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尊严与校长的使命.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30062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的尊严与校长的使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育的尊严与校长的使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的尊严与校长的使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的尊严与校长的使命.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育的尊严与校长的使命海门市王浩中心小学江建平 教育的尊严,一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不少人士的观点:今日学校似乎已成为肯德基和麦当劳,学生们不是来求学,而是花钱进来购买教育服务,顾客是上帝,教师似乎成为服务生,并且随时接受消费者的评价和挑选。教师的尊严、学校的尊严、教育的尊严皆被矮化、弱化、窄化了。然而,我认为,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正确审视这一话题,维护教育的尊严,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思考,更多的行动和更多的使命感。一、国外教育管理的启示1.美国教育。中国青年报曾经刊登了一篇文章,大意是:美国学校对小学生各种行为的规范约束,让小小年纪的他们在学校学的第一门功课就是必须尊重老师。学生上学,首先学生得服

2、从老师的话,老师的话就是圣旨,不容怀疑。礼貌用语除了“谢谢”、“对不起”外,在回答老师时要记得说“是的,女士”,“是的,先生”。同老师顶嘴、争辩,三番五次不听老师的话是要送校长室的。美国高中生被认为是难管教的问题群体。所以与小学相比,高中的纪律规范管理就更加上纲上线了。美国的各个学区学校都有详细的学生和家长手册,里面有非常详细的规范要求和纪律处罚条例。不服老师管教,同老师顶撞,言语冲突,被视为对老师态度粗鲁,不敬重,小则会受到通告家长、课后或周末禁闭,大则校内停课禁闭的处罚。如果言语含有威胁老师、恐吓老师的话,是会被送工读学校的。2.日本教育。在日本东京儿童福利院一所名叫至诚学园的学校里,收养

3、了76个孩子,其中孤儿不到10,多数情况是父母由于酗酒、有精神疾病等原因无法正常抚养孩子。在日本这个比较富裕的社会里,不能断定他们是最穷的,但算作“贫困生”应该不过分。然而,这些孩子的状态令人惊讶。他们住的房子是一套大的单元房,两个人一间屋,里面有厨房、卫生间。学园是他们的家,他们不必惧怕“家长”,不必仰视他们的校长,他们从心底里发出的快乐和童真。镜头:当校长带着陌生人走进来时,一个调皮的孩子做起了鬼脸,看到客人的相机马上跑开了。就在校长介绍情况时,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抱着校长的大腿叽里呱啦一通日语,校长歉意地冲客人笑了笑,没有斥责这个孩子,过了一会儿,他一个人斜躺在客厅的沙发上看起了小人书。

4、 日本1947年就颁布了儿童福利法,只要是孤儿,不问国籍,全部由政府收养,保证完成高中教育。那个时候,二战结束刚刚两年,日本处在极端贫困的条件下,许多家庭连维持生计都困难,许多孩子只能赤着脚去学堂。再往前推,日本在1868年明治维新时就实行全民义务教育,有的地方官因为无法完成义务教育的任务而剖腹自杀。 启示:教育的尊严在于思想,在于责任,在于制度,在于文化。四百多年前法国著名思想家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初一听,似乎有点不可理解,细细一想,却颇有道理。一个没有思想的教育人,还会有多少尊严?一个没有责任心的教育人,还会有多少尊严?教育缺失规范化的制度,教育的制度得不到规范化

5、的实施,谈教育尊严等于是海市蜃楼。没有文化底蕴的教育,如同失去灵魂得到去壳,行尸走肉,又怎能谈教育尊严!教育,应让所有的学生、家长又尊严感,让所有的教师有尊严感。二、校长对于教育尊严的使命。(一)以榜样的力量,加强师德建设。海门教育一直注重榜样示范的力量。张炳华,江苏海门东洲中学的校长,没有完美的外表:清瘦的身躯,微驼的脊背。他的胃被切除3/4,一米八的身高,只承载了不足60公斤的重量。他的头上光环闪闪:“全国推进素质教育先进工作者”、“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省劳动模范”,海门市教育局还专门下发文件,号召全市教育系统向他学习。他的信条是:“学生是教师的上帝,教师是校长的上帝。”正因为这,

6、才创造了东洲中学的神话。王觉秋,是海门一所普普通通的乡村初中一位普通的英语教师,他默默扎根乡村学校30年。两次与死神插肩而过还是放不下他所热爱的岗位,他用奉献精神和出色业绩诠释了“全国优秀教师”的风采,他的教育信条:以灵魂唤醒灵魂,以思想孕育思想,以素养提升素养。2008年09月8日晚,一场庆典展演震撼了百万海门人民的心灵,标题是“向海门人民报告”第24个教师节庆祝活动”。一个个平凡的教育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诠释了海门教育人无悔的选择,勾出了海门人民发自内心的崇敬热泪。海门教育高质量,高品质的发展,与崇高的师德是分不开的。我校是一所乡村学校,也有许多默默耕耘的教师,他们以崇高的师德引领着教师

7、团队,我们号召教师学习榜样,让责任与爱心作为教育的精神支柱,有效提升了教育尊严。如果说师德提升是灵魂,那么教师专业素质的锤炼则是根基。我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以活力课堂打造为基础,以课题研究为突破,以教师阅读为文化奠基,以“名师成长工作室”为价值引领,丰富校本教研活动,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二)以鲜活的活动,加强生德教育。生动活泼的德育活动,是提升学生素养的重要平台。我们结合新教育“每月一事”活动,深入开展德育主题月活动,高度重视节日文化活动,并与综合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有机整合,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全面推进公民道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把诚信、责任、规则、公正、尊重、宽容、感恩、爱心等主题细化落实,彰显活动育人的功效。(三)以规范的制度,提升教育形象。我们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五严规定”、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树立依法执教的观念,增强依法执教的能力和水平,规范教育行为。在学校现有常规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学校常规工作规范操作程序,完善师德、专业、财务等方面各项制度,通过检查、考核、公示等途径实施,使学校各项工作依法开展,依制度实施,较好地提升了教育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