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考文学概论s试卷(最新).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87820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统考文学概论s试卷(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全国统考文学概论s试卷(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全国统考文学概论s试卷(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全国统考文学概论s试卷(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全国统考文学概论s试卷(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统考文学概论s试卷(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统考文学概论s试卷(最新).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文学概论(一)总分: 100一、单选题(共 20 题,共 20 分)1、在西方,最早提出“寓教于乐”的人是()(1 分 )A: 卢克莱修B: 西塞罗C:贺拉斯 D: 朗吉弩斯2、缺少了塑造形象的单位,就会损失故事的() (1 分)A: 完整性B: 连续性 C: 思想性 D: 生动性3、与故事时间前后顺序不同的叙述次序统称为()(1 分 )A: 顺时序B: 逆时序C: 倒叙 D: 插叙,说这句话的人是() (1)(1 分 )4、“一个伟大抒情诗人有力量使得我们最为朦胧的情感具有确定的形态” 分)A: 布洛克 B: 克罗齐 C: 卡西尔D: 科林伍德5、 福斯特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区分为() (1

2、分)A: 典型人物与类型人物 B: 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 C: 表意人物与象征人物 D: 悲剧人物与喜剧人物6、刘勰“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的说法强调的是文体的( A: 通变B: 格调C: 风骨D: 体性7、威克纳格认为史诗和戏剧诗人的风格属于() (1 分)A: 想象的风格B: 智力的风格 C: 情绪的风格 D: 悲壮的风格) (1 分) (1 分 )8、认为风格是“作家消除自己和读者之间的一切隔阂的能力”的作家是( A: 托尔斯泰B: 高尔基C:高尔斯华绥D:狄更斯 9、中国最早的诗论是( )(1 分 )A: 二十四诗品B:典论论文C: 文赋D: 毛诗序10、从本质特征来看,艺术想象是

3、一种() (1 分 )A: 科学活动B: 认识活动C: 思想活动D: 审美活动11、意境论的源头可上溯至() (1 分)A: 老子B: 论语C: 孟子D: 庄子12、主张把历史的观点和美学的观点相结合的批评方法是() (1 分)A: 后结构主义的批评方法B: 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方法C: 英美新批评派的批评方法D: 女权主义的批评方法13、李清照的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音律上的特色是(A: 叠韵B: 叠字C: 重复D: 双声14、 文学有通俗文学与高雅文学之分,通俗文学有时又称为() (1 分)A: 严肃文学B: 纯文学C: 精英文学D: 大众文学15、 提出“得意而忘言”这一

4、观点的是() (1 分 )A: 孔子B:孟子C: 庄子D: 荀子16、苏轼说:“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属于() (1 分)A: 品质阅读 B: 情感阅读 C: 价值阅读 D: 兴趣阅读17、“轮到你朗诵时你才说话。”这里的“说话”指的是() (1 分)A: 语言结构B: 言语动作C: 言语产品D: 语言组织18、中国的五言诗形成于() (1 分)A: 先秦时期B: 东汉时期C: 西汉时期D: 魏晋时期19、语句表面上自相矛盾而实质上正确,这样的修辞策略一般称为()(1 分 )A: 反讽B: 隐喻C: 典故D: 悖论20、在西方文论史上,最早规定了“自然主义”含

5、义的理论家是() (1 分)A: 泰纳B: 孔德C: 席勒D: 康德二、多选题(共 5 题,共 10 分)21、意大利诗人但丁认为诗有多重意义,它们是()(2 分 )A: 字面意义B: 譬喻意义C: 道德意义D: 奥秘意义E: 历史意义) (2 分 )22、明确主张并系统论述过“游戏说”的西方学者有(A: 柏拉图B: 席勒C:泰勒D: 弗雷泽E: 斯宾塞23、文学的民族性表现在( ) (2 分)A: 民族的精神气质B: 民族的科技水平C: 民族的生产能力D: 民族的审美趣味E: 民族的语言特点24、文学风格的主要特征包括() (2 分 )A: 独创性B: 稳定性C: 含混性D: 神秘性E: 多

6、样性25、叙述时间主要涉及的内容有( )(2 分 )A: 事件持续的长短B: 叙述语言的长短C: 事件的前后顺序D: 叙述语言的前后顺序E: 事件的重复频率三、文字题(共 11 题,共 70 分)26、名词解释:文学语言组织的内指性 (3 分 )27、名词解释:表意型人物 (3 分 )28、名词解释:经验与体验 (4 分 )29、什么是文学语言组织的陌生化? (5 分 )30、什么是自由语体? (5 分 )31、在文学接受过程中,接受者的创造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5 分 )32、 托尔斯泰的传达论具有哪些特点?(5 分 )33、 简述历史上六种主要的文学观念。(5 分 )34、试述在文艺起源的

7、问题上,有哪些影响较大的理论观点。 (10 分 )35、试论艺术情感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作用。(10 分 )36、试述在意境创造中情景交融的三种不同类型,并举例说明之。(15 分 )1310-全国- 文学概论(一)总分: 100一、单选题(共 20 题,共 20 分)1、【考点】实用说答案: C解析:在西方,最早提出“寓教于乐”的人是贺拉斯2、【考点】事件答案: D解析:缺少了塑造形象的单位,就会损失故事的生动性3、【考点】次序和频率答案: B解析:与故事时间前后顺序不同的叙述次序统称为逆时序4、【考点】抒发情感即表现情感答案: C解析:卡西尔说过: “一个伟大抒情诗人有力量使得我们最为朦胧的情

8、感具有确定的形态”5、【考点】人物答案: B解析:福斯特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区分为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6、【考点】文体三层面答案: A解析:刘勰“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的说法强调的是文体的通变7、【考点】创作个性界说答案: A解析:威克纳格认为史诗和戏剧诗人的风格属于想象的风格8、【考点】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答案: C解析:高尔斯华绥说: “风格这乃是作家消除自己和读者之间的一切隔阂的能力,风格的最后胜 利乃是确立精神上的接近”9、【考点】艺术情感在文学创作过程的重要作用答案: D解析:中国最早的一篇诗论文章是毛诗序 。10、【考点】艺术想象的特点答案: D解析:从本质特征来看,艺术想

9、象是一种审美活动。11、【考点】意境论的形成答案: D解析:意境论的源头可上溯至庄子12、【考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方法答案: B解析: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方法主张把历史的观点和美学的观点相结合, 是融合了历史批评的美学批评。13、【考点】音律答案: B 解析:李清照的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音律上的特色是叠字。叠字是单音节 词重叠而成。14、【考点】满足接受者的阅读需求答案: D 解析:文学有通俗文学与高雅文学之分,通俗文学有时又称为大众文学15、【考点】中国古代对文学文本层面的认识答案: C解析:庄子明确地说: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16、【考点】“品质阅读”答案:

10、A 解析:品质阅读:指试图尽可能完全地把握作品的肌质。所以答案选A。17、【考点】语言在文学中的具体存在方式言语答案: B解析:“轮到你朗诵时你才说话。 ”这里的“说话”指的是言语动作,即运用普通话方式而实现的个人 言语动作。18、【考点】社会发展为文学形式发展提供动力答案: C 解析:当产生于奴隶社会的四言诗不足以表现封建社会前期的社会生活时,西汉时期的五言诗就应运 而生了。19、【考点】抒情的修辞策略答案: D解析:悖论:语句表面上自相矛盾而实质上正确20、【考点】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答案: A解析: 1958 年,泰纳在历史批评文集中首先规定了自然主义的含义。二、多选题(共 5 题,共 1

11、0 分)21、【考点】西方对文学文本层面的认识答案: ABCD 解析:意大利诗人但丁认为诗有多重意义,它们是字面意义、譬喻意义、道德意义和奥秘意义22、【考点】游戏说 答案: BE 解析:席勒和斯宾塞明确主张并系统论述过“游戏说”23、【考点】社会发展为文学内容发展提供基础 答案: ADE 解析:文学的民族性表现在三个方面:民族的精神气质、民族的审美趣味和民族的语言特点24、【考点】文学风格的独创性答案: ABE 解析:文学风格的主要特征包括独创性、稳定性、多样性25、【主考点】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副考点】次序和频率答案: ABCDE 解析:叙述时间指的是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相互对照所形成的时间

12、关系:所谓故事时间是故事中时间 持续的长短和前后顺序;文本时间是叙述文本中叙述语言的长短和前后顺序。叙述时间中主要包括三 个方面的关系,即时距、次序和频率。频率是叙述时间的另一个方面,是文本中的叙述语言和故事内 容之间的重复关系。重复有两种类型,即事件的重复和叙述的重复。故本题选ABCDE五项。三、文字题(共 11 题,共 70 分)26、【考点】内指性 答案:文学语言组织的内指性是文学语言组织的一个普遍的和基本的特征,是文学语言的毋需外在验 证而内在自足的特性。27、【考点】表意型人物 答案:表意型人物是不具有性格内涵而仅仅表示某种抽象观念的人物,往往很少有鲜明的特征。28、【考点】经验与体

13、验答案:经验是指人的生物的或社会的阅历, 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纯经历性的, 如经历了这件事情, 并有了相关的常识、知识 , 这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经验;还有一种是不但有过经历,而且从中见出了深 刻的意义和诗情,这里经验就变成体验了。体验是经验的一种特殊形态,经验是体验的基础,体验是 对经验的升华。29、【考点】陌生化答案: (1) 陌生化主要从读者的阅读效果来说的 , 指文学语言组织的新奇或反常特性(2) 根据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的观点 ,陌生化是与“自动化”相对立的。自动化语言是那种久用成习惯 或习惯成自然的、缺乏原创性和新鲜感的语言 , 这在日常语言中司空见惯。而陌生化则力求运用新鲜 的或奇

14、异的语言 , 破除自动化语言的壁垒 , 给读者带来新奇的感受。30、【考点】文体三层面 答案:在规范语体基础上加以自由创造的语体就是自由语体。规范语体只是体现了一定体裁的体格, 而只有自由语体才真正体现了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31、【考点】接受者的创造性阅读与理解答案:接受者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2)作品情感的再度体(1)作品形象的具体化,即接受者对作品形象的再现、补充、丰富与改造。 验,接受者将作品中的人物情感与作者情感转化为自己的具体情感。 (3)接受者对作品含义的创造性理解和主观评价。32、【考点】抒发情感即传达情感答案: (1) 它强调情感的重要性。情感必须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

15、 否则将难以打动读者。(2)艺术只是“传达”情感而非“表现”情感 , 目的在于使别人了解、分享自已的情感(3)传达必须借助某种外在符号 , 如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语言33、【主考点】再现说【副考点 1】表现说4)独【副考点 2】实用说 答案:(1)再现说,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模仿或再现。 (2)表现说,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3)实用说,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和手段,如中国古代的教化说,西方的“寓教于乐”说。 立说,认为文学是自律的,无功利的,纯形式的和纯审美的,如“为艺术而艺术”。 (5)客观说,认为文本高于一切 , ,它一旦产生,便完全获得了客观的性质。 (6)体验说,强调读者阅

16、读时的感受和再创造,如接受美学。34、【主考点】模仿说【副考点 1】巫术说【副考点 2】游戏说 答案:在文艺起源的问题上,主要有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和劳动说。( 1)模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模仿本能, 是模仿自然的产物; ( 2)巫术说认为是巫术思维法则的推动促成了人类艺术的诞生; (3)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摆脱物质与精神束缚,追求自由天地的游戏本能;( 4)劳动说认为原始艺术是适应劳动需要并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35、【考点】艺术情感在文学创作过程的重要作用 答案:艺术情感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作用: ( 1)文学创作与情感的宣泄需求。文学创作本质上是一种 情感宣泄,是情感积累必然导致的结

17、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艺术情感就没有文学艺术;( 2)文学创作与情感的再度体验。文学创作的过程是一个情感表现的过程,这个过程正是始于创作主体对于 自己以往情感积累的再度体验,经由再度体验,作家的自然情感也就转化为具有普遍性的艺术情感。 所以对情感积累的再度体验也就成为文学艺术创作的核心;(3)艺术情感与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形成。文学创作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经过作家再度体验的情感显现为文学作品中的具体形象的过程。 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乃是作家内在的生命体验和情感所构成的感性形象。艺术形象的真实与否,动 人程度如何,关键在于是否充分、准确地表达了作家的艺术情感。36、【考点】情景交融答案:

18、(1) 景中藏情式 ,作家藏情于景 , 一切都通过生动的画面来表达。如杜甫绝句漫兴 :“糁径杨 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这首诗,全是写景,春色如画: 杨花撒满小径,荷叶点缀小溪,竹笋暗生,小水鸭傍母而眠。从景物中一般融融春意扑面而来,诗人 那种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和闲适自得之意亦自画里涌出,足以让人能分享他的幸福和喜悦。景色和画 面中无一处涉及情字,但情藏景中,处处都在抒情。 (2) 情中见景式 ,往往直抒胸臆 , 有时全不写景 ,但 景物却历历如现。如李白的月下独酌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 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 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此诗全用酒后谵语成篇。可笑的逻辑,荒谬的胡话中透露出诗人 天真放达的个性。 一个醉眼朦胧、 酣态可掬的 “酒仙” 的形象便在这种酒香醇浓的诗境里不描自现了。(3) 情景并茂式 , 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型 ,抒情与写景达到浑然一体的程度。如苏轼的念奴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