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人教版)气压带和风带.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17678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人教版)气压带和风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人教版)气压带和风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人教版)气压带和风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人教版)气压带和风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人教版)气压带和风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人教版)气压带和风带.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模式。2.了解 1 月、 7 月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3.掌握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4.理解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方法与过程1.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特点。2.读“亚洲季风”图,会分析季风的形成,特别是东亚、南亚季风的形成。3.读 1 月、 7 月海平面等压线图,分析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4.应用综合分析法分析不同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气候变化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

2、水量平衡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的形成。2.理解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从而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教学重点1.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对气候的影响。2.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受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高低压中心名称、所在位置、成因及冬夏季风的关系。教学难点1.三圈环流形成的动态过程。2.季风环流形成,东亚与南亚季风的区别。3.几种主要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气时刻不停地运动着,运动的形式和规模复杂多样,既有尺度很小的局地性运动,像上节课我们所学内容可以说是小尺度的大气运动, 也有规模很大的全球性运动。 那么, 全球性的大气运动又是怎

3、么样运动?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教师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有重要作用, 也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本节课主要讲述最具典型意义的环流形式:三圈环流。 板书 一、三圈环流 教师 我们前面已经学过冷热不均引起空气运动。那从理想状态上来讲,我们地球最冷和最热的地方是在哪呢? 学生回答 赤道 极地 教师 对。在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而且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此时,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赤道与极

4、地间的闭合环流图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是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 因而在终年炎热的赤道地区, 大气受热膨胀上升; 在终年严寒的两极地区,大气冷却收缩下沉。这样,在高空,赤道形成高气压,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极地,大气由赤道上空流向两极上空。在近面,赤道地区形成低气压,两极形成高气压,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赤道,大气由两极流回赤道。因此,在北半球,赤道和极地之间形成了单圈闭合环流。如上图。板书教师1 单圈环流但实际上赤道与极地间的这种闭合环流是不存在的,因为地球时刻不停地自转着,大气一开始运动,马上就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三圈环流。板书 2.三圈环流由于地球时刻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着,此时仍然假设地

5、表性质均一,则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以北半球为例,说明此时大气运动情况。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画箭头 ),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 (南风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由南风逐渐偏转成西南风 (画箭头 ) ,到 30° N 附近上空时,风向偏转到与等压线平行, 变成了西风。 这样气流就不能继续向北流向北极, 而是变成自西向东运动了。由于赤道地区上空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过来,又不能继续北进,便在30° N附近上空堆积,空气密度加大产生下沉气流(画箭头 ),这样使得低空气压增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在低空, 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由

6、副高指向赤道低气压带,大气在向南流动过程中逐渐向右偏转,形成了东北信风(画箭头 )。这样在赤道与30° N 之间形成一个低纬度环流圈。 板书 (1) 低纬环流近地面, 副热带高气压带一部分气流向赤道低压带流去。另一部分气流向北流,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由南风逐渐向右偏形成西南风,也叫盛行西风(画箭头 )。与此同时,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的气流,逐渐向右偏形成东北风,又叫极地东风(画箭头 )。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这两支冷暖不同的气流,在60° N 附近相遇,暖空气上升,形成上升气流,在低空形成副极地低压带。上升气流到高空,一部分流向副热带高气压带上空(画箭头 )为补充副热带高气压带

7、下沉气流的来源(画箭头 ) 。这样在30° N 与 60° N 之间形成一个中纬环流圈。 板书 (2) 中纬环流北纬 60°附近的上升气流,另一部分流向极地上空(画箭头 ),补充极地高气压带下沉气流 (箭头 )。这样在60° N 与极地之间形成一个高纬环流圈。 板书 (3) 高纬环流 教师 同理分析,南半球在南半球,同样存在着低纬、中纬、高纬三个环流圈。由于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使气流向左偏转,所以环流的方向与北半球不同。这样,在近地面,全球共形成7 个气压带和6 个风带。学习必备欢迎下载7 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

8、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的风带为: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教师 可结合 p38 的活动题2(赤道低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有何不同?极地高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成因有何差异?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运动而形成的,所以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大气运动所引起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这两气压带是由动力原因形成的。) 板书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教师 图 2.11 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

9、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同时,也由于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有规律地南北移动,常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完全不同的天气、气候状况。 承转 我们上面讲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影响的理想模式。实际上,地球表面并不是均匀的,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大气环流实际情况比理想模式要复杂得多。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而形成了一个个气压中心。 板书 二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教师 请同学们先读图2.13“ 7 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和图2.14“1 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思考以下问题:1.为什么全球的气压分布不是成带状的?2.南、北半球的副

10、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分布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 略 教师 结合 p39 活动题。从图上可以看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基本上沿纬向呈带状分布,特别是南纬 30°以南的地区,而北半球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特别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范围很大的高压区和低压区。 分析 海水的比热比陆地大。 在同样的太阳照射条件下, 海水温度变化比陆地要缓慢得多。夏季,大陆上的气温比海上气温高得多,形成热低压;冬季,大陆上的气温比海上气温低得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多,形成冷高压。 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从而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请同学们再来看图2.13 和 2.14。具体的气压分

11、布情况,7 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特别是亚洲大陆夏季增温强烈,亚洲热低压 (又叫印度低压 )最为突出,这就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的亚速尔高压。1 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副极地低压带也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尤其是亚洲高压( 又叫蒙古 - 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最强,控制范围最广。亚欧大陆的东部几乎都在它的控制之下。这就使副极地低压带也仅保留在海洋上, 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冬、夏季海陆上的这些高、低气压中心,势力强,范围广,称为大气活动中心。它们随季节而南北移动, 对世界各地天气、 气候有着重大

12、影响。 这些大气活动中心位置和强度一旦异常,就会造成世界各地天气和气候的异常。被切断的气压带亚欧大陆太平洋大西洋1 月副极地低压带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7 月副热带高压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 教师 以上我们了解了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情况,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那么下面我们来学习季风环流这部分内容。 板书 三、季风环流1. 概念 教师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结合课本 p41 活动题看看季风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风向怎样变化? 板书 2.东亚季风季风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这一地区夏季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

13、风。 正如歌曲 “黄土高坡”中唱到的“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实际上指的就是东亚季风。 教师 为什么亚洲东部的季风最为典型?风向的季节变化情况又是如何形成的?学生回答 略 教师 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东亚居于两者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都比其他任何地区显著。冬季,东亚大陆位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控制之下,海洋是低压, 这样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气流由陆地指向海洋,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向右偏,于是在东亚地区冬季形成西北季风。同样道理,夏季,东亚大陆受印度低压控制,海洋上则是高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东亚夏季刮东南风,由此

14、可见, 东亚季风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而形成的。冬季,东亚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高温、湿润和多雨。 板书 南亚季风读图 2.15,同学们再看一下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的风向的季节变化情况又是怎样?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冬季是东北季风,夏季是西南季风。 教师 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又是怎样形成的?冬季,南亚地区也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 在海陆间由于海陆热力差异从而形成东北季风;夏季,则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也随着北移,这样南半球的东南

15、信风就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而形成西南季风。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由此可见,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但并不是惟一原因。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等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我国就深受季风的影响。夏季风来临时,给我国也带来了许多好处。 教师 在世界上北纬15°30 °的纬度带上,大都是干旱的沙漠或荒漠,如西亚、北非。我国处于这一纬度带上的长江以南地区,所以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主要是受惠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比世界同纬度的许多地区气温偏高。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

16、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我国水稻、棉花的种植界之北,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在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夏季又是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最多的季节。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是我国非常优越的气候资源,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都十分有利。 板书 四 .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师 全球来说,大气环流把热量水分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使高低纬之间,海陆这间的热量和水分得到交换, 是形成务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不同的气压和风带控制下有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是。结合 p42 案例 1。不同的气候类型其气温和降水不同气温: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确定热量带。(

17、1)最冷月均温 >15为热带。(2)最冷月均温在015 为亚热带, 但有一特例,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最冷月均温>0。(3)最冷月均温 <0为温带。降水:年雨型:全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均匀,没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夏雨型:夏雨较多,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降水较少。冬雨型:冬雨较多,且降水集中于冬季,夏季降水较少气分布地区成因及特征候带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在南北纬 10°之间,主赤道低压带控制下要位于非洲刚果河流域, 南全年高温多雨。美亚马孙河流域, 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热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处在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地热 带 草回归线之间, 如非洲中部大区

18、,带部地区, 澳大利亚大陆北部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原气候和东部,南美巴西等地。热带季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全年气温高年,分旱雨两季风气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热带沙大致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纬 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常年干旱少雨。漠气候西岸,亚 热 带25-35 大陆东岸,受冬夏季风的交替控制亚季 风 气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热候带地 中 海30-40 大陆西岸,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少雨温 带 季35-55 大陆东部,冬夏风向明显交替。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温 带

19、 大30-60 大陆内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温陆 性 气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候温年变化很大。带温 带 海40-60 的大陆西岸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洋 性 气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候苔原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寒气候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带冰原主要分布于南极大陆和格气候陵兰内陆地区。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南美和山地气候安第斯山等。全年严寒,降水少全年酷寒,降水少。随着高度增加,气候垂直变化非常明显,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日照强,风力也大。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 它是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其中最具典型

20、意义的是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首先,要求同学们明确三圈环流的形成同样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是大气环流在近地面的结果。其次,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表现在随季节而改变的气压带和风带沿纬向的分布被破坏,北半球尤为明显。再次,掌握季风的形成和风向的变化情况,以及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最后还学习了几种主要的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及特点。板书设计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一、三圈环流1 单圈环流2.三圈环流(1) 低纬环流(2) 中纬环流(3) 高纬环流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二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被切断的气压带亚欧大陆太平洋大西洋1 月副极地低压带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7 月副热带高压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三、季风环流1.概念2.东亚季风3.南亚季风四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