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主要指标.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82755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主要指标.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反映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总量指标主要有社会总产出、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等。 一、社会总产出 (一)含义社会总产出也称总产品。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当以货币表现时,即为全部生产活动成果的价值总量。这里所说的全部生产活动,即包括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社会总产品就是这两大部门产品之总和,其产品形式,既有实物形态的货物,也有不具实物形态的各种服务或劳务。 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出,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物质生产的总成果。它包括货物和直接为货物提供的运输、仓储、供应与销售等有关服务,其价值总量即

2、社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从使用价值角度看,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从价值角度看,包括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包括工资、利润、税金和利息等)。可见,社会总产值的价值构成即C十V十M。国民经济中的物质生产部门是指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和商业(包括饮食业和物资供销业)社会总产值即为五大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值的总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其产出成果的价值表现称为服务总值或劳务总值。由此可见,全社会总产出=社会总产值服务总值(或劳务总值)(二)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是工业统计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项指标,总产值指标出现错误将影响工业增加值、增加值率、工业

3、产销率等综合指数计算的准确性,因此应重视产值的计算。1.工业总产值的定义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根据计算工业总产值的价格不同,工业总产值又分为现价工业总产值和不变价工业总产值,不变价工业总产值是指在计算不同时期工业总产值时,对同一产品采用同一时期或同一时点的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作为不变价,又称固定价格。采用不变价计算工业总产值,主要是用以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农业产品价格水平的变化,国家统计局先后四次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工业产品不变价格和农业产品不变价格,从1949年到1957年使用1952年工(农)业产品不变价格,从1957年到1971年使用1

4、957年不变价格,从1971年到1981年使用1970年不变价格,从1981年到1990年使用1980年不变价格,从1991年开始使用1990年不变价格,从2001年开始使用2000年不变价格。现价工业总产值指在计算工业总产值时,采用企业报告期内的产品实际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价格)。 2.计算工业总产值的原则 (1)工业生产的原则。凡是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销售,计算工业总产值时都应包括在内。 (2)最终产品的原则。凡是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如果企业有中间产品对外销售,那么也视为企业的最终产品,也应包括在企

5、业总产值内。 (3)工厂法的原则。工业总产值是按企业最终产品来计算的,所以不允许同一产品的价值在企业内部重复计算,但是允许企业之间的重复计算。 3.工业总产值的构成工业总产值=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及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 (1)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是指企业本期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需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合格、包装入库的全部工业成品和对外销售的半成品的价值总和。本期生产成品价值不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和对外销售的半成品。本期生产成品价值的计算公式:本期生产成品价值=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数量×本期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凡报告期内产品销售价格有变动,或同一种产品在同一时期有几

6、种销售价格的,应分别按不同价格计算总产值。若一个生产周期完成时,还不能确定按哪一种价格销售,可按报告期实际平均销售价格计算)推荐精选。实际销售价格是指产品销售时的实际出厂价格。另外,工业总产值中有些项目,如自制设备、提供给本企业基本建设和生产福利部门的产品和工业性作业等,没有出厂价格,可按实际成本价或加工费计算。(2)对外加工费收入。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接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产品)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承接的工业性作业所取得的加工费收入。计入工业总产值的对外加工费收入可根据“产品销售收入”科目的相关资料取得。 (3)自制半成品及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是指企业报告期自制半成

7、品、在制品期末减期初的差额价值。该指标核算与各企业的会计核算口径一致,未设半成品科目的企业可不计这部分价值,产品产量统计和中间投入的计算也应与之保持同口径。 4.计算工业总产值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 (1)用产品销售收入、生产成本等财务指标代替工业总产值。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统计人员对工业总产值的概念不清。工业总产值是针对企业当期生产的产品和对外加工费收入的价值进行统计,体现的是报告期的生产总量;而产品销售收入是企业销售产品和对外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取得的收入总量。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总产值是以报告期生产量作为计算依据,而产品销售收入是以当期取得的对外销售的产品作为基础。前者强调的必须是报告

8、期生产的产品,后者在时间上既包括报告期内的,也包括报告期外的。只要统计人员了解了总产值的概念,就可以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 (2)将不是本企业生产的产品价值计入总产值。此类问题多发生于规模较小的企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基层统计人员在计算工业总产值时,没能遵循工业生产的原则,特别是从事计算机软硬件制造的企业,更容易出现将本企业外购未经加工的产品按全价计入本企业的工业总产值。 (3)对按全价或加工费计算工业总产值不加以区分。一般此类问题的发生,是因为有些统计人员不能正确区分在什么情况下按加工费计算,什么情况下按全价计算。区分的标准是看企业进行生产所用的原材料是企业自备的,还是由订货者提供

9、的。在按加工费计算总产值时也分订货者来料加工和工业性作业两种情况。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出具有新的实物形态的产品,该产品具有新的使用价值;而工业性作业是在报告期内以生产性劳务形式表现的产品价值,它只是恢复或增加原来产品的使用价值。两种情况下所取得的加工收入,都应包括在总产值内,且按加工费计算,不能按全价统计。 (4)自制半成品及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漏统。企业自制半成品及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漏统情况,主要发生在对半成品及在制品进行核算的企业,特别是容易在生产周期较长或报告期内半成品数额较大的企业发生。在这里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凡会计上对半成品及在制品进行核算的企业,在计算工业总产值时就应包括这部分的价值

10、,否则,就不包括。(5)工业总产值出现负数。造成工业总产值填报中出现负数的原因,一般是当企业发生退货时,企业的统计人员往往习惯按会计上的处理方法,在总产值中扣除退货产品的价值,当退货数额较大时,就出现了负数。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违背了生产的原则。当企业发生退货时,只要不是因产品本身出现质量问题而发生的退货,就不允许在己上报过的总产值中冲减。企业内发生退货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当企业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发生退货时,由于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属于不合格产品,发生退货的数额不得计入工业总产值;另一种是因非质量问题而发生的退货,退货数额只允许在生产期内进行冲减,但不得在退货发生时冲减报告期内的当月工业总产值。 (三)

11、总产值与总产出两者之间的联系: 分行业来看,有些行业的总产值与总产出的概念是一致的,如农业总产出等于农业总产值;建筑业总产出就是建筑业总产值;运输邮电业总产出就是运输邮电业总产值;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总产出与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总产值基本相当。一般地,社会总产值是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出,是社会总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下面计算式归纳总产出与社会总产值的关系: 社会总产值总产出非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出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出或: 总产出社会总产值(即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出)十非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出推荐精选两者区别: (1)核算的范围不同 总产值的核算范围是农、工、建、交、商五大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出的核算范围是全

12、社会各个行业,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2)工业总产出与现行统计制度规定的工业总产值的概念有差异 主要是:A核算基础不同,总产出是以产业活动单位为基本核算单位,总产值是以独立核算单位作为基本核算单位;B核算方法不同,总产出以销售收入为基础,通过调整库存得出本期生产总成果,总产值是直接对生产过程进行核算;C核算范围不同,总产出包括主营和附营业务收入,总产值只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工业总产出包括与其口径相同的增值税,工业总产值不包含增值税。同时,严格的说,工业总产出中还包括了“废品销售收入”的价值,工业总产值中则不包括。 二、增加值 增加值是企业或部门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从事生产经

13、营活动所增加的价值。它是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余额,因此,从价值构成看,它包括全部新创造的价值和物质消耗中本期固定资产折旧。 增加值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的产值,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提供的劳务价值。物质生产部门增加值采用净产值加上本期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非物质生产部门增加值采用劳务总收入减去总支出的余额计算。 (一)农业增加值1.含义: 农业增加值是指各种类型的农业生产单位和农户在一定时期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创造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农业增加值的核算范围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2.核算 目前中国农业增加值采用生产法进行核算,即用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得到增加值。 农业总产出是指核算期内农业生产活动

14、的总成果,计算方法采用产品法,即凡是有产品产量的均按单位产品价格乘产量的方法求其产出。 不变价农业增加值在2000年以前利用外推法和缩减法计算,即不变总产出利用现价总产出速度外推计算,中间投入利用价格缩减法计算。2001年以后,不变总产出改为根据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缩减计算。(二)工业增加值1.含义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换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即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2.作用 工业增加值是考核工业生产成果的代表性总量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工业增加值总量指标可

15、以真实、正确的反映工业生产的成果,并对企业经济效益起到导向作用。更重要的是,利用工业增加值考核工业生产运行结果,不受企业生产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使不同行业间具有可比性。通过分析工业增加值的四大要素,即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还可以全面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工业增加值在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情况。3.计算 目前中国主要采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目前中国核算和公布现价工业增加值和不变价增长速度。推荐精选 国家统计局已自2002年4月起在全国实行价格指数缩减法测

16、算工业增长速度的新方法,即利用产品出厂价格指数消除产品价格变动因素,计算出与基期价格可比的工业增加值,用以计算增加值发展速度。(三)第三产业增加值 第三产业是指为生产和百姓生活及其他活动提供各类服务的产业,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第三产业增加值是衡量第三产业活动最终成果的重要指标。 第三产业的核算分行业分别进行,一般采用收入法。即首先计算增加值的四个构成项目: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然后将四项构成相加得到增加值。三、国内生产总值(GDP) (一)含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它是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

17、成果,也就是社会总产品价值扣除中间投入价值后的余额。理解这个概念,从以下两方面说明: (1)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指标,它能综合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总量,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规模、速度,分析经济结构和宏观经济效益的基本指标,并且还可广泛用于国际间的对比研究。 (2)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所谓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经济领土是指由一国政府控制或拥有的地理领土。经济利益中心是指某一单位或个人在一国经济领土内拥有一定活动场所,从事一定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并持续经营或居住一年以上的单位或个人。包括我国经济领土上的所有企业、事业、行

18、政单位、居民户,不包括我国在境外投资的单位。一般就机构(单位)而言,不论其资产和管理归属哪个国家控制,该机构在所在国就具有了经济利益中心。(二)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1.价值形态: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2.收入形态: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3.产品形态: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三)计算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 1.生产法。它是从生产过程中价值形成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19、的方法。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以生产法为主。计算公式为: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 总产出:是各单位生产的产品总量的价值。 中间投入:是各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所有原材料,它的计算范围与总产出相对应,即任何生产活动成果只要计入总产出,就要相应计算它的中间投入,它是一次性的使用和消耗,不含固定资产折旧。 增加值: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后的余额,是在生产过程中追加的价值,又叫做“附加值”。反映一定时期各部门,各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 2.收入法。是从分配或收入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按这种方法计算,首先是各个部门根据生产要素在初次分配中应得到的

20、收入份额来计算增加值,然后再汇总各部门的增加值而得到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1)劳动者报酬:推荐精选 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应从单位获得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包括工资总额、福利费和其他实物形式的劳动报酬。 注:农户和个体劳动者生产经营所获得的纯收益主要是劳动所得,也都列入劳动者报酬。 (2)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是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不是新创造的价值,但也属于追加到劳动对象上的价值,即增加值的一部分。 (3)生产税净额:是一定时期内企业应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生产税是

21、企业从事有关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应缴纳的各种税金、附加费和规费,如销售税金及附加、增值税、企业管理费中各种税金等,是企业的利前税,不包括所得税。 (4)营业盈余从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和生产税净额后的余额,大致相当于营业利润,但要扣除从利润开支的工资和福利费。如果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应将补贴计入营业盈余中。注: 劳动者报酬为居民所得;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为企业、单位所得; 生产税净额为政府所得。 3.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公式为: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1)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2)资本形成总额

22、: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增加。 (3)净出口:是一定时期货物和服务出口价值减去进口价值后的差额。 出口是本国向国外销售和无偿转让的货物和服务。 进口是本国向国外购买和无偿得到的货物和服务。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社会产品最终使用结果及其构成,是研究消费与投资规模及其比例关系和测算经济外向度的重要依据。 以上三种方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在理论上应当相等,称为“三面等值”,就是说,社会最终产品的生产总额,生产中获得的原始收入总额、社会最终使用的支出总额三者应当相等。但实践中,计算结果会出现一些差异,称为“统计误差”。(四)国内生产总值与社会总产值的区别 (1)核算的范围不同。社会总产值只限于对物质

23、生产部门的核算;而国内生产总值除计算物质生产部门劳动成果外,还计算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这一区别同于总产出与社会总产值的区别。(2)指标的价值构成不同。社会总产值计算了社会产品的全部价值,其价值构成为c十v十M;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增加的价值,不同于计算中间产品和中间劳务投入的价值,国内生产总值的价值构成为C1十V十M,式中的C1为固定资产折旧。(3)指标的计算方法不同。前面已详细讲述了社会总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在此从略。下面是国内生产总值与社会总产值的关系式,它归纳了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GDP社会总产值一物质生产部门中间消耗十非物质生产部门增加值 或: 社

24、会总产值GDP十物质生产部门中间消耗非物质生产部门增加值四、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简称。它是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一国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非常住单位,同时,国外生产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可见,国民生产总值反映了本国常住单位原始收入的总和,它与国内生产总值不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生产概念,而国民生产总值则是个收入概念。在联合国的新SNA核算体系中已将国民生产总值改称为国民总收入。推荐精选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要素收入净额在不同的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往往不等。在经济发达国家,资本、技术输出较多,核算期内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一般为正值,此时的GNP大于GDP;而在发展中国家,资本不足、技术也相对落后,流出的净要素收入较多,因而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一般为负值,则GNP必然小于GDP。所以在比较各个国家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时,一般用人均GNP,在比较不同国家生产水平时,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推荐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