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音乐五下欣赏《彼得与狼》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16811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音乐五下欣赏《彼得与狼》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湘教版音乐五下欣赏《彼得与狼》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湘教版音乐五下欣赏《彼得与狼》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湘教版音乐五下欣赏《彼得与狼》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音乐五下欣赏《彼得与狼》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课时:音乐欣赏彼得与狼教学目标:1聆听彼得与狼 ,能听辨出各件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色 讲出故事情节并进行表演。2、从外国音乐作品彼得与狼中感受外国儿童的童年生 活与风土人情。教学重点与难点: 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听觉和想象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 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磁带、录音机、画纸、画笔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音乐教室。二、欣赏彼得与狼1、引入:在一天清晨,在这美丽的森林中,七个主人相遇 了,你觉得森林还会安静吗?那么会发生一些什么事呢?让 音乐来告诉你吧!2、完整听赏,并看着教材上的图,仔细听,什么乐器代表 哪一角色,用线连接起来3、听赏:(分段听

2、赏) 师引导: 音乐告诉我们森林中先后出现了谁?来干什么?在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生回答)4、学生讨论,讲述整个故事。 (故事要简捷) 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讨论,讲述整个故事。5、揭题:大家知道我们刚才欣赏的这首乐曲吗?它是俄国作曲家普 罗科菲耶夫作曲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学生完整听赏乐曲的部分,让学 生根据音乐讲述故事,在这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的过程 中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6、放音乐彼得与狼 ,学生创作画面。(师)这首乐曲它既是一个动人的童话故事,又是一幅美丽 的连环画,你看,上面这幅画面展现的是哪一段音乐的内容?(结尾)那么,前面随着七个主人的

3、陆续出现,不同的 音乐给我们展现的七幅不同 的画面, 要请同学们创作完成! (首先,请问,猫出现时的画面是怎样的呢?这是第几副画 面?(第四幅) ,那就由第四小组每一位同学负责这幅画面 创作。)最后由组长从小组中选出最漂亮的一幅上前展示, 并用语言描述一下画面 的内容。(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童话音乐创作连环画,是一个大胆 又创新的尝试。我们都知道 " 想不如说,说不如做。 " 通过画一画促使学生更 完整、更准确、更深刻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理解音乐。当然这些画并不象美术课那样追求画面的高质量, 而追求画 面上所反映出的内容。 )三、小结。了解苏联儿童的童话故事及各类西洋乐器

4、的音 色。第四课时:学唱红蜻蜓旋律教学目标:1用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演唱红蜻蜓 。2、从外国音乐作品红蜻蜓中感受外国儿童的童年生活 与风土人情。教学重点与难点: 用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演唱红蜻蜓 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复习歌曲白桦林好地方 1、演唱歌曲。2、教师帮助学生改正演唱中的不足。3、配上乐器表演唱。三、新歌教学红蜻蜓 1成语导入。设问:“触景生情”这句成语怎样解释2 聆听歌曲红蜻蜓范唱。设问: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 ?( 童年的回忆3 再听一遍。你能用指挥图式划拍, 判断歌曲是几拍子 ?有几个声部吗 ?试 一试。4把全班分为二个声部,学唱二声部曲调:(1) 教

5、师分别范唱、范奏二声部曲调。(2) 教师弹高声部旋律,高声部学生用指挥图式边划边轻轻 哼唱高声部旋律。低声部学生此时识谱(3) 教师弹低声部旋律,低声部学生用指挥图式边划边轻轻 哼唱低声部旋律。高声部学生此时小声唱自己的旋律部分。(4) 二声部学生各自巩固学习曲调 ( 坚持用指挥图式 )。教 师重点辅导低声部唱稳、唱准。(5) 教师弹低声部,高声部同学唱旋律,低声部同学注意聆 听教师的弹奏默唱旋律。 (此时培养学生同时听辩二声部的 音乐,对学生演唱的音准有好处)(6) 反之练习。(7) 用“呣”唱二声部合唱,相互倾听效果。注意重点练习 第一小节和第六小节的音准。(8) 集体小声合唱,注意体会合

6、唱中的美感。(9) 再次巩固合唱四、小结第五课时:学唱红蜻蜓歌词;选择结束音;曲调接龙教学目标:1用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演唱红蜻蜓 。2、初步(非理性 )选择结束音填入句尾,感受乐段的终止式。 再次做好曲调接龙的创作活动。教学重点与难点: 用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演唱红蜻蜓 。 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练习1、曲调接龙练习要求:(1)像以前做的接龙游戏那样,头尾的音相接。(2)注意按速度有序地进行,不要中间断裂脱档。凡接不 上、接错音、断裂脱档者为败,看最后胜者是谁?得胜者获小奖品一份。2、选择结束音的练习:(1)教师出示“多”和“拉”音,让学生听辨两段音乐, 然后选

7、择结束音是谁?(2)跟琴唱一唱已写好的旋律。(3)请学生听辩歌曲红蜻蜓中的第一句音乐,听后回答教师弹奏的是哪一个声部?三、教学红蜻蜓歌词 1、给两分钟让学生把自己担任的旋律唱一唱。2、用“呣”唱二声部合唱,相互倾听效果。3、纠正音准。4、学唱歌词:(1) 在“呣”的基础上唱歌词。为了打好二声部的基础,可 以是一个声部唱歌词、另一个声部唱“呣”,这样交换一、 二次,既能使该声部唱得很流畅熟练,又能从中获得二声部 的效果。(2) 完整地唱好第一段歌词,二声部注意和谐。5 表演歌曲:(1) 复习力度记号。(2) 按歌曲标的力度记号来演唱。(3) 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还有没有其他处理方法(4) 有感情地回忆当年的童年情景,触景生情地表演。6 拓展: 回忆起童年时唱过的歌曲, 填上歌名并唱一唱, 互相交流,共同回忆童年的好时光。四、小结,下课。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