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提升练习苏教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87302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提升练习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提升练习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提升练习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提升练习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提升练习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提升练习苏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提升练习苏教版班级:_ 姓名:_1. 读一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练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上阙描写的景物有   、 、   、   。2下面关于上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四句词写的是夏夜景物和词人感受,“惊”字写出词人在夏夜中的恐惧。B.凉爽的清风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C.前两句词描写的是夏日夜空

2、晴朗,夜色的宁静、优美,令人神往。D.后两句中词人的关注点转移到了田野,由稻花香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收,表达出词人心头的喜悦。3“七八个”说明了_,“两三点”说明了_,这与上阕的清幽夜色以及有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4“忽见”的意思是_,从中可以看出诗人_。2. 课文片段阅读理解。浪淘沙作者: 代诗人   。九曲黄河万里沙,(   )。(   ),同到牵牛织女家。江南春作者: 代诗人   。(   ),水村山郭酒旗风。(   ),多少楼台烟雨中。书湖阴先生壁作者: 代词人

3、   。(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两山排闼送青来。1填空。2两首诗运用了_、_、_等修辞手法。3浪淘沙这首诗写作者真实看到的诗句是:_ ,_。写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4浪淘沙诗的前两句写_,突出了九曲黄河_的特点。诗的后两句用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黄河?_。5江南春诗中,诗的前两句抓住_等景物,描绘出一幅_,写出了江南春天_的特点。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_的情感6“_ ,_。”这是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一组对偶句。这两句话的大意是:_。3. 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回答问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

4、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_,_。_,路转溪桥忽见。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_(词牌名词题),“夜行黄沙道中”是_(词牌名词题)。2把下阕补充完整。3词中画“_”的句子中,作者由_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_景象。4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B. 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C. 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而忘了道路远近的怡然自得的

5、入迷程度。5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_4. 课内阅读。寒 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1)诗歌描写的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第一、二句写   ,第三、四句写   ,   则是转折。(2)诗歌第一句中的“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_(3)诗歌第三、四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_(4)你知道寒食节有哪些习俗吗?_5. 古诗词赏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

6、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这首词的作者是_朝的_。2解释词语。别枝:_。见:_。3请用“/”画出下面语句的停顿。七八个星天外 , 两三点雨山前。4这首词中,作者写“鸣蝉”“蛙声”,是运用_的手法,写出了乡村夜晚的_。5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6. 古诗理解。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1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中写的是在冬天所看到的景色。B.一个“都”字,写出了人们盼望春色的急切心情。C.“初惊”写出“见草芽”时新奇、惊讶、欣喜的情态,极其传神

7、。D.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惊见草芽”一扬。跌有致,波澜起伏。2“白雪却嫌春色晚”一句用了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白雪_7. 课内片段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_,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补充文中词句。2这是一首词,词牌名是_。3词中描写的是_季的景象。你是从“_”看出来的。4“路转溪桥忽见”一句让你想起游山西村里的一句诗“_”。5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C.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村丰收的喜悦之情。8.

8、朗读古诗泊船瓜洲,完成练习。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请在正确的读音后打“”。京口瓜洲一水间(jiànjin),钟山只隔数(shùsh)重(chónzhòn)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hái)。2泊船瓜洲是_代诗人_写的。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_,想到离京口并不是很远的_,不禁勾起了浓浓的_之情。其中“绿”的意思是_,还”的意思是_。3选择正确的解释。(1)诗中'一水'指的是:(_)。A、珠江;B大运河;C黄河;D长江。(2)诗人&#

9、39;还乡'所经过的方向、路线是:(_)。A、从北到南,先经京口,再到瓜洲。B、从南到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C、从北到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D、从南到北,先经南京,再到北京。4我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泊船瓜洲的诗意:_5分析并理解句子。(1)“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可以换成哪些字?诗中用“绿”字好在哪里?_(2)读下面的语句,你各想到了那一个成语?山一程,水一程(_);风一更,雪一更(_)。(3)写几句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_6像“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样借月亮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还有很多。请把下列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连一连。举头望明月  清泉石上流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

10、明  明月松间照  低头思故乡9. 阅读理解。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A.日出江花红胜火 B.风景旧曾谙 C.江南好2下面的句子应该读出哪种语气。(  )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A.欣喜若狂  B.信赖和骄傲  C.非常坚定 D.绝望和悲痛3同样是送别,不同的送别方式,表达了不同的离别情。李白送孟浩然是伫立江边

11、,久久凝望:“_,唯见长江天际流。”而汪伦送李白则边走边唱,李白见此而作:“李白乘舟将欲行,_。”王维则以酒相送,他在送元二使安西中有言:“_,西出阳关无故人。”而高适在别董大中则说:“莫愁前路无知己,_。”我在毕业典礼上对同学说:“_,天涯若比邻。”10. 古诗赏析。使至塞上唐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热爱故乡感情。“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

12、定的行踪。B.“单车欲问边”,写自已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C.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D.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燕然”两字中。11. 课外阅读。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注释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临:逼近,到,临近。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玉龙:宝剑的代称。(1

13、)解释加下划线的字。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霜重鼓寒声不起。   (2)用原句填空。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   表现誓死也要忠心报国的诗句是   (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   的易水歌:   。(4)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14、)A.第一句中的“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中的“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光。B.第四句中的“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C.第六句中的“鼓寒”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D.第七、八句的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12.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下面对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是()A.终日不成章章:文章B.泣涕零如雨零:零散C

15、.相去复几许去:距离D.脉脉不得语得:得到2这首诗中用了很多叠词,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诗中的叠词有:迢迢、_、_、札札、_、_等。其中只有“_”是属于拟声词,其他几个都是状态词。3这首诗中通过描绘织女的姿态美,意在表现织女的勤劳形象的诗句是:“_,_”。4这首诗中描写的情景,有虚实之分,眼之所见为实,心之所想为虚。哪些诗句描写的是眼前所见的“实景”?请用“”画出来。5从“泣涕零如雨”和“脉脉不得语”中,你能体会到织女心中怎样的感情?_1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这首诗是_代诗人_写的,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两句?_2结合诗题,展

16、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_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4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_5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_14. 课内语段赏析。日照_生_,遥看_。_直下_,疑是_。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歌的题目是          ,是    代诗人         写的。3这首诗歌中表现庐山瀑布壮美景象的诗句是_。15. 课内阅读。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_2长在岩缝中的竹子不屈服于什么呢?_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咬”和“立”用了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4这首诗借物喻人,表面在写_,其实是写_,表明了诗人_的精神。5最能体现竹子品格的诗句是“_,_”。“东西南北风”喻指_。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