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教案[备课教学].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2773355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教案[备课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教案[备课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教案[备课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教案[备课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教案[备课教学].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单元分析:“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内容是在学习了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本单元在原有两位数加减法基础上学习万以内加减法,其中包括例题1不进位加,例题2进位加且结果为四位数的竖式加法,例题3连续进位加,并且尝试口算的方法和交换加数位置验算的方法。减法内容涉及例题1不退位减,例题2退位减,例题3被减数数位中有零的退位减及验算,例题4解决问题。最后是本单元的整理和复习。整个单元的以计算教学为主,重点使学生在学习中正确掌握万以内的加减计算方法,同时教学中更要将加减计算的意义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训练学生思维,为今后进一

2、步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2、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3、让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优化自己的算法。4、使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四、单元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五、单元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连续退位减法及验算。六、单元教学安排:1、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例题1、2,练习八1、2、3),一课时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例题3,练习八4、5、6),一课时3、练习课(练习八7、8、9、10),一课时4

3、、三位数减两、三位数(一)(例题1、2,练习九1、2、3),一课时5、三位数减两、三位数(二)(例题3,练习九4、5、6), 一课时6、练习课(练习九7、8、9、10、11), 一课时7、解决问题(例题4,练习九12、13、14), 一课时8、整理和复习(一)(P47 1、2,练习十1、2、3、5), 一课时9、整理和复习(二)(P47 3,练习十4、5、6、7), 一课时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万以内加法第1课时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例题1、2,练习八1、2、3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进位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

4、法。2、使学生比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3、让学生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4、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应用加法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的加法题。教学难点: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教学方法:学法,引导、发现、交流。教具:课件。一、新课导入1、口算下面各题。71+45 24+43 35+4752+20 32+59 53+282、笔算430+260 570+380提问:笔算时要注意什么?3、引入新课通过练习,我们知道不管口算还是笔算,在计算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满

5、十要进一,这节课我们将要根据这个规律开始学习三位数和两、三位数相加的不进位、进位加法。二、探究新知1、出示教材第36页的图片以及“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让学生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教学例1)(1)提问:我们湿地的鸟类动物有多少种?爬行类动物有多少种?要求他们一共有多少种应该怎么列算式?(2)板书:271+122(3)探索算法。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计算方法,可能有口算和竖式笔算两种,口算有点难度,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让学生想一想:竖式应该怎么写?学生尝试写竖式:2 7 1+ 1 2 2( )提问:从哪位开始加起?个位上写几?十位上写几?百位上写

6、几?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哪些地方?3、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例2)(1)根据表中的信息,求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多少种怎么列算式?(2)271+31(3)这是一道三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怎么计算呢?学生尝试计算:2 7 1+ 3 1( )个位上写几?(1+1=2,写2)十位上相加是多少?(7+3=10)十位上怎样写?(十位上相加是10,在十位上写0,同时满十向百位进1。)百位上是多少?(2+1=3)为什么要加上1?(4)想一想:271+903,怎样计算?与例2的算式相比,这是一道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式,请同学们根据我们掌握的加法法则尝试笔算。学生独立思考后, 2 7 1+

7、 9 0 3( )7 4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比较好写,大家都做得很对!可是百位上的数怎么写呢?2+9=11,相加满十怎么办?向百位的上一位(千位)进一,百位上写1,千位上写1.3、小组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1)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37页“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做题,指名板演。然后校对订正,注意在竖式计算时容易出错的地方。2、完成“练习八”第1题。在竖式中相应的位置写下结果,然后集体订正。3、完成“练习八”第3题。先计算出每两片树叶上的和,然后与得数相等的花朵相连,学生独立做题,连一连。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同

8、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合作的非常好,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下面同桌说一说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笔算加法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五、预习书本38页例三自主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过程六、板书设计: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271+122 271+31 271+903第2课时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内容:例题3,练习八4、5、6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2、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帮助学生形成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教学重点: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

9、法题。教学难点: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教学方法:引导、发现、交流。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76+84指名说一说它的计算方法。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二、探究新知教学例3.1、列算式。提问: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怎么列算式?板书:445+298=比较:445+298与复习题76+84有什么不同?小结:前者是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后者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 谈话:前面一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和不进位加法,这节课也同样学习的是三位数加三位数,那么,两者之间又有什么不同呢?事实上,今天所学得内容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教学

10、连续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板书课题)你觉得它的竖式计算方法会是怎样?(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2、口算。提问:在用竖式进行计算之前,请同学们尝试口算一下结果应该是多少? 同位讨论并全班交流。汇报过程: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来口算。先计算445+300=745,再计算745-2=743。追问:如果是445+243,你还能用刚刚的方法进行口算吗?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选择这种方法进行口算?3、笔算。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4 4 5+ 2 9 8( )提问:(1)个位上相加是几?(5+8=13)个位上怎么写?(写3,向前一位进1,为了不遗漏进上的1,在十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

11、(2)十位上相加是几?(4+9+1=14)为什么要加上1?十位上的数相加后也满十,该怎么办?(继续向百位进1,在百位上也写一个小一点的1)十位上应该写几?(4)(3)百位上写几?(2+4+1=7):4 4 5+ 21 91 87 4 34、思考: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需要注意什么?和不进位、进位加法有什么联系?5、验算。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否算对了?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进行验证呢?(先让学生探究交流)用验算的方法。可以通过验算来检验得数是否正确。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验算方法。那么,加法该如何来验算呢?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在黑板上演示验算的过程,提示学生注意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2 9 8+ 41 41 5

12、7 4 3提问:你们这次计算的得数是多少?与刚才计算的得数相同吗?这说明什么?如果两次计算的得数不相同,又说明什么?应该怎么办?三、巩固练习1、完成“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选最后一题讲解计算过程。2、完成“练习八”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3、完成“练习八”第2题。先估计结果再列式计算。4、完成“练习八”第9题。先给予学生知道,然后让他们独立完成后,再全班交流并订正。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五、预习:练习八7、8、9、10六、板书设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445+298= 4 4 5 + 41 41 57 4

13、3第3课时 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八7、8、9、10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2、培养学生形成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的习惯。教学重点: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进位的加法题。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教学方法:引导、发现、交流。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43+25= 530+290= 35+49= 450+280= 45+30=6+84= 540+360= 380+430= 74+9= 46+24 =160+470= 450+170= 70+16= 86+5= 190+430= 二、练习过程1、笔算376+284

14、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指名说一说它的计算方法。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如果要验算,你认为用什么方法?2、完成P40 7先算一算,再用铅笔和直尺连一连。3、完成P40 8先独立完成第1小题,然后照第1小题完成后两小题。4、完成P40 9小组讨论可以怎么走,哪条路近,汇报。5、引导学生思考完成P40 10三、预习41页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四、板书设计练习376+284=6603 7 6 + 2 8 46 6 0二、万以内减法第4课时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三位数减两、三位数(一)(例题1、2,练习九1、2、3)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和不退位)

15、的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减两、三位数,并掌握笔算减法的算理。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计算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积极思考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减两、三位数。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和不退位)的算理。教学方法:引导、发现、交流。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大家喜欢看什么动画片?现在国产的动画片越来越多,大家都非常愿意看,我这里有张统计表,大家来看看。二、探究新知出示P41统计表观察统计表,从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什么样的数学问题?1、我也来提个问题,看大家能不能解决,出示例题1:2011

16、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怎么列算式?竖式会列吗?从哪一位算起?请你自己算一算。指名板演:435-322=1134 3 5- 3 2 21 1 32、这个问题大家很容易解决了,再出个问题,看大家还能不能解决,出示例题2: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引导学生读题列出算式435-864 3 5- 8 63 4 9这个算式能不能像刚才那样直接减?个位不够减怎么办?注意:借位要在对应的十位数上打退位点做记号,表示借一当十和个位上的5相加再来减6得9,现在十位上因为借了一个十,还剩下2又不够减,怎么办?再像刚才一样,找更高位百位在4上打上退位点,借一当十,并和十位上的2相加再来减8

17、得4,此时百位上剩3,3减0还是3。3、以上两题做完了,你有什么话想说?小组讨论:笔算万以内减法要注意什么?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4、及时练:完成P41 做一做请学生上黑板板演,集体订正。三、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计算减法,特别是退位减法一定不要忘记打上退位点,退1当十来用。四、预习:42页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并会验算。五、板书设计三位数减两、三位数(一)435-322=113 435-86=3494 3 5 4 3 5- 3 2 2 - 8 61 1 3 3 4 9第5课时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三位数减两、三位数(二)(例题3,练习九4、5、6)教学目标:1、能正确计

18、算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2、熟悉连续退位减的计算法则,并会验算。3、培养学生计算认真仔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细的态度。教学重点: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教学难点:掌握连续退位减的计算法则。教学方法:引导、发现、交流。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算一算:768-527 327-152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今天继续学习三位数减三位数。二、探究新知1、出示问题:2004年计划生产158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05年计划生产40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目问题谁比谁多,列算式:403-158让学生在本子上写好竖式,数位对齐。

19、2、探究计算法则:这道题能直接减吗?个位不够减,十位上是0,该怎么退1呢?小组讨论并汇报板书:小结方法:个位3减8不够减,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作10,再从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上是9。这时先算个位1385,再算十位9-5=4,最后算百位3-1=2。多请几个学生来说说我们是怎样计算403-158的?最后让学生自己对着黑板用自己的话说说计算过程。3、探究验算方法:减法怎样进行验算?(1)加法验算:可以用减数加差看等不等于被减数的方法(2)减法验算:可以用被减数减差看等不等于减数的方法请你选择一种方法进行验算,教师巡视并指名不同方法的学生上黑板板演验算过程。4、巩

20、固练习完成P42 做一做指名上黑板板演三、小结说说怎样计算像这样的连续退位减?要注意哪些问题?四、预习44-45页练习九7、8、9、10、11五、板书设计三位数减两、三位数(二)连续退位减435-322=113 435-86=3494 3 5 4 3 5- 3 2 2 - 8 61 1 3 3 4 9第6课时 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课(练习九7、8、9、10、11)教学目标:1、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2、能较熟练计算连续退位减法。3、培养学生形成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的习惯。教学重点: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教学难点:能较熟练地进行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引导、

21、发现、交流。教具:课件。一、复习笔算下列各题。690+30= 287+73= 320-280= 473-178=说说两道加法题有什么区别?两道减法题有什么区别?说说每道题的计算过程。二、练习过程1、验算上面的第2小题和第4小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2、完成P45 7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说计算过程3、完成P40 9先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再在书上用铅笔连一连。4、完成P40 10看谁完成每张卡片上两个数的和与差又对又快,请学生上台板演。5、完成P40 11学生先独立思考,用铅笔填一填,然后小组交流思考过程,集体订正。三、预习:43页解决问题例题4,练习九12、13、14四、板书设计练习690+30=72

22、0 287+73=360 320-280=40 473-178=2956 9 0 2 8 7 3 2 0 4 7 3 + 3 0 + 7 3 - 2 8 0 - 1 7 87 2 0 3 6 0 4 0 2 9 5第7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例题4,练习九12、13、14)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运用三位数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2、使学生会使用竖式计算三个数的连加。3、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竖式笔算三位数的连加。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引导、发现、交流。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十

23、一”黄金周各大商场进行促销活动,小红一家三口到商场去买东西,选好了商品拿到销售单据来到收银台。出示销售清单:二、探究新知1、三位数连加精算出示问题:(1)收银员应收多少钱?(2)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解决第一个问题,你需要哪些信息?如果你是收银员你认为该怎么算才恰当?列出算式:558+225+166=你准备怎样计算三个数的连加?其实也可以使用竖式将这三个数同时加起来。写出竖式让学生自己算一算,试一试。5 5 82 2 5 + 1 6 69 4 9大家以后计算连加题也可以使用长竖式进行计算。2、三位数连加估算解决第二个问题需要和第一个问题一样使用精算吗?为什么?只需要知道准备的钱够不够就可以回

24、答这个问题了,所以使用估算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同位互相说说如何估算,指名说理由。板书:560+230+170=560+400=960(元)3、总结方法:刚才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个问题采取的是不同的计算方法,什么情况下使用精算,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估算呢?三、巩固练习完成P46 12理解题意后,想一想这里是用精算还是估算,交流想法后让学生算一算。四、预习整理和复习47 页1、2,练习十1、2、3、5五、板书设计解决问题558+225+166=949 560+230+1705 5 8 =560+4002 2 5 =960(元)+ 1 6 69 4 9第8课时 整理和复习(一)教学内容:整理和复

25、习(一)(P47 1、2,练习十1、2、3、5)教学目标:1、复习三位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计算过程及需要注意的问题。3、能熟练的运用计算法则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教学重点:能熟练的运用计算法则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计算过程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学方法:引导、发现、交流。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第四单元学习完了,我们今天对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二、复习过程1、完成P47 1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然后回答第一个问题,同位互说第二个问题,最后结合具体的题目指名汇报,说计算的过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2、完成P47 2先让学

26、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然后回答第一个问题,同位互说第二个问题,最后结合具体的题目指名汇报,说计算的过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3、从以上加法和减法题中各选一题进行验算,并说说验算的方法。4、完成P48 1 左边4小题学生上黑板计算,集体订正。5、完成P48 2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列算式解答6、完成P48 3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指名说错误的原因,集体订正三、预习P47 3,练习十4、5、6、7四、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一)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2、笔算加法时,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3、计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第9课时 整理和复习(二)教学内

27、容:整理和复习(二)(P47 3,练习十4、5、6、7)教学目标:1、能熟练运用计算法则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并会估算。2、能运用三位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会选择适当的计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能运用三位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会选择适当的计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引导、发现、交流。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对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二、复习过程1、完成P47 3 (1)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请学生说计算的过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2、完成P47 3 (2)让学生明白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选择估算的方式,并将过程写在每小题下方。3、完成P47 3 (3)两个问题选择的计算策略是不一样的,问题1可以使用估算,问题2使用精算。4、完成P49 6第1问采取估算的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方法,汇报结果。 第2问先让学生自己将要买的商品打上勾,再列算式计算。5、完成P49 7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自己把问题写出来,列算式解答。指名汇报结果。6、引导学生完成P49 思考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用铅笔填空,请学生说说这样填的理由。三、预习50页倍的认识,了解几倍的概念四、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二)126+157+95=3781 2 61 5 7 + 9 53 7 818课前准备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