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修二同步练习 1.2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80418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修二同步练习 1.2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修二同步练习 1.2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修二同步练习 1.2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修二同步练习 1.2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修二同步练习 1.2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修二同步练习 1.2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修二同步练习 1.2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2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一、选择题2010年5月15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从青岛港出发,途经下图所示国家和地区,总航程3万多千米,历经4个月,于2010年9月23日返回青岛港。据此回答15题。1海军舰艇编队在印度洋上航行时,鲜红的国旗和军旗常飘向()A西南方B东北方C东南方 D西北方解析:选B。海军舰艇编队在印度洋上时,是北半球夏季,盛行西南季风。2假如在航行过程中舰艇的重量未发生变化,那么舰艇吃水深度最小的海域是()A长江口东南海域 B加勒比海C红海 D地中海解析:选C。红海是世界上盐度值最高的海区。3海军舰艇编队航行到直布罗陀海峡时,叙述正确的是()A多雨季节,顺水 B多雨季节,逆水C

2、少雨季节,顺水 D少雨季节,逆水解析:选D。此时是北半球夏季,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炎热干燥,大西洋海水从表层流入地中海。4雅典和里斯本纬度大致相同,气候相同,但夏季里斯本的气温低于雅典,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洋流 B地形C大气环流 D植被覆盖率解析:选A。里斯本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5海军舰艇编队航行到下列哪个海域时,遇见的海洋捕鱼船可能最多()A东海深海区域 B地中海C加勒比海 D秘鲁沿海解析:选D。秘鲁沿海有上升流,形成秘鲁渔场。6我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从青岛起航,计划依次穿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进行综合科学考察,再返回青岛。它将先后途径()A巴拿马运河好望角马六甲海峡B马六甲海峡好

3、望角巴拿马运河C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D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解析:选A。我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是从青岛起航向东航行的。读图,回答78题。(双选)7一艘远洋货轮5月18日从上海港出发,6月30日到达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港口,下列情况可信的是()A在海峡通过时,船只顺流而行- 1 - / 5B在海峡遇雷阵雨C在海峡遇细雨蒙蒙的天气D在海峡通过时,船只吃水深度变深8从英国北海油田到上海的35万吨巨型油轮要走的通道有()A BC D解析:第7题,图中为直布罗陀海峡,为地中海气候,北半球5月18日6月30日应为夏季,干燥少雨;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所以船只经过海峡应

4、为逆流而行。海峡为马六甲海峡,为热带雨林气候,在5月18日6月30日为多雨季节,多为对流雨。为英吉利海峡,所处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为曼德海峡,所处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海水盐度高,船只经过此处,吃水深度变浅。第8题,油轮重量超过25万吨不能经过苏伊士运河,必须绕道非洲南端好望角。答案:7.BC8.BC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图中线用了37天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图中线仅用了20天。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图中线)比哥伦布航行大西洋早了整整半个世纪。据下图完成910题。9从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郑和下西洋的最佳季节应是()A春季

5、 B夏季C秋季 D冬季10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的航期比第一次缩短了17天,原因是()A第一次航路长B第二次使用了蒸汽动力C1492年哥伦布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D1493年哥伦布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解析:第9题,郑和下西洋应在冬季最合适,此时顺风顺水。第10题,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时利用了洋流,此路线是顺流而行,因此时间缩短。答案:9.D10.D二、综合题11读“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图”(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1)人们的认识过程是_。(2)麦哲伦是_(国家)的航海家。读“航线图”回答:_年他的船队从_出发,渡过_洋,绕过_洲南端,进入_洋;后又经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_角返回,成功

6、地绕地球一周。(3)早在_年,著名的航海探险家_就进行了一次横渡大西洋的远航,他从_出发一直西行,目的是去_、_等东方国家寻找_、_、_。他坚信地圆说,认为目的地虽在欧洲东方,一直向_航行也可到达,结果成功地发现有美洲大陆。有趣的是,第一次航行共用了37天到达美洲,次年再去美洲,仅用了20天就到达了。原来,第一次是逆着_(填洋流名称)航行的;第二次是顺着_和_航行的,因而时间缩短了许多。此后,欧洲人就经常利用后一条航线去美洲经商。解析: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程,答题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历史知识。答案:(1)不断发展变化的(2)葡萄牙1519西班牙大西南美太平好望(3)1492哥伦布西班牙中

7、国印度黄金丝绸香料西北大西洋暖流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2008年7月11日,少先队员挥着国旗送别“雪龙”号。当日,“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从上海浦东外高桥的极地科考基地码头启程前往北极,将展开为期75天的第三次北极科考。此次出征北极是我国北极科考史上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一次。科考将主要针对北极气候变化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北冰洋独特的生物资源和基因资源、北极地质和地球物理等展开研究。材料2:北极地区投影图。(1)在图中用M把斯瓦尔巴群岛标出,并用实线箭头在北极附近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在图中标出洋流的流向。(2)填写图中字母和数字所代表的地理名称:A是_洲;D是_洲;

8、B是_洲;C是_岛;E是_海峡;是_岛;是_海峡;是_海。(3)是_(国家),该国西部地区的气候类别是_;该气候的形成原因是_;是_,它是世界上盐度最_的海,其成因是_。(4)斯瓦尔巴群岛比同纬度其他岛屿的气候要温暖一些,其主要原因是受_的影响。(5)是_(洋流),它对欧洲西部地区的_气候产生很大的影响;是_(洋流),它与_(洋流)相汇,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_渔场。(6)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我国积极参加科学考察的原因。解析:本题跨度大,综合性强,但对地图的掌握及对各区域特征的把握依然是解题的前提和基础。答案:(1)略。(2)亚欧北美冰丹麦格陵兰白令白令(3)挪威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控制,且受北大西洋暖流分支暖流的影响波罗的海低纬度较高,蒸发量小,四周有大量地表淡水汇入冲淡海水(4)挪威暖流(北大西洋暖流的分支暖流)(5)挪威暖流(北大西洋暖流的分支暖流)温带海洋性拉布拉多寒流墨西哥湾暖流纽芬兰(6)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在综合国力的构成因素中,最重要、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经济和科技。积极参与科考,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对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维护国家主权,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