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对个性影响之我见.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37044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积极心理学对个性影响之我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积极心理学对个性影响之我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积极心理学对个性影响之我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积极心理学对个性影响之我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积极心理学对个性影响之我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积极心理学对个性影响之我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极心理学对个性影响之我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积极心理学对个性影响一一之我见作为一名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曾经对未 来的工作和生活充满了幻想,然而经过两天短暂的新 教师上岗培训,我感到自己太过理想化,对未来的挑 战认识不够深刻,尤其是第一天廖老师讲解的积极 心理学使我有了许多新的思考,初步了解研究,收获颇多。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积极心理学从形成至今仅十几年时间,目前正 处于发展的阶段,试图对它作出全面的评价还为时 过早。但它肯定值得我们给以仔细而又审慎的注意。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向,是对心理学的一 种新的理论结构。通过对主流心理学的纠正,给现 存的心理学内容与形式以补充。从长远看,积极心 理学的重要性,可能不在于其提出的任何特定

2、的假 设和规则,而在与为心理学乃至整个社会,提供了 以新的方法看待人类的生存和问题的解决,而新的 方法、新的思维的出现则是一门学科向前发展的动 力之一。可以肯定的是,不论积极心理学是否遭遇 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一样的命运,它必将推动心理学 向前发展。一、积极心理学整合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2002 年,教育部下发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 导纲要,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 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 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 展。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 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 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

3、少数有心理困扰或 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 ,调节自我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增强自我教育能力。我们可以看出,纲要是非常全面和科学的:从 对象上看,纲要把学生分为两类,既面向了全体学 生,又指向了个别有问题的学生 ;从目标上看 ,纲要 既关注培养全体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与个性品质,又 照顾帮助个别学生,以消除心理问题。但我们认为, 在传统消极心理学取向背景下, 纲要中的目标是很 难实现的。原因如下: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强调全体性原则,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教师常常把 学生当作 问题的来源”,常常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当作 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这样不仅会造成

4、师生关系的 对立,而且常常导致大多数没有问题的学生也开始注 意自己的消极方面,形成关注自身的消极层面、忽略 自身积极品质培养的思维定势,最终使得全体性原则 形同虚设。其次,在传统消极心理学取向背景下,教师具有的问题意识也使得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非 常关注学生心理问题的消除,而忘却了心理健康教育 应该帮助学生挖掘潜能、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的 职能。而积极心理学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激发青少年内在的激情,帮助他们发展综合的技能,承 担起生活的责任,成为有社会能力和富有同情心、心 理健康的成年人。不难看出,这一目标与纲要中 的目标是一致的。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关注个 体和群体的积极层面,关注个

5、体正在经历的知足、满 意等主观感受和过去体验的良好状态,同时也关注对 未来的乐观和希望以及当前普遍的幸福感,它包括积 极的个性特征,如爱、勇气、给予、仓y造和持之以恒; 在群体水平上,它包括培养个体承担社会责任的美 德,培养更好的公民特征。二、积极心理学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在传统主流心理学背景下,对心理健康标准采取 的是消极的取向模式,认为心理健康或者是没有心理 疾病与心理问题,或者是把人的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 消除了就回到了心理健康的水平,因此,心理健康教 育的重点也就局限在了那些有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 学生身上,研究重点也就困囿在了心理疾病的预防与 治疗上。显然这种取向是片面的、消极的。

6、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健康有三个标准:一是主 观性,心理健康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客观条件只作为 影响主观体验的潜在因素;二是积极方面,心理健康 并非仅仅只是消极因素较少,同时也是积极因素较 多;三是多维性,心理健康应包括个人生活的各个层 面。还有的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健康分为正负两 个方面,它不仅仅是负面情绪、情感的减少,同时也 是正面情绪、情感的增多,幸福感、生活满意感都是 心理健康重要的测量指标。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 心理健康四条标准中就有一条是具有幸福感”。积极 心理学强调从积极的层面来研究与探讨心理健康问 题,认为心理健康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个体的主观幸福 感,更注重培养人们的积极心理品质

7、,而不仅仅是消 极的心理疾病的预防矫正。从这种意义上说,积极心 理学的这种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 内涵,也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开辟了一 条新的思路。三、积极心理学改善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客体关系虽然在传统的消极心理学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也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平 等,也认为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也强调心理咨询中应该娴熟地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与 手段,但我们认为,这些美好的愿望与原则常常在心 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来访者即问题学生”的观念下变得 不切实际与形同虚设,也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理 想的、平等的主客体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变得对立起 来。心

8、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常常把自己当作教育者的角 色,而把学生当作是 问题学生”,认为自己所做的一 切努力无非是想获得学生的信任,以降低学生的心理 防御机制,从而走入学生的内心深处,帮助其消除心 理问题,回到心理健康水平。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中的师生,从而改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客 体关系。积极心理学认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 师和学生一样都是成长中的、发展中的个体,而不是 教育与被教育的对立关系,教师要培养自己的积极心 理,也要以积极的心理看待发展中的学生,重视学生 个体自我成长的经验,多使用平等的、积极的词汇, 鼓励学生发展信任、分享和提出发挥人类潜能建议的 积极健

9、康品质。在面向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积极 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工作者要与来访者建立平等、信任 的关系;工作中要尊重来访者,注意耐心倾听,抱有 同理心,协助他们自我评价,尽量少与别人作比较; 强调他们的优点与长处,对于他们出现的任何进步与 努力都要给予鼓励与赞美;学会信任、欣赏与感激, 强调来访者积极的一面,特别注意要帮助他们建立积 极的情绪。四、积极心理学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许多学校在强调心理 健康教育难以开展,许多教师感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缺乏。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带开始,中国有少许有识 之士开始尝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人把心理健 康教育工作称为心理辅导、

10、心理咨询、心理教育等等, 开展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 智。随着国家与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心理健康教 育工作的日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有了统一的称谓, 有了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对心理健康 教育工作的研究也逐渐多了起来,但心理健康教育应 包含哪些内容却一直没有获得突破性的进展。从某种 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枯竭化成为制约心理 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瓶颈。我们从当前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模式中 可见一斑。目前许多心理健康教育课大多是以心理问 题”为专题,首先摆出学生在处理生活、学习、交友和 娱乐中出现的 心理问题”;其次,或举例说明,或阐 述,对这一 心理问题”

11、进行探讨;再次,给出消解这 些问题的建议、方法与策略;最后,让学生联系自己 的实际,进行讨论。之所以采取这种问题取向的教育 模式,是因为理论者与实践者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 标的错误理解: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问题,就 是没有心理疾病。这种取向偏离了对学生潜能的开发 与心理素质的培养这一重要目标,使心理健康教育聚 焦在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上,以致于使人们曲解了 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内涵。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自我 心理的调适者,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 向上的成长能力。这种价值取向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提供了新的视角,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这些 丰富的内容就在我们每一个

12、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身上和周围,既可以是我们的积极思维活动,也可以是积 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既可以是我们积极的习惯养成, 也可以是我们积极人格的培养;既可以是我们积极的 认知方式,也可以是我们积极的意志品质;既可以是 我们个人的幸福获得,也可以是我们周围积极的组织 与群体的形成 这些内容既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 活,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又带有普遍的社会性,新 颖变化,鲜活生动,富有价值,每时每刻都可以产生, 只要我们用心去关注,努力去挖掘,学校心理健康教 育的内容就会充满灵气,并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五、积极心理学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在传统心理学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 与方法过于单

13、一,常常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区别于学 校教育的其他工作,使之游离于学校的其他工作之 外。采取的途径与方法也不外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程、进行咨询(如个体咨询、电话咨询、信箱咨询、 团体咨询等)、开设讲座等等。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的方法取决于心理 学对人性的认识,取决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及内涵 的理解。在消极心理学背景下,行为主义心理学把人 比做动物与机器,精神分析心理学把人当作精神病 人,认知心理学把人隐喻为一种信息加工系统,这些 对人性的认识与假设只能使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对 立起来,只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趋向 单一与贫乏。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存在巨大的潜能,都具 有多种基

14、本需要,都重视自我发展,这种人性观决定 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必将向多元化的方 向发展:1.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重视教师发展和运用自己的 积极心理,鼓励教师在课堂中利用积极心理,帮助发 展学生的积极心理。2. 应该重视与学校其他工作的融合。心理健康教 育与学校的其他工作的关系不是割裂的,更不是对立 的,而是融合的关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 不仅包括积极的教师,也包括积极的学生。3.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努力烘托与营造一个宽松、 愉快的氛围,使生活于其中的师生感受到满足、乐观 与充满希望。这样,就形成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一 种互动多维的交叉网络,也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单一渠 道与各学科教育、

15、各教育因素融合在了一起。4.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积极心理学给我们的启示(一)教育应该兼顾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与问题的消 解诚如前文所述,消极心理学取向背景下的心理健 康教育关注的是学生问题的消解,以问题为载体,以 解决学生的问题为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心理健 康教育应有的功能。积极心理学在对消极心理学总结 与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心理学不仅应该削减问题,而 且应该着重培养学生优秀的、积极的心理品质与人格 特征,问题的减少与没有问题并不代表心理健康,心 理健康不仅指心理问题的减少,而且指积极因素的增 多。这种思想为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 钟,启示我们只有兼顾二者,才能帮

16、助解决所二十世 纪最大的困惑。(二)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在消极心理学取向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诚然也 强调、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但却常常把学生当作问题 的来源,教师常常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这样就强 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造成了师生关系的对立。我们 认为,只有把学生当作是充满潜力的个体,只有把培 养学生的积极的心理品质与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的价值 与享受幸福的生活当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 重,个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才能得以发挥,问题意识 才能得以削减。(三)教育应该注意学生的自我体验积极心理学注重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参 与、活动与体验,注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关心自己的 心理发展,为

17、了激励和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 积极性,让学生具有深刻的心理体验,积极心理教育 常采用自助式的教育方式。(四)教育应该善于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积极心理学摒弃了以往心理健康教育以问题为靶 子的方式,它强调学校中的一切都是可供利用的资 源,因为这是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只有在这种最真 实的情境中进行教育,才是最真实的教育,才是着眼 于学生潜能的教育。综诉:虽然积极心理学只是一场运动,其理论体系不够完 善,与早期的实践研究也存在脱节的地方,甚至其对 传统心理学的批评过于严厉和武断等。但其对积极情 绪、积极系统的重视,对潜能的发掘等积极的心理理 念却有助于我们改变目前一些不恰当的理念,给予了 心理诠释和能力培养的另一视角。积极心理学的积极 理念与我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不谋而合,契 合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整体性、发展性和 差异性原则,对突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病理化取向 这一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瓶颈有着重要的 借鉴意义。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不仅有利于教师的心理 健康和自身发展,更有助于他们正确理解中小学心 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要求,实施和开展真正 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维护和提高学生的心理 健康水平,提升其整体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