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提高班练习部编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86567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提高班练习部编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提高班练习部编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提高班练习部编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提高班练习部编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提高班练习部编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提高班练习部编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提高班练习部编版班级:_ 姓名:_1. 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_出来,又_回去,_在心间,然后又_一遍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_中。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_,夏让我_秋令我_。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三句话都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依次把“我”比作_、_、_。3对第一、二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花开花谢,就像大自然在说话、沉默;绿茵中花朵点点,就像星星从苍穹坠落在这里。B.花的样子很美,像大自然在说话,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4将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和“诸元素之女”,共同暗示了( )的自然现象。A.花的纯洁神圣B.花在自然界

2、里完成一个循环,然后再开始下一个循环2. 朗读古诗泊船瓜洲,完成练习。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请在正确的读音后打“”。京口瓜洲一水间(jiànjin),钟山只隔数(shùsh)重(chónzhòn)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hái)。2泊船瓜洲是_代诗人_写的。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_,想到离京口并不是很远的_,不禁勾起了浓浓的_之情。其中“绿”的意思是_,还”的意思是_。3选择正确的解释。(1)诗中'一水'指的是:(_)。A、珠江

3、;B大运河;C黄河;D长江。(2)诗人'还乡'所经过的方向、路线是:(_)。A、从北到南,先经京口,再到瓜洲。B、从南到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C、从北到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D、从南到北,先经南京,再到北京。4我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泊船瓜洲的诗意:_5分析并理解句子。(1)“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可以换成哪些字?诗中用“绿”字好在哪里?_(2)读下面的语句,你各想到了那一个成语?山一程,水一程(_);风一更,雪一更(_)。(3)写几句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_6像“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样借月亮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还有很多。请把下列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连一连。举头望明月 

4、清泉石上流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明月松间照  低头思故乡3. 阅读宋词,完成练习。浣溪沙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_。谁道人生无再少?_!_。1补充词句。2词的序点出了词人所观所感的地点是_,其中的主要景物是_,景物的最大特点是_。这个序为词中的“_”这一句作了铺垫。3词的上阕描绘了_、_、_三个画面。请你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画面连贯地表述出来。_4词中表现词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一句是:_。4. 阅读回乡偶书(其二),感受贺知章的乡愁。回乡偶书(其二)唐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

5、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1从题目中的“_ ”字可以看出,诗人写这首诗是有感而发,随感所想。2诗的前两句中,体现诗人离家数十载,家乡世事变迁的词语是“ _”从这两句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_)A悲伤 B慨叹 C凄凉 D哀怨3下列对后两句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句从人事变化转到了景物描写上,借物是人非来表达自己的感慨B.诗句运用反衬的手法,以“湖波不改”反衬“半消磨”,加强了诗人的感情C.诗人写门前的镜湖,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美景的喜爱之情D.“春风不改旧时波”中“不改”的不仅仅是微波粼粼的镜湖,还有诗人的乡情5. 读浪淘沙,完成下列各题。浪淘沙

6、(唐)_, _。_, _。1默写浪淘沙。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_3“牵牛织女”指的是民间故事中的_和_。4判断对错。诗人以浪漫的想像结合传说,把黄河汹涌澎湃的特点写在具体、生动、形象。(_)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_)这首诗以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气势,抒发了作者豪迈的气概和奋发精神。(_)6. 阅读宋词,完成练习。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这是浣溪沙这首词的小序,点出了词人所观所感的地点是_,其中的主要景物是_,

7、景物的最大特点是_。这个小序为词中的“_”这一句作了铺垫。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幕雨子规啼。2请你分别用四个字概括词中呈现的三幅图。A_图 B_图 C_图3请你想象描述其中的一幅画面。_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4解释词语。(1)无再少:_(2)唱黄鸡:_5下阕表达了作者_的性格。6与下阕所表达的思想相近的一项是()A.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B.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C.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D.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7.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节选)何其芳我的歌呵,你飞吧,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所有使我像

8、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1题目中“歌唱”的意思是()。A.唱歌 B.赞美2诗人为什么希望“我的歌”飞到年轻人的心中?()A.我的歌很好听。B.我歌唱的是早晨。C.为了使“少男少女们”得到鼓舞。3下面对诗歌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想象不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B.第一节作者把“快乐或好的思想”想象成声音、微风、阳光。“微风”给人一种心旷神怡之感,“阳光”给人一种春和日丽的欣慰之感。C.这首诗通过对少男少女们热情歌唱,勉励广大的青少年们,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奋发向上,永葆青春活力。4读完这

9、首诗后,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少男少女?试着写出两个,并说说他们之间的相似点。_8. 课外阅读。瀑布联句唐香严闲禅师、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1诗以言志,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志向?采用了什么手法?_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不辞劳”三个字有强烈的拟人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B.近看瀑布砯崖转石,跳珠倒溅;远观瀑布发现其有着高远的目标。此二句刻画了瀑布的突出特征,为后两句蓄势。C.第三句照应第一句中的“千岩万壑”,是说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有重重阻挠,似乎劝它留步。然而小小

10、的溪涧式的安乐并不能使它满足。D.“岂能”与“终归”前后呼应,“作波涛”三字语极形象,令人如睹恣肆浩瀚、白浪如山的海涛景象。9. 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1你在诗中仿佛看到了什么?_2诗中为何不写人?是没有人吗?_10. 阅读江南春,回答问题。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_ 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2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请选择:(   )A.动静结合 B

11、.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 C.点面结合3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_4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1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注释:僵卧:指卧病在床。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戍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这里指戌守边疆。戍,守卫。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是古代边防重地。夜阑:夜将尽。 1诗中“僵”与“卧”描绘出了诗人_的处境,对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说法正确的是(_)。A与“不自哀”形成对比,表现了陆游坚定的报国之志B展现了陆游晚年的凄凉与不得志2诗

12、的前两句逐层深入,其中“_”和“_”两字体现了这种递进。3判断下列关于古诗后两句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古诗的后两句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和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渴望杀敌报国的志向,读来悲壮苍凉。(_)“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语意双关,既交代了特定而真实的时间和环境,又象征着南宋王朝风雨飘摇的处境和命运。(_)12. 古诗赏析。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_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_13.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山居秋暝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A.清幽明静 B.和谐温馨 C.静谧悲凉 D.热闹祥和2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以“空山”为背景,描绘了雨后的秋景,极具画面感。B.“竹喧归浣女”写浣纱女子归来路过竹林传出悲泣声,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同情。C.明月、清泉、竹、莲等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D.作者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14. 诗词曲鉴赏。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

14、山排闼送青来。1通过阅读本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_庭院的墙壁上的。2结合诗句,写出下面字词的意思。书:_ 茅檐:_无苔:_ 成畦:_排闼:_3对诗歌内容和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B.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渴望而不可得的无奈和苦痛。4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后所作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15. 文言文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娃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说说上阕词的意思。_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七八个/星天/外 B.两三点雨/山前C.旧时/茅店/社林边 D.路转溪桥/忽见3下列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蝉鸣,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衬托。B.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C.第五、六句描写的是骤雨即至的景象。D.第七、八句描写的是词人的迷惑。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