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浮力教学设计[备课材料].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2773361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浮力教学设计[备课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物理浮力教学设计[备课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物理浮力教学设计[备课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物理浮力教学设计[备课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浮力教学设计[备课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浮力教学设计[备课材料].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浮力教 材: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五节授课对象:九年级学生设 计 者:周 菲班 级:09物理一班学 号:40906050【课题】浮力【教学时间】90分钟【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教材分析】本节是新课改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五节的内容,主要讲述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大小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是对力、密度、压强等知识的深化。【学情分析】1、兴趣特点:初三的学生对物理已有初步认识,对实验有很浓厚的兴趣,动手能力也比较强。2、知识基础:在上一节,学生已经学习了压强的知识,浮力是对力、密度、压强等知识的深化。3、认识特点: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过渡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越来越强,并表现出强

2、烈的求知欲。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仍需要借助具体形象的材料来支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的大小的计算方法;知道浮力的应用并能用浮力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确定浮力的定义,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索浮力大小;探究浸没在水中物体受到浮力的实验,学会用差量法计算浮力;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阿基米德定律,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养成协作、探究问题的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在实验过程中勇于

3、创新的精神。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以及通过实验猜想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难点】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乒乓球、大量筒、弹簧测力计、细线、石块、小木块、橡皮泥、烧杯、水、盐等【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首先将乒乓球放在大量筒中,问同学们:“除了将乒乓球倒出来,用什么方法能把乒乓球从量筒中取出来呢?”答案是加入水,让乒乓球浮起来。然后观看图片(包含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现象:鸭子、轮船漂在水面上;人飘在死海水面上;热气球载着重物飞上高空等)学生活动:猜想包含的知识

4、(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一个向上的力或提到“浮力”)。由此引入新词“浮力”。接着可以进行课堂提问,教师问:“同学们觉得浮力是什么?是不是浮起来的物体收到浮力,而石头金属块一类沉到水底的物体就不受到浮力呢?”同学们可以尽情猜想作答,教师不回答对否,学习浮力后再统一作答。设计说明:通过趣味问题和图片、教师设问的方式引入浮力,能够贴近学生的思维实际,使学生从生活中的浮力现象走向物理。再结合浮力猜想,让学生在已有思维的基础上加深认识。二、实验探究学生活动:展开想象,分组交流、讨论,各抒己见。提出一系列问题:1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 2浮力大小等于什么?3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4物体的浮沉有条件吗?等。探究

5、一: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教师演示:先将小石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示数为F1;再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给它一个向上的托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能变为F2。学生观察对比,由此得出水给小石块一个向上的力。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浮力。示浮F =G - F探究二:探究浮力的大小V2V1F2F1教师演示实验:将小石块悬空于弹簧测力计下称重,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1(等于小石块重力G);在量筒中加入V1体积的水,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量筒中液面示数为V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弹簧测力计两次示数之差(F1-F2)与

6、V2-V1有什么关系。学生分组探究:改变小石块的重量,多次重复以上实验,对比弹簧测力计两次示数之差(F1-F2)与V2-V1的数值关系。得出结论: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大小(即阿基米德原理)探究三: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1)利用弹簧测力计探究浮力与物体的密度的关系;(2)利用弹簧测力计探究浮力与深度的关系;(3)利用弹簧测力计探究浮力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4)利用弹簧测力计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5)利用弹簧测力计、橡皮泥探究浮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6)利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小木板等探究物理沉浮的条件得出结论:(1)浮力与物体密度的没有

7、关系;(2)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跟物体所处深度无关;(3)对于漂浮的同一物体,浮力大小和液体密度无关;对于下沉的同一物体,物体浮力大小和液体密度成正比;(4)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大小,即阿基米德原理;此时教师再次强调阿基米德原理,并讲述阿基米德的故事,活跃课堂气氛。(5)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是与物体的形状无关(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认识);(6)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浮力小于重力,物体下沉;当物理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学生汇报实验过程与结论,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教师总结学生的结论,强调阿基米德原理。设计说明:通过学生团队间的协作,进行方

8、案设计,并对设计的方案从理论上的正确性、操作上的可行性进行全班交流讨论,思辨、质疑和完善。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探究,经历知识建构过程,便于对知识的理解,在加强感性认识的同时,也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探究四:阿基米德原理的深入认识教师演示验证:利用溢水杯、弹簧测力计验证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F浮G排)。然后说明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各种气体。三、理论推导: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上表面的压力F1:F1 =P1 S=P液gh 1 S方向向下222液液体对下表面的压力F2:F =P S=P gh S 方向向上上下表面压力之差:液浮1排液液

9、液2F1-F2=P gh S-P gh S=P ghS=P ghV =F 方向向上所以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之差,浮力的方向向上。第五节 浮力【板书设计】三、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1)与物体密度的关系:浮力与物体密度的没有关系;(2)与物体所处深度的关系: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跟物体所处深度无关;(3)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对于漂浮的同一物体,浮力大小和液体密度无关;对于下沉的同一物体,物体浮力大小和液体密度成正比;(4)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的关系: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大小(5)与物体形状的关系: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是与物体的形状无关(6)物体沉浮条件: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浮力小于重力,物体下沉;当物理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一、什么是浮力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浮力。公示:二、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大小。公示:F浮G排 【教学创新处】本次教学以实验为主,让学生以科学探究为条件,对知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且实验并不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能增强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10课前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