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鉴赏汇编.doc

上传人:水手 文档编号:1273051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鉴赏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鉴赏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鉴赏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鉴赏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鉴赏汇编.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山中杂诗【南朝】吴均【这首诗描写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屋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居然从窗户里飞了出来。】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译文: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鸟儿欢快地在房檐上飞来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山峰环绕,竹林茂盛,是一幅静景。一个“窥”字把静景写活了。 鸟在人家屋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竟然从窗户里飘出来。1、“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云出”,你认为诗人他倾向于一种怎样的生存境界(心情)?环境清幽,闲适恬淡的心情。2、“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展现了一副怎样的画

2、面?鸟飞檐上,云出窗里,在动和静的变化中写出了轻快飘逸的生活情趣。主题写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借幽居的景象,暗示当时的山居之乐,表达了作者恬淡超然的闲适心情。特色本诗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这一主题。句句写景,句句有情。1、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本诗所展现的画面。答: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鸟儿欢快地在屋檐上飞来飞去,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2、请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说说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诗写了四处场景: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向檐、云出窗里,生动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情。3、“竹中窥落日”中的“窥”字可否改为“望”

3、字?谈谈你的看法。答:不能。因为“窥”是从缝隙中看的意思,表现出竹林幽深茂密,意境清幽;“望”则是向远处看的意思,境界开阔疏朗,与诗歌整体意境不合。所以不能改。4、诗中说明怎样一个道理?答:拥有独到的观察角度,就会欣赏到与众不同的景物。(二)竹里馆【唐】王维 【此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畅销、与明月相伴的情景。前二句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后二句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构成了全诗优美、高雅的已经,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译文: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坐幽篁,无人陪伴;唯有

4、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见其安闲自得。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1、月夜竹林的幽静,以 弹琴长啸 反衬。2、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能体现使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一些? 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和愉悦的心情。 独坐、弹琴、长啸3、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表现出来的画面。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高声呼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林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王维,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主题写诗人在竹林中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宁静

5、、淡泊的心情。特色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1、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答: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声长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子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2、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答: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词语:独坐、弹琴、长啸。(三)峨眉山月歌【唐】李白【这首诗是作者于开元十三年(725)出蜀途中所作。诗中连用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

6、痕迹。全诗意境晴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译文: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能看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你啊!秋高气爽,秋色明朗,有“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情“的意味。初离故乡,有些恋恋不舍,借托月亮,寄托离愁。1、本诗作者是被称为“ 诗仙 ”的 李白 ,字 太白 。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连绵的峨眉山夜色正浓,半轮明月悬挂山间,犹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映入湛蓝的江水,随着江水缓缓流动。3

7、、“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主题这是一首写诗人初次出四川时,依恋家乡山水的一首诗(思乡诗)。 特色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1、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答:峨眉山、 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连用五个地名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的江行体验和对故乡(朋友)的思念之情。2、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答: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明月悬挂山间,有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

8、前行。3、说一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的妙处。答:“入”和“流”两个动词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4、三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三、四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和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之情。(四)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诗人在客居洛阳的一个夜晚,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曲调。此时此地听到这支曲子,谁能不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呢?】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

9、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一个“暗”字别有韵味。“折柳”唤起了诗人的乡情。“故园情”点明题旨。1、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试赏析“暗”和“散”的表达效果。“暗”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 “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

10、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3、“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历代评论家说“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加以说明。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李白,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主题写诗人在客居洛城的一个夜晚,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曲调,于是引发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1、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答:此夜曲

11、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2、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简单作一下分析。答: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3、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答:“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五)逢入京使 【此诗作于天宝八年(749)作者赴安西途中,表达了诗人远涉边

12、塞的思乡怀念之情。全诗率兴而成,用语自然本色,韵味醇厚隽永。】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译文:离开长安已经许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双袖都已沾满了泪水还没有干。骑马在路上相遇,没有纸笔(写家信)。只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写眼前实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一方面写了对亲人、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1、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2、描绘“故园东望路漫漫”所展现的画面。这句诗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自己的家园,“东望”点明家园的位置,也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路漫漫

13、”三字,说明离家之远。诗人辞家远征,回首望故乡,自觉长路漫漫,平沙莽莽,离家已越来越远。“漫漫”二字,给人以茫茫然的感觉。 五、逢入京使(岑参,唐代,边塞诗人。)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2、“凭君传语报平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答: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答: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4、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

14、是怎样理解的?答: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六)滁州西涧【唐】韦应物【此诗写春游滁州西涧所见到的情景。从诗人创造的涧边幽草、水急舟横的清幽意境中,传达出一种悠闲恬淡的心情。末二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自”是全诗的诗眼,“舟”是诗人的自喻。&译文:我独爱那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树荫深处黄莺发出诱人的叫声。

15、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郊野的渡口空无一人,只有空空的渡船自在的漂浮着。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叫,其喻仕宦世态。面对眼前景物,表达了作者矛盾的心理。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全诗表露了恬静的胸怀和忧伤之情怀。2、请描绘“春潮带雨晚来急,夜渡无人舟自横”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当夕阳西沉、暮色降临时分,西涧的潮水拍击着两岸,一场春雨被风裹挟着,急骤地飘落在水面上;这时,连渡口的船家也回家去了,只见一叶小舟系在渡口边,随着涧水的涌动,横浮在那里。3、“独怜”是什么意思?请赏析这两句诗。诗的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

16、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韦应物,唐代诗人。)主题本诗写作者春游滁州西涧时所见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悠闲恬淡的心情。特色末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表现出来的景象。答:我独爱这涧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一只小船独自悠闲地横泊在水边,任凭潮来潮去。 2、在诗人笔下,幽草的寓意是什么?答:生于偏僻之处而不甘堕落、坦然、安

17、贫乐道的高尚气节。3、人们历来称赞“野渡无人舟自横”中的“舟自横”三字,结合整首诗歌,请你也来品一品这三个字的妙处吧。答:“舟自横”三字,一说小舟处此清闲之地,闲而无用,表达诗人的不被重用的忧伤情怀;一说小舟处此激流之中,坦荡悠然,表达诗人的宽广胸怀;两种心情交织在一起,构成诗歌丰富的精神内涵。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表达了诗人悠闲恬淡的心情和脱俗隐逸的超然情怀。(七)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杜甫早年曾在洛阳听过李龟年的延长,如今在潭州相遇,不禁引起万千感慨,于是以此诗相赠。诗前二句言过去之盛,后二句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全诗并无直接抒情之语,但世事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

18、,却尽寓其中。】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演唱,欣赏到你的艺术。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时节,没有想到能在这时巧遇你这位老相识。诗人虽然是在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交往,流露的却是对“开元盛世”的怀念。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南重“逢”,“闻”“逢”之间连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2、“寻常”“几度”各是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什么作用?寻常,平常;几度,多次。

19、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诗人与歌唱家李龟年当年正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于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3、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您。“落花时节”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杜甫,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特色前两句言过去之盛,为下文做了铺垫:后二句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 1、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时事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的无限感慨。2、“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答:“落花时节”包含

20、不少内容,既是交代与友人相逢的季节暮春,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还暗指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含蓄。3、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答:表现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思想感情:抒发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的感慨之情。(八)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 【暝色苍苍的竹林寺,晚钟阵阵,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人渐行渐远。全诗纯为写景,恍如图画,可谓诗中有画的佳作。】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译文:深青色的竹林寺里远远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你(指友人:灵澈上人)背着斗笠披着斜阳,独自向青山归去,越走越远。远处传来寺院

21、报时的钟声,仿佛催促灵澈归山,意境深长。灵澈远去,伫立目送,惜别之情跃然纸上。1、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送别的画面。幽深的竹林郁郁苍苍,灵澈上人所在的寺院就在竹林深处。天近傍晚,悠远的钟声隐隐传来。我目送灵澈上人离去的背影,只见他头戴斗笠,身披斜阳,向着青山深处去了。2、中国古诗往往以“寄托遥深”显示无穷的艺术魅力,这首是短短二十字,却含义丰富,请尝试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可以结合人物的身份,诗歌的环境等理解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虽怀才不遇但闲适,虽宦途失意却淡泊的情怀。也隐隐表露出诗人欲归隐的情绪。八、送灵澈上人(刘长卿,唐代诗人)主题这首诗写傍晚时分,诗人送灵澈上人返回竹林寺,抒发了

22、对灵澈的深厚情意,也表现了灵澈清寂的风度。特色全诗纯为写景,是诗中有画的佳作。 1、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送别的画面。答:幽深的竹林郁郁苍苍,灵澈上人所在的寺院就在竹林深处,天近傍晚,悠远的钟声隐隐传来,似乎在催促他赶紧回去吧。我目送灵澈上人离去的背影,只见他头戴斗笠,身披斜阳,独自向青山深处去了,只留下我呆呆的出神。2、请你尝试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可以结合人物的身份、诗歌的环境等理解分析)。答:表达了诗人虽怀才不遇却闲适、虽宦途失意却淡泊的情怀,也隐隐表露出诗人欲归隐的情绪。3、体会一下“苍苍”“杳杳”的妙处。答:“苍苍”二字写竹林寺所处之地的深邃. “杳杳”二字写竹林寺的深远。 “苍

23、苍” “杳杳”四个叠字,极精练的描绘出一幅深远的青山寺庙图。(九)约客【黄梅时节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诗人约一位朋友来做客,可等到夜半也没有来。他只好一个人伴着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语近情遥,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的寂寞心情。诗用对句写景,富有时令与地方特色。】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江南夏夜的常见之景。这决不是诗人信笔拈来的泛泛之语,而是一个孤寂者深夜期客不至的特殊感受。“有约”一句点明了诗题。“闲敲”一句将诗人焦躁不安而期望的心情刻画得细致入微。 译文:黄梅时节,家家户户都被裹在蒙蒙雨雾中,长满青草的池塘一带,到处是一片蛙声。夜已过半,(诗人

24、)约好的客人还不见到来,只得对着棋盘独自推敲,不知不觉间灯花都落了1、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待客的悠然和因友人未到而产生的淡淡的孤寂。2、诗歌前两句都运用了叠字,请从内容方面谈一谈叠字运用的作用。“家家”修饰雨,表现了江南多雨的气候特征,营造了一种烟雨迷蒙悠闲清净的诗境;“处处”修饰蛙声,写农村景象生机盎然。隐约写出了诗人待客的悠然而略显孤寂的心情。主题本诗写诗人约朋友来做客,等到夜半也没有来,只好一个人伴着油灯,无聊的敲着棋子。表达了作者的寂寞心情。 1、诗歌的前两句都运用了叠字,请从内容方面谈一谈叠字运用的作用。答:“家家”修饰雨,表现了江南多雨的气候特征,营造了一种烟

25、雨迷蒙悠闲清静的诗境;“处处”修饰蛙声,写农村景象,生机盎然。隐约写出诗人待客的悠然而略显孤寂的心情。2、“闲敲棋子落灯花”是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请你进一步发挥想象,描绘主人公当时的动作、神情和心理。答:已经深夜时分,约好的客人却没有到来。诗人一只手拖着下颌,两眼呆呆地凝视着火红的灯花,另一只手拿起一枚棋子,百无聊赖的敲击着棋盘,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唉,这漫漫长夜该怎样度过呢?3、诗中主人公当时是什么心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答:当时待客时悠然而略显孤寂、候客不至心情烦躁不安。通过一个细节描写“闲敲棋子”表现出来。(十)论诗【此诗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他认为诗歌随时代不

26、断发展,诗人在创作时也应求新求变,并非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译文: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1.某患儿发热,呕吐、皮肤有出血点,出血点涂片检查见脑膜炎双球菌。治疗中出血点逐渐增多呈片状,血压由入院时的92/94mmHg(12,2/8.5kPa)降至60/40mmHg(8.0/5.3kPa)问:应进一步对该患儿作什么检查?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要求:请从王某注册会计师的角度回复李某邮件,回复要点包括但不限于如卜|内容: 他们的诗

27、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C大面积烧伤B激活凝血酶原 E增加组织因子的释放肯定李、杜在诗坛上的崇高地位和影响,用“至今”一转,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也应体现时代特色。若超过1300元,则交800到1300元的5%和超过1300元部分的10%。各个时代都有创新诗人,领导者一个时代的诗坛,影响着这一时代的风格,但不应一味泥古。(1)根据附件l:2、试根据以下银行取款过程画出数据流图:储户将填好的取款单及存折交银行,经查对储户帐,将不合格的存折和取款单退回储户,合格的存折和取款单交取款登记。处理时要修改储户帐和现金帐,并将存折、利息单和现金交储户,同时将取款单存档。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文

28、学创作主张?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诗中的意思是什么?现在人们赋予它新的含义是什么?D资产组的减值损失应当首先抵减分摊至该资产组中商誉(如果有的话)的账面价值祖国历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各自在文坛上领起一个时代的文学新流派;现在人们常赋予它新意,即各个时代都有很多有才能的人,他们能够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创造新的业绩。调整后本年净利润为20000-50=19500(万元)(赵翼,清初史学家)主题本诗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1、 诗人谈论李杜的目的是什么?答:诗人举出了诗歌史上的两位大家李白与杜甫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诗风代变的道理,因为即使是李、杜这样的大诗人,他们的诗作因流传千年,播于众口,已经不再给人以新鲜感了,从而阐明诗人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1、有一工资处理系统,每月根据职工应发的工资计算个人收入所得税,交税额算法如下:2、 这首诗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不仅仅是诗歌,其他领域也是如此,我们要有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不能抱残守缺,厚古薄今,否则只能是裹足不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