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微课设计.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34428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元二使安西微课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送元二使安西微课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送元二使安西微课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送元二使安西微课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送元二使安西微课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元二使安西微课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送元二使安西微课设计【教学目标】结合背景资料和古诗内容,深入感悟诗歌表达的情感。【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感悟诗中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在浩如烟海的“送别诗”中,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成为送别诗中的极品。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间的依依惜别之情,那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体会这种情感呢?这无疑是教学中的难点,下面我们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突破这个难点。二、深入感悟诗歌表达的情感(一)从景物描写中感受离别之情。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读读王维的这两句诗,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这幅画面带给你们怎样的感觉?对,我们的脑海里出现了这样的画面渭城清晨一场如酥

2、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翠色欲滴。这幅画面带给我们的感觉:清新、明丽、生机勃勃)师:这两句诗中出现了哪两种景物?(雨和柳)雨给你们怎样的感受?师:伤愁的感觉,那柳在这儿又有什么含义呢?柳在古人眼里更是有含义的,古代有折柳送行的习俗,来到送别的地方,折下柳枝送给行人,表示折柳赠别。从汉魏到隋唐,这一习俗相沿下来。所以,古人看到柳就会产生离别之意。非常巧的是,;柳树的“柳”跟“留下来”的“留”音相近。表示挽留的意思。这一雨一柳搅扰着王维的情思,蒙上了淡淡的情愁。师:所以这首诗的前两句作者借朝雨柳色渲染了惜别的氛围。(二)从地域上的距离和环境上的差异感受离别之情。1、老

3、朋友元二西出阳关要去的地方是安西。那么安西离渭城到底有多远呢?请同学们看唐朝地图,(幻灯片出示唐朝地图)从渭城到安西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古时候没有汽车、火车、飞机,就是用上最快的交通工具骑马去也要用上半年时间。从渭城到安西要经过阳关。它和玉门关都是古时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元二远去千里之外,与王维从此天各一方,诗人怎能不留恋呢?请同学们读出这种留恋之情吧!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除距离远之外,两地的环境和生活也有很大的差异。师:我们再来看看两地的环境差异。2、从环境和两地生活感受离别之情渭城这儿此时春雨绵绵,安西那儿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出示安西的荒漠图片)师:安西

4、的环境给大家留下什么印象?师:是呀,渭城这儿此时春雨绵绵,而安西那儿却正是黄沙漫天,满目荒凉。而且安西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那儿的生活习惯和风俗和我们大不一样,说话也听不懂。想到这里,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全都在酒里。让我们再读诗句,更深刻地体会诗人与元二的依依惜别之情。既然这样,元二为什么还要西去呢?(三)从背景资料中感受离别之情出示资料链接: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经常有关于贸易或外交活动。唐朝的时候,国势强大,很多国家都想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长安城经常有人被派到国外去出使。而每一次出使,对于当事人来说是既高兴又忧伤的事情,高兴的是可以为国家建功立业,做出贡献,忧伤的是要和多年的老友故交分别。这一别就是海角天涯,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面了。所以,诗人心中真是难分难舍啊。他举起酒杯,殷殷嘱托:(反复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三、欣赏阳关三叠。师:千杯送别的酒,万句祝福的话。此时此刻已难以表达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听,是谁唱起了这忧伤低沉的曲子。1.播放阳关三叠曲。师:这是后人根据这首诗谱成的曲子叫阳关三叠,也叫渭城曲。2.在阳关三叠的背景音乐中学生再次诵读全诗。听,这熟悉的曲子再次响起,让我们再次诵读,读出你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