人才培养质量社会监控组成的三大监控系统。通过校内监控与校外监控相结合,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反馈及时有效。2.顶岗实习的监控与管理 (1)实施双教学监控。顶岗实习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企业员工,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既受到学校老师的监管,又遵守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的管理,即受到企业的监督管理。学校派遣老师到企业,对学生进行监管,同时解决学生遇到的人际关系问题,个人心理问题,职业技术问题等。(2)建立双向评价体系。双向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评教体系和指导教师评学体系。指导教师评学体系是将学生的职业道德、工作责

35、任心、团队协作、遵章守纪、职业能力和工作绩效等纳入评价范围,注重过程评价,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和职业能力训练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学生评教体系是由学生对实习指导教师(包括学院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进行评价,将指导教师的态度、责任心、业务能力及指导方法等纳入评价范围。并将最后评价成绩反馈给学院(专职教师成绩)和顶岗实习企业(兼职教师成绩),学院和企业将评价成绩纳入年终考评等体系,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了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职责、顶岗实习考核细则、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手册、学生顶岗实习及安全守则、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考核办

36、法等相关管理制度。 3、其它配套制度 (1)定期调研制度成立专业调研小组,制定调研计划,每年深入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职业岗位、岗位工作任务能力、毕业生就业等内容进行调研,采用访谈、问卷、座谈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归纳、分析调研数据和资料,撰写调研报告,为调整专业定位、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有力依据。(2)兼职教师培养制度建立兼职教师培养制度。学院和系部统一组织兼职教师参加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管理等,岗前培训合格者才能上岗。系部指派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专任教师担任兼职教师的教学指导老师,帮助兼职教师适应教学工作和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学水平。九、毕业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方可毕业:1.修满159个学分;2.符合学分制学籍管理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