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单元测试卷期末测试卷2份全套含答案.doc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127261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DOC 页数:102 大小:1.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单元测试卷期末测试卷2份全套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单元测试卷期末测试卷2份全套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单元测试卷期末测试卷2份全套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单元测试卷期末测试卷2份全套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单元测试卷期末测试卷2份全套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yn wi qin r o bn wn sho( ) ( ) ( ) ( )fn f i m n hu m ln hu( ) ( ) ( ) ( )二、选择题。(1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白鹭(l) 黛色(di) 画框(kun) 眼睑(lin)B.半亩(m) 眸子(mu) 榨油(zh) 便宜(pin)C.匣子(ji) 箩筐(lu) 趴下(p) 杭州(hn)D.享受(xn) 嫌弃(xin) 陪伴(pi) 嗜好(s)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清辰 悠然 寻常 桂

2、花B.配合 荼叶 懂得 生硬C.播种 精巧 孤独 忘确D.黄昏 身段 色素 浇水3.“(白鹭)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_之一分则嫌_,素之一忽则嫌白,_之一忽则嫌_。”关注加点字,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内容最恰当的一组是( )A.减 短 黛 黑 B.黛 黑 减 短C.减 短 荤 腻 D.加 高 淡 素4.下面句子中,对“嗜好”一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他的兴趣嗜好非常广泛,如画画、打球、下棋等等。B.爸爸戒酒后,再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不良嗜好了。C.白鹭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D.我们总嗜

3、好去验证别人对我们许下的诺言,却很少验证自己的诺言。5.下面哪句诗与桂花雨中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含义相似( )A.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3分)1.用“细腻”的不同意思写句子。(4分)(1)细致光滑:_(2)(描写、表演等)细致入微:_2.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_。(把比喻句补充完整,并仿写一句)(4分)这一朵朵菊花,远看好像_。3.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

4、些小花。(5分)(1)这段话运用了_的手法,将桂花树与_进行对比,表现了桂花_的特点。(2)用同样的手法写一写桂花的香气。(提示:玫瑰香气更浓郁一些)_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1.“一花一鸟总关情”,本单元的课文都寄托了作者的深情。郭沫若老先生说:“白鹭实在是_,一首韵在骨子里的_。”许地山先生的父亲希望自己的孩子做像花生一样_的人,不要做_的人。珍珠鸟中,作者养鸟的最大感受是:信赖,_。而童年摇落的“桂花雨”,表达的是_。2.请默写虞世南的蝉:_,_。_,_。五、口语交际:根据材料回答问题。(5分)一天中午,小亮见同桌小明从食堂打饭回来,便问小明:“你去食堂打饭,打饭的队伍排得长不长

5、小明说:“队伍排得倒不长,就是有点粗!”1.小明的言外之意是:_(2分)2.如果你们班已经制定了相关的班级公约条例,你发现有同学在食堂不排队,你会怎样劝说他们?(3分)_六、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10分)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_。它的果实_,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_的果实_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_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_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1.按课文内容把选段中的横线处补充完整。(3分)2.花生的“可贵之处”是_。(2分)3.父亲把花生和_进行对比,说明花生虽没有_,却具有_。(3分)4.父亲其实是借花生告诉我们做人的道

6、理。父亲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4分)香甜莫过槐花饼故乡的槐树极多,一簇一簇的,一片一片的,弥漫了村庄四野。槐花开放的时节,远远地,阵阵香气扑鼻而来,小村就浸在槐花的清香里。每当这时候,母亲就在长竿一头绑住一小铁钩,钩住一束槐花,一拧,很清脆的一声响,那束槐花就落在我篮子里了。很快,小篮子就装不下了。我便从中挑选那开得茂盛的、齐整的几束,盘成辫子,缠在脖子上。哪怕被浓郁的香气熏得头疼,每年我还是乐此不疲。母亲先把那些新鲜的槐花小心地捋(l)下来,在清水中洗净,再用笊(zho)篱捞出来,平铺在木板上晾干,收到菜板上稍剁几下,然后收到盆里开

7、始加面、加鸡蛋和盐,我就绕在母亲身边打下手,槐花饼的香味已经忍不住在心里升起来。母亲把这几样搅拌均匀了用力揉,然后分成拳头大的块,擀成薄饼。锅里的油已烧至八成熟,母亲把饼放进去,“嗞嗞”的响声带着香味弥漫到屋子的每个角落,我的口水禁不住流了下来。起锅装盘,咬一口,外酥里嫩,鸡蛋和面的香味,槐花的香味,杂糅在一起,沁人心脾。这时候,母亲经常站在我身旁,笑盈盈地看着我狼吞虎咽。那时,每天放学后,我回到家里,总是先拿上母亲做好的槐花饼,爬上枝干遒劲的老槐树,让美丽素洁的槐花拥抱着我,面对着恬静的故乡原野,一边吃美味的槐花饼,一边浮想联翩。点点洁白的槐花散发着清香,槐花饼的香甜让我不再饥饿,也让我感到

8、无比幸福。如今,只要春天一来,我总会想起故乡的槐花,想起母亲用槐花做的清爽可口的槐花饼。如今栖居于城市一隅的我,对它们的印象,随时间的流逝反倒更清晰了。也许,这便是所谓的“情结”吧。就像先民们用来记事的绳疙瘩,它让我时时记取着自己生命的初源和根本。1.槐花为“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下面是对文中作者描述得最详细的回忆内容的概括,请按文章描写的顺序给下面的回忆内容排序。(填序号)(4分)( )槐花开放的时节,小村就浸在槐花的清香里。( )每天放学后,“我”拿着香甜的槐花饼,爬上老槐树,感到无比幸福。( )母亲钩槐花,“我”就捡槐花。( )母亲做槐花饼,“我”来帮忙打下手,然后狼吞虎咽起来。2.

9、选文第1自然段“小村就浸在槐花的清香里”,句中的“浸”字表现了( )(2分)A.槐花的香气四溢,无处不在。B.槐花浸泡在雨水里散发芬芳。C.槐花开得茂盛,到处都是。D.槐树特别多,遍及村庄四野。3.下面的动词是从第3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摘录出来的,联系短文内容,理解填空。(2分)捋、洗、捞、晾、剁、揉、擀这些词语描写出了母亲的_,也表现了槐花饼对“我”的巨大_。4.将本文抒发感情的方法和单元课文对比,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A.像课文桂花雨那样,描写童年的快乐回忆,寄托深情。B.像课文落花生那样,根据事物的特点引发我们思考:做人要勤奋,不要忘记生命的初源和根本。C.像课文白鹭那样,

10、寓情于物,表达喜爱与赞美之情。D.像课文珍珠鸟那样,写自己对槐花和槐花饼的情感变化过程,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思考。5.联系下面的“阅读链接”,说说你是如何理解作者最后所说的“它让我时时记取着自己生命的初源和根本”这句话的。(4分)不管游子的旅程走得多远,也是从乡村的小路走出来的,生命的根本永远植在故乡。 选自又恋乡村恋乡的人,终于忍不住喊出:“故乡,我们哪一天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 选自琦君家乡味_八、习作。(30分)你在成长经历里,会遇到重重阻碍,只有突破这些阻碍,才能不断成长。当我们不够自信时,要突破自卑的阻碍;当我们不够勇敢时,要突破胆怯的阻碍;当我们需要理解时,要突破误会的阻

11、碍请以“突破_”为题,选取你生活中经历的一件事,把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写清楚。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书写工整,标点正确,语句通顺,条理清楚,450字左右。第一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一、韵味 嵌入 糕饼 望哨 吩咐 爱慕 恩惠 木兰花二、1.B 2.D 3.A 4.A 5.C三、1.(1)我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小鸟细腻的绒毛。(2)他笔下所描写的人物细腻而生动。2.一个蓬松的球儿 一个个色彩鲜艳的绣球3.(1)对比 梅树 憨厚、谦虚、不炫耀(2)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满园都是它的香味。但与玫瑰比起来,却显得更平和,玫瑰散发出来的,是过分浓郁的香气。四、1.一首诗 散文诗 有用 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

12、处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作者对家乡的思念2.垂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五、1.有很多同学打饭不排队,挤在窗口处。2.示例:制定班级公约的目的是规范我们的日常行为,如果大家都不遵守班级公约,那制定公约就没有意义了。大家挤在打饭窗口还会影响工作人员的打饭速度,如果大家都遵守秩序,那么我们不仅打得快还能吃得香。六、1.最可贵 埋在地里 鲜红嫩绿 高高 矮矮 立刻2.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炫耀自己3.桃子、石榴、苹果 外在美 内在美4.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七、1. 2.A 3.心灵手巧 诱惑力 4.A5.示例:“它”指的是故乡的槐花与槐花饼,“生命的初源

13、和根本”指的是故乡。游子走得再远,也永远忘不了生育自己的母亲和故乡,还有那浓浓的家乡味道。作者借对槐花和槐花饼的回忆,表达自己对母亲和故乡浓浓的思念之情。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ln du pn hn jin xi tio( ) ( ) ( ) ( )yn nu qn l yn b ch do( ) ( ) ( ) ( )二、选择题。(10分)1.下面字音、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妨碍(fn) 召集(zho) 馅坑 允诺B.抵御(y) 上卿(qn) 讯期 典礼C.强逼(qin) 冠军(un) 府冲 山丘D.擅长(sh

14、n) 谴责(qin) 党员 拒绝2.查字典理解词中加点字的意思,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难以置信 放,搁,摆 设立,装设 购买B.理所当然 道理,事物的规律 管理,办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物质组织的条纹C.无穷无尽 缺乏财物,跟“富”相对 到尽头,没有出路达到极点 推究到极限D.负荆请罪 背 具有 仗恃,倚靠 遭受3.为下面的句子选择最合适的关联词( )(1)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 )联结着故乡的小路,( )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2)秦王( )不敢进攻我们赵国,( )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3)进入太空之后,( )关掉发动机,火箭( )可以继续前进。A.不仅还 因为所

15、以 即使也B.不仅还 之所以是因为 即使也C.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如果就D.不仅还 因为所以 即使也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搭石一文借摆搭石、走搭石来赞扬乡亲们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B.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C.元元给这些事物按运动速度的快慢排序:光游隼流星体喷气式飞机。D.冀中的地道战热情颂扬了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顽强的斗志。5.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提高阅读速度,要集中注意力读书。在阅读过程中,对不懂的词语一定要多回读几遍,并认真查字典弄清这个词的意思。B.为提高阅读速度,可以连词成句地读

16、尽可能多地看到词语或句子;可以抓住关键词句,快速了解自然段的意思。C.带着问题去读书,能快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高阅读速度。D.在阅读时边读边想,读想结合。在以后的阅读中有意识地运用以上方法,可以不断提高阅读的速度。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1分)1.概括下面句子的主要意思。(不超过15个字)(3分)只要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立刻会出现一束光柱。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_2.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3分)喋喋不休:_ _3.只要一个人拿一根木棒,就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5分)(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句

17、话出自_代诗人_的蜀道难。(2分)(2)这句话体现了地道战_的特点。(1分)(3)用加点词写句子:_。(2分)四、日积月累。(8分)1.哥哥不爱学习,整天沉迷在电脑游戏中,不懂得珍惜时间,爸爸劝他说:“不饱食以终日,_。”他却说:“现在学习还太早,等到用时再学也不迟。”爷爷听了后劝道:“多少事,_;天地转,_。一万年太久,_。”2.由于昨晚睡得很晚,第二天早上下课后他就趴在课桌上睡觉,同学们看见后劝他:“盛年不重来,_。_,岁月不待人。”由于大家都用名言警句劝他,他也脱口说出了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莫等闲,_,_。”五、生活中的语文。(6分)近日,商务部发布的消费升级背景下零食行业发展报告称,

18、零食品类通过线上电商模式加速了市场渗透率,培育和提高了消费人群的购买习惯,零食占线上食品销售近30%。小麻花4天卖出15吨,共计200万根;小酥饼4天卖出10769个;一家成立8年的零食品牌预计2019年营收要破100亿元中国的零食行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爆发。1.读这则新闻,你一眼看到了哪些内容?(3分)_2.读完新闻,你获得的主要信息是:_。(3分)六、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11分)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敌人( )了,我们就( )到地道里去,让他们( )个空;敌人( )了,我们就从地道里( )来,照

19、常( )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动词。(3分)2.“不计其数”中“数”的读音是_,这个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是_。(4分)3.用“_”画出中心句,并将描述地道总体结构的句子画上“ ”。(2分)4.读完语段后,我们知道了地道有_和_的作用。(2分)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6分)如果动物界有长寿奖的话,毫无疑问,获胜者一定是象龟。象龟是陆地龟里最大的一种。为啥叫象龟呢?因为它的腿太粗了,跟大象腿有一比,所以被叫作象龟。不过象龟还不是最老的,这个世界上古老的东西多着呢!象龟跟它们比起来,还是小字辈,还感

20、觉自己“萌萌哒”呢。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内华达山脉西侧的山坡上,生长着一种红杉,它大概已经生长了2000多年了,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它直径约8.5米,高达115米,足足有30多层楼房高。由于它长得太高,至今还没有摄影师能够成功地在一张照片里拍下它的全貌。巨型红杉确实够老的了,不过还有比它更老的。那就不是“活的”了,谁呀?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这样庞大的建筑是六七千年前的,真是了不起的杰作。还有比金字塔更古老的,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处陨石坑。它是小行星撞击地球留下的“伤疤”,这个陨石坑大约49000岁了,金字塔比它就年轻多了。还有什么更古老的吗?猛犸象的化石,一百万

21、年前它曾在北美洲辽阔的草原漫步。猛犸象的个头和今天的大象也差不了多少,可它的外形真是太强大了,那个象牙长得怎么那么奇葩啊?不过,大约在1万年前猛犸象灭绝了。猛犸象灭绝的原因现在科学上还没有定论。有人认为是人类的捕杀,有人认为是气候的变化。猛犸象还不是最古老的,比猛犸象还老的是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大家都太熟悉了。比珠峰更古老的在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里,我们可以看到生活在6500万年前的暴龙化石。暴龙是科学上的称呼,霸王龙是人们根据它彪悍的食性,送给它的“绰号”。比暴龙更古老的,有我们的地球,46亿岁了。书上说,月球的年龄与地球相仿,这个说法可不太准确,根据阿波罗13号带回的

22、月球岩石标本,月球估计有60亿70亿岁啦!_,月球也不是最老的。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能看到的仅仅是一小部分。科学家认为,宇宙已经存在了100多亿年了。(节选自罗伯特E韦尔斯妙想科学系列)1.填入最后一个自然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话是( )(2分)A.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人外有人,天外有天。2.根据短文的内容,按距离现在时间的远近给下面的事物排序,照样子填序号。(4分)象龟 红杉 地球 金字塔 猛犸象化石 9 ( ) ( ) ( ) ( )陨石坑 喜马拉雅山 暴龙化石 月球( ) ( ) ( ) ( )3.仿照示例,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试着分别

23、梳理第2、3、4自然段的主要信息。(6分)第1自然段:象龟是动物界里最长寿的。第2自然段:_ _第3自然段:_ _第4自然段:_ _4.对文中画横线的三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下面判断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A.列数字 作比较 举例子B.作比较 列数字 举例子C.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字D.列数字 举例子 打比方5.仔细阅读短文,我们能发现这篇短文的结构特点:每个自然段都是_。(2分)八、习作。(30分)请你以“漫画”的手法,介绍你的一位亲人。要求:通过一两件具体事例,以“漫画”的形式写出这位亲人身上的特点,如外貌、穿着、性格等。题目自拟。450字左右。第二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一、懒惰 平衡 间隔

24、 协调 允诺 侵略 隐蔽 赤道二、1.D 2.A 3.B 4.C 5.A三、1.光速比流星体的速度快几千倍。2.那几个小伙子在电影院中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说个没完没了,很煞风景。3.(1)唐 李白 (2)易守难攻(3)只要我们努力了,就不会有遗憾。四、1.不弃功于寸阴 从来急 光阴迫 只争朝夕2.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五、1.提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2.零食销量大涨,占线上食品销售近三成六、1.来 钻 扑 走 出 种2.sh 形容地道多得没法计算数目3.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 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4.

25、保护自己 打击敌人七、1.D 2.8 2 7 5 6 4 3 13.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内华达山脉西侧山坡上的一株红杉比象龟还古老。埃及的金字塔是比巨型红杉更古老的东西。 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处陨石坑比埃及的金字塔更古老。4.A 5.介绍一种事物比前一种事物更古老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1.海力布听到大山要bn t( )的消息后,jio j( )地催促乡亲们搬家,他向乡亲们f sh( )自己没有shu hun( )。2.ni ln( )小时候di nin( )都死了,跟着哥哥so zi( )过日子,长大后和织女ji hn( )

26、了。二、选择题。(1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酬谢(chu) 罕见(hn) 好歹(di) 车辆(lin)B.衰老(shui) 瞌睡(k) 拘束(j) 拗不过(niu)C.牺牲(x) 恳切(kn) 筛土(shi) 监狱(y)D.偎依(wi) 泰山(ti) 酝酿(nin) 节俭(jin)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关联词,最合适的一项是( )(1)海力布( )把宝石含在嘴里,( )能听懂飞禽走兽的语言。(2)( )天上没什么好,你( )不用回去了。(3)( )织女藏在泰山底下的石缝里,大海中心的珊瑚礁上,( )一定要抓回来,给她顶厉害的惩罚。A.无论都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B.只要

27、就 除非不然 哪怕也C.尽管还 既然就 虽然但是D.只要就 既然就 哪怕也3.读句子,注意画线部分。下列选项中词语替换最准确的一项是( )(1)看到敌人鼻子都气歪了的样子,小雨来虽然身上很疼,心里却很高兴。(2)妈妈总说爸爸不该前怕狼后怕虎,应该放开手脚去开创一番事业。(3)小军和小明打架后被老师叫到办公室,他们各说各有理,老师生气地说:“一个巴掌拍不响。”A.气急败坏 狼吞虎咽 孤掌难鸣B.鼻青脸肿 狼吞虎咽 孤掌难鸣C.气急败坏 畏首畏尾 孤掌难鸣D.气急败坏 畏首畏尾 掌声雷动4.“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搭起一座桥。”下列缩句最准确的一项是( )A.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 B.喜鹊在天河上

28、边搭桥。C.喜鹊搭起桥。 D.喜鹊搭起一座桥。5.下列选项中全都属于“中国民间故事”的一项是( )A.田螺姑娘 梁山伯与祝英台 八仙过海B.牛郎织女 徐文长的故事 潘多拉的盒子C.舜的传说 巧媳妇的故事 列那狐的故事D.狼和小羊 董永和七仙女 刘三姐的传说6.本单元我们读了许多有意思的民间故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间故事是一种口头艺术,一般有固定的类型。B.民间故事为了在讲述中方便记忆,一般都会有重复的段落结构。C.民间故事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如正义打败邪恶,善良的人有好报,等等。D.民间故事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只有在中国这片热土上才能生存。三、句子练习。(6分)1.从此以后,

29、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只能远远地望着,不能生活在一块儿了。(4分)(1)“从此以后”是指_之后。(2)“只能远远地望着”体现了牛郎与织女的_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他们的_。2.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修改病句)(2分)_四、日积月累。(11分)1.分布在银河两侧的牵牛星和织女星,看起来是一“水”之隔,其实距离十分遥远。人们根据它们的名字,创作出_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很多诗人借这个动人故事创作诗歌,表达情思,如秦观的_、林杰的_。(3分)2.我会默写:七夕今宵看碧霄,_。_,_。(6分)3.我还知道:“乞巧”指的就是_,乞巧节是古人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人间的女子希望

30、能在这一天向织女乞求_。乞巧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2分)五、生活中的语文。(6分)有人说,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里,站在葡萄架下边就能听到牛郎、织女在鹊桥上亲亲密密地说话,想象一下:牛郎和织女会说些什么?写一写。1.谈到儿女:_2.谈到将来的生活:_六、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11分)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他们( )着眼泪,( )着海力布的名字,( )着老人,( )着孩子,( )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 )去。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半夜里,只听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洪水涌了出来,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31、1.把“领、赶、走、含、念、扶”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恰当地填入选段中的括号里。(3分)2.选段中画“_”的句子是个_句,在文中起_的作用。(2分)3.选段中画“ ”的句子是_描写,海力布说的事情是真的。(1分)4.读画“ ”的句子,试着站在乡亲们的角度,想象他们当时的心情,创造性地进行复述。(5分)_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6分)无意井很久以前,在石门山东山脚下住着一个靠采药为生的老汉,叫周声。几十年中他识得了上千种药。他采的药送给镇上的药铺,一年中只要够吃饱肚子就满足,余下的钱全替贫苦的人垫付药钱。这天,周声在山涧采药,发现一条满身红黑斑有酒杯口那么粗的毒蛇和一只碗口大小浑身青白相间的青

32、蛙对峙。青蛙的一条前腿已被咬伤,裂开的伤口露出粉嫩的肌肉。毒蛇不断地吐出黑色的信子,准备发起猛攻。青蛙吸足了气,把身体鼓得像只球,来显示自己的体壮,可毒蛇不买账,眼看青蛙就要成为毒蛇的美食,周声挥起手中药铲,三两下将毒蛇打死,掏出随身带的小刀将毒蛇开膛破肚,取出蛇胆装入小罐中。正准备走,一看青蛙还趴在石头上,抬头看着他。他弯腰捧起青蛙,用针把青蛙裂开的皮小心缝合起来,然后从药篓中找出草药,用嘴嚼成糊状,敷在青蛙的伤口处,又从衣角撕下一条布将伤口轻轻包上,这才把青蛙放下。夏日,火辣辣的太阳烤得人皮肤发焦,周声又到山上采药。他带的水早就喝完了,正准备回家,突然发现山坡上躺着一个人,跑过去一看,是个过路的讨饭老汉。必须先弄点水使老汉苏醒过来。可这山坡上哪有水呢?只有到山下去找了。他把老汉抱到一片平地上,刚一转身,发现身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