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引领教学走向实效.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24873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引领教学走向实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维引领教学走向实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维引领教学走向实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维引领教学走向实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维引领教学走向实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维引领教学走向实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引领教学走向实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三维引领教学走向实效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使学生有所得,真正引领教学走向实效,这是我校“三维教学”课题不断探究的问题。“三维教学”陪伴我不断成长,在一次又一次的课堂教学磨砺中,我不断丰富着对“三维教学”的理解和认识。“三维教学”是在“大语文”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吸收各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精髓,解决语文教学课堂单调沉寂抽象空洞的弊端,试图构建一种立体的、更具形象性、审美性的语文教学方法,它既能融合现有教学改革的成果,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又能体现语文学习的主体性、形象性与审美性,最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语文课堂走向实效。我们借用三维动画之意,称之为“三维教学”或“立体教学”。“三维教学”

2、的核心思想是“语文学习的生活化,生活的语文化”,基本模式是“课前准备课上学习课外拓展”,课上学习的基本环节是“思读品悟用”。“思”是首要环节,也叫“经验引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对能直接建构新知识的已有经验的回顾和梳理,经验引入要灵活自然地把学生从已知引到欲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语文课堂的源头活水, 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是丰富多彩的。在课堂中,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才能让学生真正走入文本。在“思”的基础上,进入学习探究阶段,“读”是与文本对话的开始,也是初步感知的过程。“品”是“读”的进一步深化,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优美语句、语段或重点词语进行反复朗读

3、、品味、揣摩,这一过程强调学生的品味是“自主”而不是“他主”,即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通过个性的赏析、品读与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而不是直接接受老师给予的结论,当然老师要教给学生品读文本的方法,把文本仅仅当作例子,重在教给学生读书学习的方法。“悟”是理性提升的阶段,通过与文学大师的思想交流,领悟生活的真谛和做人的道理。而“课上学习”阶段所做的一切,归根结底是要学以致用,使语文课堂走向实效。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终极目的,也是教学的最高目标。所以,“思读品悟用”这五个环节可谓环环相扣。总之,“三维教学”就是构建一种“课内外衔接”“知能意行并重”“各种感官并用”的多角度、多层面和全方位的立体教学模式。“三维

4、教学”课堂究竟是怎样的课堂?下面本人结合蔚蓝的王国这一课例来具体阐释 “三维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蔚蓝的王国 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所写的一首散文诗,内容含蓄,文字优美。经过深入的挖掘教材,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即“品读散文诗优美的语言,感悟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美好情怀”。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诗的意境,体会文章生动隽永的语言,感悟作者的美好情怀,在教学本文时,我是这样进行突破的:运用“猜读法”:同学们,如果你是屠格涅夫,你将如何描绘这一片蔚蓝的王国呢?这一设计旨在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积累,引领学生想象、假设、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待学生朗读课文后,再闭眼想象屠格涅夫笔下蔚蓝的王国是什么样子的,并

5、且采取给画面拟标题的方法,一步步引导学生品读语言,感悟作者情怀,走进美丽的王国,感受美好的境界。具体情形见实录片段。实录片段师:同学们,请合上书本,闭上眼睛继续想象,屠格涅夫笔下的蔚蓝的王国是什么样子的?如果让你给这些生动的画面拟一些题目,你会拟些什么标题呢?【生闭眼想象,此时播放钢琴曲以利于学生想象,学生自拟标题,然后小组讨论。这就是“三维教学”课堂的第一个环节“思”,让学生充分思考、想象】生:作者首先给我们展示了蔚蓝的天和蔚蓝的大海,我觉得第一幅画可以命名为“海天图”。师:好一幅海天图!针对这幅图画还有没有其他标题?生:老师,我觉得这个标题太直白,我拟的题目叫“天堂”,因为这蔚蓝的天和海给

6、人一种飘渺无边的感觉,仿佛在天堂里一般。【其他同学不由地鼓起掌来】师:这个题目很有浪漫色彩!好,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幅“天堂”,齐读课文第4 段。【教师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品读】【生齐读课文第4 段】师:同学们觉得这一段文字写的怎么样?请大家评价一下。【引导学生品读、赏析优美语句,这是本堂课的重要环节“品”,是课堂能否“实”的关键】生:这一段语言比较优美,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师:有何作用?【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妙处】生:“金鳞似的细浪”运用比喻,写出了在阳光的照耀下海面上波光粼粼的美丽景象。生:我觉得这个比喻既写出了波浪的颜色,又写出了在微风吹拂下波浪的形态。师:你的分析非常细致,一定是微风吹

7、拂,因为后面用的是“细浪”。这一段还有比喻吗?生:有,“头顶上是同样无边无际的、 同样蔚蓝的大海”这一句把天空比作了大海,写出了天空的广阔和蔚蓝。师:同学们,诗人的想象力是多么丰富呀!海天一色,这是一幅多么美的画面呀!怪不得有的同学给这幅图拟名为“天堂”!生:老师,“和煦的太阳愉悦地露着笑脸”这一句写的也非常美,它运用了拟人,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师:同学们,太阳公公为什么那么愉悦呢?【引导学生体会写景的妙处,走近作者的心灵】生:因为它被眼前的景色陶醉了!生:因为他看到年轻人是那样快乐,所以被感染了!师:大自然和人融为了一体,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境界呀!通过这一段语言的品析,我们能感受到景色的美好

8、和作者内心的快乐幸福,那么,大家能不能通过朗读读出这种美好与快乐呢?【引导学生读出情感,进一步引导学生“品”出词句的妙处,这样才能使课堂走向“实效”】生:能!师:我们在读这一段的时候,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呢?生:要用舒缓的语气来读,语调要有变化。师:很好,语调的变化应该体现在对重点词的朗读上,比如“金鳞似的”、“同样”、“愉悦”这些词语就需要重读。【教给学生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生:我认为重读的这几个词还要带着一种惊奇的、欢快的语气来读!师:是的,我们要把自己当成作者,完全融入文章中。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读这两个句子,体会语言的的美感。【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师:文中还描绘了那些画面?请同学们

9、把自己拟的题目展示给大家。生:文中还描绘了美丽的仙岛,可以拟名叫“仙境”。生:我觉得“浪漫仙境”更富有诗意。生:我觉得“大自然的杰作”更好,你看,有晶莹明澈的仙岛,有芳香的花朵,还有长翼的鸟儿,这些不都是大自然的创造吗?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文章又一幅美丽的图画,请大家标出8、 9 段确实给我们描绘了8、 9 段中的修饰性词语,并体会我们应该怎样读出这种美。生:修饰词语有“晶莹明澈”“光艳夺目”“醉人”“五彩缤纷”“珍珠似的”,这些词语需要重读。师:你给大家有感情的朗读一遍吧!生:有感情的朗读8、9 段。师:重读的词语有的时候可以通过读出延长音来突出,比如“醉人的芳香”就可以读成“醉 人 的芳香

10、”。【教给学生读的技巧】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两段,体会这种读法。【自由读】师:我们来齐读8、 9 段,共同体会这两段语言的美。【生齐读】师:如果这篇文章仅仅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色,你们不感觉缺少点什么吗?文中还描绘了什么图?【在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悟”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生:还写到了快乐幸福的年轻人,我将这幅图画拟名为“自由”。师:大家都同意吗?【生异口同声同意,还有同学说,没有比这个题目更好的了】师:好,那么大家思考作者写本文主要是写景,还是写景中的人?【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写作意图】【生思考、讨论】生:写景也写人,但写景是为了写人,表达人们的自由快乐,表达作者对自由快乐的向往之情,师:很好,这就是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这节课我们每个同学都与文学家屠格涅夫进行了一次深层次的对话,今后如果我们遇到屠格涅夫的其他作品或类似的散文,我们要运用老师交给的方法来进行阅读,课文只是一个例子,关键是我们要学会读书的方法。(山东枣庄市薛城舜耕中学;277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