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律长征的教案汇编.doc

上传人:水手 文档编号:1273542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七律长征的教案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七律长征的教案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七律长征的教案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七律长征的教案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七律长征的教案汇编.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七律长征的教案 东海中学 王柳柳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岷山”等词语的音形义。(2)让学生掌握七言律诗的体裁特点,掌握诗词的朗读节奏。(3)了解诗的语言艺术性和夸张手法的运用。2、过程与方法:(1)品评作品中的诗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2)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3)让学生通过诗句展开丰富的想像。3情感与态度:了解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让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之不易,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军队,热爱伟大领袖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体会关键词语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感悟诗句所表

2、达的思想感情。2、难点 理解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极度夸张的手法的运用,了解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三、教与学互动设计(一)预习导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电视剧长征的录像片段。2激情导语:同学们,刚才我们观看的是根据红军长征这一史实改编的电视剧长征的片段,我们被红军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的精神所感动。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还知道关于长征的一些故事吗?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毛泽东同志的七律长征这首诗,看毛泽东同志是怎样通过简洁而蕴涵深刻含义的语言,来表现红军战士大无畏英雄气概的。3走近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

3、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 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 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 1959)。1934 年10 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不得不退出苏区,开始长征。1935 年1 月,长征途中,在贵州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见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4、,结束了王明“左”倾路线的统治。随后又粉碎了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胜利完成长征。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红军在陕北会师,开创了抗日救亡的新局面。1935 年12 月,针对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华造成的危机,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后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的报告,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1935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4、检测学生字词的预习情况(1)字音逶迤(wi y ) 磅礴(png b ) 岷山(mn )云崖( y)(2)字义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

5、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等闲:平常、寻常。二、展示探究(一)整体感知(1)教师启发学生:通过影视、课本和平时阅读的资料,以及自主学习所掌握的信息,说说毛主席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2)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设疑,引导学生理解全诗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全诗的结构。(3)想一想,哪两句诗在全诗中起到总领的作用?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点拨】“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写得极有气势。它高度概括了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领导下,红军在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以下六句是把主题化作了一系列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作用是为我们展示出红

6、军战士一幅幅威武雄壮的“征难图”。(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 师生解题。引导学生朗读全诗,掌握七律朗读的节奏。【学生活动】讨论以下几个问题?【投影出示】(1)你知道“七律”有什么特点吗?朗读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2)你怎样理解“长征”这个题目?多长的路叫长征,你能说清楚吗? 是谁领导的长征?为什么要长征?长征有什么重要意义?(3)这首诗展示了红军长征途中征服困难的哪几副威武雄壮的画面?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的什么精神?(4)根据所掌握的材料说说红军长征途中遇到哪些困难?(老师巡回并引导学生在读诗的基础上,根据平时自己掌握关于长征的有关资料,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讨论老师出示的问题。)【点拨 】

7、 问题(1)应从诗的体裁特点上思考,把握好节奏。问题(2)根据学生课前搜集的有关长征的历史资料集思广义、合作交流。问题(3)根据诗句的内容,以及红军长征的有关资料进行讨论。问题(4)引导学生从时间上、路程上、自然环境上和当时战局情况等方面讨论。【讨论交流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根据汇报的内容加以点拨,得出结论。【课件演示】(1)七律,是七言八句,三、四两句对仗,五、六两句对仗。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和节奏,读清楚诗的韵脚。(2)这里的长征是指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央红军从1934年开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宁边区进行战略转移。由于王

8、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未能打败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被追退出苏区,进行长征。长征的意义:长征的胜利,实现了我们党北上抗日的目标,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这是党和红军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支柱,他们很多人以后成了治党、治国、治军的骨干,正如毛泽东所说:正是这批衣衫褴褛的精英,改写了中国的历史。长征的胜利,最具深远历史影响的是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红军通过长征转移到了抗日的前沿,促使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使毛泽东及共产党赢得了中国。从此以后,抗日的烽火在中国共产党和毛

9、泽东领导下越烧越旺。(3)五幅图: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表现了毛泽东领导的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藐视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4)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时间长,一年的时间;路途远,全程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途中既要战胜险山恶水,林莽草地,严寒酷暑,又要冲破国民党的围追堵截、狂轰烂炸,还粉碎了党内张国涛的破坏分裂活动。这样艰苦卓绝、极其艰险的远征,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2细节探究,领会深层含义【学生活动】“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作者为什么把绵延不断的五岭和巍峨高大的乌蒙分别比作“细浪”和“泥

10、丸”,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点拨】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能力,体会夸张手法的运用和反衬手法的作用。极言其小,表现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伟大气魄,突出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藐视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学生活动】教师鼓励学生根据影片和有关资料尽情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你最喜欢哪一句诗谈谈理由。【竞赛】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朗诵比赛,对于朗诵好的学生用响亮的掌声给予鼓励。(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总结反思】七律长征这首诗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1、,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有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这是对长征的高度评价。在写法上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把长征丰富浩大的历史内容和不可胜数的英雄业绩,通过8句56 个字,充分表现红军长征的伟大壮举和战士们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巧用夸张、反衬的手法,这种艺术性的缩小或夸大,不是单纯的技巧问题,它是领袖诗人那巨人般的眼光、伟大的襟怀、奇特的想像以及英雄胆略的自然表露。三,当堂检测夯实基础【论坛从新做人版主回复】:关于这题,看到论坛众说纷纭,详情请点击查看大家的讨论 2011年注会会计多选题第2小题讨论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题解

12、 外源性凝血系统是由于损伤组织细胞释放出组织因子并与凝血因子结合而开始的。wi y png b 乌mng岷山( ) 云崖( ) 开颜 ( )题解 外源性凝血系统是由于损伤组织细胞释放出组织因子并与凝血因子结合而开始的。2解释下列词语2症状及异常检查结果的发生机制是什么?(1)逶迤: 。(2)磅礴: 。(3)等闲 : 。(4)开颜: 。16D-二聚体是反映继发性纤溶亢进的重要指标。( )(5)云崖: 。3 按要求填空。题解 外源性凝血系统是由于损伤组织细胞释放出组织因子并与凝血因子结合而开始的。(1)七律长征作者 ,体裁 ,这种诗体的特点是_。借:管理费用 147.83(2)七律长征 写于 ,“

13、三军 ”指 。借:主营业务收入 5 600万元4用现代汉语写出这首诗的大意:。针对资料3开放探究结合诗的内容回答问题:长征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那就是长征精神,那么“长征精神”是什么呢?如今我们已不再要走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了,但新的世纪,新的挑战,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还要不要长征精神了?请结合实际谈谈看法。A中毒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设计理念:树立大语文观,综合运用课内外学习资源,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得对文本的感悟和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教学本课课文,应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感受毛泽东的风采,激发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思想感情。 教学点评:古人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诗歌学习的主要方法。教学老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步步为营,层层深入,让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理解诗意,体会情感。一读诗,要求读准确,联系资料初步理解;二读诗,要求读出诗的节奏、韵律;三读诗,是理解内容以后的读,目的以读悟情,读中促情。稍有瑕疵的是三读处理不够细腻,办法不多,老师只是技术性的指导,学生读的效果不够突显,此时,老师如范读、引读,效果会更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